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確認我國將取消食鹽專營

2020-12-25 搜狐網

  工信部首次確認,我國將取消食鹽專營,涉鹽企業將實現自主經營公平競爭。

  一袋鹽背後的大學問

  為什麼由工信部宣布決定?

  原因很簡單,工信部是食鹽的主管部門。zai 工業和信息化部設24個內設機構:其中消費品工業司承擔輕工、紡織、食品、醫藥、家電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擬訂捲菸、食鹽和糖精的生產計劃;承擔鹽業和國家儲備鹽行政管理、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藥品儲備管理工作。

  一袋鹽背後的「一家三口」

  主管部門

  《食鹽專營辦法》(以下法律規定均引自該辦法)規定,國務院授權的鹽業主管機構(以下簡稱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負責管理全國食鹽專營工作。對食鹽生產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食鹽年度生產計劃由國務院計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組織實施。

  國家對食鹽的分配調撥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食鹽年度分配調撥計劃,由國務院計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鹽業主管機構(以下簡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食鹽專營工作。

  誰能生產?

  國家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制度。非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不得生產食鹽。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根據食鹽資源狀況和國家核定的食鹽產量,按照合理布局、保證質量的要求,確定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同時,嚴禁利用井礦鹽滷水曬制、熬製食鹽。

  誰能銷售?

  國家對食鹽批發實行批發許可證制度。

  經營食鹽批發業務,必須依法申請領取食鹽批發許可證。未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的,不得經營食鹽批發業務。

  經營食鹽批發業務的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審查批准,頒發食鹽批發許可證,並報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備案。

  食鹽批發許可證由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統一製作。

  食鹽批發企業應當按照國家計劃購進食鹽,並按照規定的銷售範圍銷售食鹽。

  食鹽零售單位和受委託代銷食鹽的個體工商戶、代購代銷店以及食品加工用鹽的單位,應當從當地取得食鹽批發許可證的企業購進食鹽。

  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食鹽批發企業、食鹽零售單位和受委託代銷食鹽的個體工商戶、代購代銷店,應當執行國家規定的食鹽價格。

  辦法同時規定,嚴禁將下列產品作為食鹽銷售:

  (一)液體鹽(含天然滷水);

  (二)工業用鹽、農業用鹽;

  (三)利用井礦鹽滷水曬制、熬製的鹽產品;

  (四)不符合國家食鹽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鹽產品;

  (五)其他非食用鹽產品。

  被詬病的食鹽專營

  自食鹽開始專營,就採取計劃體制的模式,沒有像對其他專賣專營的產品一樣出臺相應的配套政策,沒有形成上下資產一體垂直管理體制,即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專營。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地方專營代替國家專營,致使合格碘鹽很難統一配送到位,導致配送過程中交易成本上升。專營應該是國家專營,可現狀是省內垂直一體的省級專營,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專營,全國統一的專營體系尚未建立起來,各省或縣市在各自轄區內實行地方專營,地區封鎖,諸侯割據,導致專營擴大化現象在生產企業反映非常突出。

  其次,政企不分,專營權和監管權合二為一,導致許多地方專營擴大化,監管弱化。到目前為止,食鹽專營沒有建立與專營政策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專營政策執行過程中因為利益、責任主體多元化,出現了一系列條塊分割的現象。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鹽政管理和經營隊伍是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各地鹽務局是鹽業管理政策的制定者、鹽政執法者、生產企業的上級主管,同時又是鹽產品的經營者。一些鹽業公司對海水晶、海水素、足浴鹽、沐浴鹽等品種鹽也實行變相「專營」,甚至對食鹽包裝物也實行「專營」。各級鹽業公司本應專營國家規定的食鹽商品,不允許專營不在專營範圍內的品種鹽,但實際上執行的情況不容樂觀。

  再次,產業鏈斷開形成產銷分離局面,食鹽生產企業享受不到國民待遇,資源浪費比較嚴重。食鹽生產者沒有產品的商標、品牌,不能進入市場與消費者直接見面,只能按計劃調撥給鹽業公司經銷。鹽行業總體上產大於銷,對於食鹽市場,永遠是產大於銷的買方市場,產銷矛盾比較突出。一方面是鹽廠壓價衝銷食鹽市場,同時也存在部分鹽業公司不認真執行專營規定的問題。特別是跨省調撥食鹽普遍存在計劃執行不好,拖欠鹽款,結算不及時等問題,激化了產銷矛盾。鹽化工發展緩慢,造成資源利用水平低。當前,製鹽工業仍主要以單一的製鹽業為主,資源利用率很低,滷水化工、水產養殖、鹽田生物等產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不夠,而且起伏較大,產業化進程十分緩慢。海鹽苦滷利用率不足20%,這意味著每年有5萬噸的溴資源、50萬噸的鉀資源和500萬噸的鎂資源被排放。

  國人吃鹽成本:像燒油一樣居全球前列

  中國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曾佔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為推行食鹽加碘,國務院相繼頒布多項條例,明確實行食鹽的國家專營制度,食鹽由中鹽和各省鹽業公司統一加碘銷售,各製鹽企業所產食鹽必須由鹽業公司統購統銷。

