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海底撈、九毛九:學會這5點,普通人開餐館穩賺不虧

2020-12-20 創客帖

引: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的餐館可以做的很大,有的餐館卻開幾年就關門大吉。

有這樣一個餐館,面積60平米,加上老闆6個人,和全中國成千上萬家餐館沒什麼兩樣,甚至默默無聞。

如果你去吃一次,味道不一定有多麼難忘,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將來能讓成為中國排名第三的中式快時尚餐廳,並且成功上市。

這就是創立於1995年的九毛九,最先叫「山西面王」,主打傳統山西麵食。

經過25年的運管現在的九毛九目前旗下有五個品牌,分別是以西北菜為主的「九毛九」、酸菜魚品牌「太二」、煎餅品牌「2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品牌「慫」以及精品粵菜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廚」。

最終在2020年1月15日成功上市香港主板。

為什么九毛九可以做大?抱著這樣的問題,我翻閱了很多資料,並且和他們內部工作人員的深度溝通,總結了下面幾點,供大家參考

誠信為本、口味為王

所有的偉大最開始都是那麼平庸

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想到自己能獲得多麼成功,不是所有付出都能得到最大的回報

九毛九,這個和全國成千上萬家餐館一樣,就是為了能養家餬口,那年26歲的山西人管毅宏南下,渡過瓊州海峽,和妻子來到海口開了家「山西面王」麵館。6個人、60平米、6元一碗麵,這就是全部家當。

在南方開麵館,他不是第一個,如果不是那年刮颱風,海口大範圍停水停電。很多餐廳老闆坐地起價,如果不是管毅宏還是賣6塊錢一碗麵,平時不怎麼吃麵食的海南人不會發現原來山西面那麼好吃。

那場颱風過後山西面王生意越來越好,管毅宏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規模也得以擴大。

生意之道貴在誠信,打鐵還需自身硬,山西面王對得起他的名字,味道好,讓他上了起飛的賽道。

把握趨勢、抓住紅利

任何大事業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九毛九的發展正好處於餐飲行業發展中兩個重要的趨勢和紅利。

一是餐飲由個體化走向品牌化的趨勢,管毅宏把握了這個時機,創立「九毛九」品牌;

二是抓住了商業綜合體早期紅利,最初入駐商業綜合體,只是九毛九小步試水,管毅宏也拿不準,擔心巨虧。日後他將成功原因總結為,購物中心興起為有品牌意識的餐飲企業提供了成長土壤。

好的品牌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說起品牌,不得不說九毛九對品牌名字的利用非常符合品牌特質。

毛九集團旗下的5個餐飲品牌,主打山西面、西北菜的「九毛九」,酸菜魚品牌「太二」,煎餅品牌「2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品牌「慫」以及精品粵菜品牌「大叔是大廚」,命名都極具網紅特質,便於記憶和傳播。

聚焦菜品 建立標準 規模複製

中國傳統餐飲永遠無法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形成標準, 規模化複製。原因是菜品太多,往往一個餐館有20多個,甚至五六十個菜品,如果菜品很長、很細,那麼就是用特色化來定義商業模式,而這就非常考驗廚師的水平和能力。

這樣困難就來了, 要擴大大100家店,怎麼找到100位好廚師,而且要保證做的才是一樣的,如果菜譜上只有3-4個,要100位廚師把這三四樣做成一樣的,還是可以的。

在餐館分店擴張的時候,如果沒有辦法保證各分店的菜基本一致,那麼最後就會毀掉公司的品牌。

實際上在中式餐飲中,標準化程度越高的領域,往往容易誕生比較大的公司,比如呷哺呷哺、海底撈、西北莜麵村。

九毛九找到屬於自己的增長引擎也是在創立太二酸菜魚之後,酸菜魚由於供應鏈相對簡單,前端餐品比較標準,便於複製,才具備了大規模擴張性。

多品牌矩陣式的激勵體系

餐飲行業實際就是服務行業,服務做的最極致的是海底撈

而極致服務則是靠員工的賣力,如何讓員工賣力,這就是需要建立一套激勵機制,給員工持續的驅動力。

另外一個激勵機製做的非常好的是西北莜麵村,真的把人才作為餐飲企業核心地位的公司。

2018年,九毛九對公司的構架進行了調整,把原本的金字塔構架變為多品牌的平行式構架。

這樣九毛九和太二、慫等成為兄弟品牌。集團向品牌經理及其各自團隊授予其管理品牌若干比例的股權。比如,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及大叔是大廚的品牌團隊分別持有其所管理品牌的15%、20%、20%及25%的股權。

