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美國跟班,為何澳大利亞「無腦」,日本卻能管控與中國的危機

2020-12-12 騰訊網

要說到跟在美國屁股後面的諸多「小弟」,不得不提的便是澳大利亞和日本。

作為美國的「鐵桿」跟班,在美國在對抗中國的時候,這兩位都會在一旁「助力」。不過,同樣作為跟班,澳大利亞卻和日本的段位卻隔著一大截的距離。

澳大利亞有多「無腦」?

在美國針對中國的道路上,可以說澳大利亞鬧得是最歡的,比如打壓華為5G,作為五眼聯盟成員國之一,澳大利亞經常針對性的對我們搞小動作,尤其喜歡造謠。

實際上,澳大利亞如果規規矩矩和中國打交道,還是可以過的挺滋潤的。畢竟,中國市場龐大,每年進口澳大利亞大量的農副產品和礦產資源。但它卻處處得罪「大金主」,很多操作都令人迷惑。

1、澳方高調要求中國道歉。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裡森要求中國正式道歉,理由是中方「發布和偽造一名澳大利亞士兵割喉兒童的宣傳圖」。

而莫裡森這一發聲,立即迎來了一群「站隊」的。

近日,對於中澳之間的矛盾,紐西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紛紛跳出來,發表「站隊澳洲」的言論。

但是可笑的是,紐西蘭方面卻突然改口,稱將退出中澳爭執,並表示紐西蘭不選擇任何立場。

原來,中國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於紐西蘭來說,打打「嘴炮」沒關係,但是正所謂「利」字當前,見好就收,在疫情依然嚴峻的當前,與中國貿易有利於提振經濟,顯然分量更重。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法國,說到法國怎麼能不提到葡萄酒,此番澳大利亞自己「作妖」斷送了國內葡萄酒的銷路,而法國自然可以暗暗竊喜,這難道不是「搶生意」的最佳時機?

看來啊,這澳大利亞真是不帶「腦子」的,以為自己有眾多的「夥伴」撐腰,到頭來卻是被所謂的朋友「插一刀」。

再回過頭說叫囂的莫裡森,就在各界準備好「吃瓜」的時候,莫裡森卻突然放低了調門。

據澳美12月1日報導,在每周一次的黨內會議上,莫裡森對議員們表示,「漫畫事件」不宜再擴大。

其實,這也側面證明了澳大利亞內心的「糾結」,又想做點「成績」給美國看,又怕自己的飯碗端不穩。

2、莫裡森算是清醒點了,澳媒卻繼續「拱火」。

莫裡森開始「滅火」了,無奈澳媒卻管不住嘴巴。而這次他們瞄準的對象是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

原來,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秘書長日前致電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就趙立堅有關推特事件表達不滿時,成大使堅決拒絕了其無理指責,並且中國駐澳使館網站隨後也刊登了發言人表態,指出澳方某些政客的「錯誤解讀」和「過度反應」。

而此番表態,澳媒則視為是中方「違反外交禮儀」的行為,他們認為中國使館透露了雙方通話的「細節」。

這一波「神」操作真是看得筆者很尷尬。不過,更尷尬的還在後面。

3、苦學中國歷史的澳大利亞主播「翻車」。

近日,天空新聞澳大利亞頻道播出了一段譴責中國的節目,然而,節目中列舉的例子讓人哭笑不得。

主持人先是宣稱根本沒有哪國軍隊能宣稱「自己的戰爭歷史是清白的」,隨後,他順著前面這個荒誕的假設,列出一堆所謂「中國歷史上搞過屠殺」的例子。

可尷尬的是,他舉出所謂「中國政府搞屠殺」的例子,是下圖這個事件:

圖片截取自天空新聞澳大利亞頻道視頻

試問,這位澳主播確認是研究透了中國歷史麼?稍微懂點中國歷史的夥伴都知道,這圖實際上指的是「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再說的簡單點,這就是國民黨的「黑歷史」。

澳主播果然會「扒」,接著他又「扒」出了國民黨的另一段「黑歷史」—— 「焦土政策」,當時的國民黨政府企圖用燒毀長沙市內民居的方式來阻撓日寇進犯。

隨後他又吐沫橫飛地宣稱,「中國人在二戰期間從來不講任何交戰規則。」

這個不知從何而來的指控,更是讓人錯愕不已。喜歡歷史是好事,但是顯然這位澳主播還不夠認真仔細,若真要「扒」歷史,筆者倒是建議他重溫一下當年殖民澳大利亞的白人是如何血腥殺戮當地土著的歷史。

當然,其實很多看似不可思議的行為,其背後必然有歷史根源。

澳大利亞如此貼近美國,其實源於二戰時期的恐慌和焦慮,以及被母國的拋棄和背叛。

澳大利亞雖然經濟上很大的程度上依賴著與我們中國的貿易,但是行為邏輯處處跟隨美國,只有抱上美國的大腿,它才會緩解內心的安全焦慮。

相較之下,日本則顯得精明太多!

