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就是元旦了,我們即將迎來新的一年了。
但是元旦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古代有元旦嗎?為什麼1月1日要叫做元旦呢?
現在,我們大部分人對我國的傳統的清明節、重陽節等節日可能都比較了解,但是對元旦卻知道的不多。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在元旦即將到來之際,對它多一些了解吧~
▼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哪裡呢?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書中寫到: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元旦」,「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兩個字合起來就有第一個白天的意思。
起初,新的一年的第一天並不是1月1日。
在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始為農曆1月1日,並延用到清朝末年。
到了中華民國時改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得以明確,同時確定農曆1月1日為「春節」。所以我們又可以將元旦這一天稱之為陽曆春節。
後來,為了區別農曆和陽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於是,農曆一月一日被改稱為「春節」,陽曆1月1日則被定為「元旦」,並列入了法定假日。於是我們現在就有了元旦節,在這一天,我們便有了假期去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
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元旦傳說故事
相傳4000多年前,堯在位之時,勤政於民,廣受愛戴。
但在考慮到兒子卻無才難成大器,無法通知人民,於是他便把統治之位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
此後,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也像舜那樣一生為民,深得百姓的心。
後來,人們為了懷念堯舜,便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
▼
古人是怎麼慶祝元旦呢?
歷來,古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這一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
比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等。
在民間,也逐漸形成了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的習俗,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其中,在《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就有此相關記載,集中體現了古人們在元旦時的習俗。南朝時荊楚元旦拜賀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吃一個雞蛋。其中有飲料、食品,還有藥物,應有盡有。
元旦的到來,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希望我們在慶祝元旦,迎接新的一年的時候,關於元旦,關於傳統節日,我們可以了解更多~
明年,我們約好再相見。
版權申明:所有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