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戰車有了新發展 德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亮相

2020-12-10 海峽之聲網

    德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

    近日,德國弗倫斯堡汽車公司推出新型「創世紀」油電混動輪式步兵戰車(以下簡稱「創世紀」)。這種獨特的步兵戰車不僅具有科幻感十足的隱身外形,還因採用油電混動技術受到業界廣泛關注。據稱,該車於2017年開始研製,用於競標德國陸軍新型輪式裝甲車項目。「創世紀」將民用領域成熟的電動汽車技術引入重型戰車設計中,代表了電動戰車的發展趨勢。

    電動戰車由來已久

    用電驅動坦克裝甲車輛的設想並不新鮮,在早期坦克的設計研發中就曾出現,但最有名的要數德國「象」式/「費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

    德國在研製「虎」式重型坦克時,為提高機動能力,設計師推出採用電傳動系統的「虎」P重型坦克。該車裝有兩臺保時捷101/1氣冷汽油發動機,驅動發電機發電,為電動機提供動力,進而驅動履帶的主動輪旋轉。由於「虎」P重型坦克沒有解決電傳動系統的可靠性問題,德國最終選擇採用傳統機械傳動系統的「虎」式坦克方案。

    不過,「虎」P重型坦克製造出來後,仍被投入戰場,代號「象」式,部分車輛被改裝為重型坦克殲擊車,代號「費迪南」。這兩種戰車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最有名的重型坦克殲擊車。此後,德國又推出戰鬥全重高達188噸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仍然採用電傳動系統。

    德國人鍾情電傳動系統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採用電傳動裝置可靈活布置電動機的位置,推動戰車布局合理化。另一方面,電傳動系統的操控性優於當時的機械傳動系統。「虎」P重型坦克的電傳動裝置有3個前進擋和3個倒擋,能夠輕鬆變速,理論上可實現無級變速和無級轉向。儘管如此,由於技術限制,早期的電傳動系統普遍存在功率小、直線行駛穩定性差等問題。

    新技術催生「創世紀」

    隨著技術進步,電傳動裝置體積和效率達到與機械傳動系統相當水平。為有效利用發電機發出的電力,電傳動系統開始配備大容量電池組作為輔助電源。這樣一來,戰車既可依靠汽/柴油機驅動,也能憑藉電池驅動,成為油電混動車輛。

    進入21世紀後,各國普遍開始研究用於坦克裝甲車輛的油電混動技術。「創世紀」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推出的一款油電混動戰車,其良好的靜音行駛能力凸顯出電驅動帶來的優勢。該車戰鬥全重40噸,採用模塊化裝甲布局,可根據戰鬥威脅安裝不同防護等級裝甲。武器裝備是一個頂置炮塔,其上安裝有30毫米機關炮和並列機槍。炮塔和炮管經過隱身處理,可最大限度降低雷達與紅外信號特徵。

    「創世紀」的動力系統非常獨特。該車裝有一套柴電複合動力裝置,總功率高達1860馬力。設計與電傳動也有所不同,該裝置的柴油機推動發電機發電後並不供給電動機,而是為電池組充電,再由電池組為8個獨立電動機供電,分別驅動戰車8個輪胎前進。單個電動機或輪胎發生故障後,可調整為空轉狀態,確保戰車繼續前進。

    這種動力系統的最大優勢在於,電池組不僅是輔助動力源,還是直接驅動戰車前進的第二主動力源。在柴油機停止運轉後,採用電力驅動的戰車轉入靜音行駛狀態,大大降低被發現概率。另外,電池組還能充當「充電寶」,為其他車載用電設備充電。該車最大速度100千米/小時,使用柴電驅動時,能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600千米,使用電動機獨立驅動時,能以40千米/小時的速度靜音行駛150千米。

    推動全電戰車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起,人們開始探索採用電驅動、電傳動、電磁炮和電磁裝甲等技術的全電坦克裝甲車輛。採用柴電混合技術的「創世紀」正是探索成果之一。該車採用的技術基本解決電驅動、電傳動和電儲能問題,但要製造一輛全電坦克裝甲車輛,還需在電磁炮和電磁裝甲方面取得突破。

    然而,無論是電磁炮還是電磁裝甲,均需消耗大量電能,這意味著戰車電能儲備裝置將越變越大。這也是全電坦克研製中面臨的難題之一。「創世紀」不同於傳統電傳動戰車,儘管目前加入的大容量電池組僅供給動力系統,但它的出現,為在戰車上安裝電磁炮、電磁裝甲提供了有益探索。(虹攝)

