佛山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蓮花聖地,有佛教仁壽寺和基督教賚恩堂

2020-12-25 騰訊網

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佛山老城(禪城區)中部,街區形成於清朝年間,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域保留了清代末年和民國建築風格和城市格局,街區民居建築主體保存較為完整,街區內有多座青磚石腳古老大屋,真實地保存了歷史發展的痕跡,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是目前佛山老城內宗教文化和傳統居住氛圍濃厚的街區。不過由於近年仁壽寺的擴建導致該街區的傳統民居被大量拆毀,街區格局受到破壞,目前蓮花南片區被分割成南北兩個片區。

關於「蓮花」名稱來源大概由於「蓮花聖地」的傳說故事。其故事傳說在佛山流傳著不同版本,但內容大致相同。在很久以前,蓮花路一帶還是一片荒蕪。某年仲夏夜,天降甘霖,雨水過後,人們看見一塊大石頭下長出了一朵絢麗奪目的蓮花、經過一段時間,人們看見蓮花烈日曬不枯,風雨摧不毀,人們都說這是一朵「金光聖花」。於是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金花廟」。民間傳說「金光聖花」是金華女神的化身,這位金花女神是一位專門保護孩子的神靈。每年農曆五月十九是金花女神誕辰,也是蓮花聖地的節誕,熱鬧非凡。這段故事世代相傳,人們都習慣了稱這一帶為「蓮花聖地」。

直到 1933 年馬路建成,人們才把這段路稱為「蓮花路」。因「蓮花聖地」的美好典故影響,佛山婚娶之家的迎親的儀仗隊,不論女家遠近,習俗必經福祿裡、福興街、蓮花地、富路坊、萬元裡、快子街、長興街這幾條街道而行,蘊意採取吉祥之兆。

明代黃蕭養起義後,佛山採用鋪區制度,到清末共有二十八鋪,蓮花南片區歷史上一直屬於佛山古鎮中部的觀音堂鋪核心區域,在歷史上起著聯繫北部繁華的商業區和南部以鑄造業、炒鐵業和絲織業為主的手工業區的樞紐作用。

在此片區中有眾多家世顯赫的名門望族居住。在清代時沙塘坊北部和低街一帶是晚清政治家、外交官張蔭桓家族聚居地,張蔭桓,字樵野,佛山人,清同治初在上海捐知縣,入山東巡撫閻敬銘、丁寶禎幕僚,曾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官至戶部左侍郎,張蔭桓才華出眾,著有《三洲日記》八卷,另外還有《鐵畫樓詩鈔》六卷,擅長書畫等。此外在延齡巷(今蓮花巷)有吳榮光家產,吳氏家族以鹽運大使發家,到嘉慶道光年間由商轉官,為官數十年中政績顯赫,或修渠開田,或賑濟災民,或懲治土豪惡霸平息紛爭,深受人民愛戴。

在道光八年(1828 年)接受鄉人一再請求,主編《佛山忠義鄉志》,其關心家鄉福祉,曾團結商人與士大夫重修佛山柵下海口文昌閣,參與淸浚佛山湧等,是當時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清代蓮花聖地內還有同胞三翰的故事廣為人知,其長兄李可瓊故居今仍尚存。此地人傑地靈,孕育產生了許多世家和名人,如果沿著歷史的軌跡溯源,還可以發現明代佛山八景之一的「孤村鑄煉」就在這裡,這些眾多分散的歷史名人典故能幫助人們重新構建蓮花聖地曾經的輝煌。

在蓮花南這塊不大的街區中卻有兩大宗教在此建造建築傳道布教實屬罕見。明清時期該區域西臨佛山湧,南靠佛山北帝信仰核心區域祖廟,而在歷史上蓮花路地段在明清佛山這個工商業古鎮中起著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樞紐作用,宗教選址與蓮花南片區位置優勢不無關係,這種地理位置的鄰近也從側面反映出佛山人們多元包容的宗教信仰習俗。

仁壽寺

仁壽寺是清代佛山佛教「五大叢林」之一,位於觀音堂鋪佛山湧邊鎮南街口將軍橋前,根據民國版《佛山忠義鄉志》記載,仁壽寺建於清代順治十三年,由高僧樅堂建造。在康熙八年的時候由高僧玉琳進行過一場重修,在鹹豐元年的時候,高僧仁機又進行過一場重修,寺院比之前拓展,根據史料記載,仁壽寺前至佛山湧將軍橋頭,後至天華裡尾,左邊與鎮南大街相鄰,右邊連接三官大街。