如果說,在與中國對抗方面,澳大利亞是蒙著眼睛往前闖,那麼日本就是一步一個「算計」,更懂得如何掌控局面與布局。

1、對抗歸對抗,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日本絕不犧牲自己的切身利益。

回想疫情初始,中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與其他國家的落井下石對比,日本簡直是一股清流。當時日本的快速反應和全力相助,還令不少中國網友深受感動!

不過,「雪中送炭」是不會影響日本「趁火打劫」的。

剛剛給中國送完口罩,轉背就「點名」中國,稱中國「只考慮建立於己有利的國際秩序」,「不掩飾以擴大自身影響力為目的加強國家間競爭的野心」,提醒日本有必要引起重視。

別忘了,美國和日本始終是在同一戰線的。日本懂得在何時加強攻擊姿態,知道如何在美日同盟框架內部保持一種此消彼長的力量平衡。

眼下,釣魚島又被日本拿出來做文章。雖然就在剛剛過去的11月底,中日會談剛達成了「分量十足」的五點重要共識和六項具體成果。而輿論也是對後疫情時代的中日關倍加期待。

不得不說,日本真的很會「打太極」。

2、利用他國,「隔空打牛」!

要說這裡的「他國」,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

印度的野心大家都看在眼裡,不過無奈自身火候不足,被美國利用了,還被日本利用。說起來印度還是自稱是「大國」,如今看來真是唏噓。

就拿前段時間籤署的RCEP來說,最初設想其實是「10+3」,10是東協十國,3是中日韓,並未包括印度、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這三個國家。

然後,就是日本提出讓這三國參加RCEP談判。後來印度加入談判,開始各種插科打諢,就是一「攪屎棍」。到了談判後期更是把矛盾直指中國,實際上印度就是在阻撓RCEP,扮演了日本的「打手」。

可以預測的是,日本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勸說印度重回RCEP,因為它需要一個處處和中國作對的印度。

3、鼓動中美對抗,自己坐收漁利。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辭職後曾接受媒體採訪,他透露「川普對抗中國是我的建議。」

日本首相菅義偉與拜登通話(圖源:日本共同社)

顯然,川普也把安倍的話給聽進去了。川普執政四年期間,對中國耍了多少招數,這裡面又有多少是日本的「功勞」?可謂是細思極恐!

安倍政府扮演著美國反華「代理人」角色,但其陰謀之深,如今「亞洲小北約」的主導權其實是被日本抓在手中。

再看看日本新首相菅義偉,有輿論說菅義偉就是安倍的一步棋,如今看來群眾的眼睛果然雪亮。還記得菅義偉和拜登通的第一個電話嗎?日媒方面報導稱,拜登在電話會談中聲稱,釣魚島是《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

畫個重點,拜登的表態是日媒報導的,這個是關鍵。借他人之口,說自己的話,日本這「功力」的確讓人「佩服」。

總之,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日本,都不過是美國的「鷹犬」,對於這些噁心人的小跟班,我們自然嗤之以鼻,同時也不會掉以輕心。(趙家龍)