相關焦點

  • 第三世界國家,購買量最大的輪式裝甲車:中國VN1型步兵戰車
    泰國在今年給我國開出了2.3億美元的訂單,其中主要夠買的為主戰坦克VT-4,但是這這份巨額訂單中還包括34輛VN1輪式步兵戰車。算上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向我國購買的VN1步戰車,VN1應該是我國出口最多的輪式步戰車,同時它也是我國維和部隊裝備的主要裝甲車輛。
  • 烏克蘭最新「阿塔曼」輪式步兵戰車公開測試,歐美戰甲俄式長矛
    「阿塔曼」6×6輪式步兵戰車3月23日,由烏克蘭私人Praktika公司開發的「阿塔曼」6×6輪式步兵戰車測試視頻出現在了美國視頻網站上,公開展示了其性能。「阿塔曼」6×6輪式裝甲戰車在外貌上和總體設計上積極向西方裝甲車靠攏,可以看作是烏克蘭軍工企業在吸收西方技術的基礎上開發的新一代輪式裝甲車,但是依舊留下了濃厚的蘇俄裝甲痕跡。這也是烏克蘭軍事裝備積極向西方學習,適應軍隊北約化改革的一部分。該車大量使用進口零件,車體由在歐盟和北約國家購買的材料製成,動力和底盤均在美國和德國公司製造。
  • 新型先進模塊化步兵戰車 深度解析:「山貓」步兵戰車
    前一陣匈牙利購買了一批新型的步兵戰車,就是今天的主角—KF41「山貓」步兵戰車(以下簡稱「山貓」步兵戰車)。 「山貓」步兵戰車 誕生之初 「山貓」步兵戰車的研製最早要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黃鼠狼」步兵戰車與21世紀初萊茵金屬集團與克勞斯
  • 美媒:中國機械化步兵實現現代化 新型戰車曝光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1月2日報導,目前中國曝光了一組有關其新家族裝甲車的手機照。多數照片是在這些裝甲車運輸時拍攝的,很明顯這些裝甲車正從工廠交付其使用者。報導指出,這些「X」式步兵戰車形似89式步兵戰車。
  • 臺灣軍工自行研製的步兵戰車---「雲豹」裝甲車
    "雲豹"戰車軍方代號為CM-32,是臺灣地區陸軍2005年定型的裝甲車。20世紀80年代初期,臺灣軍方從美國購進約300輛"突擊隊員"V-150輪式裝甲車,不過,V-150戰鬥全重不到10噸,乘員3人,載員2人,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其性能已經明顯落後。
  • 新步兵戰車服役,臺灣掙扎了13年還是結結實實做了「凱子」
    【訓練中的CM-34】所謂CM-34,是臺灣「雲豹」8X8輪式戰車家族的步兵戰車型。步兵戰車比裝甲輸送車的動力更強、火力更猛、裝甲更厚。只有縱深較大的戰場上才能為這兩種戰車提供分工合作的機會。以臺灣的短淺戰略縱深,只要頂不住解放軍的第一波攻勢就滿盤皆輸,哪有機會搞分工?因此,臺灣方面還是一直在想方設法,在CM-32基礎上搞真正的步兵戰車。但十多年過去了,臺灣自行研製小口徑機關炮和炮塔武器系統的努力終究沒有成功。
  • 德國的「山貓」,KF41履帶式步兵戰車
    說起山貓,大家肯定會想到中國的「山貓多地形車」,不過今天小面介紹一型國外的「山貓」,即德國的KF41履帶式步兵戰車。這型戰車可不是什麼老舊的型號,而是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在2018年推出的一型戰車。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它就不多做介紹了,畢竟它出品的武器,差不到哪去。當然這款戰車的研顏值可是非常高,非常的有科技感。它具有科技感的原因,就是它整個車身看上去非常的簡潔。其實這種設計就是為了坦克的隱身性能。據資料顯示,它車長為7.73米,寬3.6米,高3.3米,戰鬥全重達44噸,並且能搭載8名步兵。它的最大速度能達70千米/小時。
  • 油電混動汽車優缺點有哪些?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買車需考慮清楚
    為此有人創造性的提出了油電混動汽車的設計,那麼這種汽車的優缺點又是什麼呢?其實這款汽車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大家在買車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是否能夠接受。所謂油電混動汽車,就是指同時具備燃料和電力兩種動力系統,按照市場發展趨勢來看,這是一款過渡時期的汽車,最終要走向新能源汽車,也就是電動汽車的發展道路。
  • 烏克蘭重啟坦克改裝步兵戰車研製 準備再戰
    今日烏克蘭百業凋敝,但至少有一家工廠正在發「國難財」,這就是位於哈爾科夫的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最近有報導稱該工廠已經著手開始將烏克蘭庫存的T-64坦克改裝為重型步兵戰車,準備填補烏克蘭政府軍在與東部分離武裝戰鬥中遭到的慘重損失。這家設計局是二戰期間蘇軍著名的T-34中型坦克的「老家」,如今該廠的產品卻要參加與俄羅斯支持的分離武裝的作戰,「同室操戈」的悲劇令人感慨。
  • 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這種戰術雖然沒有挽救越南,但加深了軍隊裝備差距體驗感,刺激了我軍發展步兵戰車的決心。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和埃及開始一些秘密合作項目。通過易貨的形式,我國從埃及獲得了BMP1戰車實物。這些戰車回國以後就得到了測繪和仿製,1986年仿製成功,被命名為86式履帶步兵戰車。1987年,開始少量生產,意外情況:國內早期不考慮裝備,只是給阿拉伯國家提供出口。但軍隊開始現代化發展,時代改變了需求,86式步兵戰車加入了我軍裝備隊伍。
