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疫的東莞力量⑤|瑞迪智能:打造無人化口罩生產線

2020-12-17 東莞時間網

「這次轉型口罩機製造,刷新了我們對東莞產業鏈的認知。」 廣東瑞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瑞迪智能」)銷售總監餘建軍說,一臺口罩機需要至少1000件零部件,幾天內在同一座城市全部配齊,7天內生產交貨,只有在東莞能做到。

面對市場的狂熱,今年2月從印後包裝行業轉型到口罩機製造的瑞迪智能,沒有選擇像其他同行那樣立馬生產機器,而是先把所有圖紙進行了3D建模,發現弊端後馬上修正,要求3D模型和圖紙必須高度一致後才開工。

「慢就是為了快」,餘建軍對記者說。正因為這關鍵一步,當很多工廠把機器做出來後發現開動不了時,瑞迪智能後發制人,以7天一周期的交貨時間,震驚了江浙一帶的同行。

「現在回過頭來看,交貨周期慢兩三天都可能會全盤皆輸」。據餘建軍介紹,瑞迪智能目前正在註冊自己的口罩機商標,布局無人化口罩生產線。

乘風而起

7天交貨期刷新行業紀錄

今年2月,受疫情的影響,市場對口罩的需求非常大。大批「東莞製造」企業臨危受命,轉型到口罩製造行業上來。統計數據顯示,東莞口罩機產能,從2019年全年的881臺,增長到2020年一季度的3195臺,翻了3.6倍。位於厚街的瑞迪智能是這批轉型大軍之一。今年2月,原以印後包裝機為主業的瑞迪智能,及時轉型到口罩機製造上來。

然而,這批轉型大軍不少是智能製造行業的大型企業,像瑞迪智能這樣的中小型企業如何突圍?

「公司從事自動化行業多年,供應鏈非常牢固,這就是我們的本錢。」在機械製造業打拼了十餘年的餘建軍,深諳自身優勢。他透露,生產一臺口罩機器至少需要1000件零部件,分下去可能需要數十家供應商公司共同合作,這就對供應鏈上的反應速度要求非常高。

「我們對合作的每一家公司都把時間表排好,每個員工負責盯三四家公司,甚至到他們的廠裡駐紮,公司全員鋪下去。面對市場的狂熱,我們沒有選擇像其他同行那樣立馬生產機器,而是先把所有圖紙進行了3D建模。最終,機器交貨的周期僅為7天,這一數字在震驚了江浙一帶的同行之餘,也為公司的發展贏得了先機。」餘建軍說。

從首筆訂單開始,瑞迪智能在生產口罩機的路上越走越遠。「之所以能取得跨越式的發展,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暴發的產品需求,一方面也是因為東莞強大的配套能力」餘建軍透露,「因為配套完善,供應鏈企業都集中在東莞,所以溝通成本很低,我們的員工都在做管理和銷售服務,每個員工只要盯著幾家供應鏈企業可以了。」餘建軍說。

「7天內生產交貨,只有在東莞能做到。東莞這座城市對我們這些創業者非常友好,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在東莞發展的信心。」餘建軍表示,最令公司自豪的不是轉型口罩機後獲得了多大的銷售額,而是積累了轉型升級的經驗,把原來設備製造的先進經驗帶到了口罩機行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延伸產業鏈

打造無人化生產車間

隨著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國內的口罩市場現已回歸穩定,因此瑞迪智能正在謀求向外發展。截至目前,瑞迪智能的口罩機已經出口到韓國、越南、法國等多個國家及地區。

「我們提前為出口做好了準備,在建模時,所有口罩機都配套了三種語言(中、英、韓)的說明書。」餘建軍表示。除此之外,相關配套設備的作業系統上也同樣帶有這三種語言,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自行調節。

機器出口,考驗企業的售後服務能力。餘建軍表示,公司生產每一臺的口罩機都可以實現溯源——有專屬的銘牌號,根據銘牌號,可以查出每一臺口罩機出自哪一批次,是該批次的第幾臺機器等詳細信息,能夠非常方便地進行故障排查及人員追責。哪怕是遠銷海外的口罩機,瑞迪智能也派遣了數名工作人員前往駐點,保證售後服務質量。

此外,隨著口罩產業鏈各環節的打通,口罩的生產成本已經大幅降低,「現在主要是人力成本,而通過解決口罩生產機、打包機、裝箱機之間的協同問題,就可以大大降低口罩生產成本。」餘建軍表示。

