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萬戶居民將受益於城市更新房企加速分食「蛋糕」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上海10萬戶居民將受益於城市更新房企加速分食「蛋糕」

■本報記者 李貝貝 上海報導

在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願景下,上海正加緊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據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上海中心城區計劃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約2.5萬戶。預計在未來5年中,將有10萬戶的居民受益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

戴德梁行發布的報告指出,不同於過去的大拆大建,當前上海的城市更新已步入了以反映新時代要求、承載新內容、重視新傳承等為特點的「有機更新」階段。而在新形勢下,由於業務周期長、資金需求大的特點,對於積極分食上海城市更新這塊「蛋糕」的房企而言,其開發的耐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也備受考驗。

強化城市活力

上海加快推進城市更新

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幕,此次會議首次提及「城市更新」,明確提出要「加強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判斷,「城市更新」將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新風口,未來將有大量企業進入這一市場。

事實上,不少城市早已瞄準城市更新,而城市更新也已成為這些城市提升城市效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和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在上海,「城市更新」更是被視作上海邁向「令人嚮往的全球卓越城市」的重要途徑。

歷經多年的探索和發展,上海的城市更新早已卓有成效:多方合力之下,以往那些破敗的「老城廂」、廢棄的工業區、碼頭脫胎換骨,華麗轉身為新天地、田子坊、百歲街區愚園路、徐匯濱江西岸藝術區這樣的時尚地標,港匯恒隆廣場、莘閔大酒店、維璟廣場等各類單體項目的改造升級更是不勝枚舉。

據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上海中心城區計劃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約2.5萬戶,其中今年1-10月已完成房屋改造約46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46萬戶。根據計劃,2020年上海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55萬平方米、2.8萬戶。按照這樣的速度,在未來5年中,將有10萬戶的居民受益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

對於城市更新,上海市政府頗為重視,近年陸續出臺了多個相關政策規範,助力城市更新工作的有序推進:2015年5月,《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出臺,明確「上海已進入存量開發為主的內涵增長」;2016年,上海市開展了「共享社區計劃、創新園區計劃、魅力風貌計劃、休閒網絡計劃」四大更新行動計劃;2017年,上海頒布《上海市城市更新規劃土地實施細則》,對部分規劃政策和土地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

今年11月11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政府辦公廳關於成立上海市城市更新和舊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城市更新的戰略高度再次拔高。同策研究院總監張宏偉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隨著城市更新小組的成立,未來上海在舊改上的力度和範圍,包括城市更新的範圍,都有可能會更加系統化地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已步入到了新階段,更加關注城市功能與空間品質,更加關注歷史傳承與魅力塑造。除了在模式上由此前的大規模重建轉向全面復興及可持續發展,當下上海的城市更新也更為注重片區整體改造,難度明顯增大。

「上海城市更新已逐步轉向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簡單的換血式更新不再合適。」在近期於上海舉行的「文化融合與城市活力——2020城市更新研討會」上,章明建築設計事務所副總建築師林澐直言,上海的城市更新是「不斷踐行著無法迴避、且不斷出現新問題的命題和必修課」。同時,歷史風貌保護的範圍急劇擴大,上海大量的裡弄街區內建築逐漸成為被關注的主體。

挑戰與機遇並存

「押寶」房企仍需應對難題

客觀地說,上海市重視、加速推進城市更新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除了政府與公眾對歷史文化風貌保護的意識日益加強,根據《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上海中心城區面積為289平方公裡,截至2018年底,其中還有232萬平方米的舊式裡弄等待更新。另一方面,上海市區土地供應有限,特別是核心地段土地更是稀缺資源。對於房企而言,單靠傳統的招拍掛方式無法獲取足夠的優質土地儲備,這也使得城市更新成為諸多房企布局上海的重要發力點。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張江集團、華鑫集團這類央企、國企,近年包括融創、萬科、綠地、中海、瑞安等多個品牌房企也紛紛參與了上海的城市更新,切入這座城市的核心區域。

