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肇慶七星巖丨觀七星洞天,賞鎮巖之寶

2020-09-23 todayzq

【本文首發時間:2019年9月26日】

石巖峭壁上,

勒杜鵑肆意地綻放著,

一大片的奼紫嫣紅,熱烈而爛漫,

與藍天、綠樹交相輝映,朝氣蓬勃。

綠蔭花叢下,

一個雄奇瑰麗的洞穴躍然眼前

石室洞

鄰近有一詩句石刻,乃朱德元帥遊七星巖所賦。詩中「開心才見膽,破腹任人鑽。腹中天地闊,常有渡人船」描寫的就是此洞。

這是七星巖最大的溶洞——石室洞,

在七星巖諸洞之中

開發最早,景物也最多。

石室洞蒼穹高大,東連龍巖水洞,西通碧霞洞,北連璇璣臺蓮花洞。洞壁的摩崖石刻,自唐以來各種文體、字體的詩文,琳琅滿目,使人恍如置身書法藝術的宮殿。坐船探幽,更是清涼寫意,惟妙惟肖的天然石景,無不稱奇。

洞中龍巖水洞為主洞,洞中之水經過改造,全年保持水位,可買票乘船遊覽;亦可選擇步行領略碧霞洞和蓮花洞的奇妙。千姿百態的怪石,千變萬化的地形,浮梁杭柱,配合著五彩的燈光,感覺別有洞天。

△ 圖源 多彩肇慶

石室洞的神奇,如同走入神話的世界。曲欄下一泓澄碧,彩燈照耀下的鐘乳石像數不盡的寶石瓊花,耳畔石燕啁啾,石鼓咚咚,令人浮想聯翩。

北海碑亭

石室洞口外南側,建有一座小亭,名曰「北海碑亭」。該亭東、西、南三面用水泥柱和鐵欄柵護圍,裡面的石刻頗為引人注目。

作為名勝區歷史最長、最有名氣的石刻,它就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李邕題書的《端州石室記》石刻,號稱七星巖的鎮巖之寶。2001年7月,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端州石室記》石刻高0.79米、寬1.07米,楷書,正文連同標題、落款分為十八行,共有三百八十六個字。現今,石刻能夠清晰可辨的僅剩二百六十四個字。

△ 李邕像。圖源 端州發布

唐開元十五年(727),在宦海沉浮多年的李邕途經端州(今廣東肇慶市)州城,被七星巖石室巖下的石室洞內奇異景致所吸引。他認為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間仙境」,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一氣書成《端州石室記》。

↓↓↓

該石刻生動地描寫了端州石室這一人間仙境的奇異景色,抒發作者遊覽的情懷。全文指斥仙境的虛妄,歌頌大自然的美景,鼓吹積極有為的政治。

該石刻是七星巖摩崖石刻中年代最古,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最高的一題,是李邕留下的唯一正書碑。字裡行間,保存著李邕書法體方而筆圓,力勁而氣舒,縱橫捭闔,風採動人的特色,屬國內石刻中的瑰寶。

△ 圖源 端州發布

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馬蹄形印記,宋朝時,開始又稱它為「馬蹄碑」。這個馬蹄碑還與李紳有段故事:

距離李邕年代有100年之後,端州又來了一個唐朝大詩人李紳,他是新樂府詩《憫農》的作者。相傳,長慶四年(824年)李紳被貶為端州司馬,來到了肇慶。他聽說七星巖很美,並有李邕的碑刻,便喜極忘形,也要到此題刻,於是策馬揚鞭直奔七星巖,可是由於飛馳太快,勒不緊韁繩,馬的前蹄正好踏在北海碑上,留下了馬蹄印。這就是馬蹄碑的緣由。

△ 李紳雕像。圖源 端州發布

真假我們如今無法分辨,但李紳的題刻卻真實地刻在了石室巖裡——「李紳,長慶四年二月,自戶部侍郎貶官至此。寶曆元年二月四日將家累遊。」也就是說,這石刻是他從戶部侍郎降職為端州司馬期間,與家人一起遊石室巖時題寫的。

民國二十七年(1938),為了保護《端州石室記》石刻,廣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李磊夫捐資建造護碑亭。1962年,肇慶市人民政府撥款為護碑亭覆蓋瓦頂,使《端州石室記》石刻免受風雨的侵蝕,並予以維修。

後來,到七星巖觀光的遊人越來越多。為了避免人為的損壞,防止遊人用手觸摸《端州石室記》石刻,避免手汗的酸性對字面造成腐蝕,肇慶市政府又為護碑亭加建水泥柱和鐵欄柵。

現在,遊人雖然失去了與《端州石室記》石刻零距離接觸的機會,卻為百年後的他人能夠繼續欣賞石刻,創造了一份可能。

現在是九月底,即將迎來國慶黃金周,

大家可以趁此機會與親朋好友一同到七星巖,

進石室洞欣賞巖溶奇幻景觀,

在北海碑亭細味石刻藝術魅力。

石室洞(龍巖洞)+北海碑亭 小貼士

地址:

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七星巖風景區內石室巖下

文字整理丨小日月

圖丨小日月

編輯丨小日月

【本作品首發於「牌坊廣場」公眾號,已獲授權轉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到任何平臺,轉載請標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不辭長作嶺南人,人間仙境肇慶七星巖風景區名不虛傳
    肇慶七星巖甲桂林!人間仙境5A級風景區七星巖!因七座石灰巖峰排列成天上北鬥七星而得名!休閒路線風景區!2020年5月16-17號雙月灣露營燒烤,行程140公裡左右,16號下午一點出發,4點前到達營地,選地方搭帳篷準備燒烤,6:30正式開始燒烤,啤酒,吹牛逼。第二天自然醒,中午找個地方吃完午飯返回深圳。
  • 漫談肇慶七星巖與「北鬥七星文化」
    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2公裡處,由五湖
  • 湖光山色美如畫——遊肇慶七星巖
    走了(包括小休)大約一個小時後,過了七星巖大橋,就看到了一九五九年來肇慶七星巖景區的時候朱德親筆題字「七星巖」。再沿青蓮湖岸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七星巖景區南門。進了景區南門,看到平靜清澈的湖面上倒映著長滿綠樹的兩座青山,中間有一條小橋相連,其美景不亞於桂林山水。高大的玉屏巖就在眼前,通過七星橋來到山環水繞、綠堤縱橫的石室巖,先上去看了「南華亭」。
  • 「北鬥七星落九霄,人間仙境此逍遙。」行走在肇慶七星巖
    《遊肇慶七星巖》北鬥七星落九霄,人間仙境此逍遙。 雙源石洞幽河曲,千載詩廊妙語抄。現在提及七星巖,常帶著一句「桂林的山,西湖的水」,這真是有點氣短啊!以景色而言,七星巖與桂林、杭州並不一樣,古人給出的評價是「嶺南第一奇觀」,雖說有地域局限,但至少也是「第一」啊。七星巖是國內罕有的城市裡的天然山水盆景。從地質地貌上看,七星巖是喀斯特地貌,與桂林比較接近,但桂林最好的景色在城外的灕江,而七星巖,站在市中心的廣場上,山水就在眼前。
  • 廣東省肇慶七星巖遊覽公司招租商鋪簡介
    現部分商鋪合同即將期滿,為進一步提升遊覽服務品質,完善景區旅遊商業配套服務的內涵,廣東省肇慶七星巖遊覽公司委託肇慶市拍賣行有限公司通過中拍平臺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組織和開展,本著「公開、公平、公正」 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租,歡迎有意向到景區租賃經營的投資者到現場考察或來電諮詢。
  • 旅遊勝地——七星巖,人間仙境,領略嶺南第一奇觀!
    今天我就帶你們去一趟「人間仙境」——七星巖。「好景最宜供宴賞,操觚欲賦愧非才。」宋代進士,葉南仲,字晉明,曾經就在遊玩七星巖時,寫下這樣一句詩句。七星巖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一直以來就是我國久負盛名的旅遊勝地。它坐落在廣東省的肇慶內。七星巖之所以被稱為「七星巖」,就是因為它的山排列猶如天上的北鬥七星,故此才有這樣一個幾乎超然的名稱。
  • 廣東省肇慶市肇慶七星巖旅遊景點介紹
    肇慶七星巖到達目的地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肇慶市吧。肇慶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的中下遊,是珠三角9市之一。肇慶是遠古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古代多次成為嶺南的經濟文化中心。肇慶七星巖七星巖,便位於肇慶市端州區的中心。七座像北鬥七星一樣的巖峰巧妙地分布在湖面上,故名七星巖。
  • 帶走進肇慶七星巖
    從 韶關 上高 速到 肇慶 居然用了五六個小時,去了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連去七星巖牌坊廣場看燈光夜景的時間也沒有了。二日天明,起床吃飯,乘車上 肇慶 大道,轉瞬間到了七星巖公園北門,一般的遊客往往是從西門進入,我們的導遊讓我們從北門進去,還從北門出來,這種走法有點耽誤事,總共給了四五個小時,別說走七個巖,能走一半就不錯了。人在矮簷下,只能低著頭了!
  • 肇慶七星巖七夕有活動
    集紅豆,兌飾品  推薦:肇慶七星巖  為迎接「七夕」佳節,七星巖景區專門打造了「七」字愛情文化主題旅遊線路/套餐,南方都市報「旅遊時代」特別邀請廣東珠三角七座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的7對情侶,免費到肇慶星湖景區,過七夕、遊七星巖、女生變身七仙女、賞七姐果、收集七顆南國紅豆
  • 肇慶七星巖大橋恢復通行
