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縣,是莊子故裡,春秋諸侯會盟處,白雲禪寺為中州名寺之首

2020-12-11 史間一壺酒

文/史間一壺酒

春秋戰國時期,莊子與老子並稱「老莊」。據歷史記載,莊子是戰國時期宋國蒙人。關於蒙邑的現代地理位置有多種說法,如河南商丘、安徽蒙城、山東東明等。

在河南民權,這裡被稱作莊子故裡。故裡位於縣城東北的莊子鎮青蓮寺村。村中有東西、南北兩條主街,北街原為古巷,有宅一座,系莊子所居,呼為莊子胡同。莊子胡同東南一古亭內有口老井,為莊子生活、煉丹汲水處,稱為「莊子井」。

莊周墓,位於民權縣老顏集鄉唐莊村東,莊周陵園佔地面積29040平方米。陵園內碑林有石碑108塊,為各級領導、中外專家學者、海內外莊氏宗親頌揚莊子而立。

長期以來,民權縣始終保持著對莊子文化的自覺追求,成功舉辦了多屆國際莊子文化節,修繕擴建了莊子陵園,編排了大型歷史文化情景劇《禮樂莊周》,建成莊子文化館(獲魯班獎),與河南電視臺合拍《鯤鵬與蝴蝶》電視連續劇。

另外,這裡還是著名的春秋諸侯會盟處。《左傳》《史記》等史書記載,齊桓公於公元前651年曾兩次在葵丘與魯、宋、衛、鄭、許、曹等國會盟,主旨在於和平修好,讓各國人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因此彪炳史冊。

現該地遺存一個葵丘會盟臺。位於民權縣城東17.5公裡處,黃河故道北岸,緊臨秋水湖,現存土丘高出地面2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現存會盟殿一座及民權縣人民政府新立石碑一通。

葵丘會盟發生在這裡,可見歷史之悠久,然而對於民權縣來說,這個縣的建制才不到百年。民國十七年(1928)年,經時任河南省國民政府主席馮玉祥批准,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而置縣。民權建縣前,境域分屬考城縣、睢縣、杞縣。

到民權旅遊,當地有一白雲禪寺值得一看。該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元年(627年),金、元時毀於兵火,明清修葺擴建,是豫東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中州四大名寺。其中因該寺玉佛之多,居四大名寺之首。

當地還有一個雙狀元塔,位於民權縣城西25公裡雙塔集內。這兩座塔修建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年),為紀念宋癢、宋祁兩兄弟中同榜甲科進士。塔高約20餘米,舊時人稱之「雙塔秋風」,列「杞縣八景」之首。

當地歷史上曾有一名人叫江淹,南朝宋梁間考城人(故裡在今民權程莊鄉江集村),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江淹微服奔梁高祖蕭衍,幹過吏部尚書。江淹少以文章顯,晚年才思衰退,詩無美句,時謂之「江郎才盡」。

江淹墓,位於民權縣程莊鎮嶽莊村。墓前有石碑一通,為明成化年間所立。陵園內有一磚坊,兩邊各有石碑,記載江淹生平及江氏後代重修碑記和名錄。「夢筆生花」、「江郎才盡」典均出於江淹,《南史》、《梁書》有傳。

民權縣有一王公莊是中國畫虎第一村,全村有300多戶從事繪畫產業。中有夫妻畫家、父子畫家、姐妹畫家,也有三代同畫一幅畫的,已鋪射帶動周邊河南、山東兩省三縣數千農民從事或經銷農民畫。