  • 中國VN17新型履帶式步兵戰車
    VN17是一款集強大火力、防護力、機動性和信息化能力於一體的全新一代30噸級重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是適應現代化戰爭需求,具有多種作戰功能的新型步兵戰車。其性能指標與德國的「美洲獅」、瑞典的CV90-30等國外先進典型戰車相似。 VN17履帶式步兵戰車主要用於快速部署、快速機動、突擊對抗、反恐維和、地域控制等行動,可獨立進行突擊、警戒、巡邏等任務,也可協同主戰坦克作戰。作戰環境主要有山嶽叢林地、沙漠戈壁和城市。其作戰樣式主要有山嶽叢林地攻防戰、沙漠戈壁地攻防戰、城市作戰、反空降作戰及非戰爭軍事行動等。
  • 德國「山貓」步兵戰車有多厲害?做工不輸工藝品,作戰選美兩不誤
    德國的工業產品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而在軍事工業上德國更是有著十分突出的成績,從二戰開始德國的戰車就一直在世界上領先,不管是二戰時的虎式還是二戰之後的豹2等一系列戰車都是德國工業的體現。在二戰後的機械化軍隊中,步兵戰車是重要的裝甲裝備,各國也有著適合各自需要的各型步兵戰車。
  • 德軍「山貓」戰車首批訂單,匈牙利成為幸運兒,替代蘇制裝備而生
    而如今,又一款新的重型裝備即將走進國際軍火市場,而中歐的匈牙利有幸成了該款裝備的首位海外買家,它就是德國新研製的"山貓"步兵戰車。 提到這款新武器,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生產廠商——德國萊茵金屬股份有限公司。
  • 苦苦折騰了十年,印度國產步兵戰車仍遭嫌棄,將徹底下馬
    印度國產未來步兵戰車(FICV)是一種輪式步兵戰車,採用現在流行的八輪形式,也就是印度版的「大八輪」,用來裝備快速反應部隊,提高印度陸軍的現代化高機動作戰能力。2009年,印度國防部雄心勃勃地宣布自主研製未來步兵戰車,計劃生產數量高達2610輛,完全取代老式的俄制BMP-1、BMP-2步兵戰車,總價值超過150億美元。
  • 中國NVH步兵戰車研製30周年:美英德三國齊伺候
    、新工藝等。後來發現,西方國家生產的底盤型號不比「武士」戰車自身的底盤便宜,沒有價格優勢。蘇聯的步兵戰車底盤倒是便宜,可誰敢和北約的最大號敵人合作啊,再說蘇式裝甲輸送車多是輪式的,偶爾有履帶式的長得也是個履帶牽引車的樣子,正面竟然開著大扇玻璃窗。
  • 一輛戰車就是一個車族 德國「山貓」憑實力走進匈牙利
    9月10日有報導稱,匈牙利國防部已授予德國萊茵金屬公司(以下簡稱萊茵金屬)一份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合同,內容包括218輛「山貓」KF-41步兵戰車。「山貓」系列步兵戰車是由萊茵金屬開發的最先進的裝甲步兵戰車,其中KF-31和KF-41兩型是履帶式的,後者是前者的升級型號。KF-41除採用大量先進技術外,外觀也非常「科幻」。
  • KF41「山貓」步兵戰車 德國萊茵金屬展出隱形裝甲車
    6月11日,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在法國國際防務展上公開了最新型KF41「山貓」步兵戰車。萊茵金屬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這種新型步兵戰車將滿足西方國家對此類裝甲車輛的需求。KF41「山貓」採用了模塊化設計,能夠在幾個小時內就變身成指揮車。
  • 和M1一樣貴,德國山貓步兵戰車賣900萬美元,不光靠隱身裝甲
    坦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登場至今,已經有百年的發展歷史了。雖然這一百年中世界有了很大變化,但坦克陸戰之王的名號始終沒有旁落。世界三大軍事強國,都有至少數千輛主戰坦克儲備。就是為應對未來的地面戰爭。然而,現在這種情況或許會產生一些變化,因為已經有國家開始拋棄主戰坦克,轉而大力發展或者購買步兵戰車以應對未來的地面戰爭。日前,據「防務世界」網站報導,北約成員國匈牙利已經和德國萊茵金屬公司達成協議,將訂購218輛山貓裝甲車。合同總價將達到20億美元!
  • 以後只有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油電混動,你會怎麼選?
    在全球汽車市場低靡的狀態下,中國開始重啟汽車市場,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新能源市場將迎來利好趨勢,那麼如果以後只有純電動汽車、插電混動、油電混動時你應該要怎麼選擇?下面就來講講這幾種汽車的特點。
  • 插電混動和油電混動,哪個更好?
    插電式和油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優勢也日益凸顯。插電式混動與油電式混動哪個車型的優點更突出?插入式混合動力車的優點一是能上綠牌,在難搖號、牌嚴格的一二線大城市不受限制,可隨時隨地自由出行。二是蓄電池的蓄電率高於油電混動型,電機功率大,動力響應速度快。三、插電混動可在一定條件下啟動電能回收模式,將汽油轉化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