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鑑賞為何不考「借景抒情」,而偏愛考察「樂景寫哀情」?

2021-01-09 古詩詞課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詩經》中最為常見的「比興」手法對後世文人的詩歌創作影響深遠。無論是「因情尋景」的「比」,還是「緣景生情」的「興」都使得「景」與「情」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在詩歌鑑賞中最為常見的變現手法便是「借景抒情、融情於景」。小學、初中考試比較容易涉及到「借景抒情」,但是到了高中,考試古詩景情關係的時候就再難見到「借景抒情」了。反而「以樂景寫哀情」卻屢見於考試答案當中。下面略舉數句古詩加以說明。

0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經》

《詩經》中的這句詩描寫的是離別的場景。楊柳依依的季節本是躬耕田野之時,合家踏青遊春之季。然而戰亂迫使人們不得已離家行役,出徵時春光明媚,楊柳青青, 柳條隨風輕舞,仿佛送別之人輕挽離人臂膀不忍分別,景物色彩明麗,情感哀傷低回,景愈歡快,情就愈加悲傷。

02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中的《涉江採芙蓉》一詩寫思婦之思。婦人居家,夏日採蓮江上,心情本是歡快的,可當收穫滿滿的時候,喜悅的情感卻戛然而止,所採蓮花卻無人可贈,所採蓮蓬也無人可烹,於是眼前的碧波芳草對於思婦而言便是「樂景寫哀情」了。

0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李煜

李煜的《虞美人》被稱為「絕命」詞。是李煜亡國以後的作品,「春花秋月」本是極美的事物,但對於階下囚的李煜來說,往事已矣,春花秋月依舊,這種情感的變化與春花秋月的永恆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也是樂景襯哀情。

04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杜甫

諸葛亮與劉備有君臣相得之誼,這種君對臣信賴和倚重是後世文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於杜甫而言更是奢求。所以諸葛亮在杜甫的心目當中是讓他敬仰的高山,可是憑弔蜀相祠堂,他沒看到香火鼎盛的情景,沒有遇到像他一樣前來憑弔的路人,看到的卻是臺階生碧草,黃鸝隔葉啼。若是賞春這必然是春光泛濫的美景,但對於心存仰慕之心前來憑弔的詩人而言這份樂景早已成了荒涼的代表,讓他覺得刺眼心傷。

05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長恨歌》白居易

唐玄宗經安史之亂而幸蜀,路途之上看到的青山綠水與逃亡路途上的悲涼格格不入,此時再美之景已然沒有了攜貴妃出遊時的歡愉,美景只會讓玄宗不時的追憶往事,而往日的喜悅只會讓落難帝王的此刻更加無奈,這樣一來美景竟成了觸發哀情的媒介。

06

雨後澄澈的天空和洗去塵埃的青磚綠瓦,以及青青柳色總能帶給人們舒爽的感覺,可就是在這樣的氛圍裡,不合時宜的送別讓大好的心情一掃而光,離別的不舍湧上心頭,清新的美景讓離別之情變得更加濃鬱。

07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

杜甫一連用了數個表色彩的詞語來刻畫眼前所見之景的絢爛奪目,可是賞春帶給詩人的確是春歸無望,賞春之餘還是逃脫不了傷春的命運,嘆今春又過,年復一年,歸年無期,此詩亦是樂景寫哀情。

