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15歲考北大19歲當教授,25歲臥軌自殺,留下9字遺言

2020-12-24 騰訊網

作者:叄泉

前言:

年過廿五的詩人海子,臥軌自殺,被稱為天才的青年詩人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尼採曾經說過:"我的靈魂清澈明亮,宛如清晨的群山。"

海子也曾經這樣表示自己的人生夙願,"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他也在死前留下這樣短短的九個字,結束了自己的人生:"我叫査海生,我的死和任何人無關。"

10歲讀中學,15歲考上北京大學,19歲便當上了中國政法大學的教授,海子的一生,溫柔繾眷,憂思漫長。

【圖】詩人海子 【圖】詩人海子

01 親吻白浪的海鷗

"我要在故鄉的天空下,要麼大聲談吐,要麼沉默寡言。"——海子

海子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家裡兄弟姊妹眾多,從小家庭困難,經濟的貧困讓海子的童年充滿了成長的意味,"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句俗語似乎奠定了所有包括海子在內窮孩子的童年和人生。

海子小小年紀便開始走上了文學之路,四歲便參加1968年在公社參加"毛主席語錄背誦比賽",是不可多得的天才。

海子的讀書之路似乎都圍困在法律學之下,在眾多的認知中,"法律無情",法律的框架規束,讓很多自由發展的思想都規束在法律之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可是海子卻是一位詩人,一位頗有情懷的詩人,記得鬱達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文化人要做識風浪的海鷗。"才華橫溢的海子如同茫茫大海上自由的海鷗,他願意放低姿態親吻海浪,也願意飛上藍天觸碰夢想的外殼。

【圖】詩人海子

"執著地認同死亡的意義。"眾多的學者這樣評價海子的詩歌。這位年輕人像是年邁的宗教徒,狂躁地不聽勸解地追求死亡的美麗。

"飛蛾撲火"般張開自己的翅膀,走向自己人生的歸處,儘管最後的結果是埋於塵土,毀於世俗,但是我們誰都有選擇生死的權利,那些趨光而追的飛蛾,朝著有光的地方,不顧一切地循著軌跡完成自己的一生。

海子的追求,又何不是那一場追著死亡最接近天堂的光呢?

02 墳墓裡埋著年輕的春天

海子回望走過的人生,儘管充滿了鮮花和掌聲,但是他卻在寒雪的徒步中,漸漸看透了情感和世俗。

對愛情的波折不斷、對人生起伏上下的未知、文學思想上的逐漸升華,海子在25歲的黃金年紀,把自己的靈魂還給慷慨的自然。

春天,十個海子全都復活,在光明的景色,嘲笑這一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到底是為了什麼?——海子《春天,十個海子》

【圖】晨慕裡的大海

"那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是他給自己人生最後留下的墳墓。"人們在詩中去讀海子的人生,字裡行間埋藏著詩人那顆破碎又虔誠的心靈碎片,"他的詩滿滿地接近絕望和死亡。"

著名學者朱大可這樣評價海子的死亡——

"海子的死"意味著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說和最後的偉大詩篇,或者說,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

文學家總是追求著藝術的高度自由,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海子的選擇何妨不看做他人生對藝術的選擇。"死亡的那一瞬間是人類思想最美的時間。"許多的人渴望品嘗死亡的滋味,但又囿於現實的怯懦,沒有靈魂的怒吼,最後的行為永遠屬於退縮。

【圖】《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衛(法)

大概詩人海子眼裡的自由早就和死亡連接上了難以品味的紅繩,只有順著繩索接近生命的盡頭,才可能找到藝術的真正意義。

"要探究海子自殺的原因,不能不談到他的性格。他純粹,偏執,倔強,敏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西川作為海子生前的摯友,他認為海子的離去有種種原因,可能是愛情、可能是親情、甚至可能是生活裡那些常見的瑣事。

