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結合,解決吸引力和差異性的矛盾關係。
農業公園中的主題化,其實是一個地方區別於其他同類型項目的一個核心競爭力。
通過對主題包裝,深度挖掘,並用原創設計的呈現過程。
一個農業公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等類型)的系統主題化過程,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呈現:
1.園區景觀農業化
2.農業種植景觀化
3.基礎設施景觀化
4.旅遊活動主題化
5.雕塑小品農業化
6.建築風格主題化
7.交通方式農業化
8.節慶活動主題化
9.服務流程農業化
10.文化形象主題化
通過東方創美的原創規劃設計,將主題化包裝滲透到農業公園的方方面面,一個深入人心的農業公園就精彩的呈現出來了。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安徽蒙城的芡河農業公園,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它,認識它。
遊客中心效果圖
蒙城是莊子故裡,處處都體現著莊子的大智慧,百姓安居樂業。
蒙城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一代先哲莊子的故裡,境內有莊子祠、文廟、萬佛塔、三星街、白雲庵、東西懷德橋等文物古蹟。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曾在此掛職擔任副縣長。蒙城是中國楹聯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園林縣城 ,是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林業百佳縣。
這是我們對蒙城的第一印象,莊子故裡,牛群當縣長。
但是如何確立文化的主線?莊子文化博大精深,一個農業公園是否能代表?如何來體現?
項目組經過一番激烈的探討和思索,最後確定了以莊子夢蝶為文化符號進行延展的主題。
蝶戀花
一是因為這個角度相對具體,不空泛。
二是因為蝴蝶與農業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後期更好延展。
經過甲方一年多的辛苦建設,一個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風光呈現在我們面前。
實景圖
安徽蒙城芡河國家農業公園
本項目位於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東蒙城縣立倉鎮南郊,緊鄰芡河生態景觀廊道, 距縣城約50分鐘路程,佔地9000畝。
項目地自然資源優勢明顯,豐富的河流水系、小溼地系統等,但文化缺失,因此項目組通過對蒙城文化挖掘和梳理,將莊子文化中的一個點「莊公夢蝶」作為本項目核心競爭力資源進行重塑,跳出傳統思維,強化水資源優勢並藝術化打造,搶佔莊周夢蝶、知青懷舊文化資源,使之成為全國唯一屬性,並導入特色產業「水八仙」產業和嫁接東方創美童玩產品線——模塊化植入孺果曉夢童年,創意打造夢想中的莊周世界。
平面圖
依託莊公夢蝶的文化典故,通過地形整理,營造水陸相生的大環境,打造1000畝夢蝶花海,將駁岸、荷塘、島嶼、垛田、溼地花海相結合,構建農業+旅遊觀光核心吸引物;體現大地景觀的種植藝術,並將「蝴蝶」IP貫穿之中,打造陸地觀花、水上賞花、水岸品花三位一體的賞花景觀,從而形成觀賞、體驗、休閒大景觀空間。
垛田花海
實景圖
結合項目地現有的梨樹種植產業規劃四季採摘園500畝,開展家庭親子和團隊的果樹認養活動。採摘園中穿插寓教於樂具有植物科普功能的植物景觀視界,滿足中小學生遊客的需要,以「自然」為通道,把遊戲設施、植物及兒童行為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孩子們體驗植物景觀世界。遊戲設施主要是被放大數倍的植物各個器官,主要有花的結構、食草動物、食蟲植物等,讓孩子們在植物結構內部遊樂、穿梭,了解植物的各器官。除此之外,孩子們還可攀爬到植物模型上了解傳播授粉的過程。
梨園植物視界
通過結合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陽光溫室、智能溫室等適合農業用地的建設方式,打造以蝴蝶為主要展示的昆蟲館。包括:蝴蝶科普、生態培育和景觀動感區。
生態培育區:在溫度、溼度、和光線上都調節到適合蝴蝶的生態環境,平均每周有1000隻蝴蝶在這裡破蛹成蝶,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蝴蝶羽化的過程和破蛹的奇特現象。
蝴蝶科普館
產業上,依託園區內農業種植、養殖板塊,水八仙種殖、稻蝦立體農業、智能化控制科技農業等傳統農業,在優化農業種植空間的基礎上,拓展農旅結合發展空間,打造生態、生產、生活的三生的產品功能,通過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實現生態農業、休閒旅遊、民宿體驗複合功能。
珍禽島觀景臺
同時結合休閒旅遊、體驗、娛樂、餐飲、景觀、配套等要素環節高度融合構建核心吸引物體系,充分對接鄉村、農業、旅遊消費市場的需求,打造成最高農旅融合水平定位的國家農業公園。
那年・鄉裡——民俗美食街
項目於2019年10月已開園,項目團隊從原創設計到落地服務一直積極配合甲方,保證了項目的精準落地和施工建設完成。
大門建成圖
花海建成圖
溼地牧場建成圖
牧場建成圖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文中部分內容來源網絡於張亞權先生著作的《國家農業公園》,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