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叄泉
前言:
年過廿五的詩人海子,臥軌自殺,被稱為天才的青年詩人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尼採曾經說過:"我的靈魂清澈明亮,宛如清晨的群山。"
海子也曾經這樣表示自己的人生夙願,"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也在死前留下這樣短短的九個字,結束了自己的人生:"我叫査海生,我的死和任何人無關。"
10歲讀中學,15歲考上北京大學,19歲便當上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海子的一生,溫柔繾眷,憂思漫長。
【圖】詩人海子 【圖】詩人海子
01 親吻白浪的海鷗
"我要在故鄉的天空下,要麼大聲談吐,要麼沉默寡言。"——海子
海子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家裡兄弟姊妹眾多,從小家庭困難,經濟的貧困讓海子的童年充滿了成長的意味,"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句俗語似乎奠定了所有包括海子在內窮孩子的童年和人生。
海子小小年紀便開始走上了文學之路,四歲便參加1968年在公社參加"毛主席語錄背誦比賽",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海子的讀書之路似乎都圍困在法律學之下,在眾多的認知中,"法律無情",法律的框架規束,讓很多自由發展的思想都規束在法律之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可是海子卻是一位詩人,一位頗有情懷的詩人,記得鬱達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文化人要做識風浪的海鷗。"才華橫溢的海子如同茫茫大海上自由的海鷗,他願意放低姿態親吻海浪,也願意飛上藍天觸碰夢想的外殼。
【圖】詩人海子
"執著地認同死亡的意義。"眾多的學者這樣評價海子的詩歌。這位年輕人像是年邁的宗教徒,狂躁地不聽勸解地追求死亡的美麗。
"飛蛾撲火"般張開自己的翅膀,走向自己人生的歸處,儘管最後的結果是埋於塵土,毀於世俗,但是我們誰都有選擇生死的權利,那些趨光而追的飛蛾,朝著有光的地方,不顧一切地循著軌跡完成自己的一生。
海子的追求,又何不是那一場追著死亡最接近天堂的光呢?
02 墳墓裡埋著年輕的春天
海子回望走過的人生,儘管充滿了鮮花和掌聲,但是他卻在寒雪的徒步中,漸漸看透了情感和世俗。
對愛情的波折不斷、對人生起伏上下的未知、文學思想上的逐漸升華,海子在25歲的黃金年紀,把自己的靈魂還給慷慨的自然。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在光明的景色,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海子《春天,十個海子》
【圖】晨慕裡的大海
"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是他給自己人生最後留下的墳墓。"人們在詩中去讀海子的人生,字裡行間埋藏著詩人那顆破碎又虔誠的心靈碎片,"他的詩滿滿地接近絕望和死亡。"
著名學者朱大可這樣評價海子的死亡——
"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說和最後的偉大詩篇,或者說,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
文學家總是追求著藝術的高度自由,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海子的選擇何妨不看做他人生對藝術的選擇。"死亡的那一瞬間是人類思想最美的時間。"許多的人渴望品嘗死亡的滋味,但又囿於現實的怯懦,沒有靈魂的怒吼,最後的行為永遠屬於退縮。
【圖】《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衛(法)
大概詩人海子眼裡的自由早就和死亡連接上了難以品味的紅繩,只有順著繩索接近生命的盡頭,才可能找到藝術的真正意義。
"要探究海子自殺的原因,不能不談到他的性格。他純粹,偏執,倔強,敏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西川作為海子生前的摯友,他認為海子的離去有種種原因,可能是愛情、可能是親情、甚至可能是生活裡那些常見的瑣事。
海子的思想原本就是詩中淺淡,命裡深沉。讀海子的詩,永遠散發著暖黃的光,它既有清晨探出山頭的初陽,又有傍晚緩緩沉溺的夕陽。那些詩是帶領著思想,哄著人們去渴望生活。
海子的死,像是春天埋進的墳墓,帶著他年輕的靈魂,鑽進了春天裡,沉埋在冰冷的鐵軌之下。
03 高歌死亡最後的平淡
海子生前就飽受爭議,無論是他在遭遇到許許多多的不公之後,還是他在生活中和不同的人事物打交道所生的煩惱和燥怒,都是在無形之中促使了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80年代就是詩歌的年代。"76年之後,倡導文藝作品"百花齊放",詩歌當然也在其中。
海子的詩韻律優美,思想明晰,具有自己豐富的特點,在文革之時僵化的文化創造規束枯燥的延緩期下,海子那些觸及心靈的詩句一點一點地浸潤讀者,可謂是當時的引領時代代表詩人之一。
但是他最終選擇了離開,沒有繼續留在時代的舞臺上,等待觀賞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他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定格在自己人間遊歷的第25年。
"生而為人,不必抱歉。"海子在生前留下遺言,對朋友、對親人、對最後彌留的生命,都談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崩潰。海子曾經說過自己的詩歌用鮮血染出來的虔誠,他字裡行間流出來的是純潔的血,也是雪白的靈魂。
【圖】海子的詩《村莊》手稿
網上的通用答案停留在他的感情和工作上,海子因為情感上的敏感性,讓他活得勞累憔悴,最後他選擇了連接天堂的那一塊星河,結束詩人的生涯。關於他死亡的種種原因,是在猜測、判斷,甚至是下定義。
海子走之前,留下了很多的詩歌,裡邊有他的自白,一點一點地化開心靈的傷疤,再一點一點地抹去生的痕跡。
結語
海子的離去留下很多疑惑,原本輝煌的人生卻短暫地活動之後,果斷地消失。死亡的方式選擇了痛苦,讓沉重快速的火車向他駛來,撞破靈魂,碾碎肉身。
其中評論萬千,贊聲一片,亦有不同的聲音,對於海子生前的精神問題的探討,讓這顆文學界的明珠沾染了傾慕也汙上了黑墨。
【圖】夕陽之路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也沒有什麼人會一開始就染上了精神的毒,"萬人皆醉我獨醒",萬人解不開他內心的結,留下那些情念淋漓盡致的詩歌,儘管消失在了人生的軌道上,他的靈魂就著純粹的歌,慢慢地陪著藝術,走向更遠的未來。
關於海子的離去,其中可否,我們沒有辦法再去其中探尋,只能說,海子的選擇,是他對內心的追求,我們永遠懷念,也永遠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