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華所成中國版「安達信」?被立案禍及60公司 律師:最高5倍罰
原創: 刁豔豔
還在發酵。
瑞華所會成為中國版「安達信」嗎?
據Wind數據統計,公開資料顯示,截至7月29日,已有近60家企業的IPO項目收到瑞華所事件波及。7月28日晚間,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因審計機構瑞華所被證監會調查,公司IPO項目被中止審查。從證監會官網發布的IPO排隊情況來看,瑞華正在排隊的10個主板項目、7個中小板項目、12個創業版項目、4個科創板項目狀態顯示為「中止審查」,1個創業板項目終止審查,1家科創板項目終止申請。
另據上證報報導,瑞華手上目前還有大量的再融資項目,在當前的信用危機下,這些項目也都前途未卜。截至7月29日,距離*ST康得(維權)發布收到證監會《事先告知書》公告,已過去25天。
官網顯示,瑞華是一家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具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中國第一批被授予A+H股企業審計資格、第一批完成特殊普通合夥轉制的民族品牌專業服務機構,系美國PCAOB(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登記機構,業務涉及股票發行與上市、公司改制、企業重組、資本運作、財務諮詢、管理諮詢、稅務諮詢等領域。
據中注協《2018年度業務收入前100家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公示稿顯示,瑞華所2018年共實現業務收入28.79億元,在全部會計師事務所中排名第6位,僅次於普華永道、德勤安永、安永華明、立信、畢馬威。瑞華擁有註冊會計師2266人,分所數量40家。
此外,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經瑞華所審計的上市公司年報達317份,審計的貨幣資金合計超過6100億元,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有300家。
瑞華的商業帝國已經「盆滿缽滿」,那又為何屢屢造假?瑞華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刑罰?而這種情況背後的根源是什麼?
一位與瑞華所有合作但不願透露姓名的律師對時間財經表示,財務造假成本太低。原因有二:首先對於會計事務所的處罰,以業務收入五倍為上限,會所收入都很低,所以五倍也沒有多少;其次是對籤字會計師的處罰,最高不過十萬元。一般情況下,財務造假是非常難以發現的,所以會所頂風作案的可能性很大。
瑞華所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刑罰?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戴睿律師告訴時間財經,依據籤署規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將會被處以其涉嫌上市公司的工作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處罰,直接責任人將面臨處罰三萬以上十萬以下的處罰。並對於有關股民提起的民事賠償之訴,與上市公司一併承擔連帶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史上最為著名的財務醜聞當屬美國「安然事件」。曾為「五大之首」的安達信就因財務造假間接導致了滅頂之災。那麼,多次涉嫌「財務造假」的瑞華會不會成為「安達信」?
瑞華所何許公司?
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簡稱「國富浩華」)、深圳市鵬城會計師事務所(簡稱「鵬城所」)、瑞華所之間「剪不斷,理還亂」。
2009年9月,經財政部批准,當時的北京五聯方圓會計師事務所、萬隆亞洲會計師事務所(下稱「五聯所、萬隆所」)等會計師事務所合併,萬隆所人員轉入五聯所,組建成立了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下稱「國富浩華」)。
鵬城所成立於1992年,在邁入21世紀後麻煩連續不斷,2001-2003年聚友網絡財務造假,2002-2003年金荔科技財務造假,2004年大唐電信(600198)財務造假,審計機構均為鵬城所,2008-2010年,鵬城所和六名籤字會計師陸續收到來自證監會的罰單。2011年,綠大地公司財務造假案轟動一時,據悉,其上市前後虛增資產3.37億元,虛增收入5.47億元,個別的資產被虛增了18倍之多。而為其財務造假「出謀劃策」的鵬城所,一度成為輿論漩渦,被公眾認為可能被撤銷的鵬城所2012年7月,卻被同意與國富浩華合併。2013年2月,國富浩華與鵬城所正式合併。
2013年8月,更名為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加上吸收的利安達部分人員,最後形成了如今的瑞華所。
多次被查、被處罰
2014年3月,瑞華所在對勤上光電(002638)(現已更名「勤上股份(維權)」)貨幣資金審計時,製作的貨幣資金明細表、已開戶銀行與帳面記錄核對表工作底稿中,完整羅列了勤上光電的28個銀行帳戶,但上述28個銀行帳戶均為虛擬銀行帳戶,用來掩蓋勤上光電向大股東勤上集團劃轉資金以及相關資金的迴轉交易,相關虛擬帳戶涉及往來資金5.14億餘元。
值得注意的是,瑞華所審計時,並非對勤上光電的情況不知情。根據監管調查,瑞華所在審計過程中,知曉上述虛擬帳戶存在,並且知悉勤上光電2013年因為關聯方信息披露問題,被監管立案稽查、並有負面新聞等情況。但審計後,這些關聯交易最終並未如實披露。2017年3月,瑞華所及籤字會計師,均遭監管處罰。當年年初,證監會還責令瑞華所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並限期整改。