通過這種組織結構激勵之下,能夠大大激勵團隊幹事創業的決心和毅力。

此外,九毛九也非常重人才,公司創始人引入了很多來自於頂級餐飲企業的人才。

總結

拋開運氣成分之外,他每一步都符合時代趨勢,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

先是品牌化的建設,再是緊跟商場紅利

然後是建立標準化,進行規模複製擴大

在網際網路時代下口碑和網紅營銷,更是品牌推廣的利器,而九毛九恰恰走對了這步。

然後也願意把人才戰略作為公司最高戰略,並建立了自己的激勵機制。

所以九毛九的成功非常有查考意義,九毛九的發展集合了所有成功餐館的特質。

以上是我的總結和分析,供大家參考

相關焦點

  • 看不懂,為什麼海底撈、西貝、九毛九要這樣起名?
    餐飲人A含蓄指出,看到大品牌海底撈開麵館感到很驚喜,看好這個快餐品牌,只是「名字會讓人繞口,字體偏生,不太容易傳播」。 比如, 海底撈、十八汆 西貝、弓長張、西貝酸奶屋、西貝超級肉夾饃 九毛九、太二、慫、那未大叔是大廚、2顆雞蛋煎餅 點都德、畢德寮 呷哺呷哺、湊湊 …
  • 九毛九開火鍋店,尋找下一個「太二酸菜魚」,夢想成為海底撈!
    九毛九開了一家「認慫」火鍋店,能否成為下一個網紅店?近日九毛九在廣州天河區開了一家名為「慫重慶火鍋廠」的火鍋店,這家新的火鍋店能否成為下一個「太二酸菜魚」?如果這次成功了,九毛九就真的有可能成為了下一個海底撈。能否再造「太二」?這家火鍋店能否成為太二酸菜魚這樣的網紅餐飲店呢?成為了九毛九最想知道的問題,也是我們餐飲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
  • 錯失「西北菜第一股」的西貝,能否追上九毛九?
    2000年,西貝進入遍地都是八大菜系、火鍋、特色餐廳的北京,並另闢蹊徑做起了第一家西北菜。第一年就賺了300多萬。要知道,在西貝之前,西北菜還不是公認的中餐菜系,也不像川菜,有宮保雞丁、麻婆豆腐等主打菜,和川渝人家等代表品牌。當時的西北菜與貴州菜一樣,只屬於地方風味,受眾小,尚無規模可言。
  • 酸菜魚乾不過火鍋,九毛九難成為下個海底撈
    「從現在各方面的數據來看,在招股書中提到九毛九計劃2020年新開設80家太二,2021年再開100家,再造一個太二不是問題。」一位資深二級市場分析師說道。 酸菜魚難比火鍋 九毛九會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嗎?
  • 讓90後「一見鍾情」,24歲的海底撈、30歲的西貝做了這些事
    消費者在更新,餐飲品牌也在跟進,這兩年表現尤為明顯。即使處於國內餐飲頭部的海底撈,去年也更換了LOGO,同時對整體店面和形象做了升級。在餐飲業,甚至有這樣一個論斷:一個品牌3-5年就已經老了。有人說,國外的品牌有錢任性,可以請吳亦凡、火箭少女等當紅偶像打廣告,就像明星美容針、肉毒素隨意打。那本土品牌呢?他們是怎麼保持年輕化呢?
  • 賈國龍又雙叒叕改口了:西貝要上市,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曾經放言「西貝不差錢,也永遠不準備上市」的賈國龍近期表示,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和資本。從抗拒資本到接受資本,疫情讓賈國龍知道西貝的的實力沒那麼強。愛折騰的他5年7次試水快餐行業,屢戰屢敗。眼下,即將敲開資本市場大門的賈國龍還沒為西貝找到第二增長點,上市可以解決賈國龍的部分煩惱,也可能讓其更為焦慮。
  • 掘金餐飲行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深度對比
    服務方面,西貝將點菜建議數據化,最合適的點菜比例為 1.5-1.7,服務員會提醒顧客點菜是否點多了,此外西貝還推出了無理由退菜;太二推出全透明廚房,讓消費者吃的放心;海底撈推出智慧餐廳,通過投影和數字傳感器等技術,為顧客提供全感官沉浸式就餐體驗。後廚工業化:提效降本。利用中央廚房製作半成品,減少門店後廚面積和人員;利用機械臂配菜,提高效率並減少後廚人員。
  • 從疫情爆發到基本穩定 海底撈、九毛九和呷哺呷哺都做了啥?
    也正因為此,關注這些代表性餐企在這段時期的思路和動作也更具有借鑑意義。   ?海底撈:受益於充沛的現金流更顯沉著,入局半成品市場推預製菜   這次海底撈在疫情期的表現給外界兩個總體感受:低調、沉著。   這並不意味著海底撈沒有遭受巨大的打擊。要知道,海底撈是絕對以線下門店為主,97%的營收直接來自線下。
  • 靠酸菜魚逆襲,九毛九還有望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嗎?