當時寺院內除四座主大殿外還有後殿、左右偏殿、龍華堂、方丈室、齋堂、客室以及僧舍 99 間和一個花園,花園內有彩虹橋兩座,寺院規模宏大可見一斑,寺院採用傳統佛教寺廟園林式布局。在民國 24 年(1935 年)又興建了如意寶塔塔(仁壽寺塔),該塔為八角七層仿樓閣式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築,塔高約二十五米,每層都有一小出簷,屋面蓋黃琉璃瓦,塔剎呈葫蘆狀,塔腔內有樓梯可盤旋登至頂層。

不過經過民國日偽時期和「文革」的浩劫,加上仁壽寺屢易其主,僧房已被佔無幾,仁壽寺因此衰落。現寺院格局多有變遷,90 年代以後重新建設了大雄寶殿和僧舍等,均為仿古建築,2015 年寺院規模又進一步擴大,也因此對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造成了部分建設性破。

基督教賚恩堂

基督教賚恩堂現位於蓮花路 27 號,於 1923 年在佛山傳教的美國基督教修女倡建,在蓮花路購房拆建為蓮花禮拜堂,1982 年更名為賚恩堂並進行維修擴建。該建築外觀和內部基本保存歷史原貌,是佛山市禪城區內現保存最完整的宗教建築。賚恩堂坐西南向東北,為外三層內四層的仿哥德式紅磚建築,磚木結構,面闊 16.3 米,進深 17.7米,總佔地約為 300 平方米。正面五開間,首層明間和梢間開門,次間開尖卷窗。正面頂部有一小閣樓,屋頂卻採用中式四坡頂樣式,蓋綠色琉璃瓦,形成中西合璧的風格。現除正面採用紅磚,其餘三面外牆均貼棗紅色瓷磚飾面。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相關焦點

