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丨小紅書:一些社區運營的新思考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小紅書作為一個社區屬性為主的產品,並因為豐富的內容而不斷賦能,迸發新的平臺生命力。本文以小紅書為案例,分析社區運營的一些認識,並通過對小紅書內容社區部分做的簡要整理,並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對很多社區產品而言,發展到中後期,都會受到這樣的困擾:由於用戶的增多,內容水化、用戶參差不齊的水平導致高質量用戶的流失,都使得原先良好的社區氛圍被破壞。

而小紅書作為一個社區屬性為主的產品,從13年起至今已經歷了5個年頭,社區內容邊界也從以美妝、護膚等海外購物內容現在涵蓋美食、旅行、穿搭、數碼等各種品類的消費經驗和生活方式的分享。

過去整體都是以女性為主的內容,到現在開始逐漸加入男性主題的TAB,小紅書正在不斷嘗試擴展內容的邊界,社區氛圍非但沒有因此遭受破壞,社區調性也未降低,反而因為豐富的內容輸入給平臺不斷賦能,迸發新的平臺生命力。

過去,也有一些社區運營方面的經驗,個人曾經一度以為,「大雜燴」的內容會破壞社區生態,降低社區調性,社區用戶也會慢慢流失。現在小紅書的案例,讓我重新反思了過去對社區運營的一些認識,並通過對小紅書內容社區部分做的簡要整理,有了一些新的思考,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過去和現在

過去我們做社區時,常常碰到的難點或者問題會有這些:

種子用戶獲取;社區氛圍營造;社區內容的邊界界定;PGC對UGC內容的帶動。

當我們搭建一個社區平臺時,創作者比較少,並且為了營造逼格較高的社區氛圍,會去找能輸出高質量作品的用戶。而這些用戶屬於金字塔尖,體量很小,所以通常這一小撮創作者會被多個平臺去「榨取」他們的創作力。

然而儘管這部分塔尖用戶在社區裡起到了達人、KOL等標杆作用,由於內容的創作難度較大,PGC對普通的UGC的教育培養能力是有限的,塔尖到塔底帶來的轉化效果影響甚微。

(這是我們常見的金字塔圖,模型幾乎大同小異,此處摘取網上比較流行的模型)

我們也都知道,社區內容的把控和篩選是很重要的,可是在運營過程中,你會發現高質量的內容供給數量真的是有限的,要提供足夠的內容給普通用戶瀏覽的話,質的把控就不得不下降。

這些都是我們過去常常遇到的場景,而現在的情況是,內容創作平臺越來越多,從電商導購到技術分享,各種內容的創作者已經不再缺乏。挖掘種子用戶的渠道很多,任何一個新晉平臺,種子用戶的獲取難度和時間成本已經大大降低。

經費充足的情況下,甚至通過和MCN機構、經紀公司的合作,可以快速實現早期社區內容的量產和高質量內容的輸出。在一片內容社區的紅海之下,新的挑戰隨之而來:

如何降低內容創作的門檻,擴大分享創作用戶體量?如何打造獨特的社區氛圍特色,形成和其他社區差異化?如何創造出熱點話題、活動的運營引發二次創作給社區賦能?創作者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如何分發流量而不降低創作者的積極性?內容不斷增多,篩選把控內容的人工成本如何降低?

我們看到這些年內容社區正慢慢經歷著這些變化:

以前UGC平臺的分類注重圈子、版塊、邊界較為封閉(豆瓣的小組、論壇的版塊);現在關注、推薦、附近,內容邊界模糊;UGC用戶自身多樣化的標籤身份(美食、護膚);用戶瀏覽習慣的變化信息流式的閒逛也逐漸符合女性漫無目的的逛街的心理特徵……

小紅書社區運營特色

以下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看下小紅書的社區運營特色:發布工具=內容規則、內容運營話題引導、細節決定體驗。