針對這個行業痛點,瑞迪智能正在研發相關一體化機器,希望能夠推廣口罩生產的無人生產線。「這也是我們這次參展主要想展示的地方,不是展出一臺機器,而是一套解決方案。」 餘建軍表示。通過開發出的無人口罩生產線,瑞迪智能實現了從口罩機生產商向口罩生產線建設承包商的轉變。此次參加東莞的2020中國(東莞)國際醫療防疫及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暨展覽會,瑞迪智能的展位面積達144平方米,將展示2條無人口罩生產線。

全媒體記者 曹麗娟 見習記者 唐卓 實習生 潘方朗/文

全媒體記者 鄭志波 實習生 趙儀琳 圖/視頻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

相關焦點

  • 碧桂園打造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展現中國科技速度與力量
    據悉,這是國內外先進智能農機裝備針對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的第一次集中展示,標誌著碧桂園在無人化農場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下一步構建主要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打下了堅實基礎。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 未來農業「種田不用下田」
    技術「領跑」 碧桂園聯手北大荒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傳統的農業生產力和生產模式正在被逐步取代,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助推無人化的精準農業發展。工作人員坐在中心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去年10月,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宣布將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製造、智能農機裝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黑龍江建三江打造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截至目前,該無人化農場項目已經實施剛好一周年,正是檢驗階段性成果的時候。
  • 農業現代化裡程碑: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無人化農場
    10月11日,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在黑龍江建三江七星農場農機舉辦無人駕駛作業現場演示會。該項目由碧桂園農業與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合作建設,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工作人員坐在中心辦公室,即可遠程監控無人化農機設備在不同的田塊內進行自主生產作業,未來隨著平臺數據處理分析、智能決策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智慧化大農業的生產場景將更加令人震撼。羅錫文接受採訪時表示,該項目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龐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多、作業環節項目全、無人化技術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
  • 碧桂園農業「黑科技」: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自2018年開始,碧桂園就開啟了農業全產業鏈布局,致力於打造平臺型農業,已拓展海外大農業、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板塊。當前,碧桂園農業穩步發展,本次對外展現的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無疑是其階段性成就的最佳註腳。
  • 蘭博基尼手工口罩是搞笑還是悲哀全球疫情下這些品牌居然不務正業
    面對這一現狀,各大國產品牌紛紛出動,開始 「跨界支援」,「兼職」生產口罩,為抗疫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匹克-口罩神器匹克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運動品牌,除了前兩年爆紅的態極跑鞋以外,近期推出的閃現、帕克7代等一眾鞋款均在實戰黨落下好口碑。在2月份國內疫情最嚴重時,匹克快馬加鞭地利用自己的3D列印技術打造出一批「口罩神器」,以此來解決口罩勒耳朵的問題。
  • 東莞:致敬抗疫英雄 弘揚抗疫精神
    讓我們向抗疫先進典型學習,堅定前行,接續奮鬥,將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奮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毫不鬆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作出東莞努力、東莞貢獻。
  • 楊國強42年後「回去種田」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從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切實保障糧食安全,就必須藉助高科技的力量,以農業科技化作為重要支撐。這次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的舉辦,標誌著碧桂園在無人化農場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下一步構建主要農作物種植生產全流程無人化作業和無人化農場建設運營的系統解決方案打下堅實基礎。
  • 東莞吹響智造「集結號」,加快打造全國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
    12日2日至12月4日,第六屆廣東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廣東智博會」)將在東莞舉辦,在這場世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東莞智造軍團的集結令再一次吹響,與世界級的機器人龍頭企業同臺亮相。這不僅是東莞先進裝備製造業創新力量的集結,也是對東莞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的新一輪「檢閱」。
