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正惠、陳宜中:一個臺灣人的左統之路
出獄後,曾為組織「臺灣政治受難者互助會」及「中國統一聯盟」大力奔走。陳先生與林書揚先生(被關三十四年七個月)為目前臺灣左統派中最受尊敬的兩位前輩。國民黨來臺接收大失民心,臺灣的反國民黨力量主要是向左轉,支持當時處於內戰中的共產黨。50年代的白色恐怖統治,目標就是要清除島內這一反抗力量。這些左派,大約三分之一被槍斃,三分之二被關押,主要的精英很少倖存。
-
臺灣學者:當「臺獨」感覺越接近成功,「武統」的日子也近了
臺灣學者、前新黨「立法委員」錢達在研討會上指出,那些張主大陸如果武力攻臺,臺灣會「使解放軍犧牲慘重且無法得逞」的「臺獨」份子,戰略思維停留在二戰時代。實際上,當「臺獨」人士感覺越接近「臺獨」成功的日子,其實就是越接近「武統」的日子。
-
臺灣學者:當「臺獨」越自我感覺良好,「武統」的日子就越近了
近日,有臺灣學者分析指出,當「臺獨」勢力感覺成功觸手可得之際,距離「武統」也就不遠了。臺灣學者指出,「臺獨勢力」戰略思維還停留在二戰時代兩岸實力懸殊,臺當局不可能不清楚,否則就不會多次向美求購武器,頻繁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了。
-
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若「臺獨」鋌而走險 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原標題:大陸應以武促統?國臺辦:若「臺獨」鋌而走險 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大陸應以武促統?
-
臺媒:臺灣各民調呈現「統升獨降」趨勢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一年零九個月來的各項民調一致指出,主張兩岸統一的臺灣民意呈增加趨勢,主張「臺獨」的則遞減;主張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者也在增加,主張臺灣人非中國人者則遞減。此一現象正好和推動「臺獨」及大肆「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政府之兩岸路線,呈現逆反,非常值得重視。
-
一旦武統,拜登會派兵介入?邱毅:「臺獨」錯估美國,低估了大陸
值得一提的是,該法案中還有涉及臺灣問題的內容,包含「美國會繼續支持臺灣,協助臺灣維持防衛能力」等。不少臺媒曾激動的為該法案歡呼。然而,美國總統川普13日在推特上宣稱,「中國會是我們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我要否決它!」不難猜測,川普的這一表態,對臺當局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
-
臺當局忽然大動作向臺灣「紅統」開刀!
雖然其中有一起本屬早已解決了的商業糾紛案,但卻被臺灣彰化縣地方法院/檢察院皆以「刑事案」立案、庭審,實質上這就是「臺獨」勢力發起的有計劃的新一輪對魏明仁的圍攻。新黨三傑已被限制出境,統促黨在遭到多次騷擾、搜查,魏明仁等愛國人士受到各種暴力襲擊等之後,民進黨當局再次對臺灣紅統力量進行扣押物品、帶走人員、開庭指控等動作,無非是企圖在臺灣島內掀起一股更大的綠色恐怖,企圖通過這些動作讓臺灣民眾不敢與大陸親近,讓臺灣民眾不敢再發出贊成統一的聲音,讓臺灣民眾接受「臺獨」的洗腦、支持「臺獨」的政策。
-
「武統」臺灣什麼時候開始?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
針對目前由於臺灣採取的措施所導致大陸的輿論風氣,火箭軍前研究院楊成軍之前曾經發表了一篇文章,針對民眾所發出「武統」呼聲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於目前兩岸的局勢以及未來發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預測,並提出了諸多的建議和思考。
-
為什麼是東漢,一個弱勢王朝的共生體,士族地主階級的背景與原因
說起士族地主階級,人們一方面想到的是其魏晉人物的風流神採,另一方面卻是男人塗脂抹粉,吸食"五石散",只會高談闊論看門第,評出身的腐朽墮落。這些矛盾之處卻又奇妙地融合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曇花一現的群體上。在此後的昭宣兩朝,國家政策開始回調,與民休息,一方面確實減輕了底層小民的痛苦,但更大的好處卻被地主階級享用,反而進一步促進了地主階級的發展。而隨著小農經濟的破產,大批失地農民或淪為流民,聚嘯山林;或淪為奴婢,成為地主的家奴;或淪為佃戶,成為地主的附庸。
-
蘭斌強:臺當局忽然大動作向臺灣「紅統」開刀!