例如,除了經典範本「新天地」、上海市中心最大規模的危棚簡屋改造項目「瑞虹新城」,瑞安房地產在今年11月拿下了上海普陀區長壽社區鴻壽坊D5-1舊改地塊,瑞安房地產執行董事羅寶瑜表示:「城市更新是上海等一線城市未來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機遇之一……瑞安房地產將繼續關注城市更新機遇。」

原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則在萬科的打造下,成為「上生·新所」這一開放共享式的公共空間。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上海區域本部執行長張海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上海的房地產市場逐步進入存量時代,城市更新是需要不斷探索的領域。

近期,融創中國也宣布,將聯手SOM建築設計事務所、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6個建築師設計公司,打造旗下北京東路以及董家渡城市更新項目。融創上海區域集團副總裁兼上海城市公司總經理鄭甫強調,城市更新將成為融創未來在上海的主要發展模式之一及重要戰略:「對於上海來說,城市更新應該是上海最重要的戰略之一,我們必須要迎合這個戰略。」

儘管如此,資金壓力大、拆遷安置難度大、實施程序繁瑣等問題,依然是上海推進城市更新工作中無法迴避的難點和痛點。林澐就坦言,對於上海在一些老城區改造中推行的「100%原址改造、留房又留人」模式是否可持續抱以懷疑態度,「在推進的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城市更新對於企業綜合能力的考驗也不容小覷。高和資本董事長蘇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城市更新考驗地產商轉型、城市消費升級和各方資源合作的能力。以融創剛剛公布的董家渡和北京東路項目為例,有業內人士指出,兩個項目在推進的過程中,都必須考慮多元人群的文化融合、歷史風貌的保護以及新生、城市密度重組、存量空間再激活以及呈現承擔城市功能的開放式街區等。

「要把握情況,量力而行。」國瑞置業董事長張章筍認為,在現今市場降溫、房價漲幅相對緩和的形勢下,城市更新並非都是藍海,今後房企參與城市更新不應「拼規模」。高力國際董事沈誠也向《華夏時報》記者謹慎地表示,參與城市更新,要求房企有足夠大的體量、資金支持和全局視野,目前「不能盲目跟著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建議房企「善於提煉概念」:「比如貼上城市復興或新興商務區等標籤,與城市發展脈絡相結合,才會迸發更大的價值。」

不過,融創上海區域集團副總裁兼上海文旅投資發展公司總經理王爽顯得很樂觀:「城市更新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大的題目、而且是比較持續的題目。」王爽覺得,城市更新項目需要長時間「去慢慢呈現」,但只要有尊重歷史、尊重城市文化的共同目標,那麼推進的難度將大大減少。

