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中山路老建築群面臨拆遷 已有百年歷史(圖)

2020-12-25 搜狐網

中山路一批老建築面臨拆遷,掛牌「瀋陽市歷史建築」的將被保留

-圖片由華商晨報 華商響網記者 高巍 楊宇 攝

  96128熱線:有市民反映,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上的北二馬路至民族北街一段、太原北街至新華購書中心一段,已處於拆遷範圍,臨街很多老建築有近百年歷史,但卻被噴上「拆」字。

  華商晨報記者華商響網記者高巍楊宇核實報導:已經被瀋陽市政府掛上「瀋陽市歷史建築」牌匾的老樓,真的要被拆掉嗎?昨日下午,記者到現場了解情況。

  這些建築建於1922年

  已有近百年歷史

  在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上的北二馬路至民族北街一段,路邊是一排連綿的二層至四層的小樓,整體呈棕黃色,被不同的商戶租用作為各種門市。

  中山路出自百年前日佔時期瀋陽站附近地區、作為滿鐵附屬地時的規劃,由瀋陽站為中心修建的一條呈放射狀的道路。因路邊多為「日偽」時期建築,涵蓋了多種歐洲古典建築風格,因此作為一條特色街區為瀋陽市民所熟悉。

  這些老建築多是1922年建的,曾經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日本人作為旅店、商號使用。2013年6月17日,瀋陽市人民政府為路邊的一系列建築頒發了《瀋陽市歷史建築》的牌匾。

  市級歷史建築將保留

  「拆」字已被抹掉

  在一些被列為歷史建築的老樓的樓體上,的確曾經有過紅色的「拆」字,但是又已經被紅色的塗料塗抹覆蓋住。一位業主表示,自己租用的這棟建築「是個老文物」,「永遠也不會被拆掉的」。

  而在調查的其他業主口中,是否拆遷的消息不一。門前立著「拆遷甩貨」牌子的一位店主說,拆遷的消息大約來自半年前,此後時而有消息傳出,但有時候又說不拆遷。另一位業主則表示,之所以還沒有拆,是因為有些問題還沒談好。

  在該地區的拆遷管理部門,對於其中的文物建築,一工作人員表示:「此前的確曾經有過全部建築都進行改造的計劃,但是經過調查之後,發現很多是歷史文物建築。目前已經確定的是,在中山路邊已經被掛上市級歷史建築牌子的文物樓是肯定不會拆掉的,『拆』字已經派人抹掉了。」

  市級以下的文物建築命運未知

  不過,對於中山路邊一些並非市級歷史建築的房子,命運如何還未可知。

  該工作人員表示,有一些建築雖然沒有掛牌,但是建築風格也比較獨特,經過調查發現屬於區級的文物建築,對於這類建築是否進行保留,目前還沒有最後確定。

  此外,對於本次拆遷,該工作人員表示,該地區主要都是數十年的老房子,很多樓內設施陳舊,有的樓梯和樓板都幾乎脫落,成為危房,所以才進行此次棚戶區改造。也有市民反映,如果建築被保留,希望有相關部門能對室內環境進行改造。

news.sohu.com true 東北新聞網 http://news.sohu.com/20141202/n406587381.shtml report 1569 中山路一批老建築面臨拆遷,掛牌「瀋陽市歷史建築」的將被保留-圖片由華商晨報華商響網記者高巍楊宇攝96128熱線:有市民反映,瀋陽市和平區中山路上的北二馬路至民族

