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購匯境外買房、「螞蟻搬家」到境外投資 上了黑名單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外匯違規案例的通報。這是今年以來,外匯局首次通報部分違規典型案件。共計17個外匯違規案例被通報,5家銀行、6家企業和6名個人收到了國家外匯局開出的罰單。

個人外匯違規成為監管重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外匯違規案例中,個人外匯違規一直是外匯局關注的一個重點。而「騙匯」理由也讓人大跌眼鏡。

為去海外投資,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廣東籍孫某利用34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匯額度,將個人資金分拆購匯後匯往境外帳戶,非法轉移資金合計244.62萬美元,用於境外投資等。而當前個人年度購匯額度為等值5萬美元。

為境外買房,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浙江籍洪某向他人帳戶支付3.12億元人民幣。

而縱觀去年,騙匯的理由還有:境外還賭債!

從今年案例看,處罰力度最大的個人當屬浙江籍洪某私自買賣外匯案,洪某私自買賣外匯被罰2497萬元,而去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通報的6次外匯違規案例中,36起個人違規金額總額才約為6500萬元。

根據通報,2011年2月至2015年10月,洪某向他人帳戶支付3.12億元人民幣,私自購買外匯,用於在境外購買房產等。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私自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2497萬元人民幣。對其實施「關注名單」管理,並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去年6次關於外匯違規案例的通報,2018年130起外匯違規案例中,36起為個人違規,個人的罰款總額為6551.17萬元,其中出發金額最高的為浙江籍夏某非法買賣外匯案,其違規金額達14188.45萬元,處罰金額為1418萬元。

2018年部分違規典型案例中處罰金額排名前五案件(個人)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數據整理

分拆逃匯成個人違規重點

在去年以來個人受處罰的案件中可以發現,分拆逃匯是一個重點。

此次公布的違規案例中,因分拆逃匯,廣東籍孫某被處罰83萬元人民幣。

由於當前我國對個人結匯和境內個人購匯實行年度總額管理,年度總額為每人每年等值5萬美元。於是很多人就會選擇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化整為零,利用親戚、朋友的額度換匯在海外置業等。

何為「螞蟻搬家」?

外匯局此前在進一步完善個人結售匯業務管理通知中明確:

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主要具有以下特徵:

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將外匯匯給境內5個以上(含,下同)不同個人,收款人分別結匯。

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

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結匯後,將人民幣資金存入或匯入同一個人或機構的人民幣帳戶。

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帳戶5次以上(含)提取接近等值1萬美元外幣現鈔;或者5個以上個人同一日內,共同在同一銀行網點,每人辦理接近等值5000美元現鈔結匯。

同一個人將其外匯儲蓄帳戶內存款劃轉至5個以上直系親屬,直系親屬分別在年度總額內結匯;或者同一個人的5個以上直系親屬分別在年度總額內購匯後,將所購外匯劃轉至該個人外匯儲蓄帳戶。

其他通過多人次、多頻次規避限額管理的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

在外匯局此次通報的案例中就指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孫某利用34名境內個人的個人年度購匯額度,將個人資金分拆購匯後匯往境外帳戶,非法轉移資金合計244.62萬美元,用於境外投資等。

這種分拆結售匯的行為俗稱「螞蟻搬家」,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認定為是「螞蟻搬家」就將被列入關注名單。

在個人購匯申請書上,對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業務也有明確要求:

個人購匯申請書中強調,對於存在違規行為的個人,外匯機關依法列入「關注名單」管理。

「關注名單」個人列入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同時依法移送反洗錢調查。

企業逃匯案多發

轉口貿易等為銀行「重災區」

另外,在外匯局通報的外匯違規案例中,也有不少銀行和企業。

縱觀近年來銀行和企業外匯違規,分析人士指出,從案由來看,銀行外匯違法違規的主要原因是未盡審核責任,業務重災區依然為內保外貸業務和轉口貿易業務。其中,此次南京銀行、招商銀行等「上榜」。

