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一則熱搜吸引了我的注意,中宣部決定,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63歲的張桂梅校長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在12年前曾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迄今為止她幫助了1800多名貧困女孩圓夢大學,她也被稱作「教育奇蹟」。
教育不僅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份責任。教育面向的是一個個孩子,但孩子的背後是一個個家庭。教師這個角色承擔了很多的責任與希望。有人對醫生的評價是醫者父母心,但其實教師也是如此。張桂梅校長將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邊疆民族地區的教育事業和兒童福利事業中。她堅持用心從事教育,用紅色文化指導學生,培育學生吃苦耐勞,銘記黨恩,回報社會的品德。她用數十年的堅守與付出,培養了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在她的影響下很多她帶出來的學生也選擇去服務貧困山區。
「我人生的價值在於改變了一代人,不管有對多少數量,只要他們過得比我好,我就滿足了!」這是張桂梅校長在接受採訪時說的一段話。她用自己的人生照亮來無數學生的人生,她將教育的意義闡釋到極致,它不僅僅是一位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希望的播種者。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張桂梅校長堅守教育報國的初心,踐行著一位老師的誓言,用雙手託舉起孩子們的夢想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