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在肇慶舉行

2020-12-12 廣州日報

11月21日,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暨2020年肇慶市首屆青少兒語言藝術大賽在美麗的七星巖景區啟動。

在七星巖後樂亭活動賽事現場,來自肇慶、佛山、雲浮等地的青少兒參賽選手開展了一場精彩的語言藝術比拼,氣氛異常熱烈。比賽節節緊扣,精彩絕倫,其中更是有不少參賽者利用七星巖摩崖石刻這個歷史傳統文化濃厚的天然舞臺,演繹出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為「古端州 新活力」做出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據介紹,為進一步擦亮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這一金字招牌,彰顯肇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市民遊客讀懂「七星巖摩崖石刻」、了解星湖、了解肇慶,星湖旅遊景區從2018年就開始舉辦「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

主辦方表示,本屆活動以「語藝即傳承,為肇慶發聲」為主題,在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肇慶市文明辦、肇慶市教育局等單位的大力指導下,由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攜手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肇慶市分行共同舉辦。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搭建起一條穿越時空的文化藝術長廊,讓廣大市民遊客可以與心儀已久的古人先賢、智者名流進行思想的對碰,交流心跡,延續文脈,更可以欣賞詩文,臨摹書法,培養情操。

據悉,活動自11月11日起就已經開始面向社會接受線上報名,截至11月20日組委會已收到了數百份報名申請。經過嚴格的初選,有近100份參賽作品入選初賽。

肇慶星湖風景名勝區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肇慶的城市名片,而景區裡的 「七星巖摩崖石刻」更是星湖歷史傳統文化的精粹所在,是我國南方保存數量最多、最集中,質量最高的一處石刻群,記述了肇慶的地理環境、山河變遷、歷史大事、宗教信仰、廟宇建築、巖石水土及朝代更迭等,集詩詞歌賦、遊記史實、對聯題詠與崖刻於一體,被陳毅元帥美譽為「千年詩廊」。