  食鹽和菸草是目前我國僅剩的兩個保持專營體制、按計劃統購統銷的行業。在食鹽體系內,鹽業公司是唯一的經銷商,而食鹽生產亦由政府特許的生產企業按計劃進行,這一性質也造成了行業壟斷現狀。

  食鹽的利潤究竟有多高?據國家發改委和各省物價局規定,食鹽出廠價為每噸300到500元。記者查閱了2009年出臺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提高食鹽出廠(場)價格的通知》後發現,每噸碘鹽批發價格(含稅)沒有超過700元的。然而在廣州市內的超市貨架上,500g一包的平價食鹽普遍標價為1.5元左右,換算後即每噸3000元。也就是說,從出廠價到銷售價,食鹽的價格飆漲了6到10倍。《食鹽價格管理辦法》規定,食鹽零售價和批發價差率應控制在20%以內,小包裝成本費用利潤率控制在15%以內。如今這個差價,顯然不止。

  這還是以最便宜的平價鹽計算,廣州華潤萬家的一位售貨員告訴記者,超市內再沒有比售價1.5元的廣東鹽業「加碘精製鹽」更便宜的食鹽了。而最貴的則是中鹽集團進口的「荒波鈣強化營養鹽」,350g售價就近20元。數據統計顯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食鹽零售價格明顯偏高,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中國這四個國家的人均食鹽消費額與人均國民收入之比分別為:0.06、0.04、0.04、0.12。橫向比較,中國人吃鹽的成本,已然像燒油成本一樣位居全球前列。

  而且近年來鹽價一直在漲又是不爭的事實,也難怪市場上有關鹽業公司被指專營暴利的聲音一直存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春曉撰文稱,中國鹽業體制政企不分,專營權和監管權合二為一,導致許多地方專營擴大化,監管弱化。然而在2007年,國家審計署對全國鹽行業進行了8個月的審計,結論是「食鹽並不存在暴利」。

  食鹽專營利潤到底有多大?(據發改委有關調研資料)

  食鹽車間價120—220元/噸

  出廠價 400—500元/噸(加碘成本20—25元/噸)

  批發價 1200元/噸

  二級批發價1500元—1600元/噸

  超市售價 1.3元/500g(換算後合2600元/噸)

news.sohu.com true 央視網 http://news.sohu.com/20141120/n406209976.shtml report 1459 工信部首次確認,我國將取消食鹽專營,涉鹽企業將實現自主經營公平競爭。