相關焦點

  • 美國的跟班排名,加拿大、以色列、英國、澳洲、日本韓國紛紛上榜
    英國三號跟班是澳大利亞,美國發起各種戰爭,澳大利亞經常也都跟著,雖然兵不多,但一定要表明態度,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等幾乎不缺席,澳大利亞靠著賣礦和剪羊毛,人均收入十分高。賣礦是澳大利亞重要的收入來源四號跟班是以色列,第一次中東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要求十多個阿拉伯國家停戰,然後美國援助了大量裝備和物質支援以色列,最後以色列戰勝十多個阿拉伯國家。
  • 澳大利亞陷入近30年首次衰退,為得到中國市場,同美國產生矛盾?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江上明月】根據澳方發布消息,由於疫情的原因,使得如今澳大利亞的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根據澳方的統計,澳方的GDP已經嚴重的下降,增長率也是初期的底,澳方認為這是從2009年 以來,面對的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對於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澳方這次真的著急了。
  • 同為新大陸,面積差不多,為何澳大利亞人口只是美國零頭
    文/寂寞的紅酒澳大利亞是南半球面積最大的一個國家,面積有760多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佔有整塊大陸的國家。說起來,澳大利亞和美國條件差不多,同為新大陸移民國家,同處於溫帶,面積也差不多,為何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人口僅僅是美國的零頭?
  • 澳大利亞開始針對中國打疫情牌了,同為東方國家,為何要這樣?
    近來,澳總理莫裡森、外長佩恩、國庫部長費萊登伯格、內務部長達頓、衛生部長亨特等集體表態要對中國疫情處置和信息發布等情況進行「國際獨立調查」。我中方對此多次表示反對和抗議,但澳方立場看上去卻異常堅定,大有不惜犧牲澳中關係為代價。緊緊跟隨美國「甩鍋」中國的步調,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質疑令人吃驚。
  • 曾經總愛黏著英國的澳大利亞,為何突然唯美國馬首是瞻?
    彼時的澳大利亞,還正在一心一意的跟著自己真正的母國在全世界到處浪著,甚至將自己的王牌部隊派出去幫助英國作戰,可謂是至情至性的了…那麼,這裡不免就有一個疑問,從英國到美國,為何澳大利亞這麼的跳脫?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塊孤懸海外的「孤島」,在定位上有點兒類似於曾經的美洲大陸,遠離歐亞大陸,同樣也遠離了文明。
  • 美國的盟友很多,澳大利亞為何反華最甚?
    原標題:社評:美國的盟友很多,澳為何反華最甚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資料圖路透社)中澳關係陷入持續緊張,兩國的部長級以上往來已經停了一年多了,很多澳大利亞輿論將中國描述為主要外部威脅和挑戰,而在多數中國人的眼裡,澳大利亞的形象已經從重要貿易夥伴、良好的留學和旅遊地
  • 紐西蘭為何沒能與澳大利亞合併為一國?
    澳大利亞,一個人口只有兩千多萬的國家,而且本可以憑藉遙遠的地理位置,遠離世界紛爭。但澳大利亞從獨立開始就沒少摻和世界上的歷次戰爭。▲1943年,澳大利亞士兵展示了他們在紐幾內亞凱阿皮特俘獲的日本國旗澳大利亞常常同另外一個大洋洲國家相提並論。這就是紐西蘭。
  • 相距一萬四千裡,明知徵服不了,日本當年為何還非要打澳大利亞?
    1941年末,伴隨著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作為二戰重要組成部分的太平洋戰爭爆發。關於日本為何要南進挑戰英美,這個話題已爭論了多年,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日本人這次是鐵了心要徹底把美英為代表的西方勢力逐出亞洲。
  • 澳大利亞種族優越感:「小跟班」骨子裡藏著大英帝國「種族等級」
    觀察我國這些年的發展,你會發現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一邊緊跟美國的步伐,對著中國嚷嚷,一邊又靠著中國市場瘋狂賺錢,好處全被他一個人佔了。澳大利亞的甩鍋、污衊,影響了中澳之間的友好貿易。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許多產業因此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 澳大利亞陷入危機,印度能當這個救世主嗎?
    澳洲發現救命稻草,印度真能當這個救世主嗎?全文2486字,閱讀需約6分鐘澳大利亞看上了印度市場,印度也急需一個貿易夥伴。這兩個"親美反華"的國家似乎有意抱團取暖,甚至聯手針對中國。01印澳為何"郎情妾意"?
  • 不再續約,中國將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又是美國搗的鬼?
    英國路透社報導,瑞典空間研究中心的澳大利亞分部衛星站,這座位於澳大利亞的衛星站自2011年以來,就曾與中國方面籤訂了合作協議,同意讓其設在該國的一處衛星站為中國的太空探索科學項目提供支持。但是,該中心卻於近日宣布,將在合約到期後不再與中國繼續合作,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失去澳大利亞的衛星站?