從這些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樂景寫哀情」景與情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其實它應該屬於景情關係中一個較為細化的分支,而大多數詩歌涉及到景情關係時都難逃「借景抒情」,而高考對詩歌鑑賞的考察不再那麼籠統,所以相對具體的「以樂景寫哀情」的表現手法就成了高考考查的對象。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高考語文複習之詩歌鑑賞表達技巧篇:表達方式
    (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以分為很多種,比如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等:(1)景情角度:借景抒情、觸景生情、以景襯情、寓情於景;樂景寫樂情、哀景寫哀情、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戀樹溼花飛不起,愁無比,和春付與東流水。 九十光陰能有幾?金龜解盡留無計。寄語東城沽酒市,拚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請從景情關係的角度,賞析本詞上闋是如何表現作者的情感的。上闋借景抒情。
  • 古詩詞鑑賞,要弄清情與景的關係(三)
    詩歌的前兩句狀江、山、花、鳥四景,著碧、青、紅、白四色,對比鮮明,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接下來,筆鋒一轉,慨而嘆之:「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景色雖美,由於歸鄉遙遙無期,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作者寫樂景抒哀情。只有極言春光美好,才能更顯詩人歸心殷切。
  •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梳理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補漏詩歌鑑賞知識點一、詩歌鑑賞答題「五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讀命題。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託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借事(折柳、登高、憑欄、用典)抒情、以樂景抒哀情等。象徵、襯託、烘託、抑揚、對比昭應、虛實結合、比興。九、描寫(寫景)方法—— 渲染、襯託、動靜、對比、擬人、誇張、正側、白描、虛實、視、聽、觸、嗅覺等、比興。
  • 讀韋莊的《菩薩蠻》,以樂景寫哀情,抒發心中的思歸之情
    在該首詞當中,詞人集寫景、抒情於一體,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景與情相互交融。同時,詞人也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極具巧思,他筆下所描繪的洛陽春景越是美好,反而越凸顯出詞人心底的落寞與思歸心緒,正所謂樂景襯哀情,樂景越樂,哀情越哀,將這一手法運用到了極致。而聯繫該詞的創作背景與詞人的身世遭遇來看,也能對該詞當中所蘊含的情感有一個更好地理解。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什麼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
    前言閱讀古詩詞時,常常見到賞析中有「以樂寫哀」或者「以哀寫樂」的說法,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這八個字,在清朝王夫之的《姜齋詩話》中可以見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 辛棄疾最苦悶的一首鷓鴣天,以樂景寫哀情,令人感動
    清人王夫之曾經在《姜齋詩話》中說過:「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的確如此,很多大詩人大詞人,都喜歡用這種手法。但是,如果用的不好,效果未免大打折扣,而好的詩詞用這種手法,卻讓人看不到雕琢的痕跡,反而更顯真情。
  • 初中特級語文老師:「詩歌鑑賞」就這七種題型,吃透就拿高分!
    詩歌鑑賞,歷來被認為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很多同學都抱怨詩歌鑑賞題不會做,失分太多。 今天,宇恆君為大家整理了詩歌鑑賞中常考的七種題型和基礎識記內容,只要學好了這些「套路」,分分鐘幹掉這個大難題!
  • 2019年高考備考之古詩詞鑑賞——藝術手法
    ①直抒胸臆;②觸景生情寓情於景;③寫哀景正襯哀情。面對著可愛的花,忽然天上下起雨來,光線像是暮色朦朧,昏暗不明,不知為何,雲雨散去,天上出現了絢麗朝霞。C.頸聯運用典故,正面寫花。用潘嶽為河陽縣令時令全縣種桃花的典故,寫花的繁多;用長相「風神秀異」的衛玠停車駐足觀賞,表現花的美豔無比。D.尾聯是對全詩的總結。「好顏色」是點睛之筆,概括花朵的特點一一美麗。
  • 讀杜甫的《春望》,以樂景寫哀情,感傷時局感傷自身
    這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杜甫題下的一首詩,全詩言簡意賅,感情真摯,寄託了詩人深厚的憂國之情,以及詩人心中深刻的思家之意,既有感傷時局的部分,亦有感傷自身的地方,集寫景、敘事與抒情於一體。在風格上,該詩基調悲鬱沉重,格調悽涼悲壯,所敘述的事是正在發生的,所抒發的情是心中所感的,所描繪的景是眼前所見的,將現實主義風格運用到了極致。
  • 讀賈至的《春思》,以樂景訴哀情,抒發心中難以排遣的逐客之愁
    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這是唐朝時期的詩人賈至題下的一首春日小詩。在該詩當中,詩人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率先描繪了春日時候的勝景,烘託出明麗、溫煦的氛圍,仲春之際,綠草茵茵,楊柳垂下的柳枝迎風搖曳,柳樹上長滿了鵝黃色的柳絮,桃花灼灼盛開,李子樹的花朵散發出的花香飄蕩在空氣當中,花香撲鼻。詩人運用清麗雋永的筆觸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春日勝景描繪了出來,顯得格外清新自然。
  • 彙編真題,揣測命題走向: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5套詩歌鑑賞試題
    彙編真題,揣測命題走向:2020年高考語文全國卷5套詩歌鑑賞試題(2)彙編真題,揣測命題走向:選材特點:範圍擴大,宋詩也選,傾向思辨,唯獨缺宋詞。2021可能宋詞!!!告訴學生和老師們,套路化沒用,專家不喜歡這一套,我們要培養的是真正理解內容的人才,不是投機取消的,這些詩歌:你讀不懂就是讀不懂,考的就是你的素養,你平時不讀,讀不起,高等學校選拔沒你的份,反套路6。
  •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
    2020高考備考之 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鍊字詞(二)高考頻度:★★★★☆ ┇ 難易程度:★★★★☆01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
  • 思維導圖在高考山水田園詩歌鑑賞中的應用
    高中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情感內容的術語應該有了基礎的了解,再運用自己掌握的思維導圖知識,去分析詩歌,其效果顯然要比先前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的狀態好很多的。下面我就思維導圖在高考田園詩歌中的應用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論述:一、思維導圖開拓了田園詩歌鑑賞的新視野,提高了鑑賞速度和效率。
  • 詩詞鑑賞:洞仙歌 - 宿老師語文課堂
    樂哀、動靜、虛實手法的運用:上片「空山雨過,月色浮新釀」是樂景襯哀情;下片「可憐窗外竹,不怕西風,一夜瀟瀟弄疏響」是以動襯靜;「隴水秦雲」是虛寫,「空山雨過,月色浮新釀」「可憐窗外竹,不怕西風,一夜瀟瀟弄疏響」是實寫。【小題1詳解】本題考查鑑賞古詩詞的綜合能力。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常考的100個意象」
    這些常考意象你必須熟記!!!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就古典詩詞而言,詩人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志」,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
  • 高考古代詩歌的寫作技巧
    ②融情於事。在下闋,作者敘說自己「家萬裡」「平生」「江南江北」,自然流露懷才不遇、到處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仍然帶領年輕人賞月喝酒,「最愛臨風笛」,先抑後揚,更突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豪邁樂觀情懷。  考點:考查學生對古代詩歌寫作技巧的鑑賞和分析。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詩歌給人的美的享受。
  • 【詩歌鑑賞】詩歌鑑賞意象
    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覆出現的。小編在此用一首小詩把高考中經常出現的意象進行總結,以助考生記憶,從而更好地解答詩詞鑑賞題:  松梅竹菊寓高潔,  借月託雁寄鄉思。  杜鵑鷓鴣啼悽悽,  梧桐葉落透悲意。
  • 2015年高考備考:高考語文答題公式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七)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鑑賞中佔有重要位置  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託、渲染、鋪陳、比興、託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徵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覆等。
  • [新東方國家瑋]高考語文古詩詞精選練習題17套
    確定題目類型:翻譯型 概括型 歸納型 鑑賞型 情感型   母題1—象徵類詩歌 屈原   母題2—愁情類詩歌   母題3—寫景意趣類   母題4---敘事類詩歌   母題5—懷古類詩歌   一.(重慶)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