    那就是上市還不到半年的九毛九,宣布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漢經營九毛九餐廳。九毛九成立於2005年,目前公司旗下形成了包括九毛九、太二、2顆雞蛋煎餅、慫、那未大叔是大廚5個品牌的大布局。總結有以下三點:1、極致的平價定位首先,用差異化定價方式。九毛九宣傳「好吃不貴」,一碗麵的價格10-35元不等,選擇多樣,價位大眾能接受。具體做法在定價上,九毛九在價格尾數上做「手腳」,標價加0.99,利用顧客心理,讓人有佔到便宜的感覺。
  • 海底撈似水,西貝如火
    西貝在很長時間裡都在避免菜單數目過多,這項工作的關鍵是對控制點的微妙掌握。「控制點越少,管理難度就越小,客人體驗就更高。但不是越少越好。」賈國龍說,「西貝目前達成的平衡是付出多年的心血。」之後隨著調整次數增多,菜單瓶頸愈發明顯,而這決定了西貝門店的複製能力。 不過別誤會,以上難度並沒有給西貝造成實質麻煩。
  • 西貝叫苦「苦撐3個月」,為何同是餐飲企業的海底撈啥也沒說?
    2018年西北菜營收達到1682億元,在中餐市場中總共佔比約5%,而做西北菜的餐飲企業分散,前三名市佔率合計僅佔4.3%,西貝是第一名。根據九毛九的招股書行業數據,市場排名第一的企業A 2018年市場份額為3.2%,A就是西貝,這個數據在西北菜裡已經很好成績,但也意味著,市佔率再增長,就有明顯天花板。
  • 海底撈西貝競相漲價 疫情損失是否該由消費者買單?
    面對成本壓力,有的商家直接提價,有的商家偷偷縮減了菜品分量,這也讓不少滿懷期待的消費者感到難以接受。這不禁讓人提出一個疑問:疫情期間餐飲業的慘重損失該由消費者來買單嗎?海底撈西貝競相漲價近日,有網友曬出在北京海底撈門店的結帳單。
  • 又一餐飲巨頭艱難自救,曾被譽為「第二個海底撈」!
    壹2020年1月15日,九毛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2020年餐飲企業上市第一股。這也是海底撈老闆張勇成為新加坡人之後,第一家選擇在中國香港上市的內地人創辦的餐飲品牌。作為衡量餐廳經營狀況最重要的指標,管毅宏旗下的太二酸菜魚去年上半年的翻座率高達5.5,超過了海底撈5.3的翻桌率;而管毅宏也成功的將九毛九從一家只有不到50平方米、6張桌子的小麵館,做成了一家每天賣出50000碗、一年賣出近27億元的上市公司!
  • 西貝又一快餐項目夭折,賈國龍:不做快餐了將專注主業
    西貝探索快餐5年多、投入1億多的經費,想開一個復牌為啥還會這麼難?拋開疫情不講,近年來巨頭們都在「猛生二胎」尋找新的增長點,海底撈開U鼎冒菜、西貝開弓長張、外婆家開老鴨集……這些大品牌要名氣有名氣、要資源有資源,卻很少有復牌能重現主品牌的輝煌,這到底是為啥?
  • 海底撈從賺9億到虧9億:又開173家門店 能否跟上行業復甦步伐
    &nbsp&nbsp&nbsp&nbsp從賺9億到虧9億,海底撈也很「受傷」!它又開173家門店,能否跟上行業復甦步伐……&nbsp&nbsp&nbsp&nbsp王敏傑&nbsp&nbsp&nbsp&nbsp在發出盈利警告一個月後,8月25日深夜,海底撈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
  • 上半年純虧1.15億元,不再於廣東及海南省外經營九毛九餐廳
    文|一波說 為減低疫情對其業務營運所造成的影響,執行節省成本的措施,九毛九集團表示:不再於廣東及海南省外經營九毛九餐廳。受疫情的衝擊,餐飲業在過去半年裡備受煎熬,九毛九上半年純虧1.15億元,旗下品牌僅「太二」表現尚可。
  • 九毛九想上市,但太二酸菜魚離海底撈差了幾十個味千拉麵
    投稿來源:商業街探案把「不接待四人以上、不拼桌不加位、不外賣」掛在店門口的霸氣酸菜魚「太二」正努力IPO:太二酸菜魚是九毛九餐飲集團旗下的雙引擎之一,和西北菜九毛九為集團貢獻了總收入的98%以上,此外,九毛九旗下還擁有慫冷鍋串串、那未大叔(粵菜)和2顆雞蛋煎餅,除煎餅外均為直營,共計
  • 海底撈、九毛九虧損警告,餐飲業該如何「自救」?
    馬上到了出半年報的日子,作為國內餐飲界大佬和新晉網紅,海底撈、九毛九早早發布了盈利警告。從他們的生存狀態裡,我們或許能看到餐飲業上半年慘澹的縮影。其實,這也是很多行業和個體的寫照。1、海底撈:預虧9-10億,漲價又降價先從海底撈說起。
  • 海底撈、西貝等涉足快餐意欲何為?
    在西貝以外,我們還看到,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的新快餐品牌「十八汆」也在近期開業,在距離十八汆8.5公裡外,有一家背靠旺順閣的「旺旺旺小廚」快餐店也剛落地不久。   有意思的是,上述這三大正餐品牌近期都孵化了新品牌、都瞄準了快餐行業,快餐這一行業會如西貝所說將成為正餐品牌布局的第二曲線嗎?
  • 海底撈開10元麵館、西貝做國民食堂,平價消費潮來了?
    01 海底撈家的麵館,不太起眼 根據十八汆微信公眾號顯示,目前該品牌僅有北京酒仙橋一家門店,且這不是一家新店,去年11月就悄悄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