而企業的主要違規行為是逃匯。

關於防範內保外貸業務風險方面,業內人士表示 ,銀行一方面應嚴格審核客戶準入資質,做好盡職審查工作,另一方面,應落實境內企業的反擔保,避免出現金額敞口。

防範轉口貿易業務風險方面,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業務風險把控需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在業務拓展中需正確處理創新與合規的關係,不要重業績輕合規、重資金風險輕政策風險;其次,健全內控制度,若內控管理不到位,業務操作規程把關不嚴,將出現重大違規案件;再者,在外匯業務辦理過程中,需要對合同真實性、條款合理性、貿易規律性、要素一致性等方面進行盡職調查,將真實性審核職責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國家外匯管理局:「螞蟻搬家」一律進入黑名單!
    規定界定了集中被稱為「螞蟻搬家」式的換匯行為,並表示實施該行為的個人將被列入黑名單,取消兩年的10萬美元換匯額度。  事實上,這個被稱為個人購匯黑名單的「關注名單」早在2015年9月外匯局就曾下發特急文件,加強「螞蟻搬家」式購匯管理,要求對個人購匯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時拒絕購匯申請。不過,一直沒有嚴格執行。  到底什麼算螞蟻搬家呢?
  • 「螞蟻搬家」換匯,小心全家進入黑名單!
    以下行為可能會列入「黑名單」① 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② 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帳戶5以上行為會被界定為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也就是俗稱的「螞蟻搬家」,一律進入黑名單,違規者將被剝奪兩年合計10萬美元的換匯額度。如果留學生的學費、生活費在5萬美金的限額內都可以搞定,影響最大的還是投資、買房一族,現在要想把大數額的人民幣匯出來難度明顯加大了。
  • 個人購匯監管變局,「螞蟻搬家」將重罰
    繼銀聯卡停刷資本項下投資性保險、國內公司跨境併購審核升級後,個人購匯監管也開始趨嚴。具體而言,個人在購匯時須籤署《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 國家外匯管理局:「螞蟻搬家」一律進入黑名單!(內附最全解讀與應對措施)
    規定界定了集中被稱為「螞蟻搬家」式的換匯行為,並表示實施該行為的個人將被列入黑名單,取消兩年的10萬美元換匯額度。事實上,這個被稱為個人購匯黑名單的「關注名單」早在2015年9月外匯局就曾下發特急文件,加強「螞蟻搬家」式購匯管理,要求對個人購匯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時拒絕購匯申請。不過,一直沒有嚴格執行。
  • 華人向境外匯款路被堵死?「螞蟻搬家」...559人被拉黑名單!以後...
    其中,有的案例同非法買賣外匯有關,有的案例涉及第三方平臺購匯行為,有的案例則關乎「分拆逃匯」。這三類案例,實際上也指向了當前華人最慣用的幾類向外匯款方式——地下錢莊、黑市交易、螞蟻搬家等。螞蟻搬家幾乎是每個在海外生活的華人都曾聽聞、接觸、甚至嘗試過的違規購匯方法。
  • 這三種特徵或視為「螞蟻搬家」 5萬美元購匯額度當心被取消!
    這三種特徵或視為「螞蟻搬家」 5萬美元購匯額度當心被取消!具體而言,個人在購匯時須籤署《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事實上,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逼近「7」這一重要心理關口、外匯儲備也極可能在短期內跌破3萬億美元「紅線」,居民的購匯衝動日前持續走高。這也使得市場對於外匯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個人購匯政策有所誤讀。
  • 個人購匯監管收緊:螞蟻搬家式逃匯罰30%
    &nbsp&nbsp&nbsp&nbsp具體而言,個人在購匯時須籤署《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 重磅新政:限制這些操作的境外匯款!7人被納入『黑名單』!連4萬元都...
    近年來,到澳洲留學、工作和移民的華人們逐年增多,  在澳洲買房,  也漸漸成為了一個投資的熱門渠道。     存取現金的數額、頻率及用途與其正常現金收付明顯不符   之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大量現金轉移到個人帳戶然後匯到境外用於買房等大宗消費,並不會招來麻煩。
  • "螞蟻搬家"一律進入黑名單!
    螞蟻搬家幾乎是每個在海外生活的華人都曾聽聞、接觸、甚至嘗試過的違規購匯方法。在外匯管控相對寬鬆的年代,也確實有不少華人通過拆分匯款的方式轉移了資產,甚至在海外買了房子。但在當下,螞蟻搬家顯然已經成為了外匯局嚴格打擊的對象。
  • 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
    必須填寫預計用匯時間根據各家銀行披露的《申請書》顯示,個人經常項目下的購匯用途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諮詢服務及其他。個人購匯申請書(櫃面版)以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為例,登錄後,點擊「購匯委託」,就會跳出新版的個人購匯申請書,點擊「下一步」後開始填寫,除了購匯人的基本信息,還增加了預計用匯時間欄目和每種用途的詳細相關信息。比如,因私旅遊,要填寫預計停留期限,是跟團還是自由行;如果是境外留學,要填寫學校名稱、留學的國家、年學費金額和年生活費金額;境外就醫,要填寫停留期限和境外醫院名稱。
