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七星巖景區發現古代外國人題寫"到此一遊"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在他人石刻上「踏刻」

  包公在端州留下的唯一真跡,內容是「與領導同遊」

  據稱這幾個單詞的意思是:來自(馬來西亞)某老城的某某

  外國古人「到此一遊」石刻在著名石刻《端州石室記》左側

  肇慶

  近日,有網友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旅遊時,驚訝地發現神廟浮雕上有人用中文寫上「丁錦昊到此一遊」,「到此一遊」居然塗鴉到了國外,此事引起網上一致撻伐。同時也引起網友對古今中外國人樂此不疲題寫「到此一遊」的關注。

  5日肇慶市民盧先生報料說,很早以前在肇慶七星巖風景區就有外國人在那裡「塗鴉」。

  外國古人拉丁字母「到此一遊」?

  羊城晚報記者聞訊趕到七星巖。據了解,七星巖摩崖石刻有500多幅,為中國少有的龐大摩崖石刻群。其內容包羅萬象,記述了肇慶的地理環境、山河變遷、歷史大事、宗教信仰、廟宇建築、巖石水土及朝代更迭等,其中,也有個別「同遊」、「同至」等類似現代「到此一遊」的石刻。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已成為國家級文物的「到此一遊」石刻,其實裡邊「藏」著不少有趣故事。

  經報料人指點,記者來到七星巖景區的石室巖山腳下,這裡有一大群摩崖石刻,在著名石刻《端州石室記》左側,一幅拉丁字母石刻赫然在目,上面刻寫著:「HEAUIME LLNNON PLROM KERAU」。(見上圖)

  「這幾個單詞至今仍沒被破譯」,記者請教在景區工作了20年的老資歷工作人員廖女士,她告訴記者,該石刻至少有上百年歷史,至於是哪個朝代刻下的,如今無法考證。

  景區另一位工作人員蘇女士則說,她曾與一位旅居德國多年的朋友QQ聊天,將此石刻內容發給對方求解,對方精通英語、德語。經一番研究後對方回覆說:此石刻是馬來西亞語言,「HEAUIME LLNNON」估計是姓名,很難譯,是東南亞的名字。「KERAU」是馬來西亞的一個老城,全句的意思大概就是「來自這個老城的某某」。

  「或許,遠在百年以前,一位講馬來文的古代外國人,曾來七星巖一遊,覺得這裡景色美麗,於是請人在石壁上刻字為據,遂成為今天外文版的『到此一遊』,」蘇女士以幽古情懷猜度說。

  包公陪上級遊覽留「同至」石刻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古代的「到此一遊」石刻,多寫某某與誰「同遊」、「同至」,或許,這些古人遊覽七星巖時,寫孫猴子在如來佛祖手上塗鴉「到此一遊」的作者還沒出世呢。

  記者發現,在傳播手段相對落後的古代,那些「同遊」「同至」背後,還蘊藏著珍罕的信息。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曾陪他的「上級領導」遊覽七星巖,並留下親筆揮毫。記者在工作人員指點下,在石室巖的石室洞裡見到了包公的真跡:「提點刑獄周湛,同提點刑獄錢聿、知郡事包拯同至。慶曆二年三月初九日題。」這幅石刻不大,刻在石室洞內一處比成人稍高的洞頂崖壁上,須抬頭仔細觀察,否則還難以發現。

  「包公曾在端州為官三年,留下的真跡在肇慶僅此一幅」,廖女士對摩崖石刻頗有研究,她說,1995年的時候,為了揚包公美德,讓遊人更加方便觀賞和拍照留念,星湖文物管理所特地將這幅石刻按原文放大,並摹刻到石室洞外顯眼處。

  「古代,一般遊人題字,須請刻工將字刻到巖石上,並要付給銀兩。」廖女士說,如果刻大幅又顯眼的,顯然要不少銀兩。包公以清廉著稱,因此,這幅石刻也頗合包公的清廉本色。

  記者查找肇慶史料獲悉,包拯在42歲時做了端州的知郡事,相當於現在的市長一職,那一年是公元1040年。他到任後,根治瘟疫,挖井取水,創辦學校,其為官公正廉明,不畏權貴,善理案件,短短3年政績顯著,包公的「上級領導」廣南東路提點刑獄周湛、同提點刑獄錢聿前來端州視察,見這裡百業興旺,民風淳樸,向老百姓作調查,眾人對包公勤政為民與清正廉明嘖嘖稱讚,有口皆碑。周湛、錢聿大悅,與包公同遊七星巖,包公於此時揮毫題字,在肇慶留下珍罕的墨寶。

