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中的蓮花

2021-01-08 然好

今年的冬季看上去好像跟往年沒什麼不同,春夏的景色過去了,秋菊也謝了,冬梅還未見綻放。

簾外有雪初飄,獨坐窗前人慾倦,情斷更殘倍寂寥,縷縷心緒隨著散落的雪花消失在塵土之中。

這個周末,然好獨自郊行,沒有情人,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隨,不管身處何方,它總是那樣不離不棄;忽然覺得,這個天底下最忠誠於自己的莫過自己的影子了。

在路過荷塘的時候,只見枯梗幾枝,殘葉片片,由於已入冬,不見留得枯荷聽雨聲,卻處處翠減紅衰蕭殺人。此情此景,然好不免內心感到有些失落,漸漸陷入了一陣陣迷思,凝神妙想間,仿佛眼前的荷塘裡浮現出朵朵蓮花,一時心花怒放,在寒風中竟然流連忘返。

01

在《妙法蓮華經》裡,將佛法以蓮花作為入世與出世的精神象徵,因為蓮花出於汙泥而不染。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無盡的蓮花寶藏,若要使它綻放出清香潔白的蓮花,就要像蓮花衝破層層汙泥濁水一樣清除一切習氣雜染,祛除煩惱得究竟解脫。

經中提到「十方三世」,認為我們的生命實際上是在一個巨大的世界裡生生續續和流轉,生命的本身蘊藏著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而我們生存的空間裡也有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方,是一個立體流動的廣闊世間。倘若能與萬物乃至日月天地融為一體,則整個宇宙就化為自己心中的一部分,就能與萬物相應,在春天裡感受花紅柳綠,在夏天裡聆聽燕語鶯啼,在秋天裡享受累累果實,在冬天裡觀賞冰封雪地,在晴時愛晴,在雨時愛雨,一年四季都是人間好時節,天天都是好日子,分分秒秒都是好時光。

02

而在《維摩詰經》裡則告訴我們「高山頂上不長蓮」,蓮花之所以芬芳、潔淨,正是因為它生長在汙泥濁水之中,卻又能出於汙泥而不染。以蓮花象徵我們的生命,那麼就應該腳踏實地不離世間去修行,儘管現實社會裡有許多善惡是非、人情冷暖等等,但畢竟都是我們莊嚴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像蓮花不能離開有汙染的環境一樣,不可逃離。

換句話說,是讓我們在人生中勘破人生,在紅塵中勘破紅塵,在生死中勘破生死,敢於面對生命的真實,就像蓮花能夠面對汙泥濁水,卻又不為之所染一樣,才能把握菩提之道。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這個婆娑世界裡,想要逃避欲望的糾纏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03

自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來,蓮花就成為了佛教的主要象徵;傳說悉達多太子出世時,立即就能下地走七步,步步生蓮。佛教徒們普遍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

誰也不曾想到過,一朵蓮花竟然能夠穿越時空開了2500多年,至今仍然開在許多人的心裡,至於是否真實開在人的心中,也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了,也許有時是空而不空,有時則是不空而空,妙之難言。

然好從深思中回過神來,看上去今年的冬季好像跟往年沒什麼不同,雪花紛飛,路上總有行人留下一些腳印。然好不由得想起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的詩句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抓起一把雪花握於掌心,卻總是沒過多久就融化了。每年這個時節,總有許多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到地面上來,曾經留下過不知多少清晰的印記,卻也始終很快就消融無了痕跡,有時覺得只不過比露電的存在長一點點罷了。