模板化發布工具:內容生產的標準化引導

相比其他的電商內容社區,小紅書在發布工具上的產品設計,很大程度上就對內容的生產有了很強的引導,可以說是發布工具等於了內容的調性規則。發布編輯器的簡單易用,極大地降低了創作門檻,人人都可以快速編輯出一篇分享筆記,而無需再用專業的設備和專業的工具去實現創作。

內容發布編輯,用戶可以操作的工具主要四類:濾鏡、基礎照片編輯、標籤、貼紙,並沒有疊加過多的功能,簡單幾步即可完成創作,功能構成簡單卻很高效。

小紅書圖片的標籤屬性應該是最具特色的了,用戶們對此也形成了強烈的社區認知,圖片上添加相關標籤說明,形成了小紅書特有的風格。通過瀏覽平臺裡其他創作者的內容,模仿創作風格,對新手創作者很友好。

貼紙的IP屬性很強,雖然貼紙作為一個工具,但在運營選擇上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種類選擇也十分克制國旗、吉祥物、emoji。其中,國旗特色的貼紙結合當下世界盃熱點、小紅書種草君的形象貼紙有利於打造IP品牌,沒有一昧納入過多豐富類目的貼紙元素,等同於在內容發布環節就過濾了一定的內容噪音。

社區在展示上基本可以是看做圖片型社區,所以紛繁的圖片若不篩選處理好,容易在視覺上造成較差的用戶體驗,其中發布工具中的濾鏡風格的選擇和數量的限制,能有效控制圖片風格的視覺影像。

另外濾鏡的取名均是根據城市地理:清邁、鎌倉、摩洛哥等,這個運營細節很值得學習,一方面海外城市地理的取名符合小紅書海購的特點,另外這些城市的選擇都是自帶明顯的色調特徵,用戶認知感強。

小紅書的發布工具設計從內容創作的源頭上有效降低了UGC的創作門檻,標籤和貼紙濾鏡素材的運營,等同於制定了內容創作的規範或模板,鼓勵了很多非專業用戶,可以創作出質量較好的經驗分享筆記。

內容類別和話題引導

一級分類有三個大類:關注、發現、附近,人的維度、內容的維度、地理位置的維度三者結合,以內容為主,人和地理為輔,構建了一個社區的「場」。

「發現」的二級分類下,內容標籤上,簡單和考拉做個對比的話:

一是文案特色,小紅書的TAB文案比較常規,根據具體類目的名詞而定,考拉的文案則做了一層包裝;二是小紅書標籤的內容更垂直更細分,更有針對性,以護膚和彩妝來說,這兩個品類還是挺大的,彩妝的經驗分享和護膚的經驗分享在用戶層面而言屬於不同的領域;再比如:考拉將書影音進行了整合,而小紅書則進行了拆分。

標籤的分類一方面體現了內容運營的方向,另外也會由於內容體量進行拆分和整合,會結合社區內容的實際情況制定。同樣以書影音舉例,如果整個社區相關內容很少,還將其進行任性拆分,那麼在分Tab瀏覽時,內容數量較少,用戶體驗就會下降。

通常而言,不同品類的社區內容運營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導致從種草到影響用戶決策購買也是有差異的,比如:美食可能在於新發現;時尚類的包包大家更看重爆款代購價格等。再比如:由於明星有著獨特的明星效應,內容運營上既可以將tab進行了單獨的拆分,又把明星產出的內容融入到具體的品類中去。

內容分類的運營上,需要抓住不同品類之下用戶的痛點,社區運營人員在內容的引導和把控上一定要深諳品類或者場景特性,結合產品開拓出一條特色化的內容屬性。

關於話題引導,個人挺喜歡小紅書首頁的搜索框引導設置話題的入口,鼓勵用戶發現新內容。出於銷售因素的考慮,通常電商場景下的搜索框運營案,幾乎都會指向商品導購或促銷,小紅書商城的搜索文案和首頁內容搜索引導文案是區分開的。