相關焦點

  • 城市更新系列報導|上海10萬戶居民將受益於城市更新 房企加速分食...
    據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上海中心城區計劃完成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50萬平方米,約2.5萬戶。預計在未來5年中,將有10萬戶的居民受益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戴德梁行發布的報告指出,不同於過去的大拆大建,當前上海的城市更新已步入了以反映新時代要求、承載新內容、重視新傳承等為特點的「有機更新」階段。
  • 「政策風向標」4萬億舊改入市 房企將分多少蛋糕?
    中央高層定調,舊改全面加速。2020年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約700萬戶。高層推動,舊改將在2020年下半年迎來一段高速發展期。根據此前官方部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共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建築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投資總額高達4萬億元。
  • 房企「爭食」 城市更新的蛋糕到底有多大?
    原標題:房企「爭食」 城市更新的蛋糕到底有多大?□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羅莎琳日前,番禺新基村成員代表會表決結束,通過了合生創展為該村的合作企業,投資金額29億元人民幣,改造範圍總用地面積24.71公頃。
  • 市場的力量:房企參與城市更新的類型與模式
    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15年5月印發《上海市城市更新實施辦法》,標誌著上海進入以存量開發為主的「內涵增長」時代。2019年4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2019年棚戶區改造和環境整治任務》,其中列入今年棚改任務的項目共有138個。
  • 2020,上海有哪些地方要拆遷了? 預計動遷居民約2.8萬戶
    據了解,金陵東路舊改地塊徵收工作完成後,佔地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在上海市中心,堪稱史詩級城市更新工程。為做好徵收服務,喬家路舊改地塊採用「一次徵詢、分塊實施」的工作模式,以光啟南路為界分東、西兩塊,有序推進。 喬家路地塊的徵收改造是由黃浦區與上海地產集團合作推進。目前喬家路東塊已籤約選房已經在去年6月啟動。而去年12月,喬家路西塊二輪徵詢也順利進行,籤約率達到90.05%,成功籤約權證數2467證,再創新高。
  • 城市更新加速,昔日「城市之心」榮耀歸來!
    而從重慶目前的城市發展上來看,重慶的傳統城市核心區面貌更新,布局更高品質、更低密度的產品正在成為大勢所趨,這也是提升城市形象與人居品質的必由之路。而隨著重慶城市更新的步伐加速,下一個具有潛力的聚焦區域將會是哪裡?
  • 房企搶灘城市更新,如何盤活存量、點石成金?
    其中,在房地產領域,一大看點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實際上,近年來,城市更新被視為房地產市場存量時代的黃金賽道,眾多房企爭相進入該領域,以謀求地產開發之外的全新盈利支點。12月13日,在全聯房地產商會2020年會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房企布局城市更新,在當前市場中大有前景,但如何將老舊資產點石成金、煥發出新活力、新生機,這不僅意味著機會,也是挑戰。城市更新是內涵式發展,企業大有可為隨著過去20年高速發展, 房地產行業正步入存量房市場。
  • 品牌房企加速布局 廈門長租公寓「遍地開花」
    ,搶佔市場「蛋糕」。隨著部分品牌長租公寓的加速布局,不少知名房企也紛紛進入租賃市場,推出品牌長租公寓。  3月24日,知名房企旭輝集團攜其長租公寓品牌旭輝領寓落地廈門,將三條產品線深耕廈門市場,廈門也成為繼上海之後,實現三條產品線全面落地的城市;3月31日,聯發集團首個長租公寓項目———聯發爾寓精裝樣板房正式開放,這是聯發集團以聯發爾寓品牌形象向眾人展現創意品質居住的首次亮相;4月1日,碧桂園旗下品牌長租公寓「BIG+碧家國際社區」亮相廈門,這標誌著碧桂園正式進軍廈門長租公寓市場
  • 近2萬戶!
    04西張家宅舊改地塊最後一天完成「壓哨」籤約4月19日,西張家宅最後一證居民唐阿姨,在籤約期最後一天完成「壓哨」籤約,保住了完整的「大蛋糕」,居民籤約率也隨之達到了100%!復工復產後,實現了宜川2019年最後一塊舊改基地「加速跑」,順利完成籤約任務。
  • 舊區改造,金山石化地區3.8萬戶居民將告別「跳閘」生活
    在石化地區,2000年(含)以前建造的居民住宅約3.8萬戶,主要為售後公房、公房和少量商品房,由上海石化的電廠「暫供電」,未納入國家電網,被一些居民戲稱為「電力孤島」。今年,在市、區、石化街道各方攜手努力下,昔日「電力孤島」終於迎來了全面改造。
  • 房企再戰三線城市
    中國指數研究院指出,核心城市購房需求向城市群外圍進一步擴散,鎮江、肇慶等弱輻射城市成交面積及價格上漲顯著;汕頭、徐州等相對發達的三線城市受益於城市群整體行情帶動,成交價格快速上漲。房企突圍房企規模越大,消耗越多,就必須吃更多的地才能維持生命。
