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鹽為何一直是由國家專營專賣的?

2020-12-24 妖火歷史觀

首先,食鹽關乎到國家的稅收,所以要實行專賣。同時,食鹽也關係到所有人的健康。古代朝廷害怕影響到人口質量,所以更應該實行專賣。

從古到今無論何時,鹽都是人們生活的必備品之一,是人人都用,人人都離不開的東西,所以食鹽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鹽這個東西很便宜,沒辦法把鹽弄得跟奢侈品一樣去買買。

古代的食物都可以自己種植,有百姓農民自己耕種,但是這個食鹽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的。食鹽的產出方式並不像糧食蔬菜那樣簡單,有人有地有水就可以生產。

古代有兩種東西是重要物資,一個就是食鹽,另一個就是鐵。人民群眾不可一餐無鹽。而在春秋時代以前,人們的農具武器,也不能不用鐵來打造。所以在我國古代,這兩種東西都是有國家來嚴格控制的,都是要實行專賣的,這樣一來不單單能增加國家的收入,還是有效的維持社會的穩定,就跟我國不可買賣槍枝是一個道理。

「食鹽財政」是早在我國春秋中期就開始實行了,是由齊國的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率先在齊國對食鹽實行了國家專賣,鐵也是一樣。對此司馬遷曾評價道:「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

後來到漢元狩三年明,漢武帝也正式實行了鹽鐵專營專賣的政策。開始由政府招募百姓來製作,運輸,銷售食鹽。

唐朝時期的鹽收入利潤,更是達到了國家總收入的二分之一,少的時候也能達到五分之二之多。宋朝時期的國民富饒更是食鹽的貢獻首當其衝,慶曆年間的鹽高達715萬貫。元朝時期的鹽最多的時候是766萬餘錠,財政支出基本靠鹽。

因為食鹽的利潤巨大,所以各個朝代歷來都是國家來對鹽實行專營專賣實時控制的。基層百姓也有吃不起鹽的時候,也就出現了販賣私鹽的誕生,但是販賣私鹽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違法行為,是絕對的犯罪。不過,還是有不少人為了錢財,願意以身試險的。

