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佛山老城(禪城區)中部,街區形成於清朝年間,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域保留了清代末年和民國建築風格和城市格局,街區民居建築主體保存較為完整,街區內有多座青磚石腳古老大屋,真實地保存了歷史發展的痕跡,蘊涵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是目前佛山老城內宗教文化和傳統居住氛圍濃厚的街區。不過由於近年仁壽寺的擴建導致該街區的傳統民居被大量拆毀,街區格局受到破壞,目前蓮花南片區被分割成南北兩個片區。
關於「蓮花」名稱來源大概由於「蓮花聖地」的傳說故事。其故事傳說在佛山流傳著不同版本,但內容大致相同。在很久以前,蓮花路一帶還是一片荒蕪。某年仲夏夜,天降甘霖,雨水過後,人們看見一塊大石頭下長出了一朵絢麗奪目的蓮花、經過一段時間,人們看見蓮花烈日曬不枯,風雨摧不毀,人們都說這是一朵「金光聖花」。於是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金花廟」。民間傳說「金光聖花」是金華女神的化身,這位金花女神是一位專門保護孩子的神靈。每年農曆五月十九是金花女神誕辰,也是蓮花聖地的節誕,熱鬧非凡。這段故事世代相傳,人們都習慣了稱這一帶為「蓮花聖地」。
直到 1933 年馬路建成,人們才把這段路稱為「蓮花路」。因「蓮花聖地」的美好典故影響,佛山婚娶之家的迎親的儀仗隊,不論女家遠近,習俗必經福祿裡、福興街、蓮花地、富路坊、萬元裡、快子街、長興街這幾條街道而行,蘊意採取吉祥之兆。
明代黃蕭養起義後,佛山採用鋪區制度,到清末共有二十八鋪,蓮花南片區歷史上一直屬於佛山古鎮中部的觀音堂鋪核心區域,在歷史上起著聯繫北部繁華的商業區和南部以鑄造業、炒鐵業和絲織業為主的手工業區的樞紐作用。
在此片區中有眾多家世顯赫的名門望族居住。在清代時沙塘坊北部和低街一帶是晚清政治家、外交官張蔭桓家族聚居地,張蔭桓,字樵野,佛山人,清同治初在上海捐知縣,入山東巡撫閻敬銘、丁寶禎幕僚,曾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官至戶部左侍郎,張蔭桓才華出眾,著有《三洲日記》八卷,另外還有《鐵畫樓詩鈔》六卷,擅長書畫等。此外在延齡巷(今蓮花巷)有吳榮光家產,吳氏家族以鹽運大使發家,到嘉慶道光年間由商轉官,為官數十年中政績顯赫,或修渠開田,或賑濟災民,或懲治土豪惡霸平息紛爭,深受人民愛戴。
在道光八年(1828 年)接受鄉人一再請求,主編《佛山忠義鄉志》,其關心家鄉福祉,曾團結商人與士大夫重修佛山柵下海口文昌閣,參與淸浚佛山湧等,是當時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清代蓮花聖地內還有同胞三翰的故事廣為人知,其長兄李可瓊故居今仍尚存。此地人傑地靈,孕育產生了許多世家和名人,如果沿著歷史的軌跡溯源,還可以發現明代佛山八景之一的「孤村鑄煉」就在這裡,這些眾多分散的歷史名人典故能幫助人們重新構建蓮花聖地曾經的輝煌。
在蓮花南這塊不大的街區中卻有兩大宗教在此建造建築傳道布教,實屬罕見。明清時期該區域西臨佛山湧,南靠佛山北帝信仰核心區域祖廟,而在歷史上蓮花路地段在明清佛山這個工商業古鎮中起著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樞紐作用,宗教選址與蓮花南片區位置優勢不無關係,這種地理位置的鄰近也從側面反映出佛山人們多元包容的宗教信仰習俗。
仁壽寺
仁壽寺是清代佛山佛教「五大叢林」之一,位於觀音堂鋪佛山湧邊鎮南街口將軍橋前,根據民國版《佛山忠義鄉志》記載,仁壽寺建於清代順治十三年,由高僧樅堂建造。在康熙八年的時候由高僧玉琳進行過一場重修,在鹹豐元年的時候,高僧仁機又進行過一場重修,寺院比之前拓展,根據史料記載,仁壽寺前至佛山湧將軍橋頭,後至天華裡尾,左邊與鎮南大街相鄰,右邊連接三官大街。
當時寺院內除四座主大殿外還有後殿、左右偏殿、龍華堂、方丈室、齋堂、客室以及僧舍 99 間和一個花園,花園內有彩虹橋兩座,寺院規模宏大可見一斑,寺院採用傳統佛教寺廟園林式布局。在民國 24 年(1935 年)又興建了如意寶塔塔(仁壽寺塔),該塔為八角七層仿樓閣式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築,塔高約二十五米,每層都有一小出簷,屋面蓋黃琉璃瓦,塔剎呈葫蘆狀,塔腔內有樓梯可盤旋登至頂層。
不過經過民國日偽時期和「文革」的浩劫,加上仁壽寺屢易其主,僧房已被佔無幾,仁壽寺因此衰落。現寺院格局多有變遷,90 年代以後重新建設了大雄寶殿和僧舍等,均為仿古建築,2015 年寺院規模又進一步擴大,也因此對蓮花南歷史文化街區造成了部分建設性破。
基督教賚恩堂
基督教賚恩堂現位於蓮花路 27 號,於 1923 年在佛山傳教的美國基督教修女倡建,在蓮花路購房拆建為蓮花禮拜堂,1982 年更名為賚恩堂並進行維修擴建。該建築外觀和內部基本保存歷史原貌,是佛山市禪城區內現保存最完整的宗教建築。賚恩堂坐西南向東北,為外三層內四層的仿哥德式紅磚建築,磚木結構,面闊 16.3 米,進深 17.7米,總佔地約為 300 平方米。正面五開間,首層明間和梢間開門,次間開尖卷窗。正面頂部有一小閣樓,屋頂卻採用中式四坡頂樣式,蓋綠色琉璃瓦,形成中西合璧的風格。現除正面採用紅磚,其餘三面外牆均貼棗紅色瓷磚飾面。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