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邸制報告起草人:應限定4類官員 房子國家統一構建

2020-12-19 東北新聞網

  官邸制,作為一種公務人員住房的制度,已在國外實施多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探索實行官邸制。短短幾個字,瞬間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作為「中國特色官邸制研究」課題負責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近日接受了京華時報的專訪。他介紹,課題報告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以建議形式上報中央,建議提出了適用於官邸制的4類官員。

  □談背景

  為何起草?遏制以權謀房

  京華時報:官邸制報告在什麼背景下起草的?

  汪玉凱:1998年「房改」以前,我國的領導幹部曾長期享受著國家福利分房,「房改」後,官員住房逐步走向市場化。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嚴重的住房腐敗問題。比如部分領導幹部超標違規、非法佔有、集資建房等,或者利用手中職權,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購置商品房、限價房等。至於領導幹部因為工作調動、異地任職,或者高級幹部進京等,由國家為其提供住房中存在的國有資產嚴重流失的問題,更是相當普遍。

  可以說,部分領導幹部「以權謀房」,已經成為領導幹部腐敗的新形式、新趨勢。幹部住房監管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官邸制的課題在今年7月形成了三個研究報告《國外官邸制研究》、《中國古代官邸制研究》和《當前我國領導幹部住房現狀分析與改革趨勢》,並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的名義及《關於建立中國特色「官邸制」的建議》上報中央,最後被中央採納,體現在《決定》中。

  □談範圍

  對象是誰?針對4類官員

  京華時報:官邸制實施範圍包括哪些?

  汪玉凱:官邸制人員適用範圍宜限定在四個方面。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中的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人大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及其他政治局常委;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二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書記、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以及法院院長和檢察院檢察長;三是市、縣(含縣級市)兩級的書記、市長縣長、人大主任、政協主席、法院院長和檢察院檢察長;四是異地交流的領導崗位如組織部長、紀委書記等。如果不屬於異地交流任職的官員,可以執行正常的房改政策,不屬於適用官邸制的範圍。

  京華時報:官邸制能否解決現存的住房腐敗?

  汪玉凱:中央雖然採納了課題組的建議,但官邸制的具體實施範圍、對象等等都還需要中央進一步確定方案,將來具體哪幾級官員需要實行官邸制,還需中央進一步確定。

  官邸制並不是萬能的制度,它不能解決所有的官員住房問題,僅只能解決重要職位官員在任期間的住房問題。但從長遠角度來講,官邸制是有利於防止腐敗、防止「以權謀房」現象的。

  □談房源

  房子哪來?國家統一構建

  京華時報:官邸房源從哪裡來?官員住是否收費?

  汪玉凱:按照國際慣例,絕大多數官邸和公宅都是免費入住的,即使交費也是象徵性的。按照我國國情,對於所有國家擁有的官邸和公宅,實行免費入住較為合適。官邸和公宅的內部設施和維修,國家要建立統一制度予以規範。

  京華時報:怎麼解決官邸制之外的官員住房問題?

  汪玉凱:主要指那些不參加房改的正部級以上,但又不屬於實行官邸制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為他們在任職期間提供公宅,卸任後搬出。具體來說主要包括除政治局常委以外的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等。

  京華時報:官邸制與公宅制有何區別?

  汪玉凱:國家和地方的官邸,是權力的象徵,特別是國家領導人的官邸,很容易成為國家的代名詞。官邸一般是單獨建設的,符合條件的官員必須入住。「公宅制」裡的房屋可以是租賃,也可以是國家建設,符合住「公宅」的官員也可以選擇不住,領取住房補貼後自己去解決住房問題。

  在確定實行官邸制和公宅制的範圍時,有兩個問題至關重要:一是要堅持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也就是從新擔任領導職務的幹部中實施,原領導人以及離退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可採取自然過渡的辦法。二是研究建立原領導職務和新任職務之間的對接機制。比如原來一位參加過部長級房改的領導如果提升為國家領導人了,那麼可在保留原來房改房的同時,享受國家提供的官邸或者公宅,任期結束後應該搬出,可在保留現行正部級領導幹部享受220平方米住房的基礎上,再給予一定補償。

  