相關焦點

  • 漫步瀋陽中山路 盡顯百年歷史典故
    這就是瀋陽中山路的起點。1919年始築今勝利北街至和平北大街段,名昭德大街,是以滿鐵奉天驛(現今瀋陽火車站)為中心修建的放射狀道路中的一條斜路。瀋陽的中山路位於和平區中部、東部,瀋河區西部,繁華的太原街地帶,全長3600米。歷史與現代交融。原來的「昭德大街」,1919年更名浪速通。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為中山路。
  • 瀋陽最大的一片蘇式建築群,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如今卻要拆遷了
    瀋陽作為遼寧省的省會,在重工業發展的路上首當其衝,黎明廠204工人區、三臺子、工人村這三個地方都曾在我國重工業的發展史上劃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一棟一棟的蘇聯式老樓,記錄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芳華。特別是204兵工廠地區,無論是老瀋陽人還是新瀋陽人,你去問,沒有不知道的,可如今這片瀋陽最大的蘇式建築群卻要拆遷了。
  • 這裡是瀋陽--中山路32號建築
    二、歷史文化資源情況:街區擁有11項19處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奉天驛舊址及廣場周邊建築群、中山廣場周邊建築群2項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奉天郵便局舊址等4項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雲舊居等5項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32處39棟歷史建築等。
  • 瀋陽中山路:百年歐式建築,遍嘗各類美食
    瀋陽中山路的起點是從瀋陽站(俗稱南站)開始的,經過勝利大街、中山廣場、和平北大街經過青年大街到奉天街截止,橫跨和平、瀋河兩大區,並且有百年的歷史,原名「昭德大街」,後更名浪速通。194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為中山路。
  • 中山路72號百年探尋,即將恢復原貌的青島商會舊址
    近日相繼對中山路72號、117號及周邊違法建築群展開拆除。中山路72號,這座始建於1906—1907年,被違章建築遮掩、破壞多年的超百年老建築,終於有望在近期恢復她的歷史原貌了。上圖是文史學者袁賓久先生在拆遷現場拍攝的照片,違章建築已拆除完畢。
  • 超過百年歷史的一座廣場,周圍遍布著上百年的建築群
    瀋陽中山廣場瀋陽人沒有不知道中山廣場的,外地來過瀋陽的人沒有不知道中山廣場的。瀋陽的中山廣場是一部濃縮的歷史,見證了這個城市的百年來的歷程,是地標性的景觀。中山廣場處在南京路、北四路和中山路的交匯點上,整個廣場是一座大型的環島,廣場就像一個中心點,輻射狀的連接著六個方向上的街道,過往的車輛遠遠的就能看到聳立在廣場中心的偉人揮手的塑像,挺拔堅定,神採奕奕。
  •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八大湖小區剩餘片近期不拆遷 中山路歷史...
    有網友詢問市政府是否有北遷計劃,滕軍紅答覆稱,目前市政府沒有北遷的計劃,具體情況請以市政府發布的官方信息為準;有網友詢問八大湖、濟寧路以及小魚山等片區是否拆遷,滕軍紅答覆稱,八大湖小區剩餘片區近期沒有拆遷規劃,濟寧路5號、7號、9號以及小魚山片區近期也沒有拆遷改造計劃;有網友詢問金隅和府北組、中組、南組之間的道路是市政道路還是小區道路,滕軍紅答覆稱,金隅和府組團間道路為規劃市政道路;有網友詢問百麗廣場是否有新的規劃
  • 新民晚報數字報-瀋陽中山路
    名稱變了,建築沒變,依然老磚老瓦,歐風日痕。  中山路橫穿廣場。廣場西側的中山路,秋林公司、郵政局、瀋陽飯店、火車站,這些老建築各具姿容,跟廣場上的樓宇一樣有名,有故事。但今晚我不往西走,我往東走,我的故事在東側中山路。從桂林街到和平大街,三四個路口五六百米,像一條超長磁帶,印滿我儲存的生命信息。旅居外鄉多年,雄州名府走過數不清的中山路,頂數瀋陽這一條血脈相連,難捨難分。
  • 瀋陽太原街,雖然也是百年老街,但是歷史與中街相比卻是截然不同
    在瀋陽,中街和太原街都是比較著名的百年老街。如今很多遊客們來到瀋陽以後,往往在有時間的時候,都會到這兩天街來看一看。瀋陽中街今年的變化,真的是讓很多遊客都感覺眼前一亮。瀋陽八王寺瀋陽故宮是瀋陽標誌性的建築群,也是國內僅存的兩座宮殿建築群之一。來到這裡的遊客,總是會到故宮周邊的瀋陽中街去走一走。瀋陽中街,以前的名字叫做四平街。
  • 51米巨幅攝影長卷《記憶中山路》亮相青島百年老街
    青島中山路歷史街區是青島老城的核心街區,中山路是一條沉澱了青島最初記憶和承載了青島城市商業文化底蘊的百年老街,她是青島百年歷史的一個縮影
  • 老地圖記錄瀋陽變遷 百年前最高建築三層樓(圖)