很多傳統社區在話題引導上通常都會用話題置頂、banner曝光、包裝成活動的方式進行,這種使用搜索框的引導方式,有點微博熱搜話題的意味。

截取了最近他們的一些話題設置,也十分有意思,如:安利一個小遊戲的話題,社區用戶幾乎上傳的都是一些女性愛玩的小遊戲,並且屬於較為小眾或者國外的遊戲,非常符合小紅書的社區調性。

新肥宅快樂水,一反可樂、披薩的油膩形象,開拓新思路,自製檸檬汽水新快樂水,既是鼓勵一種健康狀態的生活方式,和熱點結合的也毫無反感情緒。結合世界盃熱點,發布工具的貼紙運營,這波操作又引導了用戶新的內容輸出。

所以社區內容的話題設置和內容分類上,都需要細細推敲。

細節決定體驗

內容社區型產品:圖片、文案、視頻都是平臺的核心,對內容的包裝、運營摳的有多細,就意味著調性和氛圍的打磨有多花功夫。

內容包裝成筆記、專輯的形式,符合女性用戶追求文藝的心理訴求和記錄生活的狀態反應。內容分享的互動設計,生成封面或長圖的形式結構,視覺感受很舒服,滿足了女性用戶分享美好、追求美好的心理需求。評論框裡特色文案,營造交流的親切感(比如:「矜持點讚也可以,知音難覓聊一句」、「說點什麼,讓TA也認識看筆記的你吧」)

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舉例,就不再展開,每個社區細節都是氛圍和生態營造的過程。另外,內容的推薦也離不開根據用戶標籤、購物行為、興趣等多因子結合的個性化推薦,提高流量的分發轉化,這裡也不做深入討論了。

寫在最後

社區運營的新困境下,社區運營我們可能還需要探索:

