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網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城市開始新建機場,讓交通網絡更加立體化。我國已全面邁進航空時代,機場實力將決定城市的地位。相比中小城市,在一些大城市,舊的機場已經很難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規劃新的機場迫在眉睫。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座機場,位於上海市,即將規劃第三座國際機場。
2020年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湖州舉行,其中南通新機場合作共建協議,由江蘇省南通市人民政府、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籤約,擬按照「功能互補、資源整合」原則,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共同構成上海多機場體系主樞紐。
據悉, 按照規劃,從選址到修建,新機場建設周期為8到10年,也就是說,上海第三機場最早將在2028年建成通航。
上海機場為什麼落戶南通?其實主要還是為了北拓。
2019年8月23日,蘇州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陸文華表示,蘇州成立專班,專門研究規劃機場建設,對選址、空域、航路作了諸多研究,「蘇州機場建設勢在必行」。但蘇州願望落空,最終「超級大蛋糕」落在了南通。
從整個長三角來說,上海需要一個北拓空間,新機場如此重大的基礎設施能夠帶動整個長三角北部發展,機場落在南通,是希望南通發展同時也能帶動江北地區發展。上海第三機場選址南通海門,意味著周邊城市對上海第三機場的激烈競爭宣告結束。南通作為上海北大門的定位真正確立,上海北向發展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機遇。這也意味著整個長三角的北翼板塊將真正激活。
對於南通來講,上海第三機場落戶南通,是南通千載難逢的發展契機。
南通,簡稱「通」,古稱通州,別稱靜海、崇州、崇川,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轄3個區、1個縣、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5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1.8萬人,城鎮人口498.4萬人,城鎮化率67.1%。
南通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東南部,東抵黃海、南瀕長江,是揚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千米,「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被譽為「北上海」 。
希望南通抓住這次新機場、北沿江高鐵等一系列機會,更好地借鑑、學習、接軌上海、蘇南地區,實現跨江融合發展,進而蘇南、蘇中地區真正形成一個沿江現代化城市群板塊。
期待上海第三機場(南通新機場)早日建成通航,也祝願南通這座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好!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