相關焦點

  • 為何關於「鹽」的爭奪堪稱古代「石油戰爭」?
    在古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鹽的地位都很高,某種程度上相當於黃金了。古羅馬、印度等國都曾實施過鹽業專賣。古羅馬帝國還曾用一部分鹽來作為軍餉,稱作「薪水錢」。今天英語中的「薪水」一詞就來源於此,英語中薪水—— salary 也是從食鹽的 salt 演化而來。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經常用鹽來購買奴隸。如果奴隸主認為某個奴隸勞動不行,就說:「他不值那麼多鹽。」
  • 第一章「鹽」的故事 第一篇:鹽的起源和歷史
    鹽是對人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的物質之一,同時鹽也有「百味之王」的美稱。古代中國人稱自然鹽為「滷」,滷水經人力加工後變成的固體結晶,才稱之為「鹽」。中國古代最早發現和利用自然鹽,是在洪荒時代,與動物對巖鹽、鹽水的舐(音:試)飲一樣,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國古代流傳下的「白鹿飲泉」、 「羝(音:低)羊舐土」的記載都說明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動物行為而發現了鹽的存在。文獻記載的「煮海為鹽」的時代,是在神農時代(公元前2370 年-公元前2338年)。
  • 工信部確認我國將取消食鹽專營
    國家對食鹽的分配調撥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食鹽年度分配調撥計劃,由國務院計劃行政主管部門下達,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鹽業主管機構(以下簡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食鹽專營工作。  誰能生產?  國家對食鹽實行定點生產制度。
  • 製鹽由國家壟斷,鹽稅佔比頗重,看鹽稅是如何成長為稅收之王的
    其中鹽稅,是最早的國家謀取稅款最早的手段之一,因為古代鹽的使用非常高,且製鹽手法比較複雜,高峰時期鹽稅的收入佔到了國家稅收50%以上,就算在富庶的唐宋時期,也會佔到20%-30%之間。一、為什麼鹽稅會佔到如此高的比例呢?首先,鹽稅是按照人頭來收取的。
  • 中餐只有一種鹽,而西餐的鹽卻有很多種顏色,這是為何?
    世界上那麼多個國家,每一個國家吃的餐食都是不一樣,比如中國吃的中餐,國外吃的是西餐。說到中餐,大家肯定不陌生,對於食物來說,調味是非常重要的,不在做的再好的美食,失去了調味就毀了。中餐中,鹽是必不可少的,西餐也是如此,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何中餐的鹽只有一種,而西餐的鹽卻還有各種顏色,比如紅色、黑色綠色,甚至是藍色都有!
  • 古代的人買不起食用鹽?卻有鹽醃製鹹魚,都是官府在收稅
    在古代的時候,鹽的徵收買賣作為國家的收入之一,是不準民間私自買賣的,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奠定了組織鹽戶生產,由國家低價收購的方式,開始了鹽鐵專賣,並且在之後的長時期,就已經開始對鹽進行收稅,由於在朝廷給鹽定製的利潤是非常的高,所以民間要向官府買鹽的話,費用也非常的大,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如果鹽販子想要打著賣鹹魚的方式去私自販賣鹽的話
  • 古代朝廷為何要實行食鹽官營,並嚴厲打擊私鹽販賣?
    「鹽鐵官營」可以說是古代經濟的一個典型特點,之所以會如此規定,除了食鹽和鐵製品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更為關鍵的在於這兩項乃是暴利行業,會極大的影響到國家的經濟收入,其實這一點在現代同樣極為明顯,國家對暴利行業的掌控力度普遍極大。而正因其利潤過高,自然免不了有人以身犯險,而朝廷為了保證經濟和稅收,自然就要對販私鹽者進行嚴厲打擊。
  • 鹽在古代是非常金貴的,窮困老百姓要吃鹽,他們有什麼辦法?
    現在老百姓是不缺鹽,古代可就不一樣了,鹽非常珍貴,窮苦百姓要吃鹽很困難。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如果吃鹽有什麼辦法呢?在古代,如果你掌握提煉鹽的技術,那麼你肯定是富有的。當初齊桓公為何能帶著國家走向富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掌握了提取鹽的技術。
  • 古代窮人吃鹽有多困難?他們買不起鹽又該吃什麼代替呢?
    一、鹽在古代的重要性現在鹽是生活中很不常見的調料,它的價格特別便宜,但是每個人都不能離開它,如果人的身體長期不吃鹽,就會變得浮腫,甚至出現頭暈的情況。遠古時期,鹽的存在感比現在更強烈,它甚至能決定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古時的鹽與現在的冰箱相當,鹽可以用來存放肉,菜和魚,這些食物不像穀物那樣容易儲存,它們會在幾天內腐爛。
  • 食鹽專營辦法 - 新華網客戶端
    第二條 國家實行食鹽專營管理。本辦法所稱食鹽,是指直接食用和製作食品所用的鹽。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食鹽生產、銷售和儲備活動。第四條 國務院鹽業主管部門主管全國鹽業工作,負責管理全國食鹽專營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鹽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食鹽專營工作。
  • 孕婦將有專用鹽!北京食鹽專營擬出新規,規範食鹽碘含量標準
    北京食鹽專營即將有新規落地。近日,市經信局牽頭起草了本市進一步規範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政策草案,在徵求有關部門、有關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北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結合本市食鹽專營管理工作實際,《徵求意見稿》重點對食鹽定點批發企業經營行為、食鹽碘含量標準、未加碘食鹽供應等三個方面工作進一步規範。新華社資料圖 新規規範食鹽碘含量標準。
  • 古代宮廷大劇,宮鬥為何一直上演?
    讓人看了之後大呼過癮,演員的表演把宮鬥提現的淋漓精緻,但是在真正的古代,後宮的宮鬥比電視劇裡殘酷的多了在宮中,大到皇后太子,小到太監宮女人心莫測每個人都提防著別人,而且宮鬥都會帶著利益糾葛,稍有不慎就會失去自己的地位是小,甚至會失去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 中國古代夜市,為何宋朝最為興盛?
    夜經濟雖然不能直接作為國家經濟繁榮的一個指標,但是夜經濟從側面反映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人們的生活水平。其實夜市並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古代社會也有夜市。夜市起步於唐朝,到宋朝興起,又以宋朝最為興盛,這是為何呢?
  • 小小一粒鹽,卻撐起半個國庫!盤點歷代王朝的鹽政及鹽稅
    《史記》記載,秦朝的鹽稅曾經增長20倍,人食貴鹽、鹽商暴富、小民貧困。兩漢:鹽鐵專賣,卻有反覆漢初承秦制,民營、徵稅。私人允許經營鹽業,國家徵稅,不過稅收直接歸屬主管皇室財政的少府,另外諸侯國可以經營食鹽,收入不歸中央。
  • 私人飛機專賣
    中青(香港)飛行總會會長、西安西捷飛機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偉傑作為國內私人飛機專賣排頭兵,創立了國內第一家私人飛機專賣店。在私人飛機行業中私人飛機專賣也促使了私人飛機專賣的興起。
  • 常州人有望吃到高品質"金壇鹽" 說說吃鹽那些事
    其中,鹽為百味之首,事關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  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行業,在鹽業管理上,國家於1996年5月發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建立了以食鹽專營制度為核心的管理體制。  及至2013年,根據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對原辦法作了專項修改,將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的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鹽業主管機構。
  • 北京食鹽專營新規:銷售未加碘鹽不超10%
    自1996年5月國務院印發《食鹽專營辦法》起,我國對食鹽產銷實行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對食鹽價格實行政府定價。此後,我國數次計劃對鹽業體制進行改革,但直至2016年4月,醞釀多年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才正式拉開了鹽改的帷幕。
  • 電子菸線下門店路朝何方:是品牌專營,還是集合銷售?
    電子菸線下門店路朝何方:是品牌專營,還是集合銷售?11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關於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菸的通告》,明確要求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菸,並要求電子菸企業禁止線上銷售電子菸。
  • 讀《唐磚》學知識:百味之祖-鹽
    因為楚國並沒有鹽礦,他們的鹽都是高價從其他國家購買而來,這就給了盛產優質鹽的齊國一把利劍。管仲也因此成了「食鹽專營」的「鹽業宗師」,此法一直沿用至今。漢武帝時「籠天下鹽鐵」,實行了鹽鐵官管制度,也就是由政府來募民利鹽,官收、官運、官銷,和管仲如出一轍,於是此時管理鹽政的官員就被稱為「鹽鐵官」。以後的各朝各代都沿用了這一鹽政方針。
  • 從「漁鹽之利」到「農林牧漁商」,古代海島開發體系是怎樣建立的
    那麼,在我國古代,海島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何種地位?古人又是怎樣選擇開發建設海島的呢?假如穿越回古代,給你一座海島,你會是一個合格的「島主」嗎?古代對海洋的認識海洋是海島的物質載體,是認識海島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討論海島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古人對海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