然好忽然明白,許多東西實不可得,有時有些東西不在於真實擁有,在心裡擁有也許更美更長久,若把蓮花開在心裡,也許最潔白最清香。就像自己的影子那樣,永遠都會屬於自己。

編撰:然好

本文純屬作者讀書心得報告,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

相關焦點

  • 佛教為什麼對蓮花情有獨鍾?
    蓮花,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中經常看到的象徵物,可以說是佛教的教花。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最多數十瓣,天上的蓮花最多數百瓣,但淨土的蓮花卻在千瓣以上。我們走進寺院,看到很多佛菩薩的塑像,還有寺院的景物,法物,很多也都跟蓮花有關。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明一法師
    清淨之花,時刻在心中(圖片來源:資料圖)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和德能、智慧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覺悟的力量不夠,學佛就是要增長定力,不符合經典的不聽,和成佛沒關係的事不想,心中的蓮花自然開放。有智慧的人,不見世間過,慈眼視眾生,菩提心時時起作用,時刻保護心中的蓮花不被汙染。聰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徵。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 蓮花出現的比佛教早,為什麼現在人們提到蓮花就會想到佛呢?
    很多人都說「蓮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佛教以蓮花來作為佛法無邊的象徵,因為佛陀講究「四大皆空」,破「貪嗔痴」魔,生於六塵,卻要通達自在。正如蓮花出於泥淖,卻「何處惹塵埃」。不僅佛教,連很多古代文人雅士也常用蓮花自喻,顯示他們高古、清淨的品性。
  •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有著怎樣的關係?
    蓮花與佛教的淵源極深,可以說有佛教的地方就會有蓮花。我們常看到,佛菩薩或坐或站於蓮花臺之上,有的掌託蓮花,有的手執蓮花,神態如蓮花般安祥慈悲,供佛用的燈和蠟燭也常作成蓮花造型。那麼佛教為什麼會選擇蓮花呢?主要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與佛教的宗旨很相應。蓮花,又稱荷花。
  • 佛教文化之蓮心禪韻:蓮花與佛教(圖)
    淨土世界一蓮花《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許多花都柔軟、乾淨、充滿香氣,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因此承擔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於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視蓮花,」日本老一輩佛教美術研究學者林良一在《佛教美術的裝飾文樣》中寫道。
  • 蓮花在佛教中的涵義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象徵人死魂不死,不斷輪迴中。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幹擾。釋迦牟尼佛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 蓮花憑什麼能成為佛教的象徵?
    網友的提問@張璦蓮花這個東西好像和佛教的關係不小,比如寶座或者拜墊上,它是因為什麼才被「選中」的?不是說眾生平等嗎?蓮花為什麼比其他的花更受佛家喜歡?@常敏法師 潼南大佛寺原始佛教中已經含有大乘思想。到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與上座部各部派都以重視立論著學為主,佛教因此逐漸偏重於義理的研究,反而遠離了佛法的實踐。於是大乘佛法行者重新思考佛陀教化的本意,提倡落實以大悲心為基礎的菩薩道。
  • 蓮花象徵著什麼,和佛教又是什麼關係
    蓮花象徵著什麼,和佛教又是什麼關係文·小風看文化佛教對於蓮花是很看重的,可以說蓮花是佛教的象徵,你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會是乘著蓮花而來,而往生的人也是坐著蓮花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可以說是蓮花和佛教的關係是十分的密切了,蓮花就像是佛教的象徵的標誌。
  • 蓮花最為佛教聖物的依據是什麼?
    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開天闢地之神即以蓮花為表徵,可見印度極尊崇蓮花。佛教亦以蓮花為聖物,如佛及菩薩多以蓮花為座。蓮花為何成為佛教的聖物?因為根據佛教教義,蓮花代表了菩薩所修的十種善法:一、離諸汙染。蓮花出汙泥而不染。
  • 為什麼佛教對蓮花「情有獨鍾」?你知道佛教還有「四大吉花」嗎?
    如果選出一種花來作為佛教的代表,那麼,毫無懸念的肯定是蓮花。蓮花代表佛教,佛、菩薩的造像,無論是坐的、站的,都離不開蓮花。說到蓮花,它的公眾形象就是「純潔」「清淨」「出淤泥而不染」…… 但是,真的僅僅只有這些麼?
  • 世上鮮花千千萬,佛教為何只對蓮花情有獨鍾
    蓮花,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中經常看到的象徵物,可以說是佛教的教花。我們所見到的佛陀,菩薩,都是乘著蓮花,佛經中說,人間的蓮花最多數十瓣,天上的蓮花最多數百瓣,但淨土的蓮花卻在千瓣以上。走進我國各地寺院,會看到無處不在的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上,佛祖是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觀音菩薩,等也同樣是端坐在蓮花之上的,其餘的菩薩有的手持蓮花,有的站在蓮花上,有的做蓮花的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在寺廟上也到處都是雕刻的這種各樣的蓮花。