  • 龍華新區8個城市更新項目開工 150萬平方米將變臉
    而就在一周前,西鄉街道也集中簽約了其十大城市更新項目。在深圳新增土地供應漸少,「地荒」顯現的時候,房企要獲得持續發展,紛紛參與到城市更新中來。  17個城市更新項目超過900萬平方米  本周三上午,在光明新區管委會附樓會議室,新區政府與佳兆業、卓越、京基、宏發等房企籤訂了大更新片區協議。
  • 天橋城市更新行動跑出發展「加速度」
    市委、市政府對天橋城市更新行動高度重視,多次到天橋專題調研,濟南市將天橋區作為全市城市更新的試點和樣板區,以超常規力度加快推進。  記者從天橋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天橋區全面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已跑出發展「加速度」,通過多舉措強力推進,推動天橋區發展空間全面拓展、城市品質全面提升、綜合功能全面優化,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廈門租賃市場發展前景好 品牌房企爭搶長租公寓「蛋糕」
    ,搶佔市場「蛋糕」。隨著部分品牌長租公寓的加速布局,不少知名房企也紛紛進入租賃市場,推出品牌長租公寓。  3月24日,知名房企旭輝集團攜其長租公寓品牌旭輝領寓落地廈門,將三條產品線深耕廈門市場,廈門也成為繼上海之後,實現三條產品線全面落地的城市;3月31日,聯發集團首個長租公寓項目———聯發爾寓精裝樣板房正式開放,這是聯發集團以聯發爾寓品牌形象向眾人展現創意品質居住的首次亮相;4月1日,碧桂園旗下品牌長租公寓「BIG+碧家國際社區」亮相廈門,這標誌著碧桂園正式進軍廈門長租公寓市場……
  • 舊城新貌|押寶城市更新或迎天花板困局,時代中國如何「與城市共舞」?
    據悉,時代地產在2019年成功轉化了10個城市更新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68萬平方米。自去年2月份大灣區規劃出爐後,越來越多的房企來此「淘金」,依靠城市更新、收併購等手段介入灣區發展。據悉,華潤置地基於自身產業優勢,已推出潤加速、潤商務和Officeasy 等產業服務平臺,促進片區實現產業優化。對此,嚴躍進稱,擁有做複合型產品能力的房企,更有助於獲得優質地塊。
  • 「三變」變出居民的幸福港灣——記城市更新的「湘潭經驗」
    截至目前,湘潭市已有164個小區、2.77萬戶開工建設,惠及約3萬戶居民,拉動直接投資5.17億元,惠民生、穩投資、擴內需的綜合效應日益凸顯。湘潭市打破傳統小區「單一改造」概念,以社區為基本實施單元,按照位置相鄰、鄰裡相望、文化相連、生活相關的原則,依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和「15分鐘生活圈」規劃,劃定了「美好社區」為改造實施單元,以規模促效益,形成改造一個、更新一片、帶動全局的城市更新工作格局。在成片改造的基礎上,該市更加注重內外兼修。
  • 今冬10萬戶居民用上電供暖 採暖期用電每度補貼兩毛
    以電代煤助力「藍天夢」 山東10萬城鄉用戶將用電採暖  記者11月7日從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了解到,通過實施「以電代煤」工程,山東省10萬城鄉用戶將在冬季來臨前用上電採暖,以清潔能源助力寒冬「藍天夢」。
  • 掘金10萬億元級藍海市場 頭部房企加速布局TOD賽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謝若琳中國軌道交通的蓬勃發展,正在推動TOD成為一片巨大的藍海,並吸引越來越多房企入局,將之作為掘金房地產存量市場的重要抓手。所謂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即是「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城市社區開發模式,其典型形態為「軌道交通+物業」,通過對軌道交通車輛段、站點及沿線地上土地和地下空間的集約化利用,在5分鐘-10分鐘步行半徑內建立服務中心或者城市廣場等,滿足人群居住、購物、娛樂等多種需求。
  • 讓你感受上海的速度,10w+潛在買房人砸向樓市!
    2020年作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上海舊改已全面進入衝刺階段。 隨著上海「2035年規劃」的持續推進,2021年,除舊改外,「軌交、規劃」等關鍵詞將並駕齊驅,一同加速引領上海城市更新,上海「未來城市」雛形愈發清晰。
  • 乳企跨界分食烘焙「大蛋糕」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烘焙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小小烤箱培育了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的「大蛋糕」。火熱的烘焙行業自然成為企業跨界的選擇之一。日前,光明乳業首家烘焙麵包店「光明悠焙」在上海開業,這也是光明乳業繼進軍冷飲市場後,跨界的又一嘗試。此外,恆天然、新希望、蒙牛等乳企都瞄準了這一市場機遇,欲將烘焙打造成新的市場連接樞紐,助力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