  • 禪城老街——蓮花南、沙塘坊、田心裡、鶴園街
    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蓮花路以南、祖廟路以東、人民路以北。街區形成於清朝年間,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集中展現了佛山老城多元的宗教文化和與之結合的傳統居住形態。
  • 邊玩邊吃丨佛山這些教堂景美人少還有無限的美食!
    有些風景會因為不了解而錯過
  • 佛山十大著名寺廟排行榜 佛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廟 佛山最靈驗的...
    順德紫雲閣初建於唐開元年間,是順德地區的兩大佛教瑰寶之一,與順德寶林寺齊名。佛山最靈驗的寺廟在哪裡?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佔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
  • 佛教文化之蓮心禪韻:蓮花與佛教(圖)
    水流遍滿……」水澇不現,雲霧消除,有清涼風的創世紀,山與山間的河流上,覆滿蓮花。志上第一個生命起源於水,今天植物學界已經佑道出水芙蓉是最出現地球的開花植物之一。是否人類老祖先也早掌握蓮花是「活化石」的相關知識?印度文化中,蓮花是生的再生,但信仰上的意義之外,蓮花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徵。
  • 【跋涉邊境 親吻祖國】6、墨脫「蓮花聖地」別具一格…
    措姆女士說:』墨脫』藏語為』隱秘的蓮花』之意,所以取』蓮花』呀?」我又問:「那聖地兩字呢?」措姆女士:「這裡是佛教聖地。」說到佛教聖地,措姆女士又指著眼前的山說:「山頂上有一座寺廟,叫仁欽崩寺,在整個墨脫乃至西藏都有名氣!每年朝聖的人很多很多!」
  • ...十大著名寺廟排行榜 佛山香火最旺的十大寺廟 佛山最靈驗的寺廟 ?
    順德紫雲閣初建於唐開元年間,是順德地區的兩大佛教瑰寶之一,與順德寶林寺齊名。佛山最靈驗的寺廟在哪裡?寺廟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國各個朝代的歷史文物,在國家公布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中,寺廟及相關設施約佔一半,謂之「歷史文物的保險庫」,乃當之不愧。寺廟建築與傳統宮殿建築形式相結合,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俗特色。
  • 蓮花山翠藏寶剎,郊野洞天,已成為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和森林公園
    蓮花山位於龍巖市區南郊,地處319國道進入街區的岔路口。山雖不高,有「仙」則名,這裡綠蔭匝地四季芳菲。相傳此山有仙人丹灶遺址,山腰有歷史悠久的蓮山寺。近年來瑰麗宏偉的新建築群與漫山遍野的蒼松翠竹相映。郊野洞天,鬧中取靜,已成 為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和森林公園。
  • 蓮花象徵著什麼,和佛教又是什麼關係
    蓮花象徵著什麼,和佛教又是什麼關係文·小風看文化佛教對於蓮花是很看重的,可以說蓮花是佛教的象徵,你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會是乘著蓮花而來,而往生的人也是坐著蓮花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可以說是蓮花和佛教的關係是十分的密切了,蓮花就像是佛教的象徵的標誌。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有著怎樣的關係?
    蓮花與佛教的淵源極深,可以說有佛教的地方就會有蓮花。我們常看到,佛菩薩或坐或站於蓮花臺之上,有的掌託蓮花,有的手執蓮花,神態如蓮花般安祥慈悲,供佛用的燈和蠟燭也常作成蓮花造型。那麼佛教為什麼會選擇蓮花呢?主要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與佛教的宗旨很相應。蓮花,又稱荷花。
  • 佛教:心中的蓮花
    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無盡的蓮花寶藏,若要使它綻放出清香潔白的蓮花,就要像蓮花衝破層層汙泥濁水一樣清除一切習氣雜染,祛除煩惱得究竟解脫。經中提到「十方三世」,認為我們的生命實際上是在一個巨大的世界裡生生續續和流轉,生命的本身蘊藏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而我們生存的空間裡也有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是一個立體流動的廣闊世間。
  • 佛教為什麼對蓮花情有獨鍾?
    蓮花,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中經常看到的象徵物,可以說是佛教的教花。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最多數十瓣,天上的蓮花最多數百瓣,但淨土的蓮花卻在千瓣以上。我們走進寺院,看到很多佛菩薩的塑像,還有寺院的景物,法物,很多也都跟蓮花有關。
  • 安徽有座佛教名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蓮花佛國」之稱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今已兩千多年,它深深的影響著我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成為了中國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到佛教的影響,我國自然有很多名山大川也帶了些佛教文化色彩。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景區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號稱"東南第一山"!
  • 蓮花在佛教中的涵義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象徵人死魂不死,不斷輪迴中。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幹擾。釋迦牟尼佛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 獨行墨脫揭開「蓮花聖地」的絕美面紗
    它在藏傳佛教經典中被稱作「博隅白瑪崗」,意為「隱藏著的蓮花」。據傳說,1000多年前,藏傳佛教的創始人蓮花生大師經過千難萬險,發現了這個狀似蓮花的地方,就在此修建廟宇,開始修行。從此,這裡就被稱為「博隅白瑪崗」,聲名遠播。在佛教的觀念裡,蓮花是吉祥的象徵。於是在1000多年的時間裡,這片「蓮花聖地」一直受到佛教信徒們的崇拜。
  • 佛山人,你住的那條街名字是怎麼來的?
    ③· 蓮花路-金花女神 ·蓮花路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位於祖廟商圈中部的一條老街明代佛山已經形成了三圩六市當時三圩六市中的表岡圩所在地就是蓮花地直到1933年蓮花地、大圩地、低街、新廟街、華光廟街等合併連建成蓮花路賚恩堂又稱之為「蓮花禮拜堂」
  • 翡翠蓮花的寓意文化
    ——李清照 《如夢令》節選在佛教符號體系中,蓮花代表身體、言語和心靈的純潔。神佛菩薩們也通常被描繪成坐在巨大的蓮花上。民俗當中,有蓮子的蓮花造型,象徵著多子多福;盛開的荷花會被當作是富貴的象徵,甚至常被拿來和牡丹做對比。而在舊社會烏煙瘴氣的官場上,蓮花被認為是清官潔身自好的象徵。
  • 400年仁壽寺換新顏,佛山香火最旺的佛教寺廟,正快馬加鞭翻蓋中
    引子:佛山,中國以佛教命名的唯一城市,據稱佛山有一百多座佛寺。而其中位置最講究的當屬仁壽寺,同時,它也是佛山清代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歷史上,仁壽寺內高僧輩出,縱堂、玉琳、祗園、慈雲等高僧皆出於此。1993年12月,佛山市委市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將仁壽寺如意寶塔和周邊2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歸還佛教團體使用,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並成立「仁壽寺籌建委員會」,重修仁壽寺。2002年5月,明生法師受政府和四眾弟子邀請駐錫佛山,主持仁壽寺重建工作。
  • 蓮花憑什麼能成為佛教的象徵?
    網友的提問@張璦蓮花這個東西好像和佛教的關係不小,比如寶座或者拜墊上,它是因為什麼才被「選中」的?不是說眾生平等嗎?蓮花為什麼比其他的花更受佛家喜歡?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提為伴侶!質疑與解答@去留不可出淤泥而不染和佛法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呢?
  • 被稱作佛教的「吉花」,除了蓮花還有三種,養在家中受用無窮
    被稱作佛教的「吉花」,除了蓮花還有三種,養在家中受用無窮中國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國家,56個民族百花齊放,其中的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像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與比較常見的宗教,而如果說影響最廣的,那就應該是佛教了。
  • 蓮花最為佛教聖物的依據是什麼?
    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開天闢地之神即以蓮花為表徵,可見印度極尊崇蓮花。佛教亦以蓮花為聖物,如佛及菩薩多以蓮花為座。蓮花為何成為佛教的聖物?因為根據佛教教義,蓮花代表了菩薩所修的十種善法:一、離諸汙染。蓮花出汙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