相關焦點

  • 北京食鹽專營新規:銷售未加碘鹽不超10%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北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重點對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行為、食鹽碘含量標準、未加碘食鹽供應等三個方面工作進一步規範。徵求意見時間為11月12日-19日。
  • 江蘇進一步加強食鹽專營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管
    本報訊 康慨 記者李黎 發自江蘇 日前,江蘇省工信廳、發改委、衛生健康委及市場監管局聯合下發了《關於轉發食鹽專營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有關文件的通知》,就進一步做好全省食鹽專營管理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並有較多亮點。
  • 孕婦將有專用鹽!北京食鹽專營擬出新規,規範食鹽碘含量標準
    北京食鹽專營即將有新規落地。近日,市經信局牽頭起草了本市進一步規範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政策草案,在徵求有關部門、有關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北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結合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實際,《徵求意見稿》重點對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行為、食鹽碘含量標準、未加碘食鹽供應等三個方面工作進一步規範。新華社資料圖 新規規範食鹽碘含量標準。
  • 北京食鹽明確碘含量標準 銷售未加碘鹽不超10%
    由於自然環境等原因,我國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1994年,國務院發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開始實施普遍食鹽加碘措施。到2015年底,根據《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終期考核評估結果,全國94.2%的縣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標。然而長期全面強制食鹽加碘,也導致部分地區民眾存在碘過量的風險。
  • 新《食鹽專營辦法》公布 食鹽價格這樣定…
    新《食鹽專營辦法》公布 食鹽價格這樣定… 2018-01-05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食鹽專營辦法 -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食鹽專營辦法(1996年5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97號發布 根據2013年12月7日《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2017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6號修訂)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食鹽的管理,保障食鹽科學加碘工作的有效實施,確保食鹽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
  •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於對《關於進一步規範北京市食鹽專營管理...
    2020年11月12日至2020年11月19日,我局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首都之窗」)和本單位門戶網站對《關於進一步規範北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經統計,共收到社會各界意見21條,主要集中在建議取消食鹽加碘、建議取消限制未加碘食鹽銷售比例、建議採取政府招標方式授權某1家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負責未加碘食鹽批發業務等方面。
  • 三部門部署進一步加強食鹽專營管理工作
    導 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門近日聯合發文進一步加強改革過渡期後食鹽專營管理,提出了加強食鹽專業化監管、完善食鹽定點企業資質管理、規範食鹽定點企業生產經營行為、保證合格加碘食鹽供應、落實食鹽儲備和應急管理、規範食鹽電子商務、加大食鹽相關政策宣傳力度等七項工作要求。
  • 食鹽價格經營者自主確定,以後還吃得起鹽嗎?
    1月4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修訂後的《食鹽專營辦法》(下稱《辦法》),明確食鹽價格由經營者自主確定,取消食鹽產、運、銷等環節的計劃管理,取消食鹽產銷隔離、區域限制制度,堅持和完善食鹽定點生產、定點批發制度。沿襲千年的食鹽專營制度正在改變。隨著新《辦法》的推行,食鹽的價格是漲還是跌?取消計劃管理、區域限制,鹽企真的能夠實現自主經營嗎?
  • 手機號碼歸屬地能否取消?工信部回復!
    來源:人民網手機號碼歸屬地能否取消?近日,人民網網友在《領導留言板》上提出這樣的問題,得到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權威解答。工信部表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將增大電信詐騙風險」。暫未出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相關政策取消漫遊費、取消流量清零、實行攜號轉網、推出流量轉贈等服務……近幾年來,我國網絡提速降費工作穩步推進。同時,有人民網網友在《領導留言板》表示,建議參照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做法,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限制。
  • 古籍與工業:食鹽製造的前世今生
    食鹽產生鹹味,而不僅是提供鹹味,同時還是維持人體機能的重要攝入。而因為食鹽在食物方面的絕對地位,食鹽一直作為重要戰略資源,在中國身居專營專賣地位幾千年,食鹽在農業社會到現在社會中的重要性可窺一斑。身為重要戰略資源的食鹽,其產制工序被詳盡地記錄在了各種典籍當中。
  • 工信部回應熱點:7月1日如期取消流量「漫遊」費
    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在昨天(25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介紹,一季度我國工業經濟總體平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與去年同期持平;信息通信業快速發展,工業通信業實現良好開局。
  • 工信部一錘定音,三大運營商:數據漫遊費或將取消!
    這幾年工信部大力推出「提速降費」的政策。目前語音通話已經得到了本質上的改變,現在再無長途漫遊區分,對用戶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好處。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數據流量對於我們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數據流量卻被運營商區分為國內,省內,本地等多個等級。
  • 鹽改一年:超市裡食鹽品類越來越多
    2018年1月2日訊,「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是百味王,也是三餐必備調味品,如今,備受關注的鹽業改革即將破冰一周年,我國全面開放食鹽價格,允許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如今,超市貨柜上,海晶鹽、井礦鹽玲琅滿目,特色場景鹽、口味鹽越來越多,不同產區中高端鹽湧入市場,引起一股食鹽消費熱潮。
  • 古代的鹽為何一直是由國家專營專賣的?
    首先,食鹽關乎到國家的稅收,所以要實行專賣。同時,食鹽也關係到所有人的健康。古代朝廷害怕影響到人口質量,所以更應該實行專賣。從古到今無論何時,鹽都是人們生活的必備品之一,是人人都用,人人都離不開的東西,所以食鹽的需求量非常大。
  • 據稱食鹽碘含量標準因鹽業公司反對難產10年
    《食用鹽碘含量(徵求意見稿)》中確定科學補碘因地制宜的原則,擬將食鹽碘含量的上限從60mg/kg下調到30mg/kg,並允許各省在20~30mg/kg範圍內自行調整新標準,食用鹽中碘含量的允許範圍為碘含量平均水平±30%。  上述人士透露,國家經貿委和衛生部早在十年前就打算出臺這一標準,但因為鹽業公司反對呼聲甚高,一直擱置至今才得以出臺。
  • 工信部:未出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相關政策
    工信部回應網友留言:未出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相關政策  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表示,建議參照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做法,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限制。變更行動電話號碼歸屬地需對現有網絡設施進行大規模調整,且對移動終端歸屬地顯示功能產生重大影響,並將影響用戶認知。工信部同時指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將增大電信詐騙風險。據了解,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已推出攜號轉網、異地銷戶、一人多卡等措施,用戶可以在異地享受更優惠的資費套餐。工信部表示,目前暫未出臺取消手機號碼歸屬地相關政策。
  • 工信部:取消流量漫遊費預計7.8億戶受惠
    在昨日召開的2018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今年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2017年底下降46.2%。   今年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紛紛發動了新一輪提速降費措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7月1日起全面取消國內手機流量漫遊費。   今年3月5號,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取消流量「漫遊」費的要求。
  • 取消流量「漫遊」費進展如何?工信部回應四大熱點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程春雨)取消流量「漫遊」費進展如何?中國發展半導體計劃是否受中興事件影響?放寬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如何落實?在25日國新辦召開的2018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回應諸多民生經濟熱點問題,引發關注。資料圖:市民在公交車上免費使用4G網絡上網。
  • 工信部:流量漫遊費取消將惠及7.8億人 再遇到多收費可投訴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取消手機流量漫遊費。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聞庫今日在國新辦發布會說,7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已取消手機流量漫遊費。此外,手機流量資費降低30%、降低家庭寬帶使用費也將於年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