  周湛回去後向皇帝上奏摺,讚揚包拯政績彪炳,是棟梁之材。宋仁宗於1042年下旨調包拯到開封府,包拯後來官拜樞密副使,最終成了名動天下的「包青天」。

  「包公這幅石刻,與老百姓題寫『到此一遊』意義有所不同,它有點政府公告的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政府官員政事活動簡訊。」廖女士解釋說。

  「踏刻」他人石刻被評「自羞自愧」

  石室巖除石室洞外,還有一個蓮花洞,兩洞相連,中間潭水相隔。蓮花洞入口處有一天然平臺,有「璇璣臺」3個大字石刻,璇璣臺左右崖壁刻滿了歷代名人的題詠。

  「璇璣臺」對面的石刻中,其中一塊頗為霸道。廖女士對記者說:「你瞧,它將相鄰的另一塊石刻削去了一部分,差點削蔽了另一塊的字體,這是典型的『踏刻』。」

  記者見到,「踏刻」的是一幅乾隆年間的石刻,刻的是「伍澤梁、雲志達等8人同遊」,被「踏刻」的是嘉靖年間肇慶知府李寵的一首詩刻。記者查史料獲知:李寵,湖北麻城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取第二甲第85名進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任肇慶知府。如今七星巖風景名勝區摩崖石刻還保存著兩幅「李寵題字題詠」石刻,其中一幅便差點被「伍澤梁、雲志達等8人同遊」石刻踏刻了。清乾隆元年(1736年),李寵第七世孫在肇慶任職,命人將該詩摹歸故裡。

