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對越自衛反擊戰刺激,我軍步兵戰車從BMP1開始搞出了86式

2020-12-17 騰訊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在中國軍隊的裝甲洪流中,86式步兵戰車是過去裝備多年的主力裝甲戰車之一,它是我軍步坦協同作戰主要角色之一。

(中國86式步兵戰車)

我軍的步兵戰車研製起點是空白。在我國還處於特定的那個社會混亂時代,蘇軍已經裝備了步兵戰車。如同現在的核心技術被封鎖一樣,中國在那個時候在步兵戰車的研製上是沒有話語權的。我們遭遇了東西方雙面的技術封鎖,對於國外先進軍事裝備,只有看熱鬧的份。

最初並沒有步兵戰車概念,蘇聯和美國為首的各自陣營軍隊裝備的都是裝甲運兵車。這些車輛是純粹的運輸工具,步兵戰士搭載這些車輛目的是為了那層裝甲防護的厚壁能給自己提供一點安全保證,避免被敵軍火力殺傷,到了陣地人還要下車作戰。步兵戰車就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了。全副武裝的士兵乘坐在裝甲車內開槍射擊作戰,他們不需要下車。還有第二個優點:步兵戰車擁有重火力,可以提供給士兵們火力支援。士兵們有了這種火力和防護結合的戰車,戰鬥力提升了,和坦克的配合作戰能力也隨之提升。

(蘇聯BMP-1戰車模型)

冷戰時代蘇聯的姿態並不友好,在遠東地區部署有重兵力。而我軍還沒有完全實現機械化,兩者之間有極大的差距水平。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越南人熟悉我軍的戰術。我軍步兵很多時候還在用徒步行軍這種原始方式,或者乘坐在坦克車身外行軍,經常被越軍在叢林中的狹窄道路偷襲無防護的步兵。《芳華》電影中有段鏡頭就是補給部隊被草叢中的越軍偷襲,一直到一輛輕型坦克趕來為他們解圍,不然就全軍覆沒了。這種戰術雖然沒有挽救越南,但加深了軍隊裝備差距體驗感,刺激了我軍發展步兵戰車的決心。

(BTR系列裝甲車是另一種概念,主要是運輸兵員)

由於我國在研製戰車項目落後,也沒有技術基礎。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和埃及開始一些秘密合作項目。通過易貨的形式,我國從埃及獲得了BMP1戰車實物。這些戰車回國以後就得到了測繪和仿製,1986年仿製成功,被命名為86式履帶步兵戰車。1987年,開始少量生產,意外情況:國內早期不考慮裝備,只是給阿拉伯國家提供出口。但軍隊開始現代化發展,時代改變了需求,86式步兵戰車加入了我軍裝備隊伍。當時國際上對中國軍事技術實施封鎖,實質上那時候我軍沒有什麼選擇餘地,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說。

86式步兵戰車具有水陸兩棲功能,因為這種特性,西方人認為86式戰車優先裝備了東南沿海部隊。車身上有一門73毫米的短身管滑膛炮和紅箭反坦克飛彈,飛彈發射架就安裝在炮上。車輛最大速度是65公裡/小時,水上速度是7千米/小時。它顯示出來的機動能力比我軍普遍裝備的59式坦克要強,順帶牽動了新式主戰坦克的開發。

86式步兵戰車基本性能和原版的BMP1一樣。全重13噸,裝備紅外探照燈。乘員艙8人,背靠背乘坐。射擊孔內使用56式衝鋒鎗和81式自動步槍射擊。西方人認為,步兵還可以攜帶可攜式防空飛彈為車輛提供防空作戰,但多數情況下沒有這種現象。

(小日本的89式步兵戰車火炮口徑雖小,但是能提供火炮穩定裝置和先進火控系統)

關於裝甲車該採用哪一種火炮為步兵提供支援,世界主流一直存在兩派爭論。一派主張使用防空火力,另一派則強調反坦克用途。甚至還有中間的騎牆派:高平兩用炮。我國86式步兵戰車則傾向於反坦克作戰。但73毫米火炮存在各種缺陷,當時也沒人考慮太多,因為我軍首先要考慮解決有無問題,後面才去考慮技術水平發展。但實際作戰中,這門73毫米火炮有死角,而且不容易打中目標,命中率很低。隨著周邊國家的新式步兵戰車服役,86式的火力逐漸顯得落後。

(更換了炮塔的86A型步兵戰車)

(海軍陸戰隊的86式,也有一些改進)

既然73毫米火炮性能不佳,那麼我軍肯定是有應對辦法了。那就是車頂上還有裝備紅箭73反坦克飛彈。原本應對73毫米火炮對1300米以上目標無法威脅,紅箭73飛彈可以設計成對付1千米以外的裝甲目標,但也有缺點:該飛彈是線導,無法超過3千米。而且射速是2分鐘一發,這些缺陷都可以通過我軍大強度訓練避免。因為蘇制武器的風格就是可靠使用,且可以大批量生產裝備,不像西方裝備那麼嬌氣昂貴,還是很適合中國軍隊使用。