海子的思想原本就是詩中淺淡,命裡深沉。讀海子的詩,永遠散發著暖黃的光,它既有清晨探出山頭的初陽,又有傍晚緩緩沉溺的夕陽。那些詩是帶領著思想,哄著人們去渴望生活。

海子的死,像是春天埋進的墳墓,帶著他年輕的靈魂,鑽進了春天裡,沉埋在冰冷的鐵軌之下。

03 高歌死亡最後的平淡

海子生前就飽受爭議,無論是他在遭遇到許許多多的不公之後,還是他在生活中和不同的人事物打交道所生的煩惱和燥怒,都是在無形之中促使了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80年代就是詩歌的年代。"76年之後,倡導文藝作品"百花齊放",詩歌當然也在其中。

海子的詩韻律優美,思想明晰,具有自己豐富的特點,在文革之時僵化的文化創造規束枯燥的延緩期下,海子那些觸及心靈的詩句一點一點地浸潤讀者,可謂是當時的引領時代代表詩人之一。

但是他最終選擇了離開,沒有繼續留在時代的舞臺上,等待觀賞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他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定格在自己人間遊歷的第25年。

"生而為人,不必抱歉。"海子在生前留下遺言,對朋友、對親人、對最後彌留的生命,都談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崩潰。海子曾經說過自己的詩歌用鮮血染出來的虔誠,他字裡行間流出來的是純潔的血,也是雪白的靈魂。

【圖】海子的詩《村莊》手稿

網上的通用答案停留在他的感情和工作上,海子因為情感上的敏感性,讓他活得勞累憔悴,最後他選擇了連接天堂的那一塊星河,結束詩人的生涯。關於他死亡的種種原因,是在猜測、判斷,甚至是下定義。

海子走之前,留下了很多的詩歌,裡邊有他的自白,一點一點地化開心靈的傷疤,再一點一點地抹去生的痕跡。

結語

海子的離去留下很多疑惑,原本輝煌的人生卻短暫地活動之後,果斷地消失。死亡的方式選擇了痛苦,讓沉重快速的火車向他駛來,撞破靈魂,碾碎肉身。

其中評論萬千,贊聲一片,亦有不同的聲音,對於海子生前的精神問題的探討,讓這顆文學界的明珠沾染了傾慕也汙上了黑墨。

【圖】夕陽之路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錯誤的,也沒有什麼人會一開始就染上了精神的毒,"萬人皆醉我獨醒",萬人解不開他內心的結,留下那些情念淋漓盡致的詩歌,儘管消失在了人生的軌道上,他的靈魂就著純粹的歌,慢慢地陪著藝術,走向更遠的未來。

