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度知道與知乎的差異,來分析百度系的產品邏輯

2020-12-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知乎以內容為外衣,以人為主,正好拴住了供需雙方。而百度以搜尋引擎為入口,以內容為核心,也恰好閉環了流量。

一,導致百度當下爆出各種問題的根源,是百度過於依賴流量分發

百度去年問題多多,使得批評百度竟然成了潮流。好像不批評百度,就和時代脫軌似的。然後今年,百度向來搖擺的戰略熱點,又回到了流量分發的路徑上,做內容分發。百度這種追熱點的打法,使得其在這些年,幾乎把網際網路的各個領域都做了個遍。湊完所有熱鬧才發現,只有搜尋引擎才不離不棄,只有流量分發才是真愛。

縱觀百度的各種問題,在我看來,正是因為過份依賴流量分發而導致的。百度的各項業務,無不依賴流量分發而展開。各種商業模式,無不指向通過流量分發而變現。流量分發所具有的快速變現能力,導致百度幾乎不用做任何商業模式的設計,而只需通過搜尋引擎,收過路費,賺輕鬆錢。這導致百度幾乎在所有具體的業務層面,都失去了進行深度挖掘的興趣與意願。

這種商業模式的最直接體現,就是百度曾經高舉的中間頁戰略。這成就了去哪兒、愛奇藝等產品,卻導致了更多產品的平庸甚至失敗。那麼在中間頁這種認知下,什麼樣的產品會成功?什麼樣的產品會失敗呢?其實很簡單:純信息化的產品,只涉及信息的聚合與優化,容易成功。而有多層業務邏輯的產品,涉及多種資源(甚至包括對線下資源)的整合,就很難成功。因為這種情況下,流量退居其次,而業務邏輯的構建,更為重要。

在這裡,我們通過分析百度知道與知乎的差異,來深度解析百度系的產品邏輯,從而窺見流量分發這種認知,帶給百度系產品的巨大影響。

二,百度知道與知乎的三大核心差異

百度知道基於搜尋引擎的導流。而搜尋引擎具有流量分發的價值,所以知道相對於搜尋引擎而言,僅僅是分發的一個對象,是為了補充分發的效率而存在。在這種效率為先、單層次流量閉環的情況下,百度知道的核心價值,就不是構建基於問題的內容體系,當然也不需要構建基於內容的用戶體系。

沒有內容體系,這是百度知道與知乎的第一個重大差異。

百度知道的問題基於搜尋引擎的快速決策價值,用戶目的非常直接,所以知道的內容幾乎沒有延伸的必要,也傾向於直接而簡單。所以,百度知道的整體風格,是收斂的,指向問題本身的解決。而知乎的整體風格,則是發散的。其以問題為紐帶,一方面基於內容做多種延伸——這是對內容價值的拓展;另一方面則圍繞內容,構建各種社區——這是對用戶關係的拓展。

對於信息與知識的價值模型,我有如下三個分析:

  • 信息的最大價值需要在流動中才能體現;
  • 知識的最大價值在於分享而不在於擁有;
  • 多層次交互才能把外部信息變成自己的知識。

作為可供參考的產品模式,譬如市面上的筆記類軟體,它們都熱衷於把收藏與採集做得很完善,卻對分享一點興趣都沒有。這是導致筆記類軟體一直有需求,卻一直很小眾的核心原因。

知乎則以內容為基礎,以分享為動力,以互動為手段,構建起了一個優質、高效的內容池。既整合了內容,又連結了人。雖然知乎的缺陷在於內容過於發散,經常收斂不住,導致內容常常顯得零散,沒有結構,但其互動已經足以讓知識被用戶消化吸收。

第二個差異,則是在用戶使用場景與需求層面。

搜尋引擎的分發麵向全網,尤其是PC網際網路。而在之前,PC網際網路的信息,大部分是脫離生活場景的信息。這是網際網路的發展階段所致。網際網路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符號的數位化。生活場景具有地域化、及時性、偶發性的特徵,所以作為PC網際網路時代的內容主體——網站,很難將生活場景搬到線上。這就是為什麼成立於03年的大眾點評,要等到10年才會爆發的原因了。

而且即便是到了當下,PC網際網路的信息,也仍然圍繞著符號的數位化展開。來自於線下的生活場景的增量信息,基本被移動網際網路的業務主體——APP,囚禁於手機裡,構成信息孤島。這種孤島囚禁,既斷送了豌豆莢做信息分發的夢想——可憐百度還曾經花了19億美元買下豌豆莢的競爭對手91手機助手,也斷送了百度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複製PC網際網路的成功路數。