同樣遭到打擊的還有臺灣著名愛國人士魏明仁先生。 6日傍晚,筆者收到魏明仁先生發來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得知魏明仁當天遭到兩起庭審。雖然其中有一起本屬早已解決了的商業糾紛案,但卻被臺灣彰化縣地方法院/檢察院皆以「刑事案」立案、庭審,實質上這就是「臺獨」勢力發起的有計劃的新一輪對魏明仁的圍攻。
-
曾國藩--中國地主階級最厲害之人
毛澤東曾經評價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他的一生確實也很值得我們仔細去研究。 曾國藩,生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卒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他出身於一個並不富裕的地主家庭,又屬於中國理想中的耕讀家庭,既要親自參加田間勞動,又有條件讀書學習。曾國藩很以自己的家庭自豪,他性格中的諸多因素也和他的家庭有關。
-
「武統」臺灣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解放軍專家發文進行詳細分析
當初大陸疫情嚴重的時候,民進黨當局居然宣布停止臺灣地區向大陸出口口罩,但是此後卻宣布無償提供給美國大量口罩,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在疫情中謀求「臺獨」的舉動,中國民間關於「武統臺灣」的聲調越來越高。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顯然,與關心兩岸關係走向和自身命運的臺灣人不同,美國人在「武統」話題上賣力炒作有著自身利益的算盤。「大陸2020年要武統臺灣」這一說法近來不僅在美國被議論紛紛,在島內同樣流傳甚廣。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1月底表示,在臺灣海峽部署航母容易被臺灣的反艦飛彈擊中,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3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至少要10年至15年時間,大陸不會莽撞地發起軍事行動。
-
不容青史盡成灰——歷史學者透析臺灣「二·二八」事件真相與影響
事件起因:官民矛盾與階級衝突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表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建立行政長官公署,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政治上,當局不夠重視臺灣省籍人士的參政權利;經濟上推行統制經濟,給臺灣省籍群體利益帶來很大損害。
-
2020年要武統臺灣?專家:「不獨」就沒有「武統」一說
顯然,與關心兩岸關係走向和自身命運的臺灣人不同,美國人在「武統」話題上賣力炒作有著自身利益的算盤。「大陸2020年要武統臺灣」這一說法近來不僅在美國被議論紛紛,在島內同樣流傳甚廣。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外交國防」組召集人林郁方1月底表示,在臺灣海峽部署航母容易被臺灣的反艦飛彈擊中,大陸若想「武統」臺灣,起碼要等3個航母戰鬥群構建完成,至少要10年至15年時間,大陸不會莽撞地發起軍事行動。新黨主席鬱慕明近日則在《中國時報》刊文說,蔡當局執政近兩年來口口聲聲「維持現狀」,要大陸「再給善意」,但事實卻是蔡當局率先挑釁,不僅放話,更有實際行動。
-
「武統」離臺灣有多遠?臺媒列出三條件
在解決臺灣問題上,實現和平統一始終是大陸的第一選項。但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持續在「臺獨」道路上飆車,讓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強調,「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對此,有臺灣媒體分析,什麼情況下大陸會選擇非和平方式統一臺灣,「武統 」的觸發條件又有哪些?
-
「迅雷-2020」:起底臺灣間諜,震懾「臺獨」
郭佳瑛(左) 據國家安全機關介紹,郭佳瑛是臺灣「軍情局」制內間諜,幾年前在一次兩岸學術交流會上物色上了蔡金樹。當得知蔡的「南臺灣兩岸關係協會聯合會」因缺錢難以運轉時,她主動為協會找好場地,並付了36萬元新臺幣租金。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兩岸交流趨冷,到臺灣參訪的大陸學者寥寥無幾。
-
臺灣學者:「武統」不是能不能問題,而是打下來要如何收拾殘局?
520即將到來,外界關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談話是否能改善兩岸關係。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接受訪問時認為,大陸知道和統臺灣的機會已經沒了,520之後大陸對臺政策將愈趨強硬,並不斷等待、尋找適當時機對臺動手。
-
「港獨」與「臺獨」聯手?臺灣人:快滾!
據悉,「香港眾志」的秘書長黃之鋒等一行的3名「港獨」分子和「時代力量」的「臺獨」分子,形成口頭合作關係,揚言要協助香港人。臺灣群眾對此的態度明確,要求黃之鋒快「滾」,離開這裡。臺民斥責,反對「臺獨」、「港獨」勾結據悉,此次黃之鋒等人在「臺獨」分子的組織下,與「時代力量」相關人員進行密切交談。
-
參考睿評|集體宣示反「獨」促統,臺灣統派迎來觸底反彈?
10月7日,臺灣9個統派團體聚會,宣示反「獨」促統。統盟主席戚嘉林甚至直言,島內統派現階段的重要使命就是,揭穿「臺獨」化「中華民國」的真實目的,揭穿「假中華民國」的真面目,破除「假中華民國」這一政治圖騰帶來的心理障礙,提出統一新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