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說到海上霸主,或者歐洲強國,第一時間一定會想起美、俄、英、法、日、德等軍事強國,但今天小編給你們介紹的這個歐洲海上霸主不在裡面,而且今天講的這個可以說是這些國家的前輩了,他在海上稱霸的時候,這些國家還在默默的奮鬥著,今天介紹的國家就是由於發展迅速,此國曾一度成為世界第一海上強國,荷蘭。
當時在17世紀中葉的時候,荷蘭雖然國土面積才4萬多平方公裡,但狹小的地域卻限制不了它的勃勃雄心,大家知道,現代的荷蘭是一個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國家,但許多人都忘記了歷史課本上所講述的「海上馬車夫」荷蘭,而那時候是荷蘭人的黃金時代,而荷蘭是當時的第一海洋強國與貿易強國,也是世界近現代史上第一個崛起的大國,那麼今天就來和你們說說它。
我們都知道,荷蘭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古羅馬時期,大多以日耳曼人自居,其中也有部分高盧人,而當時荷蘭為了滿足其快速發展的經濟、軍事實力,四處擴張,在各地建立殖民地,而後16世紀中葉,前世界霸主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到了17世紀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而後那時候的荷蘭就將目光放到了中國。
當時荷蘭人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殖民據點,公元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了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貿易路線長達200多年的時間,由於當時自從《馬可波羅遊記》在歐洲傳播開之後,神秘富饒的東方就對歐洲列強充滿著誘惑,但當時處於王朝末年的大明海軍,卻成功粉碎了當時歐洲的第一海上強國荷蘭對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實施的侵略計劃,並迫使荷蘭人稱臣納貢,震動了西歐各國。
但是,我們都知道,明末清初之時,中原地區正處於混亂狀態,明朝雖然成功打退了荷蘭人的進攻,但是荷蘭人卻不甘心,當時荷蘭侵略軍失利後並不甘心,荷蘭人繼續在澎湖列島和臺灣海域逡巡,而後他們把目標轉向了臺灣島,當時的荷蘭人耗費大量物資在臺灣築城,這就是後來非常有名的熱蘭遮城,但是,由於明朝地方官員在福建沿海一帶實施海禁政策,所以荷蘭人在臺灣建立的貿易據點形同虛設。
所以,當時在海戰中出了大力的鄭芝龍集團,在此後不斷坐大,成為了盤踞在中國海域的絕對霸主,所以戰役結束之後,東南沿海一帶被鄭芝龍集團所控制,而後鄭氏集團在臺灣建立的政權,而後鄭成功自稱明延平郡王,所以,之後他們也成為了清朝唯一沒有攻下的明朝殘餘勢力,而鄭氏集團令荷蘭人顏面盡失,荷蘭人一直耿耿於懷,希望能夠與清朝政府合作,從鄭氏集團的手中重新奪回臺灣。
但是,當時荷蘭人在幫助清政府攻打鄭氏集團的過程中,屢屢催促清軍進攻臺灣,但並未獲得清軍將領耿繼茂的同意,因為當時的清政府深知荷蘭野心的清政府,非常果斷的拒絕了,而後是而是一再婉言拒絕,延期出兵,而後康熙皇帝通過招撫的方式以迫使鄭經投降的決定,而後荷蘭只能灰頭土臉的就此作罷,在小編看來,清朝政府雖然腐敗,但是對於這等狼子野心的國家還是看的很清楚的,你們覺得的呢?歡迎你們留言探討,對於文章有什麼建議都可以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