相關焦點

  • 報告起草人談中國特色官邸制:應限定4類官員
    他介紹,課題報告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以建議形式上報中央,建議提出了適用於官邸制的4類官員。  □談背景  為何起草?遏制以權謀房  京華時報:官邸制報告在什麼背景下起草的?針對4類官員  京華時報:官邸制實施範圍包括哪些?  汪玉凱:官邸制人員適用範圍宜限定在四個方面。
  • 尹奎傑:解決「房腐」 官邸制推進方式應當自上而下
    原標題:專家稱官員或建造豪華官邸 需克服反腐一招靈企望 官邸制的主要含義是,為高級幹部配置官邸,其配偶及子女可以在高級幹部任職期間一起居住;一旦該高級幹部離開崗位,該高級幹部和配偶子女均應及時騰退,由下一任高級幹部居住。
  • 「探索官邸制」引關注 看世界各國官邸制實施
    官邸,是國家為一定級別的官員在任期內提供的居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方案中,「探索實行官邸制」雖只有寥寥數字卻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有觀點認為,官邸制將成為遏制官員腐敗的利器;也有人擔心,實施之後反而會成為變相福利。而實際上,官邸制這一官員住房制度在國外已實施多年。  首先來看美國的官邸制。
  • 盤點各國官邸 美國官員入住官邸不能多帶親戚
    例如擔任部長以上的公職,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費的職務用房,標準是全家1~2人的住3房套間,3個人住4房套間,4~5人住5房套間。中下級公職人員如果無住房就無法工作者,也參照上述標準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職務用房者,則應繳納正常租金標準一半的房租。  此外,法國除政府領導人之外,國家對各部部長並沒有實行統一的官邸制度,而是實行了「住房補貼制度」。
  • 潘玉萍:國外官邸制特色與借鑑
    所謂官邸制,是指處於任期內國家官員的住房通過國家相關部門提供保障的一種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探索實行官邸制」堅持了辯證借鑑的原則,既要學習西方先進經驗,又要借鑑我國古代的傳統做法。   國外實施官邸制的現狀分析   國外許多國家實行官邸制,他們既有共同之處,又各具特色。
  • 世界各國官邸盤點:美國只要求官員交納1美元年租金
    發達國家或地區一般都具備比較完善的官邸制,雖然具體的實施細則存在差別,但共同特徵是政府為相關公職人員提供住房和辦公用房,任職期間入住,卸任後搬出。與此同時,這些國家還擁有比較完備的官員財產監管體系,通過嚴格的公眾監督和政府監管保障官員住房、薪酬待遇的公開透明。
  • 世界各國官邸制透視 美國只需交納1美元年租金
    與此同時,這些國家還擁有比較完備的官員財產監管體系,通過嚴格的公眾監督和政府監管保障官員住房、薪酬待遇的公開透明。、副總統、州長、副州長和大、中城市市長提供官邸,任職期間可享用,任職期滿應搬出。中下級公職人員如果無住房就無法正常工作者,也可以參照相關標準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職務用房者,則應繳納正常租金標準一半的房租。除政府領導人外,法國對各部部長沒有實行統一的官邸制度,而是實行住房補貼制度。
  • 古代公務員的官邸制:被貶官員只能租住民宅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官邸制」。  實際上,自秦漢起,中國古代的赴任官員,就由國家提供住房。不過,那時的官員住房不叫「官邸」,而叫「官舍」。  「官舍」,就是官吏的住所,因為常與官衙連在一起,如今日之「機關大院」,所以有時也兼容辦公場所的含義。若用現代語彙表述,大抵就是機關住房的意思。
  • 人民網評:探索官邸制,徹底根除「房腐」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探索實行官邸制。儘管在洋洋灑灑的「決定」全文中,這不過是寥寥數字,但是「官邸制」一經出現,就迅速佔領各大網站頭條,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何為官邸制?通俗地說就是由國家為重要官員在任期內提供住房的一種制度,官員只有居住權,沒有產權,因此任職期滿後要退出官邸,所謂「鐵打的官邸,流水的官員」。
  • 香港官邸制
    2.4萬平米的庭院中繁花似錦,遠處維多利亞港灣錦上添花。繁華、氣派、體面。在香港做公務員做到最頂層,便有入住這半山大宅的待遇。除了接待貴賓,禮賓府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香港特首的官邸。樓齡超過一個半世紀,回歸前叫總督府,歷任28位香港總督中有25位曾以它作為官邸和辦公室。