關於防護能力,BMP1和86式步兵戰車的裝甲板比較薄。它前面的傾斜式裝甲板有一定角度可以減弱穿甲彈的動能。但因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西方裝甲車和各類主戰坦克的主炮火力在1500米-1000米距離上都可以穿破86式裝甲的薄壁。這些弱點不僅存在於86式身上,其實全球各類步兵戰車都有類似毛病。還有一個最頭疼的敵人:地雷。這玩意就算,坦克碰上也要歇工。基本上對付輕步兵的火力,86式是沒問題,提升正面戰場防護能力是目前各國步兵戰車設計師的緊迫問題。

(我軍新款步兵戰車)

蘇聯人對BMP1不是很看重,他們有足夠的財力和工業能力研發出替代BMP1的其他步兵戰車。尤其是步兵戰車這種新概念戰法衝擊那些守舊的步兵軍官思想,所以蘇聯人還有很多其他型號的步兵車在同時服役。但中國不同於蘇聯,我們有自己的國情特色,所以86式仿製成功以後,不是結束而是起點。在86式的基礎上,我國通過更換火炮和炮塔,以及更換底盤各種技術消化摸透的情況下,起步自己步兵戰車工業項目。如今我國已經有各種輪式和履帶式步兵新戰車,以及配合新步兵戰車的主戰坦克。這就是中國和別國簡單仿製根本不同所在。參考資料《中國86步兵戰車》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講實話,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裝備落後越南十年!
    如果讓我從戰役學和裝備技術的角度去評價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個人認為越南軍在裝備技術方面優於我軍十年,而戰術素養方面則落後我軍二十年。
  • 對越反擊戰中 越軍步兵很優秀 經驗豐富 但我軍炮兵是終結者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狠」,在反擊戰開戰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宗旨:「蕩平越南有生軍事力量,不給小霸王留下一草一木」,在行動上要體現「快、準、狠」的特點。中國軍隊很好地貫徹了這三個字,尤其在「狠」上,令越軍膽寒。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陣亡最高長官都有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陣亡最高長官都是誰?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兩國陣亡最高長官都是誰? 59式坦克 1965-1975年,越南在中蘇的無私援助下,擊敗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獲得了獨立自由。不知道是不是這種氣氛衝昏了他們的頭腦,他們自以為有了很足夠的底氣,就開始蠢蠢欲動,想方設法到中國或者鄰國攫取利益,侵犯了我國的利益。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回國途中,越軍做了何事激怒首長?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回國途中,越軍做了何事激怒首長? 相信我們都知道,在中越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曾經不予餘力地幫助過越南,不僅給他們送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還幫助他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讓他們獲得統一。可是越南在國家統一之後不僅沒有回報我國,還在蘇聯的挑唆下對我國發動了侵略戰。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在老山爭奪戰中創造的一項世界紀錄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小施愛聊歷史」,小編今天講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在得到蘇聯的支持後,就開始不斷的騷擾我國邊境地區,原本我國只是提出了警告,可是越南卻變本加厲,於是我國最終爆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 越南王牌部隊308師,我軍一手訓練,自衛反擊戰中再給他上一課
    至此308師擁有步兵36、58、88和102四個團,一個第58炮兵團,一個第216高炮團,以及師直屬部隊。僅從部隊編制來看,這是一個類似於加強師的單位,在越軍中是當之無愧的王牌部隊。打316A師給308師看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時,越軍316A師和308師奉命駐紮河內,主要是保衛首都,擔任衛戍部隊的角色,而且可以視情況隨時出動增援北方戰場。316師與308師作戰能力相差不大,清一色蘇式裝備,是越軍六大主力師之一。
  • 「英雄坦克營」不是吹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最漂亮的一次坦克戰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高平戰役中,我軍坦克裝甲部隊首當其衝,被投入了最為重要的東溪穿插奪點戰鬥中。1979年2月17日晨6時55分,第43軍坦克團配屬給陸軍第126師,組成一支坦克、步兵、工兵等多兵種合成的特遣隊,執行向東溪穿插的任務。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卻打死了一個日本人,到底怎麼回事?
    「七九年自衛反擊戰的時候,在諒山打死了一個日本記者。」這個說法是很早時候在部隊採訪期間聽說的,當時有些半信半疑。,後來有意無意間看些資料,才發現這並非虛構,這名日本記者,就是《赤旗報》駐河內的特派員高野功。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卻打死了一個日本人,到底怎麼回事?讓我們還原高野功死亡的前後經過。
  • 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軍的五個之最