參考資料:《民權縣誌》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相關焦點

  • 春秋時期諸侯怎樣「競選班長」
    《周馴》裡面有句話:「子以六王、五伯之念。」其中的「六王」是堯、舜、禹、湯、文、武六王;「五伯」至少包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越王勾踐,可能還有吳王闔盧。傳統上認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必屬「春秋五伯」,但《周馴》的記載動搖了這一說法。
  • 建國後,河南這個縣設立又撤銷,為商朝初都
    河南歷史悠久,自古就有「中原」「中州」之稱,秦代時今境就密布郡、縣,隨著歷史的發展,縣治越來越多而縣越來越小,建國後我國曾對小縣進行了大規模撤併,儘管後來大部分恢復建制,但今河南自此消失的古縣也為數不少,其中就有成皋、陳留、洧川及谷熟等縣。
  • 河南四大名剎之——白雲禪寺(免門票)
    說起河南四大名剎,最沒有爭議的,應該就是少林寺、白馬寺以及大相國寺這三個了。而第四個究竟是哪一座,一直以來並無定論。有說是汝州的風穴寺,也有說是南召的丹霞寺。當然,還有我們今天要說的民權白雲禪寺。從寺院的碑刻顯示,清康熙年間,白雲禪寺香火達到了鼎盛。彼時,寺院佔地達到了546畝,僧眾達到了1250人,大大小小的廟宇建築有5000多間,為中原地區首屈一指的皇家寺院。從白雲禪寺大雄寶殿的屋脊上,也足見該寺區別於其他寺院的明顯特點——朝陽的一面是滾龍脊,背陰的一面是舞鳳脊。而這,正是皇家寺院的顯著標誌之一。
  • 河南一縣,是商鞅呂不韋老家,素有「顓頊遺都」「帝舜故裡」之稱
    文/史間一壺酒在中國歷史上,衛國作為一個諸侯國絕對是個傳奇,它立國前後共計907年,傳41君,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商鞅,姬姓,公孫氏,據說出身於衛國公族,有學者以此推測他是衛國國都帝丘之人。帝丘,河南一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東南部的五星鄉高城村的高城遺址,在黃河故道金堤河的南岸。《春秋·僖公三十一年》:「 衞遷於帝丘 。」 杜預註:「 帝丘 ,今東郡濮陽縣 ,故帝顓頊之虛,故曰帝丘 。高城之名源於帝顓頊高陽氏。
  • 春秋五霸是哪五位諸侯,有好幾種說法?
    春秋時期,周王室沒有辦法控制天下的諸侯國,一些強大的諸侯國就想控制天下,於是相互之間不斷地討伐,前後有數位諸侯成為霸主,春秋五霸就是其中最有實力的五位諸侯。關於哪五位諸侯是春秋五霸,有好幾種說法。《漢書注·諸侯王表》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吳王夫差。《荀子·王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鮚崎亭集外編》是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和晉悼公。
  • 「了解歷史那些事兒」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蕩,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
  • 該縣是馮玉祥命名,取義於孫中山三民主義,和莊子有什麼關係?
    說起這個縣呢,大家不一定清楚,但是說起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估計大家沒有不清楚的,而這個縣呢就取義於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中的「民權」,沒錯就是河南省的民權縣,該縣是馮玉祥將軍根據三民主義命名。民權縣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戴國和宋國屬地,清末,分屬於考城、睢州、杞縣。在1928年的時候馮玉祥根據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設立民權縣。這座縣城約有人口86萬,有「中國長壽之鄉」之稱。和莊子又有什麼關係?
  • 河南商丘2600多年歷史遺蹟:春秋首位霸主齊桓公葵丘會盟臺
    葵丘會盟臺,是春秋首位霸主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之地,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城東35裡的黃河故道北岸林七鄉西村。這裡名不見經傳,但是在上古時期這裡曾經風雲際會。2014年9月20日,由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和中國社科院聯合製作的100集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攝製組到民權縣葵丘會盟臺遺址進行拍攝。看來真古蹟自有人傳頌。如今這裡面積狹小,區區僅幾畝地,在這幾畝地面積的地方,擁有財神廟、龍王殿、大雄寶殿等匯聚著儒道釋各家上仙。
  • 河南這12個縣將引起全球關注,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總之就是未來各種海內外的大款到河南這12個縣(區)創業投資什麼的將會給這些縣的百姓帶來飛速發展!甚至走向全!世!界!濮陽縣文明久遠、文化燦爛,是「帝舜故裡、華夏龍都」;物產豐富、經濟繁榮,是「全國超級產糧大縣、中國工業百強縣」;民風淳厚、社會和諧,是「河南省最佳投資城市、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迴鑾碑
  • 遊在民權:千年古剎白雲禪寺
    白雲禪寺位於民權縣城西南20公裡處,龍山晚期文化遺址上,西距省會鄭州150公裡,東到商丘56公裡,距連霍高速民權出口15公裡,有花園至白雲禪寺旅遊專線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白雲禪寺是豫東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佔地20652平方米,建築面積1310平方米,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並稱為中州四大名寺;1986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批准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
