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往往是一座城市實力的象徵,不管是商業、旅遊出行,都會提供極大的便利,而有一些大城市,機場往往還不止一座,甚至有多個機場。
比如說上海,作為中國的一線城市,GDP和人口數量都是驚人,其內有上海虹橋、浦東東兩座大型機場。
不過縱使如此,上海運量還是溢出了,打算建設上海第三機場,而機場定位在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
比較有機會的是蘇州、嘉興、無錫這些城市,不過在6月6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籤約儀式上,南通截胡了上海第三機場。
最可惜的恐怕就是蘇州了,蘇州GDP高達1.9萬億,位居全省第一的位置,當讓人尷尬的地方在於,蘇州那麼有錢,實力那麼強大,卻至今沒有自己的機場。
蘇州人想坐飛機,只有去上海或者無錫,極大的限制了蘇州的發展,而這次落選上海第三機場,下一次就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
那南通到底為什麼能脫穎而出呢?
可能說起南通,外省的朋友都比較陌生,知名度沒有蘇州、南京這些城市高。
但南通2019年GDP也高達9300億,位居全省第四的位置,2018年,南通的GDP只有8400億,一年時間就逼近萬億,GDP名義增速11.34%,遠超過蘇州的3.4%,南通實力著實恐怖。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
看地圖就知道了,地理位置不要我多說了吧,集黃金海岸黃金水道一身,是南北咽喉,更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南通還有一個名號,叫做「北上海」。
由於南通地理位置優秀,而距離上海也不遠,只有一百多公裡,南通能夠拿下上海第三機場,也著實名副其實。
至於為什麼不是蘇州,我想無非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蘇州雖然需要一座機場,但也不是非要不可,現在工業發展迅猛,讓利的自然沒有南通那麼多。
而上海實力的確強大,但蘇州距離上海太近了,實力也不錯,如果再給一座機場,無形之中也會帶走上海的人才、資源,對於上海本身的發展不太有利。
從旅遊業上來看
南通雖然知名度不如其他幾座城市,但是市內的景區依舊發展的不錯,剛剛說過了,南通有著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就註定了南通旅遊業發展不會差。
我從網上找了一些數據,比如濠河、狼山、水繪園這些景區,數據都相當不錯,均超過999+,如果發展得好,南通還是有很多發展潛力。
而作為建城有一千多年的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通歷史底蘊深厚,在近代史上,南通曾拿下七個第一,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這對於南通的旅遊業來說,更是錦上添花。
機場的建立,上海資源的整合,讓南通和上海這兩座城市的關係更加密切,如果按照如今的形式發展下去,南通很有可能成為江蘇「第三城」,前面的無錫GDP也不過才1.1萬億,兩座城市差距不過2千億。
對於南通未來的發展,搭上了上海的高速列車後,你看好嗎,未來南通能超越無錫成為江蘇第三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