2015年,瑞華所因為涉嫌幫助輔仁藥業(600781)(維權)隱瞞關聯交易而遭受到河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2016年,瑞華所因為對鍵橋通訊(002316)審計服務未勤勉盡責被監管部門調查,並且責令整改。
2017年2月,因報審亞太實業(000691)(維權)2013年年報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未按行業準則規定對銀行帳戶實施函證程序等原因,廣東證監局向瑞華開出罰單,被罰沒業務收入95萬元,並處以95萬元的罰款。
2017年3月,瑞華會所因振隆特產IPO財務造假被證監會公告處罰。作為振隆特產IPO審計機構,瑞華所對振隆特產2012年、2013年及2014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其在審計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2019年1月,公開信息顯示,因在華澤鈷鎳(000693)2013年、2014年財報審計中未勤勉盡責,出具存在虛假記載的審計報告,證監會決定沒收瑞華所業務收入130萬元,並罰款390萬元。
2019年7月6日,*ST康得發布了收到證監會《事先告知書》的公告,因虛增利潤119億元,並存在涉嫌違規擔保、未如實披露募資情況等違法行為,被處以60萬元罰款;實控人、時任董事長鍾玉被處以90萬元罰款並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是當前《證券法》規定範圍內的頂格處罰。
7月8日,據第一財經消息,從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處得知,針對*ST康得年報審計機構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目前已經啟動。而*ST康得上述堪稱A股史無前例的嚴重造假。
第一財經消息還稱,瑞華的康得新(002450)審計業務是從鵬城所承繼而來。年報信息顯示,早在2010年,*ST康得的審計機構,就已由鵬城所擔任。其中,2010年年報的籤字會計師,為鵬城所的盧劍波、劉濤,2011年則為李洪、劉濤。2012年、2013年,鵬城所、國富浩華被吸收合併後,審計機構變更為國富浩華、瑞華所直至目前。
瑞華:「我盡力了」
7月28日,深陷輿論旋渦的瑞華所發布《關於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主要工作情況的說明》,《說明》對康得新項目2015年-2018年年報審計的主要工作情況進行了八方面說明,包括業務承接、獨立性核查、了解公司的經營情況、存貨監盤、對重要客戶及供應商的核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康得新7月6日就發布收到證監會《事先告知書》的公告,敲定了公司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計虛增120億利潤一事。22天過去後,瑞華所才發布了上面那份《說明》。其稱,不論經營情況和貨幣資金核查,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
但是不容置疑的是,瑞華信任危機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且與瑞華有商務合作的律師表示,瑞華所涉嫌財務造假頻繁發生,是因為成本太低,原因有二:首先對於會計事務所的處罰,以業務收入的五倍為上限,會所收入都很低,所以五倍也沒有多少錢;其次是對籤字會計師的處罰,最高不過十萬元。一般情況下,財務造假是非常難以發現的,所以會所頂風作案的可能性很大。不過加大處罰是趨勢,證券法修訂的徵求意見稿第三版顯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修訂就是提高對證券欺詐行為的處罰力度。
瑞華最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刑罰?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戴睿律師表示,依據《證券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將會被處以其涉嫌上市公司的工作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處罰,直接責任人將別處罰三萬以上十萬以下的處罰。並對於有關股民提起的民事賠償之訴,與上市公司一併承擔連帶責任。
如何避免瑞華?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汪高峰律師告訴時間財經,第一,加強執法監督,有效執法,抓一批典型造假,沒有敬畏之心的會計所,該取締就取締,警鐘長鳴;第二,加強教育,重點約談會計事務所負責人,對涉嫌違法違規的會計事務所移送相關部門依法處理;第三,淨化市場環境,重點稽查重災區的上市公司,強化上市公司個人造假責任,責任明確到個人,增加違法成本等。
此外,據21世紀經濟報導消息,在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看來,靠瑞華本身自律?很難。靠證監會財政部監管?力量有限。靠審計對象揭發?可能性有限。核心應該是,讓會所內部合伙人與合伙人之間監督制衡。(北京時間財經 刁豔豔)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