  有趣的是,在「伍澤梁、雲志達等8人同遊」石刻的下方,又有人刻上4字評語:「自羞自愧」。看來,後人也看不慣這霸道石刻,要讓它「羞愧羞愧」。(文/圖 記者 李維寧)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廣東省肇慶市肇慶七星巖旅遊景點介紹
    肇慶七星巖到達目的地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肇慶市吧。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下遊,是珠三角9市之一。肇慶是遠古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古代多次成為嶺南的經濟文化中心。肇慶七星巖七星巖,便位於肇慶市端州區的中心。七座像北鬥七星一樣的巖峰巧妙地分布在湖面上,故名七星巖。
  • 廣東肇慶七星巖景區,處於市區中央的風景區,一年四季如春的美景
    廣東肇慶市區的七星巖景區在肇慶算得上數一數二的美景,這個景區因為處於市區的中央位置,所以很多人都稱作之城市之園。七星巖景區最大的特點就是景區裡面那些造型各異的石頭山,這些小型的石山分布比較散,但在景區的湖面上呈現出鬼斧神工的造型,遠遠望去就像是人工塑造上去的一樣。
  • 飄行嶺南肇慶七星巖.「原創」
    國家AAAAA級名勝景區2019/02/28廣東肇慶日落時分,我們住進七星巖首長住的地方:松濤賓館,偷笑。肇慶七星巖,這響噹噹的名字,是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很著名的山水風光了,如果追溯它的山水人文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宋朝。就像杭州西湖一樣,成了一方山水風光的代表。早晨才發現,我們住處旁邊就是一座頂天立地的孤立山峰。
  • 今非昔比的肇慶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的停車場購票處,名字叫「星湖風景區」,就因為這,我們明明已經到了景區門口,卻以為走錯了路,大費一番周折又回到了老地方。可能是疫情的原因,景區裡的人不是很多,景區很大,走來走去也沒有什麼很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我在心裡對自己默念,還沒到地方呢,還沒到地方呢。我印象最深的是兩頭擺放在寺廟門口的明朝紅砂巖獅子,經過了幾百年,還保存得很完好,大獅子的腳底下都各有一隻小獅子,很可愛。等我們找到了地方,看到了那兩隻獅子,總算讓我受傷的心有了一絲絲安慰。
  • 肇慶七星巖大橋恢復通行
    廣州日報肇慶訊 (全媒體記者於敢勇)為方便市民遊客進出七星巖景區,從昨天起,肇慶市星湖管理局七星巖管理處臨時開放七星巖大橋供行人通行(每天通行時間為早上6時至晚上8時),機動車禁止通行。需要自駕車從七星巖景區東門進入的市民遊客,可以選擇在東門廣場停車場或者東門沙地停車場停放好車輛後,步行通過七星巖大橋。5月30日,肇慶城區狂風驟雨,雷電交加。受瞬時強風影響,七星巖大橋因地質原因,造成基礎部分下沉,大橋西側的十多米石頭欄杆坍塌,大橋橋身出現變形,橋身存在安全隱患臨時封閉。在進行了專家勘查和必要的維護,確保了安全後,七星巖管理處決定從昨天起對行人恢復通行。
  • 行走在肇慶七星巖
    《遊肇慶七星巖》北鬥七星落九霄,人間仙境此逍遙。 雙源石洞幽河曲,千載詩廊妙語抄。以景色而言,七星巖與桂林、杭州並不一樣,古人給出的評價是「嶺南第一奇觀」,雖說有地域局限,但至少也是「第一」啊。七星巖是國內罕有的城市裡的天然山水盆景。從地質地貌上看,七星巖是喀斯特地貌,與桂林比較接近,但桂林最好的景色在城外的灕江,而七星巖,站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山水就在眼前。真是:「自古端州奇景異,勝名肇慶七星巖。 禪林八百真身塑,詩刻千年壁洞嵌。」
  • 肇慶七星巖七夕有活動
    集紅豆,兌飾品  推薦:肇慶七星巖  為迎接「七夕」佳節,七星巖景區專門打造了「七」字愛情文化主題旅遊線路/套餐,南方都市報「旅遊時代」特別邀請廣東珠三角七座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的7對情侶,免費到肇慶星湖景區,過七夕、遊七星巖、女生變身七仙女、賞七姐果、收集七顆南國紅豆
  • 廣東:肇慶七星巖星湖景區火紅落羽杉猶如北美風光
    火紅落羽杉中國園林網1月4日消息:與遊人湧動的風景線相比,肇慶七星巖星湖景區寧靜的火紅落羽杉猶如北美風光,為新年元旦增添了靜逸的風景。 新年是星湖落羽杉變色、繁花盛開的季節。肇慶七星巖景區為5A級旅遊景區,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20餘公裡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有「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 其中,景區摩內的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餘壁唐、宋、元、明、清及當代的名人詩題更為七星巖增輝添色。
  • 不辭長作嶺南人,人間仙境肇慶七星巖風景區名不虛傳
    5月10日,剛剛結束東西湧海岸線穿越,還在回味海岸線無敵美景,一幫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驢友又在提議①遊覽肇慶七星巖風景區。②雙月灣啤酒燒烤腐敗露營。最終選擇了七星巖風景區一日遊。周六晚半睡半醒捱到5月17日5點,滴滴到田寮油站上車點。好多驢友經歷類似,沒睡好,還有從東莞遠道而來的"波波盈"一夜沒睡。108名俊男靚女分乘兩臺大巴向肇慶進發。
  • 南海影視城.南國桃園 碧波湖鷺鳥天堂.肇慶七星巖景區二天遊純玩