  • 就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應對中國,澳應該向日本學習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澳大利亞因為同美國為盟友關係,近幾年來與中國之間經常發生摩擦,導致雙方關係不斷惡化,矛盾逐漸升級。特別是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後,澳大利亞政府無端指責中國,並要求進行道歉賠償,這讓兩國本就緊張的關係,變得更為嚴重。據觀察者網報導,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在《南華早報》舉辦會議上,公開聲稱政府在應對中國問題上,應該同其搞好外交關係,不能因為一些問題就同中國發生矛盾。
  • 澳大利亞對華態度改變 中國發展為澳帶機遇
    前者直言「中國威脅」,並聲稱:「如果中國不仔細解釋其軍事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結構,如果中國不主動向其他國家說明其軍事計劃,那麼可能引起其鄰國的擔憂。」而後者則「歡迎中國的崛起」,「中國國防力量提升以及軍事現代化是其經濟增長的必然和合理結果」,「澳大利亞不再視中國為對手」,「澳政府政策旨在支持中國和平崛起,並確保本地區戰略競爭不致引發衝突」。
  • 澳大利亞為何成為了南海對峙中國的急先鋒?
    6月4日,《澳大利亞人報》中文版撰文,稱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部署非常快速,以至於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已經無法改變現狀,南海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關係其重要的安全利益,這就決定了即使沒有美國,澳大利亞也需要獨立開展自由航行行動。在剛剛舉行的香格裡拉對話上,澳大利亞防長佩恩暗示中國在南海霸凌其他國家,違背了國際法原則。
  • 澳大利亞終於認清現實,拒當美國馬前卒,不再為美軍出動一兵一卒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美國等幾個軍事大國的軍事行動十分頻繁,導致國際局勢也變得十分緊張,尤其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開戰之後,很多國家都意識到,戰爭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因此很多國家都開始為自己的國家安全做準備,不過有一個國家的表現卻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一直以來都緊跟美國步伐的澳大利亞突然轉變態度
  • 日本奇特的「黑船祭」,為何紀念美國佩裡將軍
    中國和日本雖然同屬亞洲,但是,中國和日本文化卻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日本在近代作為亞洲最聰明的學生,奉行「脫亞入歐」,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被殖民統治的危機。如今,日本橫須賀每年都有「黑船祭」活動,這個活動竟然將侵略者當做英雄一樣懷念,為他立碑,這在我們中國人眼裡是難以理解的,想必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馬休佩裡這個人。馬休·佩裡出生在羅德島海軍家庭,父親和哥哥也是海軍將領。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休·佩裡率領遠徵軍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 美國休斯敦領館關閉後,澳大利亞也要求關閉中國領館,中方痛斥荒謬
    近期,中美兩國關係不斷下降,前段時間美國公然違反國際法關閉了駐休斯頓的中國領事館,近日,身為美國「小弟」的澳大利亞也開始蠢蠢欲動了。澳大利亞媒體還報導稱澳國防部日前發出警告聲稱有"高度活躍"的外國間諜意圖竊取該國軍艦建造的機密信息。中方對此回應,澳方的言論毫無依據,非常荒唐。
  • 澳大利亞為何捲入韓戰?出兵1.7萬餘人,僅獲美國一紙承諾
    當時澳大利亞僅有820萬人口,正規軍也只有9萬人,可見他有多麼賣力。澳大利亞跟朝鮮相隔大半個地球,從地緣上看,屬於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一般觀點很容易誤以為澳大利亞屬於西方陣營,參戰是其必然選擇,但這並不能解釋澳大利亞為何如此積極而賣力。當時的澳大利亞並不像現在這樣堅定地站在西方陣營,與美國的關係也磕磕絆絆有許多小矛盾。
  • 美國暫停受理永居居民籤證,澳大利亞這次還會做「跟班」嗎?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澳華財經在線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21日在白宮發布會上宣布,為保護美國人的就業,將暫停發放綠卡,為期60天,之後將根據經濟形勢決定是否延期。相關行政令已於近日籤署。暫停發放綠卡影響最大的是目前已經在美國境內、正準備改換成永久居民身份的外國人。
  • 丟掉中國市場,澳大利亞轉向印度,美國紅酒市場也被日本搶佔
    在中澳貿易發生變化之後,澳大利亞就在為找下家而煩惱著。按照澳大利亞方面的說法,受中澳貿易的影響,澳大利亞至少有價值200億澳元(約1000億人民幣)的商品,不知道該銷往何方。在當今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持續消耗大量的產品,永遠處於「飢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