這意味著,用戶非生活場景的問題,都容易被海量的長尾資源所滿足,這也是搜尋引擎最大的價值。而生活場景的信息,則很難通過PC網際網路已有的內容滿足,這時候百度知道作為補充,用以解決這類問題。所以百度知道的問題,更多基於生活場景而展開。所以百度知道的商業化,也更多基於生活場景。最典型的就是醫藥、醫院類廣告。

而知乎的問題,更多的則是純數位化信息的各種延伸。其本質,是人類思維與想像力的發揮。所以知乎用戶的需求,表面上看好像也是問問題,想找解決答案。但其實質,是拓展想像力與思維能力。這與百度知道的生活場景化信息差異顯著。

我曾經有一個比喻,就是百度知道是路邊飯館,而知乎是高級賓館。雖然去路邊飯館吃飯的人挺多,但人來人往,每個人都是路人甲。都留不下痕跡,也無意留下痕跡。而去高級酒店的人雖少了一點,但質量高。每個來的人,在其內心都有一個主人翁的驕傲。他們都具有主動性,都很活躍,都希望被關注,也都在找機會想留下點痕跡。我想,這帶來的人們可直接觀察的後果,就是:經常網爆有人在知乎約炮,但誰聽說過在百度知道約炮的。顯然,你可以去酒店約,但你怎麼會去路邊飯館約。

百度知道與知乎的第三個差異,如上所述,是百度知道沒有帳號體系。

一方面,從用戶層面來說,搜尋引擎的解決問題的價值,體現了工具性。工具本身不具有社會性,所以除非藉助其他價值延伸,否則不可能只從工具角度出發構建出完整的帳號體系。所以用戶無動力因使用工具而註冊帳號。另一方面,搜尋引擎的過路費是最簡單的變現方式,這也導致百度無意深度挖掘流量背後的用戶需求邏輯,去深度介入業務獲取收益——這是吃力還未必討好的活兒。這導致百度無心也無必要全力打造帳號體系。

而帳號體系缺失,導致難以構建起具有高粘的社區。用戶沒法基於內容產生聯繫,沒法深度延伸出更具有粘性的關係。用戶與內容的關係,是消費型的,而不是共同生產的方式。用戶到底是在單純的消費內容,還是通過多層次互動,共同生產內容,是內容型產品裡,社區構建成功與否的關鍵。而多層次互動,共同產生內容,互動甚至和問題的答案具有同樣的意義,這恰恰是知乎構建起基於內容的社區的關鍵。有人喜歡發起話題,有人熱衷於表達,這正是組建起一個社區的基本條件之一。

三,百度知道與知乎的一個相同處

上面討論了百度知道與知乎的差異,我們再討論一個它們的相同之處:產品表現層面,都以內容為主。對知乎來說,無論是社區,還是想像力與思維能力的提高,都指向了人。換句話說,可以這樣理解:百度知道的核心是答案,而知乎的核心是人。但百度知道的產品表現,可以以內容為主,但知乎的產品表現,卻同樣以內容為主,而不敢也不能以人為核心。果殼網大膽的預言知識變現模式來臨,做了一個以人為核心的在行,結果半死不活的。可見以人而不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內容生產方式,具有巨大的問題。

一方面,人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不在於創造問題。所以用戶的使用目的性太強,其背後的核心價值相當強烈,就是衝著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去的。另一方面,以人的能力為賣點的產品,人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動態產生的,而不是標準化的。所以這會導致用戶的預期大打折扣。所以其結果就是:目的性強,卻猶猶豫豫不敢買。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而多看幾次不消費,也就沒興趣再看了。失去了目的性,也就失去了粘性,這是在行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以內容為主的展現模式,用戶以消費內容為目的。這種目的的指向性並不強烈,背後的核心價值需求也並不明確,本身具有打發無聊時間的特徵。如果有好的內容,就能夠吸引用戶,甚至產生互動。但再好的人,你要想與之產生互動,也需要一個理由,並且還需要你去負擔對方與你互動產生的成本。所以知乎以內容為外衣,以人為主,正好拴住了供需雙方。而百度以搜尋引擎為入口,以內容為核心,也恰好閉環了流量。

 