本屆詩詞大會以語言藝術為紐帶,首次採用青少兒語言藝術大賽表現形式,發揮好星湖旅遊景區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基地的陣地優勢,利用七星巖摩崖石刻這個天然「賽詩場」,精選摩崖石刻中優美的詩篇,用語言描繪肇慶山水之美,講述肇慶人文故事。活動分為初賽、複賽、總決賽三個賽段,大賽優秀選手可代表肇慶參加由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舉辦的2021年全國語言盛典,在全國舞臺展示「七星巖摩崖石刻」的文化魅力與肇慶風採。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於敢勇 通訊員:謝有錦、劉穎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於敢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落幕
    央廣網肇慶12月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2月5日,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在歷時近一個月緊張激烈的角逐後落下了帷幕。此次活動主辦方系統總結前兩屆詩詞大會成功舉辦的經驗,創新活動形式,拓展受眾面和參與度,特邀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的專業導師與專家組成評委組對參賽者進行初賽、複賽、決賽三個環節嚴格篩選,最終評選出6個獎項共49位參賽者,其中有學前組、小學A組、小學B組、初中組冠亞季軍,大賽優秀獎27個,還有「十佳語藝金話筒」獎等。
  • 肇慶舉行摩崖石刻詩詞大會
    讀創/深圳商報駐肇慶記者 段煜第 通訊員 謝有錦12月5日,歷時近一個月的第三屆肇慶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在肇慶七星巖東門落下帷幕。據了解,每位參賽者通過語言的藝術或以古詩詞為藍本,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鋪墊,充分展示了詩詞的魅力和風採。在頒獎典禮現場,隨著歡快的旋律響起,人們走過代表三屆詩詞大會的年廊走道,仿佛登上了穿越時空的時光機,憶起往屆詩詞大會的精彩。舞臺上載歌載舞,點燃青春活力,張揚年輕夢想。
  • 佛肇雲三地青少兒參賽 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啟動
    11月21日上午,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暨2020年肇慶市首屆青少兒語言藝術大賽在七星巖景區正式啟動。  記者看到,在七星巖後樂亭活動賽事現場,來自肇慶、佛山、雲浮等地的青少兒參賽選手開展了一場精彩的語言藝術比拼,氣氛異常熱烈。
  • 遊歷肇慶七星巖摩崖石刻,探索中華千年瑰寶
    肇慶市七星巖摩崖石刻群是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同時也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凝聚著七星巖景區文化的精髓,銘刻了肇慶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發展。七星巖摩崖石刻以數量眾多、文體書體齊全、面貌保護完整而備受關注,更是中國歷史最久遠、朝代延續最完整的石刻群,陳毅元帥更美稱其為「千年詩廊」。
  • 第三屆肇慶詩詞大會落下帷幕,49位選手獲獎
    12月5日,歷時近一個月的第三屆肇慶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落下帷幕,來自肇慶、佛山、雲浮三地共49位參賽者獲獎。  此次活動主辦方系統總結前兩屆詩詞大會成功舉辦的經驗,創新活動形式,拓展受眾面和參與度,特邀全國青少兒播音主持專業委員會的專業導師與專家組成評委組對參賽者進行初賽、複賽、決賽三個環節嚴格篩選,最終評選出6個獎項共49位參賽者獲獎,其中有學前組、小學A組、小學B組、初中組冠亞季軍,大賽優秀獎27個,還有「十佳語藝金話筒」獎等。
  • 肇慶七星巖打卡,看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肇慶七星巖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被譽為"人間仙境"。另外一種方式是租借單車,沿著綠道可以圍繞七星巖景區繞湖一周,順便也逛了城區。七星巖的美景,是藏也藏不住。綠道兩旁的紫荊花開時,一地的紫色花瓣。時間充裕的,還可以還在牌坊廣場還單車之後,踩遊船遊玩星湖,運氣好的還可以在湖上看音樂噴泉。
  • 肇慶七星巖,美若人間仙境,有「嶺南第一奇觀」之美譽
    肇慶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星湖、西江小三峽、德慶盤龍峽、封開白石巖、封開千層峰、大斑石、懷集燕巖、廣寧竹海、四會貞山、鼎湖硯洲島各具特色,星湖(含七星巖、鼎湖山兩大景區)最負盛名。唐以來的七星巖摩崖石刻被譽為「千年詩廊」,與宋城牆、梅庵、德慶學宮、悅城龍母祖廟同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肇慶絕美日落來了!還有這些新「景色」你都發現了嗎?
    肇慶獨有的天文奇觀——「臥佛含丹」又來了!、鼎湖山),第三衛生間遍布主要景點。針對景區內摩崖石刻群等歷史文物的保護,星湖旅遊景區除了進行日常的巡查維護外,還會定期舉行摩崖石刻詩詞大會等文化活動。不羈的種子 攝△肇慶市第二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
  • 談古論今話廣東2020-24 「嶺南第一奇觀」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景區總面積達8.23平方公裡,因七座石灰巖峰排列狀如天上北鬥七星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觀為主體景觀。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景區內的摩崖石刻是嶺南地區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 肇慶七星巖景區發現古代外國人題寫"到此一遊"