  • 國家外匯局:換匯不得再用於境外購房及投資
    國家外匯局:換匯不得再用於境外購房及投資 原標題:   未來,以人民幣換購成其他貨幣在用途上將有所限制。在2016年最後一天,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外匯局」)發布答記者問,對購匯管理做出了詳解。
  • 外匯「螞蟻搬家」受限
    京華時報訊(記者馬文婷)日前,外匯局通知要求銀行對個人購匯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時拒絕購匯申請。此外,外匯局還對境內銀聯卡境外取現做出了新的限制,從今年10月1日起,中國境內銀聯人民幣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將設置年度限額。  一位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告訴京華時報記者,所謂個人購匯分拆交易,其實就是平時所說的「螞蟻搬家式購匯」。
  • 外管局重申購匯額度不變 加強個人購匯真實性審查
    ,目前不論是銀行櫃檯購匯,還是通過網上銀行購匯,都會要求確認《個人購匯申請書》,申請書中明確註明,「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1月3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幾家銀行營業廳注意到,目前不論是銀行櫃檯購匯,還是通過網上銀行購匯,都會要求確認《個人購匯申請書》,申請書中明確註明,「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 換匯境外買房炒股小心進「關注名單」
    本報1月4日訊(記者 周芳 實習生 肖漢辰)「換匯額度可能縮減至1萬美元」、「1月暫停居民購匯不過,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購匯新規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規定明確表示,2017年居民個人換匯額度依舊保持5萬美元,同時再次重申個人購匯「六不得」,包括不得出借或者借用他人換匯額度,換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等,如違反規定,將被納入個人徵信記錄、列入外匯管理機關「關注名單」。
  • 央行規範RQDII境外投資 不得將人民幣匯出境外購匯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丹丹)央行官網3日上午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了RQDII境外證券投資宏觀審慎管理和信息報送等事項。
  • 購匯管的這麼嚴 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其核心內容包括:5萬美元的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個人購匯將進行更細化的事前信息申報,對於涉嫌利用經常項下從事海外購房、投資等資本項下交易的情形,可能受到最嚴重「移送司法機關」的事後懲處。簡而言之,如果你想換外匯去境外投資、買房、買股票,都沒門!港小扒前兩天只想匯300港幣,卻被銀行「無情」的駁回了,理由是:沒有理由!還能不能愉快的炒股了啊我摔!
  • 外匯新政7月實施: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不能「出海」買房買股票
    《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在新規下,中國居民每年每人5萬美元購匯的額度仍然保持不變,但是換匯過程變得繁瑣了,監管也變得更加嚴格了。《個人購匯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違者將列入『關注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
  • 換匯要詳細填寫用途和用匯時間 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都市...
    大堂經理反覆強調:「今年開始,大家購匯前必須認真填寫申請表,信息一定要真實,以免不必要的麻煩。」 《個人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調查更加詳細,分「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諮詢服務以及其他」共9大項。每個大項後面還跟著三四條子項。例如,「因私旅遊」大項包含「預計境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國家/地區」兩個子項。
  • 新加坡保和移民支招:換匯不得用於海外投資如何應對?
    在2016年最後一天,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重磅消息:換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保和移民分析稱,外匯局對換匯用途的這一規定,將對海外購房和投資移民產生較大影響,新加坡創業移民則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