本文由 @笨笨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知乎VS 百度知道
    因為之前各大門戶的微博都喜歡搞邀請註冊這樣的飢餓營銷,然後在淘寶上把自己的邀請碼價格炒的老高老高的,這招都玩爛了,所以很容易把這類邀請註冊和微博聯想在一起,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招確實能吸引眼球,百試不爽,難怪有這麼多網絡新產品上線都喜歡用邀請碼,沒有創意但夠實用。
  • 相對於百度問答和知乎,悟空問答有什麼不同?
    最早是百度推出了問答產品,主要用來方便網友提出問題,以及有經驗的人回答問題。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網友的喜愛,在PC網際網路的時代的確火過一段時間。而知乎是一個相對專業的平臺,早期主是網際網路人在裡面活躍,現在有很多的不同背景的專業人士都在裡面貢獻著問題和答案。跟百度問答和知乎相比,悟空問答推出的比較晚,且定位會有一些差異。簡單的來說,悟空問答更加接地氣,而且能夠精準的推給感興趣的用戶。
  • 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百度派和知乎哪個好?
    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百度派和知乎哪個好?時間:2016-12-08 23:3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百度派和知乎哪個好?百度 出的一款讓用戶可以隨時進行深度話題討論的應用百度派,第一時間獲得熱點並且進行細分討論,這個設定根知乎比較相似,讓人不禁想知道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百度派是什麼?  原標題: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百度派和知乎哪個好?
  • 與百度知道同是問答起家,為何是知乎做成了知識社區這事兒
    知乎上早年有一個經典的問題——知乎和百度知道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在早期,在全網範圍內,各路專業大牛包括周源自己,都做過各種的差異化分析和解讀。但還是該問題下被頂的最高的一個答案最簡練經典——知道止於答案,知乎始於答案。百度知道2005年便已創生,可以算是中文網際網路界最早的獨立問答型產品,也是百度體系下一個非常經典的產品案例。
  • 百度派和知乎哪個比較好用?百度派與知乎區別對比介紹
    百度最新出的一款讓用戶可以隨時進行深度話題討論的應用百度派(使用功能指南說明介紹),第一時間獲得熱點並且進行細分討論,這個設定根知乎比較相似,讓人不禁想知道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百度派是什麼?以及百度派和知乎有什麼區別?  百度派和知乎哪個好?
  • 百度地圖APP產品分析報告
    筆者以百度地圖app為分析對象,從產品功能結構圖、用戶調研、優化建議等方面做出深入分析,進而更加全面地了解這款產品。一、地圖app市場規模現狀1.通過用戶所在地與使用導航app問題交叉分析可知,海外用戶基本全部使用google maps作為導航app,google maps在國外導航類產品市場佔據統治地位。國內使用導航產品高德地圖與百度地圖用戶佔比約為2:1,由於樣本數較小,實際使用用戶數量應以國內應用商店下載量為參考。
  • 這麼多年,為什麼我想找個答案,從知乎,又回到了百度知道?
    有這麼段時間,如果有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百度,而百度,往往會把我引向知乎。知乎幾乎是國內稱霸了的問答平臺,曾經同類產品裡最有名的「百度知道」,似乎已經被人遺忘。不過如今的我,如果有問題問百度,儘管可能會有更多的結果引向知乎,但我,亦然會選擇百度知道,因為知乎想要得到一個問題的答案,實在是,太難了,也太麻煩了。知乎在問答平臺裡的壓倒性地位,值得肯定,近些年,崛起的今日頭條請來了不少的知乎的大佬,做了很多宣傳,嘗試做「悟空問答」,在這個領域分一杯羹。
  • 黏住用戶,百度的難題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對用戶時長爭奪戰中,頭條系及快手系「短視頻」產品形態搶佔效果明顯,網際網路巨頭如騰訊、百度均有所下滑,且在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淨增用戶規模TOP10中,已沒有一家百度系產品。時間回到2019年春晚大戰,百度以9億元紅包奪下央視春晚紅包互動重頭戲,助推百度App日活在當年8月份突破2億。
  • 百度戰略投資知乎 超級入口向知識社區開放
    來源:金融界網站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F輪融資,總額 4.34 億美元。這是知乎迄今為止金額最大的一輪融資,由百度和快手聯合投資。百度將與知乎展開深度戰略合作,知乎全站上億高質量問答將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並在百度搜索、信息流等產品矩陣中,通過AI技術個性化分發給興趣不同的用戶。雙方的合作,將為億萬用戶帶來全新的知識內容消費體驗。 百度與知乎的戰略合作,是基於超級入口和專業知識問答之間的高度協同。