    廣州日報肇慶訊 (全媒體記者於敢勇)為方便市民遊客進出七星巖景區,從昨天起,肇慶市星湖管理局七星巖管理處臨時開放七星巖大橋供行人通行(每天通行時間為早上6時至晚上8時),機動車禁止通行。需要自駕車從七星巖景區東門進入的市民遊客,可以選擇在東門廣場停車場或者東門沙地停車場停放好車輛後,步行通過七星巖大橋。5月30日,肇慶城區狂風驟雨,雷電交加。受瞬時強風影響,七星巖大橋因地質原因,造成基礎部分下沉,大橋西側的十多米石頭欄杆坍塌,大橋橋身出現變形,橋身存在安全隱患臨時封閉。在進行了專家勘查和必要的維護,確保了安全後,七星巖管理處決定從昨天起對行人恢復通行。
  • 肇慶七星巖
    喀斯特山水行,品人文薈萃七星巖又名星湖,位於肇慶市區北約2公裡處,因巖峰布列恰似北鬥七星而得名,為風景名勝區。
  • 清明踏青:七星巖、鼎湖山【七星湖畔肇慶星湖大酒店】
    周日-周五:769元/套,周六:919元/套(4月4號、5號按周末價格執行)套票包含:1、豪華房1間1晚(大/雙);2、含2人旋轉西餐廳自助早餐;3、含2人七星巖景區門票肇慶星湖大酒店整體採用無可比擬的現代化設計結合濃鬱的歐陸風格,釋放出高貴華麗、氣派典雅的氣息。酒店是鑲在星湖之畔的一顆璀璨明珠,可俯瞰景致迷人的端城和風光秀麗的七星巖。
  • 遊歷肇慶七星巖摩崖石刻,探索中華千年瑰寶
    肇慶市七星巖摩崖石刻群是中國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同時也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凝聚著七星巖景區文化的精髓,銘刻了肇慶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文化發展。七星巖摩崖石刻以數量眾多、文體書體齊全、面貌保護完整而備受關注,更是中國歷史最久遠、朝代延續最完整的石刻群,陳毅元帥更美稱其為「千年詩廊」。
  • 談古論今話廣東2020-24 「嶺南第一奇觀」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位於廣東省肇慶市,景區總面積達8.23平方公裡,因七座石灰巖峰排列狀如天上北鬥七星而得名,以峰林、溶洞、湖泊、碑刻、寺觀為主體景觀。素有「嶺南第一奇觀」的美譽,景區內的摩崖石刻是嶺南地區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 第三屆七星巖摩崖石刻詩詞大會在肇慶舉行
    在七星巖後樂亭活動賽事現場,來自肇慶、佛山、雲浮等地的青少兒參賽選手開展了一場精彩的語言藝術比拼,氣氛異常熱烈。比賽節節緊扣,精彩絕倫,其中更是有不少參賽者利用七星巖摩崖石刻這個歷史傳統文化濃厚的天然舞臺,演繹出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為「古端州 新活力」做出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 肇慶十大景區排名:龍母祖廟上榜首?熱度37萬的七星巖何去何從
    肇慶作為廣東的一個主要的城市,不僅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著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盤點一下肇慶市的十大熱門的風景名勝,一起來看看肇慶有哪些不容錯過的風景吧!肇慶十大風景名勝排名  1.七星巖景區  2. 將軍山  3. 天湖鷺島生態風景區  4.
  • 時隔10年,再遊肇慶七星巖,附上吃喝玩樂指南
    作為在廣東生活多年的人,第一次去七星巖還是比較小的時候了,原來在我成長的這些年裡,七星巖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這個周末,趁著天氣正好,又可以看到世界奇觀「臥佛含丹」,就和家人一起自駕到肇慶,終於真正感受到什麼是「人間天堂七星巖」。
  • 肇慶七星巖景區 星湖溼地公園觀佛島勝景——「臥佛含丹」
    每年3月春分-9月秋分前後,肇慶七星巖星湖溼地公園觀佛島可出現勝景——「臥佛含丹星湖「臥佛觀天」以神、奇、異三大特點,當仁不讓的獲得了「最具人氣臥佛」的稱號。七星巖被世人所發現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唐朝初期。
  • 肇慶星湖七星巖的落羽杉,怎麼讚美都不嫌多!
    七星巖景區驚豔了肇慶的冬天…… 事不宜遲,點開視頻,開啟一場非凡的視覺盛宴吧! 在碧波粼粼的星湖之畔,這一抹醉人的紅,絢爛得像一幅油畫,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 嶺南第一奇觀,人間仙境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位於廣東肇慶市區北約2公裡處,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鬥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6.3平方公裡的湖面上,20餘公裡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