相關焦點

  • 產品分析報告 | 小紅書:內容+電商型產品
    04 小紅書產品功能分析4.1 小紅書產品功能結構圖4.2 用戶使用流程圖4.3 功能分析05 運營分析5.1 運營事件5.2 社區氛圍的營造06 產品痛點07 總結01 小紅書產品概況自2013年成立至今,小紅書從一個針對香港購物的工具型產品一步步發展成了內容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小紅書吸引創作者的邏輯是:除了扶植原生創作者之外,以流量吸引創作者入駐,建立健康的回報機制將其留下,建立良性循環。社區是小紅書的基本盤,無論是直播還是加碼創作者,小紅書的意圖都是把社區做深,踐行長期主義。還以為小紅書是曬美妝、曬豪車的白富美聚集地?那你可能沒有跟上小紅書的步伐。
  • 小紅書代運營服務丨賣點拿得準、趨勢抓得穩,讓你的店爆紅起來
    沒錯,小紅書月活過億,旅遊出行是其2019年僅次於美妝的第二大品類,也是增速最快的品類,在內容種草方面更是得心應手,絕對稱得上是影響用戶旅遊出行決策頗深的「隱形富豪」。自訂單來了直連小紅書上線以來,酒店/民宿商家紛紛入駐小紅書。在交易閉環完成後,您的小紅書企業號,就是您在小紅書的官方直營店,可以看到更多未來的可能性。
  • 小紅書KOL速成指南(9):超詳細小紅書企業號完整運營方案
    很多小夥伴和我說一些小紅書付費課程都是照著我們免費文章抄的,說我們也做課程收費吧,但我還是不想這樣,我們希望通過內容幫助生態變的更好,生態變的好,我們也才能變的更好,這個行業裡還需要很多的信息透明。這次要寫的內容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小紅書企業號運營。
  • 「種草」社區頭牌小紅書,如何走出商業化迷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創業最前線,作者丨田豔紅,責編丨馮羽沉寂一段時間後,小紅書終於回來了。創業7年,小紅書已經從一個提供購物攻略的海外購物分享社區,成長為「種草」集中營。不過去年的一場下架風波,也讓小紅書陷入內容生態和商業變現之間的兩難處境。因此,小紅書開始加速求變,尤其在商業化方面的探索頗多。
  • 小紅書的病,垂直社區的命門
    況且,小紅書的弊病,不獨屬於某一家垂直社區。內容黑洞小紅書的內容池正在變得魚龍混雜。在小紅書上搜索「吃瓜」,有大量博主在推廣所謂微博網紅和明星藝人的「吃瓜貼」「吃瓜視頻」,而記者通過私信獲得類似博主的聯繫方式後,發現博主所謂的「吃瓜」,實際上就是分享淫穢色情視頻。
  • 小紅書愛上民宿:藉助種草社區生態,與「未來品牌」建立共生關係
    以民宿為代表案例,藉助種草社區生態,與更多的「未來品牌」建立緊密的共生關係,才是小紅書最渴望的一張底牌。作者 | 黎佳瑜小紅書在民宿上摸到了自建交易閉環的規律。以民宿為代表案例,藉助種草社區生態,與更多的「未來品牌」建立緊密的共生關係,是小紅書最渴望的一張底牌。01 | 被選中的「鄉野民宿」「出行」在2019年成為小紅書的第二大內容品類,且增速最快。在城市周邊遊的帶動下,集中在一線消費城市、白領小資為主力的社區用戶愛野餐也愛民宿。
  • 小紅書愛上鄉野民宿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本號引起極度舒適,建議星標一下以民宿為代表案例,藉助種草社區生態,與更多的「未來品牌」建立緊密的共生關係,才是小紅書最渴望的一張底牌。以民宿為代表案例,藉助種草社區生態,與更多的「未來品牌」建立緊密的共生關係,是小紅書最渴望的一張底牌。01 | 被選中的「鄉野民宿」「出行」在2019年成為小紅書的第二大內容品類,且增速最快。在城市周邊遊的帶動下,集中在一線消費城市、白領小資為主力的社區用戶愛野餐也愛民宿。
  • 產品分析|小紅書,如何打造內容電商的商業模式壁壘?
    本文從業務形態迭代、用戶需求、盈利模式、運營手段、產品功能分析和未來展望等六個方面來闡述一下對小紅書產品的分析和其商業模式的思考。一、小紅書業務形態的迭代從最初設立一二線城市跨境電商試點、自貿區開始,小紅書作為最早的入場者,吸引了大批海淘意願強烈的消費者。
  • 小紅書達人|小紅書多帳號運營達人教你如何打造爆款筆記!
    社區裡面分享種草產品,然後在商城下單,到貨後又在社區分享給他人種草。 由此可見小紅書平臺的帶貨能力! 另外,小紅書的用戶群體中,女性佔絕大多數!其中類目又以美妝、女裝和母嬰為主。
  • 社區電商「小紅書」發力日本市場 和@Cosme、松下等合作
    (圖:小紅書運營副總裁婁伊琳拜訪日本@Cosme總部) 日本市場一直是小紅書的重點之一。小紅書強大的社區電商運營能力與麒麟堂優秀的商品供應能力結合,強強聯手,將打造日本與中國跨境電商的第一品牌。 此外,松下電器也已正式入駐小紅書,主要為85後90後這批新消費一代提供美容電器和生活小家電。其大部分商品的售價甚至要比日本本土還低。值得一提的是,小紅書還會善用其社區中的結構化大數據,為用戶精準推薦更受歡迎的單品,幫助廠商提升銷量。