  • 佛教為什麼選擇「蓮花」為「教花」?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讚嘆蓮花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其華美的語言,讓人記住了香遠益清的蓮花。佛教也以為蓮花,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一切不著,自樂天真,常比喻為修行人隨在世間五濁惡世之中,而能獨守淨心,一意前行,不著染垢,這樣的品格和蓮花的性質如此相似,因此蓮花是佛教中的「教花」。
  • 【佛學常識】佛教中蓮花的意義是什麼?
    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菩薩超脫紅塵,四大皆空; 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迴中。 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菩薩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幹擾。 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 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 佛教蓮花,喻十種善法
    佛教中所說的蓮花多指代白蓮,名為芬陀利花。佛教依蓮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蓮華經》。因蓮是佛教文化其中的元素,故蓮也常用於佛教藝術作品中,其中中國銅領域第一人的朱炳仁先生的當代熔銅藝術的代表性作品就是蓮,有寫意的寫實的,將蓮的表現豐富多樣,而獨具藝術特色。
  • 佛影靈奇:佛教金銅造像中的蓮花形象
    在佛教經典與佛教藝術中,蓮花是常常可以看到的象徵物。釋迦牟尼佛坐像一般都是結跏趺坐在蓮花臺上;阿彌陀佛接引像則是手持蓮臺垂手接引;觀世音菩薩也是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淨瓶,一手執蓮花。佛教的回向偈中稱道:「願生西方淨土,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足見蓮花在佛教中的意義非凡。北魏太和二年(478年) 落陵委造銅蓮花手觀音像 山東博興龍華寺遺址出土 博興縣博物館藏漢傳佛教金銅造像,作為中國佛教造像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南北朝的繁榮、隋唐的鼎盛、五代吳越的中興三個重要階段,時代特色明顯,發展脈絡清晰。
  • 佛教故事:千年古桑開蓮花 私家花園建寺院
    福建泉州開元寺以「僑鄉佛國」著稱,是閩南佛教聖地,在東南亞一帶頗負盛名,寺前的鎮國塔和仁壽塔是重要文物古蹟。請看今天鳳凰網佛教的《佛教故事》,讓一起看看這段有關開元寺的傳說吧!被纏得無法,黃員外就故意刁難說:「等我園內的桑樹開出蓮花時,你再來建寺吧。」「此話當真?」和尚喜形於色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言罷蹤跡皆無。黃員外心急火起,忽地從夢中驚醒。他細細回味剛才的對話,覺得很不是滋味,又轉念一想,那畢竟是一個不著邊際的夢,因此也未太掛心。三天後,黃員外剛吃罷早飯,忽聽得有個丫環在門外大叫:「出奇事了,出奇事了,桑樹開出蓮花啦!」
  • 世間有千百種花,佛教為什麼單單就選了蓮花做象徵?
    我們常看到,佛菩薩或坐或站於蓮花臺之上,有的掌託蓮花,有的手執蓮花,神態如蓮花般安祥慈悲,供佛用的燈和蠟燭也常作成蓮花造型。世間的花成千上萬種,佛教為什麼偏偏就選擇了蓮花呢?圖片來源百家號蓮花在佛教中象徵神聖與不滅,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蓮花就是印度的國花。蓮花是佛經中常提到的象徵物和吉祥物。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處,與佛教主張的處世人格相合。
  • 心中有一朵白色蓮花
    我在天堂彼岸種滿白色的蓮花,盛開一世的純白,我愛你今生最後的話語,而你是否還記得我憔悴的容顏,蓮花的盛開,重生的潔白,我執惘的思念,一直一直延伸到大海的邊緣你的腳邊,可是永遠到不了你溫柔的心田。我一度瘋狂貪戀純白的一切,幾欲抓狂,於是喜歡蓮花,喜歡它靜楚的美麗,喜歡它世外的心境,於是在某一處地方種下大片大片的白蓮花,代表重生,代表死去,代表我破碎近乎完美的結局。我開始不停地給一些人寫信,用我最溫柔的筆觸,最溫暖的心靈,她模糊地懂得我心中的一些故事,於是我慶幸,這已經足夠了。
  • 佛教中有「四大吉花」,為什麼佛門卻獨愛蓮花?
    佛教中有「四大吉花」,即優縣花、曼陀羅花、蓮花和山玉蘭花。其中佛教最喜歡的當數蓮花,即荷花。荷花與佛門格外有緣。走進佛門去看,蓮花幾乎觸目皆是:佛祖釋迦牟尼坐於蓮花臺上;阿彌陀佛不僅坐於蓮臺,掌中還託著一個蓮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端坐於白蓮花,一手持淨瓶,一手執白蓮。
  • 被稱作佛教的「吉花」,除了蓮花還有三種,養在家中受用無窮
    被稱作佛教的「吉花」,除了蓮花還有三種,養在家中受用無窮中國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國家,56個民族百花齊放,其中的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像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與比較常見的宗教,而如果說影響最廣的,那就應該是佛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