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爺與你暢談焦點人生,挖掘你身邊可能存在的故事。旨在追尋最執著的創業色彩,報導那些最有料的創業者,發現那些最勁爆的熱點,找尋那些最執著的一伙人兒。
天啦!區區一碗,滿大街都能看得到的牛肉麵要1萬臺幣(約合為人民幣2000元)?
你肯定覺得賣不出去吧?
但你知道嗎,這家賣著世界最貴的牛肉麵已經紅紅火火地開了27年!
而且只有4張桌子,而且還要提前很久才能預約上!
到底是什麼讓他這麼任性?
要不,我們組團打個飛的去考察下?
美國十分有影響力的報紙《華爾街日報》曾以「The World’s Most Expensive Noodles?「為題花大篇幅報導了這家臺灣牛肉麵。
這家麵店位於臺北東區,稱之為「牛爸爸牛肉麵」,已經開了20幾年,店裡有40個座位,一碗麵的最高價竟達324美元(1萬新臺幣,合人民幣約1973元)。雖然該餐館也有比較便宜、只要200元新臺幣的普通牛肉麵,但幾乎每一天,都會有客人點最昂貴的牛肉麵。而且還要提前很久預約才能吃得上。
他的麵館除了臺灣的食客外,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觀光客,更有一些影視界、企業界的知名人士,包括一些國家政府首腦,甚至連法國連續20年的米其林三星名廚、日本米其林三星主廚神田裕行,都曾是這家牛肉麵店的座上賓。
牛爸爸說:「首先你得喜歡吃牛肉麵,只有你愛吃,才會有想法做到極致!」
這位「牛爸爸」本來是建築師,他說:「吃牛肉麵、煮牛肉麵,一直是我平生最大樂趣,我在加拿大住了十六年,行遍大江南北,只要有機會吃牛肉麵,都是我第一的選擇。」
因為愛吃牛肉麵,在1990年某天,40歲的王聰源跟老朋友一起商量開了「牛爸爸」牛肉麵,當時的目標就是「做世界第一」的牛肉麵店,可是剛開業11天,因為一直沒有回頭客,合伙人放棄了。
但是王聰源並沒終止他的夢想,他跟他太太花一大半的時間把餐廳做到一塵不染,曾經清潔衛生間花兩個鐘頭,因為乾淨的關係,所以喜歡我們乾淨的客人越來越多。
雖然生意越做越好,「牛爸爸」卻開始了一段迷茫期:沒有焦點、沒有特色。
(圖為牛爸爸在某次大會上的分享)
不聚焦、不專注
因為很多到店的客人會說牛肉麵是夕陽產業,容易倒閉,應該賣炸雞、賣流行的食物。我雖然不認同,但是我還是接受他們的意見來做,炒飯什麼都做,做得很雜、很多,直到我不知道再做什麼。
只是一碗普通的牛肉麵
當再專注到牛肉麵上,憑著一份執著,做出味道不比別人差,價格比別人稍微便宜的牛肉麵。桌子越加越多。到了第五,六年的時候老闆開始茫然了,一天到晚在忙,店內總是人聲鼎沸,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難道就這樣做下去嗎?這樣能成為「世界第一的牛肉麵」嗎?
不甘於只做著一碗普通的牛肉麵的他, 又開始琢磨。。。
在明確了方向後,「牛爸爸」開始了幾近「瘋狂」得研究牛肉麵。
為了研究一碗麵:重新裝修了四次廚房,不計成本的買牛肉,連供應商都不敢置信;為了找出保留牛肉湯的香味的方法,炒牛肉不下千次;甚至連睡覺做夢都是牛肉麵…
這位大廚花了15年時間來改進牛肉麵的配方,其中包括120克麵條、5塊4英寸見方的牛肉和一塊牛筋,當然,還包括一碗湯。
據說他家的牛肉來自四個國家: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巴西提供的是牛筋)。主廚會把每一塊牛肉都切成與牛肉牛筋連接方式最吻合的特定形狀。日本牛肉切之前要稍微凍一下,以便切出比較整齊的形狀;澳大利亞牛肉則要先燉好,然後再從骨頭上剔下來。
有五、六種不同的湯汁,也都是用牛身上的不同部位熬出來的。
二十多種麵條有寬有細、有圓有扁,按照顧客對麵條軟硬的具體要求來進行烹製。
在大部分人眼中,一碗麵條,幾塊牛肉,就能做出一碗牛肉麵,但是「牛爸爸」卻連牛肉切成什麼形狀都要深思熟慮。「牛爸爸」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來吃過的人,都記住這裡,認為這裡是最好的,大家還會再來的,這樣店鋪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在此過程中,牛爸爸又發現,如果做最好的牛肉麵,成本會提高,因此不能服務於大量的食客,只能服務少部分的人。於是,果斷決定將每天服務的顧客數量減少到30—100人,即便如此,慕名而來的人仍是絡繹不絕。
目前,「牛爸爸」在臺灣只有一家門店,四張桌子,一天只接待20個客人,私人定製賣牛肉麵,不求量、只求精!
牛爸爸說:「我們不會接待更多的客人,客人一增加,我就加價;甚至將店面搬到人少的地方。很多人認為這不像是做生意的道理,但是我希望來我店裡吃麵的人,能夠很安靜、用心品嘗,我認為,1個廚師煮10碗面與3個廚師煮一碗麵的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柒爺總結:其實,在我o看來,這碗面最奢侈的成本,不是每斤數千元的牛肉,而是,「牛爸爸」為了汲取精華美味,持續27年與食材奮鬥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