  • 摩天時代投產2條生產線 日產防護型口罩8萬隻
    一層無紡布、二層靜電過濾棉、三層熔噴無紡布……3月6日,在摩天時代智能終端項目新建廠房內部,除了正在趕製國際訂單的電子終端車間,新投產的口罩生產車間顯得更為忙碌。  「這是我們疫情之下緊急投產的新產業,現在已有2條生產線投產,日產口罩8萬隻。」遂寧摩天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陳杰告訴記者,新產業很重要、很及時。
  • 投資1.5億的全球首家「無人化」海底撈餐廳,在北京正式營業了
    投資1.5億的全球首家「無人化」海底撈餐廳,在北京正式營業了海底撈之前在抖音上被刷紅,有很多海底撈新吃法被網友喜歡,近日又有新消息爆出,投資1.5億打造的全球首家慧智海底撈餐廳,在北京開始正式的營業了,所謂的智慧餐廳就是從等位置和點餐開始到廚房配菜或者是調製鍋底和送菜都是都融入了非常多
  • 馬桶、口罩都不一般,抗疫裝備也時尚
    以豐富的買家資源與精準的供需對接,助推優質產能「走出去」,充分展現上海的抗「疫」力量。那麼,近500家展商都帶來了哪些抗疫「硬核裝備」?記者帶你一起去看看。鍾南山催單的霧化機來了在展會入口處,「請提前註冊隨申碼,持綠碼請通行」「觀眾實名認證流程」等標識十分醒目。
  • 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揭開面紗 碧桂園瞄準全球最先進農業生產力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大練兵」,首次展示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去年10月,碧桂園與北大荒籤署合作協議,聯合國內外頭部農機製造、智能農機裝備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在建三江打造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
  • 極飛科技出席聯合國數字農業論壇 打造中國無人化智慧農場
    本次論壇以 「跨越數字鴻溝,技術創新賦能小農經濟」為主題,旨在探討在全球數位化浪潮背景下,科技型企業如何推動小農經濟的數位化創新與變革。在氣候變化、貧困與飢餓加劇的全球挑戰下,要為未來90億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樣化的食物,人類必須要改變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當前,全面打造『無人化』的智慧農場,是極飛構建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的關鍵之戰。」
  • 抗疫全球招貼設計公益優秀作品東莞開展
    《2020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招貼設計公益徵集優秀作品》東莞巡展開幕式,昨(5)日在東莞橋頭鎮力嘉環保包裝印刷產業園舉行,現場集中展出精選的超百幅優秀作品,這些佳作系從1.7萬幅創意設計海報中精選而出,整體充分展現各行各業眾志成城的抗疫風採,東莞是其全國巡展的第五站,現場吸引超百位嘉賓共同參與。
  • 碧桂園: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首次「練兵」
    去年10月由北大荒和碧桂園兩大實力龍頭企業牽頭,並聯合數十家國內外農機製造企業共同參與打造建三江無人化農場項目,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實際需求出發,重點突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協同、多機聯動、自動避障、集群調度、遠程控制、智能決策等關鍵環節
  • 東莞唯一!虎門鎮政府獲評省抗疫先進集體稱號
    10500人上抗疫戰場東莞門戶虎門,170多平方公裡的地域面積,超百萬的人口、8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兩個出入境口岸,一個高鐵站。專項撥付5000萬元應急保障資金用於防疫工作支出,動員調派包括全鎮衛健、公安、交通、城管、禁毒辦等部門的黨員幹部,組織建立全鎮10500人的抗疫隊伍,確保各項資源保障落實到位。截至目前,虎門全鎮累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35876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6508人,共發現確診病例5例,未出現本地關聯病例。
  • 雲南省常務副省長宗國英調研豫發集團口罩生產線
    錦服醫療依託集團及協會紡織產業資源優勢,克服設備、原輔料、人工等種種困難,僅用18天就完成所有籌備工作並正式投產,為抗擊疫情、緩解雲南醫用防疫物資短缺貢獻了力量。調研現場,王建勳就錦服醫療的籌備、投產情況和當前遇到原材料採購困難等問題向宗國英常務副省長進行了匯報。
  • 【河北】將打造大宗貨物智慧物流示範港、無人化智能碼頭示範港
    計劃強調,我省智慧港口專項行動以統籌規劃、深化應用,分類指導、穩步推進,共享協同、提升服務,創新管理、注重實效為基本原則,實施科技興港戰略,到2022年,港口重要區域、重點位置視頻動態監管實現100%全覆蓋,推進秦皇島港打造大宗貨物智慧物流示範港、唐山港打造危險貨物智能監管示範港、貨櫃港車協同示範港和黃驊港打造無人化智能碼頭示範港,為爭創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開放融合的世界一流大港打下堅實基礎
  • 著力補短板、強弱項 這家揚企打造口罩全產業鏈
    近日,為降低口罩生產成本,省內最大口罩轉產企業——揚州米奇科技有限公司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新上五條熔噴布生產線,將成為我市首家擁有全產業鏈的口罩生產企業。強弱項五條熔噴布生產線即將投產點焊工藝是制約口罩產能的最大瓶頸,突破瓶頸後,企業口罩生產有望實現良性循環。趙哲表示,解決了點焊工藝的問題後,企業還要解決熔噴布緊缺的難題。
  • 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項目震撼演示 碧桂園農業堅定前行
    「這是目前國內外針對主糧作物的規模最大、參加試驗示範的農機設備最多、作業環節項目最全、無人化技術最先進、農機田間作業無人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無人化農場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球首個超萬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示範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對此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