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這個充滿南國特色風光的濱海小城在旅遊地圖中一直算是個隱秘的角落,她是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與海南島不過一海之隔,同樣具有熱帶氣候,景觀多有重合,同樣被蔚藍大海包圍。如果不是《隱秘的角落》這部熱播劇的拍攝把它推到觀眾眼前,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座美麗的南部小城。
這裡除了有陽光海灘、吃不完的熱帶水果和海鮮,她還是聞一多筆下《七子之歌· 廣州灣》的主角,抗戰爆發後,當時作為法國殖民地的廣州灣在暫時未受戰火波及,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繁榮一時。由於這一段特殊的歷史,老城區裡留下眾多百年前的法式老建築和連綿的騎樓老街,這裡便是《隱秘的角落》取景拍攝最多的地方,也是歷史和建築愛好者喜歡打卡的地方。在這部劇中出現的場景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當你深入了解鏡頭以外的這座城市,你會發現更多更加吸引你的地方。
劇中反覆出現的老井油條的原型是湛江一直很網紅的水井頭油條,井周邊的幾家小店賣著湛江本地最平常不過的各種早餐,有油條、海鮮湯、牛腩粉、簸箕炊、腸粉、燉湯、雲吞等。別看似乎破破爛爛,其實也是個有故事的地方,它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廣州灣中國國國貨公司。中國國貨公司的樓房隸屬廣州灣商會的物業,其每間商鋪都用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詩句中的每一個字來編號。顯示了當時商會建設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民族自尊心。
與其說這裡味道有多好,以致吸引人們排隊打卡,還不如人們追求的是在圍在古井邊吃早餐的氣氛,因為你真的找不到別處還有這樣的場景。大家點了早餐,就坐在水井邊吃,味道有多好,說不清。因為這時候,吃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環境,吃個早餐,可以在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建築旁、古井之上吃,顯得特別與眾不同,特別文藝。其實更多是一種情懷吧?這一份愜意,不單屬於湛江人,更屬於每一位慕名而來的外地人。提起湛江,許多外地人的都知道水井頭,如果有本地的朋友在,那更是沒跑的了。一頓水井頭早餐,吸引了各式各樣的媒體來競相採訪,留住了每一位陌生遊客的步伐,更勾起了在外遊子的鄉愁……由於舊城改造,現在周邊的幾家早餐店都搬走了,現在這裡也正在圍蔽施工,《隱秘的角落》的拍攝可以說是留住它最後的時光。
離水井頭油條數十米之遙的廣州灣商會舊址是一座淺黃色的法國古典主義小洋樓。半圓拱門,扁弧拱形窗,窗臺及女兒牆仿古羅馬式寶瓶裝飾,諸多西方建築語言使人一眼就感受到它的異域風格。然而這外觀散發著濃濃洋味的小樓裡,內部裝飾卻又有著中式的符號。是赤坎當時最豪華的現代建築。會館頂層有一鐘樓,不單為市民報時,還為過往赤坎海邊的航船提供時刻。商會的存在,自然就是當年經濟繁華的一種見證。站在路邊,望著這座近來修葺一新的商會舊址,似乎聽到了百年前海邊的觥籌交錯,似乎見到了掩映在椰林下的燈火輝煌,似乎體驗到當年的車水馬龍……
廣州灣商會的身後,是一條長長的臺階,這是赤坎古埠遺留,現在的赤坎老街填海造城前還是一片汪洋,船隻停靠在邊上的碼頭。往來的貨物就是從眼前的石階由人工搬運登上大通街,分散給各個商號。古埠區當年有10座碼頭。這些曾經繁忙的踏跺式碼頭有些還保留布滿青苔的青石板石階,有些則鋪上水泥如眼前這模樣。偶有腳步匆匆而過的人,那只是只是他們回家的路。車水馬龍,槳動船起的繁華都隨著磨平稜角的臺階和長滿青苔的渡口門樓老去了。
在《隱秘的角落》的航拍鏡頭裡,經常能見到各種紅磚建造的舊房子出現。在城市建設中,這裡並沒有被維護如新,破敗和斑駁卻讓它們更加真實。仿佛沿著古埠頭的臺階走下去就會踏入舊時光的大門。
民主路46號的明德藝術館,它前身是建於上世紀30年代的「明德號」,是當時廣州灣較大的銀號。也被稱為「明德錢莊」,這是一座具有廣州灣時期建築特色的老騎樓。它的主人運用傳統工藝按舊貌修繕成現在的樣子。
樓內的各層被用作藝術展覽,一般會展出一些和湛江本地相關的藝術品。
從明德藝術館的陽臺往外眺望,赤坎老街區的現貌浮現在眼前。這樣的風景是不是在劇中也經常見到呢?
在劇中,兩父子在一個摩天輪下的糖水店吃糖水,這是這部劇的轉接點之一。拍攝地點是在海濱公園,但比摩天輪更值得我們打卡的是在海濱公園對面的延安路。
這條路集合了法佔時期,廣州灣法國公使署、法軍廣州灣指揮部、維多爾天主教堂、東方匯理銀行廣州灣分行、霞山福音堂等具有特定社會功能的五大建築物。
正是這條路上的各種法式建築,讓它成為湛江最有歷史魅力的一條街。其中這座維多爾天主教堂已經超過一百年歷史,這座始建於1900年的哥德式教堂,當時屬羅馬教廷領導,它是湛江出現的最早西洋建築之一,也是最富表現力和影響力的建築之一。由於其高聳細長的雙尖塔而成為地標式建築,至今人們在瀏覽一些廣州灣時期的老照片時,總愛以那直插雲天的尖塔來辨認方位。
沿延安路繼續向西行一百米,過逸仙路,便可見另一間教堂。這裡便是霞山基督教福音堂。這裡原名「 浸信會福音堂」,是美國基督教牧師時樂士於1925-1936所建,內設禮拜堂和幼稚園2室,廳側有傳道員居堂和浸禮池。副堂為幼稚園,聽說這裡曾經會收養棄嬰。
維多爾天主堂對面有一間工商銀行,它是東方匯理銀行的舊址。1917年建成,1926年掛牌開業,是當時廣州灣地區最早出現的銀行。該建築地上3層,地下1層,內牆寬闊,門前有高大裝飾圓柱,樓體牆四角以花崗巖砌築。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建築。現址經過多次多次翻新,其內部已經跟當初大有不同。但是從外觀細細端詳,總體上還是保留了它原有的風格。雖然超過一百年歷史,依然氣勢恢弘。
除了老城區這些頗有歷史沉積的地方,這還是一座「小清新」之城,極目所見,儘是淡藍的天空,棉花糖般的白雲,慢悠悠轉動的風車,數不清種類的熱帶水果,水清沙幼的無人海灘或是開滿仙人掌花的火山巖海岸。這裡的空氣品質常年高居全國前列,人們的步子也是慢悠悠,他們熱情的微笑也面向每位來到這裡的人。就像曹方的《南部小城》歌詞歌詞描寫的一樣。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這裡的自然風光、歷史故事,可以關注我其它文章。你還知道湛江這座城市有什麼值得推薦的地方可以和大家分享嗎?歡迎在評論區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