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車之前先說個小故事,故事主角是巴西大型軍工企業Engesa,巴西的裝備一直是採購本國產品或者美式裝備。但1991年打完第一次海灣戰爭,該企業在失去伊拉克這個最大客戶後破產了。重點來了!之後巴西引入競爭,選擇和義大利依維柯合作開發輪式裝甲車,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還是殺雞儆猴順便敲打小弟?細思極恐。
巴西和依維柯防務在本土製造新輪式裝甲車的合作推進很快,2010年至2011年期間就生產出16臺測試車輛。之後2012年8月籤訂了86輛的採購合同,2013年12月又追加了26輛訂單。2014年12月繼續追加60輛訂單。
要說依維柯VBTP-MR型輪式裝甲車,必須稱它為平頭哥,看看鏟刀一樣的車頭怎麼就那麼平。作為裝甲車標準的彈道防護設計,該車做到了兩個極致,正面是超大角度的防護裝甲,側面是垂直的無角度裝甲,不知道駕駛員是否敢開著它衝鋒在前。
車頭造型也很特殊,沒前擋風玻璃,甚至類似坦克的觀測口都沒有,而駕駛員只能通過天窗探出一個頭來觀察。天窗只有一個敞篷的防彈玻璃擋板,駕駛員經常會用到盲操技能,因為看不到操作臺。
平頭哥永遠是平頭哥,看看車頭的上裝甲蓋板,除了駕駛員天窗簡直一平到天際。帶角度的裝甲蓋板四角位置分別安裝一個大燈,被保護在金屬框架中的車燈為圓形,前後通透方便維修更換,更方便作為對方的靶子。
車頭下裝甲蓋板角度較大,同時兩側各有一個拖車掛鈎。車頭兩側各安裝了一個後視鏡,當然只有駕駛員探出頭才能看的到,駕駛員前的防彈玻璃可以放倒。車頂除了武器系統還有1+1+2四個天窗,分別位於駕駛員、指揮員、車尾頂部。
車內布局為2+1+8模式,分別是前排駕駛員2人、指揮員1人、乘客8人。乘客座椅採用防碰撞包裹式設計,頭部兩側均有防護墊,配合四點式安全帶和直通車頂的輔助把手,不管外邊如何顛簸,車內乘客穩如泰山。
平頭哥配備UT30BR無人炮塔,指揮員能夠直接在車內通過液晶屏幕操控。看看這個配置有沒有模擬器的既視感,就是顯示器有點小,本人預測這個屏幕肯定會被VR眼鏡所取代。
車輛行駛的操作方式還是方向盤加踏板,在狹小的空間內儀表臺被兩個多功能顯示屏取代,在左側顯示屏上方布置了很多功能鍵。最醒目的是功能鍵上方大大的紅色緊急報警燈,估計亮起時就要棄車了。
這款水陸兩棲輪式裝甲車搭載依維柯Cursor 9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383馬力,最大扭矩1500Nm,陸地最高速度90公裡/小時,水面最高速度9公裡/小時,轉彎半徑9.9米。
平頭哥滿載戰鬥重量18.3噸,空載重量14.5噸,車體長度6.91米,寬度2.7米,高度2.34米,最小離地間隙0.45米。車輛越野性能一般,最大爬坡60%,邊坡30%,垂直障礙0.5米,溝槽跨越1.3米,水陸兩棲是最大亮點。
這款車屬於18噸級6×6輪式裝甲運輸車系列,可以通過C-130型大力神運輸機空投。但車輛右側的進氣格柵屬於薄弱部位,缺少防護,也是前文中猜測駕駛員不敢衝鋒的原因,畢竟衝過去側面的弱點就暴露了。
平頭哥採用V型防爆破車身底盤,全車包裹在厚厚的裝甲內,車輛輪轂也被裝甲保護的很好,為了配合兩棲功能使用的是密封式液壓減震。車輛尾部比車頭更平,車門使用搖把式把手,三色尾燈在車尾中部兩側,而在兩側尾燈下方均有一個小型螺旋槳,使車輛能夠在水中也快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