  • 我國將探索實行官邸制 不準領導幹部多佔住房和辦公用房
    11月15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公布,決定提出,規範並嚴格執行領導幹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準多處佔用住房和辦公用房,並探索實行官邸制。官邸制是一種官員住房的制度,簡單來說,官邸是國家為一定級別的官員提供在任期間居住的住所,官員本人對此沒有產權。官邸制已在國外實施多年。
  • 有多少官員除了辦公室外還有「官邸」?
    原標題:有多少官員除了辦公室外還有「官邸」?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7月16日全省科技創新推進大會上的講話中「嚴令」,山西省一些地方有的領導幹部「習慣」在住地辦公,不到辦公室辦公。他要求「從今天開始,全省各級領導幹部一律到辦公室去辦公」。(7月20日《山西日報》)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荒唐,更讓人不可思議。
  • 唯一「一夫多妻」制,限定能娶4名妻子的國家,700萬華人前去定居
    2020-09-10 17:31:21 來源: 娛樂族人 舉報   唯一「一夫多妻」制,
  • 日本首相官邸官員:我們部門「都瘋了」
    報導稱,記者、議員、內閣部長和首相官邸的工作人員每天都在互相交談,但似乎沒有一個人知道首相即將辭職的消息。當地時間下午兩點出現關於安倍辭職的首條新聞報導後,當地記者們「瘋狂」打電話給消息人士以證實這一消息。一位首相官邸的公共關係官員說,她很吃驚,「(我們部門)都瘋了。」
  • 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很有名,但我國宋代已有官邸,領先英國600年
    宋代的官邸大致出現在公元1071年,是宋神宗時代「王安石變法」的產物。而在此之前宋代的「京官」們,無論是宰相還是其他官員,都是採取或租房或買房的辦法,才得以在首都東京安身立命的!這種居住方式有難以避免的弊端——容易洩密!因為官員們政務繁忙,有時即便是下班以後仍需處理一些緊急公務。
  • 媒體介紹香港官邸制:僅特首和司長可獲編配
    在內地,十八屆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決定》在「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部分中提到「探索實行官邸制」,隨即引發了廣泛關注。在香港,現時行政長官和三司司長都可獲提供官邸,也有相應制度進行規範,或可為內地探索官邸制提供借鑑。
  • 日本首相不住官邸是因為「怕鬼」?菅義偉曾笑著承認
    日本《讀賣新聞》近日報導,上任三個月後,日本首相菅義偉還沒有搬進位於首相府大樓旁的首相官邸。相反,他從國會議員住宅大樓乘車3分鐘往返。不知什麼原因,日本最有權勢之人的官邸已經空置了8年。有傳聞說,首相官邸裡「有鬼魂出沒」,因為那裡曾發生過「二二六事件」、1936年未遂軍事政變等血腥歷史事件。
  • 農村將實行「統一建設」?2021年所有村莊分為4類,有啥好處?
    剩餘那些沒錢買房子的農民無疑顯得尷尬,如果自己的村莊沒有產業的話,也只能不停地打工,期待著能買房子。高房價,其實對於農民來說,能夠負擔得起的真的不多,這下可能會更糟。現在能緩解他們處境的,估計也就是農村統一規劃了。到2020年農村將有統一的規劃?如有計劃,有何益處?
  • 衡水五洲國際官邸房子屋頂漏水 已督促維修
    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衡水五洲國際官邸交房一個月 房子出現屋頂漏水」問題,衡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回復表示:主管科室已聯繫開發企業負責人了解情況並督促儘快維修,目前已維修好業主反映存在的房屋質量問題並已電話回訪業主,業主表示滿意。
  • 臺灣「士林官邸菊展」開放 遊人如織
    當日,「2015士林菊花展」在臺北市士林園藝所開展,遊客將觀賞到大立菊、稀有保育類菊科大吳風草、臺灣原生菊、臺灣山菊等品種,展覽將持續至11月29日。新華社發(吳景騰 攝)據中評社報導 全臺規模最大、最有看頭的菊花盛會「士林官邸菊展」即日起到29日,開放免費參觀。16日上午,來自新疆、江西、河北、吉林、遼寧等地逾千名大陸遊客,湧入藍天豔陽的士林官邸,悠閒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