關於海子的離去,其中可否,我們沒有辦法再去其中探尋,只能說,海子的選擇,是他對內心的追求,我們永遠懷念,也永遠敬仰。

相關焦點

  • 天才詩人海子:15歲考進北大,被家人視作希望,卻在25歲臥軌自殺
    天才詩人海子也許就是這樣的人吧。海子無疑是一個天才,15歲就能考進北大學習,但他卻在25歲臥軌自殺,只留下謎團重重的9字遺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多麼浪漫、美好的詩句啊,誰能想到寫下這首詩的海子,竟然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臥軌自殺。
  • 10歲考上高中,15歲考上北大,25歲臥軌自殺,遺書留下九個字
    ,考上很多人都擠破腦子想去的北京大學,可以說他本身就很優秀,才會有這麼優秀的成績,年僅15歲就考上北京大學,很多都對他很好奇,很多人的15歲還是一個只會打王者,吃雞,可是他卻考上了北大,成了法律系的一名學生
  • 海子:以夢為馬,15歲上北大,25歲臥軌自殺,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不得不說,海子真的是讀書的料,年僅4歲就成了當地人口中的神童。1979年,15歲的海子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上北大法律系。這對海子全家甚至全縣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無人不為之祝賀海子。於海子而言,這自然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 海子:生活和愛情留不住他,北大畢業9年臥軌離世,留下9字遺言
    別的孩子十歲還在到處玩,他已經上高中了,十五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律學專業,背起行囊前往北京,從此離開了生活十五年的鄉村。畢業工作後,第一筆工資90元,他留下30元,其餘的都寄回了家裡。鄉村就是大地生命力的體現,在麥浪陣陣的夏季,海子觀察著夜幕降臨的時間,看天空的夜一重重的變深,那個場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但充滿生命力的大地並沒有給海子以活下去的力量,而是給了他一首詩——《黑夜的獻詩》。15歲那年,海子考上了北大,離開了鄉村。10年後,海子臥軌自殺,他選擇用充滿現代氣息的火車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如同後來機械和現代的文明,碾壓了傳統古樸的鄉村一樣。
  • 此人15歲上北大,成為詩壇明星,卻臥軌自殺,死因至今成謎!
    海子,原名査(zha一聲)海生,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小村中,無可否認海子是一個天才,年僅15歲時就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開始寫詩,沉浸在詩的世界裡不可自拔
  • 關於海子臥軌自殺,我想說……
    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中,我已經對「海子臥軌自殺」一事,根據已有資料進行了淺薄分析與個人理解。那麼在今天的這篇文章中我還想表達什麼呢?是關於這件事的不同觀點。但是對於另一種大眾看法——關於海子自殺的否定甚至是批判,我卻沒有細論。因為我認為,寫「海子臥軌自殺」這一系列文章,應該是寫以事實為基調,輔以個人對於事實的看法的,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那麼這一篇文章,我想說說這種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自殺」一事上的批判觀點。
  • 海子25歲自殺後,留下5封遺書,都有寫道:我的死,是他倆造成的
    海子的很多詩中描寫鄉村的景物,湖泊、藍天、白馬,但每一種都蒙著一層悲傷的塵。海子是個天才。四歲時參加主席語錄背誦比賽,十歲就讀中學,十五歲時以超過錄取分數線六十分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法律系,是系裡年紀最小的人。
  • 北大才女16歲寫《十三歲的際遇》,入選初中課本,她如今怎樣了?
    在北大求學過程中,田曉菲結識了15歲考入北大的詩人海子,並得到他的鼓勵說:「如果你能堅持,你將是位偉大的詩人。」當時的海子在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哲學教研室任教。1987年10月,田曉菲剛剛滿十六歲,情竇初開,又適逢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寫下了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通篇充滿著對北大的眷戀和對未來的憧憬。
  • 一代詩人海子臥軌自殺,殘酷的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這首詩歌是一首著名的現代詩,詩歌中描寫的「餵馬」「劈柴」「週遊世界」等,都是十分美好的事物,讓人不禁想起溫暖明媚的春天,通過詩歌我們能夠感受到海子溫暖的內心,詩歌是讀者與詩人進行內心交流的媒介,通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感受海子對世界上每一個人的祝福,讀完這首詩歌,我們不由得覺得海子是一個開朗,積極的人,深愛著這個世界的海子,最終卻選擇了臥軌自殺,這兩種完全相反的性格卻出現在了同一個人的身上。
  • 21年了,你明白13歲北大才女,為何嫁給52歲美國老頭了嗎?
    13歲就上了北大,28歲就嫁給了一個53歲的美國老頭,35歲就成為了哈佛備受矚目的教授。 作為中國頂級的高等學府,素來都不乏智商超高的少年英才,比如: 15就考進北京大學法律系的査海生,也就是當時聞名一時的著名青年詩人海子,憑藉其鮮活的個人風採影響了一代文學青年
  • 近代中國最另類的詩人,15歲考入北大,後卻抱著《聖經》自殺