  • 知乎向道,小紅書師法
    像知乎和小紅書這樣的內容社區,經過幾年的運營,積累起龐大用戶體量,開始從私域社區演變成移動網際網路很多領域的公域流量池。我們都知道,內容社區的前期運營上,很大一部分流量依賴於頭部KOL的引導和聚集效應。逐漸成長強大起來的內容社區,在商業變現上也不得不和平臺上的KOL們進行利益博弈,就像中國歷史上漢王朝前期,分封諸侯和中央王權的長期對壘。
  • 被小紅書「偷走」的流量
    詩雯覺得小紅書社區更真實,「至少沒有一眼看起來很假的評論和私信」。她最終在小紅書看美妝類分享,慢慢地旅遊類內容也增加了,她發現多發視頻,平臺就會有流量扶持,於是放棄了馬蜂窩的運營。小紅書的變現機會也更多。詩雯的小紅書粉絲不到一千,已經有品牌方尋求合作。詩雯總結,小紅書的粉絲們關注的是生活,馬蜂窩就純粹是旅行了。健身教練董成則把起點設在了小紅書和抖音。
  • 受益於運營小紅書帳號,莫幹山民宿5月份入住率上漲15%
    6月18日,小紅書民宿學院首期在浙江湖州莫幹山開班。課前公布的《2020上半年湖州精品民宿數據報告》顯示,湖州民宿1-5月收入同比去年縮水40%,但從3月起入住率迅速回升,到5月已經接近去年同期的80%。報告還顯示,重視在小紅書運營內容的民宿比依賴傳統渠道的民宿,5月入住率約高出15%。
  • 小紅書產品分析報告:弄潮兒女性的百科全書
    編輯導讀:說起小紅書,年輕女性應該不會陌生。女孩們在小紅書上分享護膚、購物、學習、旅行等等一系列心得,對女孩們來說這更像一本百科全書。本文將針對小紅書進行五個維度的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小紅書的無邊界遊戲
    從內容類型來看,小紅書上短途周邊遊,乃至周末遊內容非常豐富,「周末看展」曾是小紅書上的熱門話題,抖音的旅遊內容也多為單點種草。小紅書和抖音在旅遊決策領域越發重要,比達諮詢《2020上半年度中國旅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也佐證:上半年在用戶旅遊決策方面,小紅書超越攜程、飛豬、馬蜂窩、同程等傳統旅遊決策平臺,排名首位,抖音則位列第二,成為新的旅遊決策入口。
  • 小紅書推廣|小紅書推廣怎麼做效果最好?看這裡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品牌落戶小紅書,越來越多的品牌和產品找小紅書網紅推廣。 小紅書成立於2013年。與其他電商平臺不同,小紅書是社區起家。截至2019年7月,用戶數量超過3億,其中90後和95後是最活躍的用戶群體。
  • 產品分析 | 小紅書——乾貨種草?廣告營銷?找到平衡繼續領航
    本文將從產品定位、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幾個方面對小紅書進行分析,並對功能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優化建議。但考慮到指南性產品很難與用戶產生互動,形成粘性,於是6個月後,推出海外購物分享社區,2014年初,小紅書從攻略性質的「小紅書出境購物攻略」轉型成社區性質的「小紅書購物筆記」,有境外購物習慣的女性開始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購物心得、購買地點,優質的筆記使小紅書積累了一大批中高收入的女性用戶,粘性有了質的飛躍。
  • 產品分析 | 小紅書——越寫越厚的筆記,如何越寫越精彩
    從最初的攻略APP到現在的生活分享社區,小紅書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小紅書現在已經是一本很厚的「書」了,筆記內容豐富多彩。本文將從產品拆解、競品分析、用戶分析、用戶調研幾個方面對小紅書進行分析,並提出一些功能優化方案。(筆者為產品入門小白,如有不同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 跨境電商的巨頭時代,談談「小紅書」的進化之路
    UGC社區是小紅書的壁壘,同時社區內容的運營管理也一直是令小紅書頭疼的問題。小紅書社區池裡源源不斷的流量,讓很多電商、品牌垂涎已久,曾經一度社區內廣告泛濫,亂象頻生。比如,在國家明令禁止網際網路菸草的情況下,小紅書被媒體曝光出9.5篇菸草軟文,這些文章多以「測評」、「種草」的形式展開,對學生和女性抽菸有引導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