    第1頁:瀋陽城區老地圖 第2頁:瀋陽城區老地圖  老地圖記錄沈城變遷史 百年前最高建築是鳳凰樓  翻動一張張瀋陽城區的老地圖,猶如用心靈觸摸一片片曾記錄下這片熱土變遷的城市日記。百年來,這片土地經歷了怎樣的城市變遷?不同年代的瀋陽城面貌都是啥樣的?讓記者帶著您,從這張張地圖中找尋沈城百年發展的足跡——  100年前 瀋陽最高建築三層樓  近百年前的瀋陽城是個什麼樣?在一張清朝末年繪製出版的地圖上,記者找尋著答案。  從地圖的圖示看,全城絕大多數是平房,當時全市最高的建築是故宮裡的三層建築鳳凰樓。
  • 百年中山路描繪"最廈門畫卷" 重現"歷史文化名街"風韻
    如今,從輪渡鷺江道走進中山路,總能見到遊人如織的景象,人們在這裡休閒購物,累了就在街邊長椅歇歇腳,兩側的騎樓建築群以及各色商鋪成為身後最有特色的背景。可謂人在景中,景在畫中。  這就是中山路的活力街貌,近年來,這個廈門最老牌的商圈不斷煥發出生機與魅力,形成自己的商業風格與文化內涵。而蘇鷺傑、陳偉榮等人就見證了這個燦爛的過程。
  • 拆遷逼近東北軍唯一建築物 救救瀋陽「北大營」
    「東北軍北大營」舊址震驚地看到,鐵鍬、鎬頭、鐵錘、釺子、鏟車等「拆遷武器」正在步步逼近這裡的最後一幢東北軍建築物。  所以說,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瀋陽的「東北軍北大營」舊址都是一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歷史遺存,應妥善加以保護,作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和世界人民牢記歷史、捍衛和平的教育基地。
  • 瀋陽:百年前中街裸眼3D影像明日首映(圖)
    百年前的中街,商鋪屋頂大型鳥獸圖案,就是當時瀋陽最有名的字號招牌,有麒麟、龍、鶴等。本組圖片均由瀋陽市檔案局供圖瀋陽首批市民參觀老照片展,體驗裸眼3D老中街影片。  首部根據老照片復原的百年前老中街全景裸眼3D影片,本周四在瀋陽市檔案館免費開展,57張百年前法國人拍攝的瀋陽最早彩色照片也一併展出。  瀋陽市檔案館巡視員周庶江在展會發布會上介紹,這組彩色照片不僅是瀋陽最早的彩照,也是中國第一批彩照,填補了若干項歷史空白。
  • 青島的中山路是一條老的歷史商業街,也是最繁華的商業街!
    中山路屬於一條老的歷史商業街,南北走向,南從前海棧橋,北到堂邑路德國酒吧街。中間包含著春和樓,劈柴院,工藝美術品商店,海濱海產品專賣,盛錫福,亨得利,百盛,利客來,天主教堂。中西隔壁的肯德基,麥當勞也在其中。機場702號線就在教堂與中山路口。觀光,餐飲於一體。
  • 武漢漢正街,有條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如今卻面臨拆遷
    武漢漢正街,有條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如今卻面臨拆遷其中,有漢正街這麼一個地方,那裡不僅見證了武漢市場經濟的滄桑發展變化,而且它還是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的百年老街。只可惜的是,現如今要面臨拆遷。而且,位於武漢的藥幫一巷也因為歷史久遠而出現了很多危樓,面臨拆遷改造的問題。比如,大家現在看到的這棟破舊不堪的老式樓房,就是其中之一。
  • 民俗專家帶你細品近百年歷史的廈門中山路
    東南網6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常海軍/圖)有人說,中國有多少城市,就有多少中山路。聽著有些誇張,但細數一下真不少。  廈門中山路,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商業街,它對於廈門來說,就像是南京路之於上海,春熙路之於成都一樣。  82歲的民俗專家郭坤聰,一直住在中華片區。最近,他帶著記者重走中山路,一步一步品讀這條近百年的老街。
  • 隱藏在瀋陽巷子深處的百年紅色老建築你去過嗎?
    4月3日,瀋陽和平「追憶百年歷史?講好和平故事」中小學生清明公祭和老建築遊學活動走進王鐵漢公館。 李晛 攝中新網瀋陽4月3日電(李晛)「這是一棟坐北朝南,面闊六間,進深一間的硬山式青磚瓦房,它看似平常,在1927年一l929年卻是東北地區革命運動的指揮中心。」
  • 哈爾濱百年老道外,中國面積最大的中華巴洛克街區
    老道外景區的的全名應該是老道外中華巴洛克歷史文化景區,這裡是中國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的代表,現在的老道外已經不僅僅是一座歷史文化街區,它也是哈爾濱民俗文化的代表,是哈爾濱這座城市悠久歷史的見證者,哈爾濱百年的記憶全部鐫刻在了老道外滄桑的建築上面。
  • 百年中山路復興的「流量地圖」
    上世紀八十年代,需要置辦東西,青島的老百姓就會直奔中山路,在這裡,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日用品,完全能滿足當時的消費需求。這條有著百年歷史、聞名全國的商業街,貫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上流淌了百年。收藏著青島幾代人的光榮與夢想,中山路的復興是青島人的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