    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我軍距離今天最近的一場對外戰爭。這場戰爭,我軍僅用時16天便攻佔了越南北部眾多城鎮,其中包括諒山這樣的軍事重鎮,極大的打擊了越南的囂張氣焰,但與此同時也我軍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戰後我軍各參戰部隊進行了及時的總結。
  • 對越自衛反擊戰雙方部隊的單兵武器對比,誰更勝一籌?
    步兵班裝備—— 解放軍1個班:56式衝鋒鎗3支、56式半自動步槍4支、56式班用輕機槍1挺 越軍1個班:自動步槍或衝鋒鎗6支、班用輕機槍1挺、美式M79型40榴彈發射器1具、B40/B41火箭筒1具,如果不滿員,減少衝鋒鎗。
  • 對越自衛反擊戰,讓世界明白一個道理,千萬不要招惹中國炮兵
    中蘇矛盾達到頂峰,戰爭密雲籠罩在歐亞大陸,而中美關係實現歷史破冰,而越南戰爭結束後,對華態度開始發生明顯的轉變。在東南亞,剛剛統一的越南,並沒有修生養息,而是大搞戰略擴張,由於打敗了美國,背後又有蘇聯的撐腰,其軍隊通過繳獲美式裝備,和蘇聯的援助,軍事實力大大提升,而越南的野心也開始顯露。
  • 薦讀|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故事!
    原標題:薦讀|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真實故事! 對越反擊戰:越軍一個公安屯很堅固,我軍連打了三次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發起後,東線我廣州軍區第42軍125師奉命配屬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1營(裝備63式水陸坦克),從水口關突破邊境,向越南高平省復和縣城發展攻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了多少人?越軍軍史是這樣記載的
    面對越軍的不斷挑釁,我國多次呼籲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越方都置若罔聞,還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最終我國忍無可忍,被迫發起了自衛反擊作戰。經過近一個月的戰鬥,不僅收復了之前被越軍侵佔的領土,還攻佔了越南北部高平、萊州、黃連山和諒山等地,兵鋒直逼河內。此時黎筍慌了手腳,一度做好了遷都的準備。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殲滅敵軍後攻下陣地,發現的東西令人作嘔
    近代的對越反擊戰,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那次戰役歷時不到一個月,以我軍勝利告結。雖然看似行動迅猛,成果也令人滿意,但雙方的損失都不小。中國擁有寬容的大國風範,所以只是達到反擊效果後就撤退了,但越南卻不以為意,還繼續和我國發起了兩山輪戰,持續時間長達十年左右。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撤軍時,解放軍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撤軍時,解放軍的損失到底有多大? 眾所周知,對越反擊戰是一場由中國被迫發起的自衛型反擊戰,戰爭所造成的一切後果都是越南當年對局勢錯誤的判斷,做出錯誤的決定造成的。
  • 對越自衛反擊戰,在30萬人打擊下,北越成為越南最落後的地區
    1979年剛剛和美國打了20多年仗的越南,居然囂張的入侵中國雲南廣西邊境,當時的越軍狂妄的叫囂要打到南寧過新年,那時的中國和蘇聯的關係也一度陷入了僵局,當時蘇聯在中國東北邊境陳兵百萬,派遣了大量的坦克和飛機部隊,準備隨時空降士兵到北京,面對這樣一種緊張的局勢,我軍必須給囂張的越南軍隊以警示
  • 對越反擊戰,解放軍攻克的第一個越南省會城市是哪個?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在700多公裡正面上向越南北部邊境的六個省發起大規模攻擊。這六個省從西到東分別是萊州省、黃連山省、河宣省、高平省、諒山省、廣寧省。其中攻克了三個省會城市,即黃連山省省會老街市、高平省省會高平市、諒山省省會諒山市。
  • 「對越自衛反擊戰」五個焦點問題大詮釋!
    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下令對越南的侵略進行自衛反擊。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 在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不容小視」的解放軍炮兵
    在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炮兵也發揮了「不容小視」的戰場作用,正是由於在炮兵的火力支援和配合下,最終取得了這場反擊戰的全面勝利。參與這場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炮兵主要是從當時的新疆軍區某炮兵團抽調精幹組成指揮機構,以及下轄1個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營和1個76毫米口徑的加農炮營,在中印邊境西段的作戰中連戰連捷。從接到自衛反擊戰命令的那一刻,上級要求駐地在新疆喀什的解放軍參戰炮兵部隊,在4天內到達前線天文點防區,將一周的行軍時間壓縮至短短的4天,可以說時間是極其緊迫的。
  • 一個月兵臨河內,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橫掃越南整個北方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上可以稱之為戰爭的武裝衝突僅僅只有屈指可數的三場,分別是五十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年代初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以及七十年代末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而其中持續時間最長並且距今最近的就是從七十年代末持續到九十年代初的對越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