    南海影視城.南國桃園.碧波湖鷺鳥天堂.肇慶七星巖景區二天遊純玩無購物無自費第一天:河源-南海影視城-午餐-南國桃園-碧波湖鷺鳥天堂。先參觀與南海影視城相鄰的南國桃園景區,是一處規模宏大的新興的旅遊休閒娛樂度假區。遊覽南國桃園,有桃花谷、碧波湖、鷺鳥天堂:聚集了3萬多隻鷺鳥,品種有灰鷺、小白鷺、中白鷺、牛背鷺、斑魚狗等十多種,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種類,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整個佔地面積8平方公裡,景點眾多,綠色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這裡四季氣候宜人,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環境幽靜,環境自然清新。是一處喧囂鬧市中的世外桃源。
  • 湖光山色美如畫——遊肇慶七星巖
    走了(包括小休)大約一個小時後,過了七星巖大橋,就看到了一九五九年來肇慶七星巖景區的時候朱德親筆題字「七星巖」。再沿青蓮湖岸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七星巖景區南門。進了景區南門,看到平靜清澈的湖面上倒映著長滿綠樹的兩座青山,中間有一條小橋相連,其美景不亞於桂林山水。高大的玉屏巖就在眼前,通過七星橋來到山環水繞、綠堤縱橫的石室巖,先上去看了「南華亭」。
  • 廣州自駕一小時,5A級景區肇慶七星巖旁民宿,超值承包你的暑期!
    近期參加了三晚四天的"城市網紅代言人"「肇慶民宿PK桂林民宿」體驗活動,首先第一站是在肇慶活動。 肇慶星湖風景區包括七星巖、鼎湖山兩大景區。前者位於肇慶市北部4公裡,後者則位於市東北郊18公裡。兩區相距不遠,但景色各具特色,是國家重點5A級風景名勝區。
  • 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在肇慶舉行
    11月21日,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暨2020年肇慶市首屆青少兒語言藝術大賽在美麗的七星巖景區啟動。據介紹,為進一步擦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這一金字招牌,彰顯肇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市民遊客讀懂「七星巖摩崖石刻」、了解星湖、了解肇慶,星湖旅遊景區從2018年就開始舉辦「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
  • 肇慶七星巖多圖隨拍
    印象中,小學時期貌似讀過肇慶七星巖的課文。問朋友,說木有,那是桂林七星巖,或你讀的可能是桂林山水。管它呢,這期為大家分享一組由 @設計師文風 拍攝的肇慶七星巖圖片。肇慶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相反,我買了一隻肇慶粽子。景點士多老闆說是特產,第一次在園區裡面吃粽子,連晚飯都可以省了。景區內的摩崖石刻,自然是亮點之一。據說這裡是嶺南地區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另外,還有溶洞是要欣賞一下的。
  • 肇慶七星巖景區 星湖溼地公園觀佛島勝景——「臥佛含丹」
    每年3月春分-9月秋分前後,肇慶七星巖星湖溼地公園觀佛島可出現勝景——「臥佛含丹七星巖被世人所發現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唐朝初期。七星巖七座巖山的排列,就恰如天上的 北鬥 七星投射到星湖上一般,絲毫不差,古人深以為奇,美其名曰「七星巖」。據悉,就是七星巖的數座巖峰、山崗一起組成了此身長約1.2公裡、活靈活現、形似仰臥的睡佛,故亦有人以此解讀為「佛道相融」。你,有問道心中的那個答案嗎?
  • 漫談肇慶七星巖與「北鬥七星文化」
    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2公裡處,由五湖
  • 肇慶七星巖:推出「五龍亭水月夜星湖」和「七星巖東門國潮集市」新項目
    星湖景區開始探索夜間經濟發展新模式,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推出「五龍亭水月夜星湖」和「七星巖東門國潮集市」兩個新項目,填補夜遊星湖的空缺。昨晚,星湖景區邀請了省、市級的新聞媒體、旅行社、酒店等商家代表共同參與新項目體驗,感受夜星湖的魅力。
  • 帶走進肇慶七星巖
    從 韶關 上高 速到 肇慶 居然用了五六個小時,去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連去七星巖牌坊廣場看燈光夜景的時間也沒有了。二日天明,起床吃飯,乘車上 肇慶 大道,轉瞬間到了七星巖公園北門,一般的遊客往往是從西門進入,我們的導遊讓我們從北門進去,還從北門出來,這種走法有點耽誤事,總共給了四五個小時,別說走七個巖,能走一半就不錯了。人在矮簷下,只能低著頭了!
  • 談古論今話廣東2020-24 「嶺南第一奇觀」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景區總面積達8.23平方公裡,因七座石灰巖峰排列狀如天上北鬥七星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觀為主體景觀。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景區內的摩崖石刻是嶺南地區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 時隔10年,再遊肇慶七星巖,附上吃喝玩樂指南
    作為在廣東生活多年的人,第一次去七星巖還是比較小的時候了,原來在我成長的這些年裡,七星巖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個周末,趁著天氣正好,又可以看到世界奇觀「臥佛含丹」,就和家人一起自駕到肇慶,終於真正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天堂七星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