  • 河南的一個縣,縣名源於小昆蟲,秦趙在此會盟,仰韶文化的發祥地
    澠池縣地圖澠(miǎn)池縣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總面積為1421平方公裡,總人口36萬。澠池縣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發祥地和古秦趙會盟之地。黽池的所在地,說法有二:一在今陝澠交界的熊耳山際,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黽池矣」;一在澠池縣城西,南宋蔡沈《禹貢注》「澠當作黽,水蟲也。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黽池」。當以城西說為是。
  • 春秋首霸——齊桓公與管仲
    齊莊公在位64年,僖公當政33載,父子兩人順應歷史潮流,勵精圖治,在他們統治齊國將近百年的時間裡,齊國政局相對穩定,生產得以發展,國力日增,在諸侯國之間有了相對較強的實力,於是齊國開始徵伐異國,主盟諸侯,後世稱之為「莊僖小霸」,拉開了春秋爭霸的序曲,也為後世齊桓公稱霸奠定了基礎。
  • 全國多地有伏羲故裡之稱,天水伏羲文化有何獨特之處?
    伏羲人首蛇身,繼天而王,都於陳。被尊為「三皇之首」。一、伏羲傳說伏羲擅長養牛羊,「養伏犧牲,故謂之伏犧也。」(《莊子》)「太嗥,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號」(《呂氏春秋》)太昊是伏羲王天下之號。三、全國「羲皇故裡」之祭伏羲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全國許多民族地區都有其傳說和祭祀之處。山東、陝西、河南、甘肅更有「伏羲故裡」之稱。隋開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東巡時,在泰山青帝觀設壇祭拜伏羲。山東濟寧微山北宋伏羲廟,是現存全國最早的伏羲廟。
  • 晉楚之爭是春秋中後期的主角沒錯,但之後諸侯各國逐步轉向內鬥!
    爭霸開啟就是齊恆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名號徵討四方,三平晉亂,九會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乃稱霸主,開啟諸侯兼併潮流,雖然其後五公子相爭,齊國逐漸衰落,但是到了弭兵會盟雖然不再是霸主,但是齊、秦作為大國依然不在納貢範圍,也就是算同晉楚同等或者略弱一等的地位,說齊國是中前期的主角並不為過。
  • 弭兵會盟:春秋時期的「雅爾達會議」,兩巨頭瓜分中原霸權
    在春秋時期其實也有一場類似「雅爾達會議」的會談,那就是弭兵會盟。弭兵會盟之前的諸侯格局春秋時期晉國大肆對外擴張,吞併了周邊的30多個小諸侯國;楚國吞併的小國難以計數,僅楚莊王一人就吞併了45個小諸侯國;晉、楚兩國自公元前632年至公元前546年這期間長達86年頻繁發動戰爭,一年一小戰,三年一大戰,頻繁的戰爭讓兩國百姓苦不堪言。
  • 帝舜故裡,中華龍鄉,河南濮陽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濮陽歷史悠久,人文昌盛,擁有文物古蹟200多處,有「顓頊遺都」、「帝舜故裡」之稱,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為「中華帝都」。此外,在濮陽還發現的距今6400年左右的蚌殼龍,被考古界公認為「中華第一龍」,濮陽因而得名「中華龍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河南濮陽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消此永晝」好去處,毛遂故裡不夜城
    雞澤縣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據史書《春秋經》記載,「鳥棲奚旁意為鷄,水草相依名為澤」,故名「雞澤」,於隋朝開皇六年在此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所以,雞澤,被稱「千年古縣」名符其實。再有,春秋時期,風雲變幻。晉悼公奉周天子之命伐楚,九國諸侯會盟於此。
  • 十八路諸侯反董卓聯盟:曹操在這場聯盟裡地位很尷尬
    原著小說的標題「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還不足以表現這一回目的精彩刺激,轉述成現在自媒體流行的標題,可以是這樣的:「十八路諸侯都奈何不了的三國第一武將,居然敗給了這三個小兵」。十八路諸侯各個都是太守以上級別,為何小說中獨獨曹操沒有表明身份?
  • 河南——中華第一古都之新鄭之旅
    一、寫在前面新鄭 ,位於 河南 省中部,隸屬 鄭州 市。 新鄭 在上古稱為「有熊」,軒轅黃帝在此建都。帝嚳時代, 新鄭 為祝融氏之國。西周時期, 新鄭 為鄶國。公元前770年,鄭國將國都從鹹林遷到今 新鄭 溱洧水間,仍為鄭,歷395年,稱鄭。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將國都自陽翟遷於 鄭城 。韓在此立都長達145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區別 陝西 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為 新鄭 縣,從此沿用千年不改。
  • 數春秋風流人物,這七國哪些才是你心中的春秋五霸?
    而關於「春秋五霸」歷史上卻出現過很多種說法,主要有兩種說法最具代表性:《史記》——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以及越王勾踐。我們來看這兩份名單,都有齊恆公、晉文公和楚莊王,這三位的霸主地位都沒人能撼動。齊桓公率先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九合諸侯,扶危濟困,是公認的五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