    5日肇慶市民盧先生報料說,很早以前在肇慶七星巖風景區就有外國人在那裡「塗鴉」。  外國古人拉丁字母「到此一遊」?  羊城晚報記者聞訊趕到七星巖。據了解,七星巖摩崖石刻有500多幅,為中國少有的龐大摩崖石刻群。
  • 湖光山色美如畫——遊肇慶七星巖
    6月23日,午飯後,從景山崗公交車站沿青蓮湖岸步行,沿途可以看到一些石刻,例如包拯「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法治 章法有度 自成方圓」、「百行德為首 萬事法為先」等。走了(包括小休)大約一個小時後,過了七星巖大橋,就看到了一九五九年來肇慶七星巖景區的時候朱德親筆題字「七星巖」。再沿青蓮湖岸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七星巖景區南門。進了景區南門,看到平靜清澈的湖面上倒映著長滿綠樹的兩座青山,中間有一條小橋相連,其美景不亞於桂林山水。高大的玉屏巖就在眼前,通過七星橋來到山環水繞、綠堤縱橫的石室巖,先上去看了「南華亭」。
  • 今非昔比的肇慶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的停車場購票處,名字叫「星湖風景區」,就因為這,我們明明已經到了景區門口,卻以為走錯了路,大費一番周折又回到了老地方。看過石獅,再往前走沒多遠的路就是千年摩崖石刻了,是整個景區最讓我心馳神往的地方。各個朝代的文人墨客的摩崖書法,或遒勁或秀麗,或挺拔或溫婉,風格各異,讓人嘆為觀止!不管是何種風格的,都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字都好看,很好看,非常好看!簡直出神入化!而且當時的古人是如何做到的?這些字寫在懸崖峭壁上,有的高高在上,有的是懸空的,只能對古人的智慧和書法造詣讚嘆不已。
  • 肇慶七星巖多圖隨拍
    印象中,小學時期貌似讀過肇慶七星巖的課文。問朋友,說木有,那是桂林七星巖,或你讀的可能是桂林山水。管它呢,這期為大家分享一組由 @設計師文風 拍攝的肇慶七星巖圖片。肇慶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相反,我買了一隻肇慶粽子。景點士多老闆說是特產,第一次在園區裡面吃粽子,連晚飯都可以省了。景區內的摩崖石刻,自然是亮點之一。據說這裡是嶺南地區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另外,還有溶洞是要欣賞一下的。
  • 行走在肇慶七星巖
    《遊肇慶七星巖》北鬥七星落九霄,人間仙境此逍遙。 雙源石洞幽河曲,千載詩廊妙語抄。以景色而言,七星巖與桂林、杭州並不一樣,古人給出的評價是「嶺南第一奇觀」,雖說有地域局限,但至少也是「第一」啊。七星巖是國內罕有的城市裡的天然山水盆景。從地質地貌上看,七星巖是喀斯特地貌,與桂林比較接近,但桂林最好的景色在城外的灕江,而七星巖,站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山水就在眼前。真是:「自古端州奇景異,勝名肇慶七星巖。 禪林八百真身塑,詩刻千年壁洞嵌。」
  • 在肇慶七星巖丨觀七星洞天,賞鎮巖之寶
    ,乃朱德元帥遊七星巖所賦。洞壁的摩崖石刻,自唐以來各種文體、字體的詩文,琳琅滿目,使人恍如置身書法藝術的宮殿。坐船探幽,更是清涼寫意,惟妙惟肖的天然石景,無不稱奇。洞中龍巖水洞為主洞,洞中之水經過改造,全年保持水位,可買票乘船遊覽;亦可選擇步行領略碧霞洞和蓮花洞的奇妙。
  • 「輕閱讀」有名的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不僅是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史料價值,許多摩崖石刻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題,書法精美,具有珍貴的藝術價值。同時,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於天然之意趣,或體量巨大、氣勢恢弘,或為名家手筆,為秀美的自然風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內涵。
  • 1920年廣東肇慶老照片 百年前的七星巖、端溪、鼎湖山
    分享一組1920年代初的廣東肇慶地區老照片,讓我們一覽百年前的肇慶地區七星巖、端溪、鼎湖山、和尚石等知名景點風貌。本組照片出自由日本人森清太郎編撰的《嶺南紀勝》一書。 本書原名叫《廣東名勝史跡》 又名《粵古稽真》1922年廣東嶽陽堂藥行發行所發行。
  • 廣東:肇慶七星巖星湖景區火紅落羽杉猶如北美風光
    火紅落羽杉中國園林網1月4日消息:與遊人湧動的風景線相比,肇慶七星巖星湖景區寧靜的火紅落羽杉猶如北美風光,為新年元旦增添了靜逸的風景。 新年是星湖落羽杉變色、繁花盛開的季節。肇慶七星巖景區為5A級旅遊景區,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景。20餘公裡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有「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 其中,景區摩內的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餘壁唐、宋、元、明、清及當代的名人詩題更為七星巖增輝添色。
  • 帶走進肇慶七星巖
    從 韶關 上高 速到 肇慶 居然用了五六個小時,去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連去七星巖牌坊廣場看燈光夜景的時間也沒有了。二日天明,起床吃飯,乘車上 肇慶 大道,轉瞬間到了七星巖公園北門,一般的遊客往往是從西門進入,我們的導遊讓我們從北門進去,還從北門出來,這種走法有點耽誤事,總共給了四五個小時,別說走七個巖,能走一半就不錯了。人在矮簷下,只能低著頭了!
  • 喝咖啡,住民宿,遊七星巖,解鎖肇慶這座城市更多玩法
    ,更是被這裡的摩崖石刻所吸引而來。七星巖摩崖石刻群中,年代最久遠的是李邕的《端州石室記》,由於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馬蹄形印記,所以又稱之為馬蹄碑。七星巖的石刻群曾經還被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34;,遊客來到這裡還可以乘船在石室中慢遊欣賞巖石上的詩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