    提到海子大家並不陌生,他的經典詩句,名言名句數不勝數,但圍繞他的詞除了詩句最先想到的是「自殺」。在詩裏海子是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孩子。但是對於一個喜歡黑夜的孩子,他內心的孤傲是無人知曉的。海子1964年生人,原名查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偏遠的農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是孤獨的,15歲天資聰穎的海子就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律系。在他們村裡是一件引以為傲的事情,畢業後海子在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他一邊做學術研究,一邊筆耕不輟寫詩。
  • 北大破格錄取的13歲神童,北大才女田曉菲,赴美留學嫁給美國教授
    01我國當代神童的典型代表之一,她十三歲時就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是北大著名才女學霸。畢業之後她選擇出國留學,之後嫁給了一位53歲的美國教授。她的選擇讓很多人深深不解,然而她卻依然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她叫田曉菲,1971年出生於哈爾濱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
  • 15歲考入北大的詩人這麼寫情詩,畢業季需要寫情書的同學們看過來!
    海子,當代青年詩人。海子在農村長大,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2年大學期間開始詩歌創作,1983年自北大畢業後分配至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哲學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
  • 詩人海子,因何在德令哈有其紀念館?
    悼海子.歲月更替,將辭己亥,遠行千裡到青海。紀念館裡憶當年,享譽詩壇滿堂彩。初次來到位於青藏高原北端的小城德令哈,竟然發現這裡有座海子詩歌紀念館。它靜靜地矗立在德令哈「母親河」巴音河河畔,為這種城市增添了很多文化氣息……海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著名詩人。1964年生於安徽省休寧縣,天資聰明,15歲便考上了北大,成為當時「北大三大詩人」之一。
  • 海子臥軌自盡前留下5封遺書:我被人折磨致死,請為我報仇
    你可能不知道海子,但一定知道這句話,而這句話最深入人心的方式,竟然是最近幾年的房地產廣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短短8個字,有夢想,有愛,有家,有無盡的美景和閒適。寫下這句話的海子,內心該有多麼溫暖啊!
  • 「神通」田曉菲: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出國後改美籍嫁美國老頭
    一、中國神童,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 眾所周知,作為中國的頂級高等學府,北京大學向來不缺少那些智商高超的少年英才的加入。 就例如,那名在15歲時就考入了北京大學法律系的安徽青年——查海生,他也就是後來的著名青年詩人——海子。
  • 高雄80歲老婦疑臥軌自殺 列車延誤逾1小時
    高雄80歲老婦疑臥軌自殺 列車延誤逾1小時 2009年11月17日 15:21:00  來源:   中新網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位於高雄市楠梓區中油公司高雄煉油廠東門的臺鐵平交道
  • 海子在自殺12天前寫下這首詩,開篇10個字就令人淚目,風靡了31年
    1989年3月26日,有人在山海關附近發現了一個臥軌的年輕人。他身無長物,隨身帶著4本書,不久大家就意識到他就是著名詩人海子。據高曉松後來回憶說,當時的清華學子們,在校園點上蠟燭紀念海子。大家都不敢相信,這位25歲的年輕人到底有什麼想不開得?或許更令人接受不了地,在他自殺兩個月前,明明才寫下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從明天起,給每一個親人通信」,「給每一條河給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這些都是他想要的春暖花開,為何他卻要放棄?
  • 關於海子:神童的短暫傳奇人生,追逐太陽的人已不再
    一方面暗示了海子坎坷不易的童年生活,家裡四個男孩,他最年長,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海子早早就學會照顧自己,照顧弟弟們,為父母分憂。可能也是由於童年的經歷,讓他早早明白了要靠自己努力擺脫苦日子,同時也造就了他的傳奇人生:10歲上高中,15歲考上北大,19歲開始在中國政法大學任教,寫的詩歌字數多至200萬。但童年的經歷也深深印在他的靈魂裡,他早早就嘗盡了人世間冷暖。
  • 詩人海子去世25周年紀念
    25年前的3月26日,25歲的詩人海子躺在鐵軌上,遠處隆隆火車聲響起,陽光刺眼,野花怒放……他留給世人無盡的遺憾,還有那美好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昨天,是海子去世25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海子誕辰50周年。25歲的海子離去25載,如果在世,他已到知天命之年,這僅僅是如果。現在,當無數人吟誦「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來懷念這位早逝的詩人的時候,更多是感慨今日與昨日的雲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