  • 產品分析|身在風口的知乎Live,卻無法翱翔
    本文主要從下列的幾個方面展開:產品功能架構市場分析用戶分析功能分析商業化分析-知乎Live圖 3-1 知乎用戶年齡分布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圖 3-2 知乎用戶性別分布 數據來源-百度指數根據百度指數的數據,知乎用戶中女性與男性的比例大致在3:7,用戶年齡主要分布在35歲以下。35歲以下的年輕人對知識的渴望更加強烈!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中國知識問答產業現狀的縮影
    1.2 產品結構圖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知乎在知識問答和知識付功能上已經十分成熟,頁面邏輯關係和布局合理,除了能夠滿足基本的知識問答平臺需求外,還在社交方面創新了很多內容形式,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泛知識內容平臺泛指將碎片化的知識和信息轉化為產品與服務,藉由不同的介質或傳播媒體輸送給消費者的平臺。在線泛知識內容平臺包含綜合資訊和搜索服務,比如:在線閱讀、有聲音頻、專業學習,以及百度知道、知乎和悟空問答等在線知識問答平臺。中國在線泛知識內容行業產業鏈圖譜
  • 同一個《答案》,百度、知乎給出不同文案
    面對著同一個「命題作文」,百度和知乎給出了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作品。除了品牌方面的考慮,這兩者不同的溝通風格,也各有自己的優勢。一起來看看知乎和百度之間的文案有何不同吧。今年的高考成績開始陸續公布了,接下來就是考生們,要考慮如何去填報自己的大學志願了。
  • 百度短視頻APP姍姍來遲,只聚合不原創的邏輯有戲嗎?
    近幾日,百度終於推出「百度看看」這款獨立短視頻產品,這離人人都開始談論短視頻的2018年,已經過去了三年。看起來,在短視頻巨頭的牌局裡,百度這次慢的不止一拍子。 「百度看看」APP,定位為「分享人生、探索世界的綜合視頻推薦和視頻搜索平臺」。 該產品一推出,立刻被行業冠名「手機百度姊妹篇」。
  • 競品分析:高德地圖VS百度地圖
    分析目的了解當前的手機地圖產品現狀;梳理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的結構與功能亮點;明確地圖產品的精準需求和未來優質切入點。2. 背景分析2.1 行業發展現狀2011—2018年中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7億人次。
  • 作惡,對百度與莆田系究竟有多容易?
    作惡,對百度與莆田系究竟有多容易?   文丨令狐卿(搜狐特約評論員)  自上次因為拍賣疾病百度吧,引起公憤之後,百度再一次因為其搜索結果的廣告競價排名陷入譴責聲浪。
  • 用戶實名制勢不可擋 繼百度之後淘寶知乎也宣布強化認證
    用戶實名制勢不可擋 繼百度之後淘寶知乎也宣布強化認證  帝一 • 2017-06-07 08:59:33
  • 導航競爭不再佛系,百度與高德掀起「能量大戰」
    但與社交APP不同,在大部分用戶的邏輯中,手機裡安裝導航APP更多的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但如果只是再常見不過的上下班通勤或是去附近商超購物,似乎就完全沒有打開這類APP的必要了,而這可能也可能是他們之間此前競爭如此佛系的原因之一。但在如今,事情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
  • 格力電器400億股權公開徵集受讓方案;百度快手聯合投資知乎4.34億...
    儘管颱風「利奇馬」並未登陸北京,但它的外圍雲系,在昨夜給京城帶來了陣陣降雨。下雨夜,希望小夥伴們有一個好眠的夜晚,然後迎接周二的生活與工作!今日的早報大餐,enjoy!首先來看下宏觀大事。(中國企業家)再來一組網際網路企業的新鮮訊息~~【知乎完成4.34億美元F輪融資,百度快手聯合投資】8月12日,知乎完成4.34億美元F輪融資,百度、快手聯合投資,這是知乎迄今為止金額最大的一輪融資。
  • 【虎嗅早報】快手百度4.34億美元投資知乎,後者將接入百度小程序...
    昨天最值得關注的消息,應該就是快手領投、百度跟投知乎了。繼 Acfun 之後,快手又選擇牽手知乎,小資了老鐵。快手百度投資知乎@新浪科技【快手回應領投知乎:堅信合作能推動知識普惠】知乎宣布完成F輪融資,總額4.34億美元,由快手領投、百度跟投。
  • 騰訊產品面試:做一款挑戰百度的搜索產品,你會選微信搜一搜or今日...
    同時需要注意,落地的產品設計不能脫離基本的用戶—場景—需求的分析,同時要思考市場上主流產品的設計模式與方法。思路比答案更重要。面對一道產品經理面試題,給出一套合理的思考框架與邏輯方法,勝過一切。在面對一道相對複雜的產品經理面試題時,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分析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