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逼近東北軍唯一建築物 救救瀋陽「北大營」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瀋陽五月十八日電 題:救救瀋陽「北大營」

         中新社記者 金果林

  最後一幢瀋陽「北大營」的當年建築物,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

  今天中午,記者在瀋陽「東北軍北大營」舊址震驚地看到,鐵鍬、鎬頭、鐵錘、釺子、鏟車等「拆遷武器」正在步步逼近這裡的最後一幢東北軍建築物。

  這是一處青磚牆、鐵皮瓦的尖頂建築物,有人說它是東北軍的一處營房,有人說它是東北軍的一處馬舍,總之是七十四年前「東北軍北大營」內的建築物,而且是唯一倖存的建築物,如果這處建築物毀掉了,「東北軍北大營」的實物歷史將蕩然無存。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悍然攻擊位於瀋陽北郊的中國東北軍北大營,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東北軍在北大營被迫一邊還擊一邊撤退突圍,從而打響了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入侵的第一槍。

  所以說,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瀋陽的「東北軍北大營」舊址都是一處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歷史遺存,應妥善加以保護,作為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和世界人民牢記歷史、捍衛和平的教育基地。

  但是,近些年來,瀋陽「北大營」舊址遭到嚴重破壞,當地許多單位在這裡建起了倉庫、市場、店鋪、學校、工廠甚至養牛場,使這處承載著民族苦難與抗爭歷史的軍營舊址,再也難以讓人們看到當年的風貌。特別是隨著房地產開發熱潮的興起,這裡的住宅樓盤不斷出現,使原來僅存的一點點「北大營」實物遺存遭到更為嚴重的損毀。

  在當年「九·一八」之夜炮火最為激烈的北大營西北角,以前是瀋陽市土雜公司的倉庫,在二00二年秋天以前,這裡還可以看到一處二層小樓和一個殘存的碑座。那二層小樓,有人說是駐紮北大營的東北軍一個旅部,也有人說是日本人佔領東北後為顯示「九·一八」戰果而建起的展覽館;那碑座的位置據說是日軍炮擊北大營第一發炮彈的爆炸點,日本人為紀念其侵略「武功」樹立起一個巨碑,日本投降後,中國人將此碑砸毀,殘留一個巨大的碑座。

  不論是作為北大營的歷史見證,還是作為日軍侵華的歷史罪證,這二層小樓和殘舊碑座都有保留的歷史價值。但是今天,這裡已經是一片嶄新的高檔住宅小區,那二層小樓早已經片瓦無存。小區內正在鋪設道路和綠化環境,那殘存的碑座是否也會在哪天早晨被夷為平地?

  記者在北大營舊址裡另外一處新住宅樓群裡,看到一株粗壯高大的老楊樹,曾有專家告訴記者這是北大營裡當年留下來的,樹齡已有百年,樹身上至今還可見當年的彈痕。就是這樣一株飽經滄桑的老楊樹,樓盤建設者為了不影響樓房的施工和使用,居然將老樹的一側枝杈生生地砍掉。

  如今,同樣的厄運是否又降臨到了北大營最後一幢東北軍建築物的頭上?拆遷工地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當地政府要在這一帶建設一處機動車交易市場,拆遷工作從五月初開始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身邊一位老翁痛心地說,北大營當年那些青磚房全沒了,就剩下這一處了!在這老房子裡,記者問正在清理雜物的工人:「知道這是什麼建築嗎?」「知道!張作霖那時候的!」

  這幢經歷了近八十年歷史風雲的老建築已經搖搖欲墜、殘破不堪,但是,作為歷史的見證,儘管鐵瓦已經鏽跡斑斑,儘管牆垛已經裂痕處處,它依然頑強地挺立著。可是,記者分明看到了它那憂慮的眼神——今天,初夏的瀋陽滿目蔥綠;明年的初夏,它是否會依然存在?(完)

相關焦點

  • 瀋陽志願者衛星定位 發現東北軍北大營遺址
    東北軍北大營惟一現存的遺蹟,被瀋陽一名文保志願者通過GPS衛星定位意外發現。昨日,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副會長、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王建學表示,經過實地調查證實,志願者發現的就是「九·一八」事變時,駐紮北大營的東北軍精銳——第七旅的坦克戰車隊和軍樂隊的營房。此前,曾是東北軍北大營「最後」的歷史遺蹟——一間保存完好的馬廄,已於2005年拆除。
  • 《瀋陽北大營》 梳理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九一八事變」後瀋陽北大營有何用途?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標誌性建築殘歷碑上刻著一段文字:「夜十時許,內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進攻北大營,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很多前來參觀的人心中存有疑問,瀋陽北大營在哪裡?為什麼建成?「九·一八」之夜,日軍和東北軍在此如何戰鬥的?
  • 瀋陽北大營驚現三幢原東北軍營房(圖)
    從衛星地圖上發現蹤跡  曾有人說,「東北軍北大營」舊址早就遭到了嚴重破壞,如今已看不到一幢當年東北軍使用過的建築物了。因此,多年想尋找到北大營遺蹟,不但是專家學者們的夢想,也成為瀋陽市文保志願者們夢寐以求的心願。
  • 瀋陽計劃建北大營遺址公園(圖)
    北國網、遼瀋晚報主任記者 王志東 攝  瀋陽將依託北大營新近發現的3座100多年前的東北軍陸軍7旅620團營房,修建北大營遺址公園。佔地2000平方米左右,並將在遺址公園內建造「九·一八」之夜,東北軍反抗日軍侵略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主題群雕。還將在其中一個營房開闢北大營歷史紀念館。
  • 瀋陽北大營:幾多風雲幾多硝煙
    作為日軍首先進攻的目標,北大營一下子成為舉世皆知的地方。在這裡,發生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  北大營的由來  北大營,坐落在奉天(瀋陽)城北約10華裡處,東距東大營約20華裡,西距當時的南滿鐵路(今長大路)約300米,離柳條湖近500米距離。
  • 瀋陽拆毀「北大營」遺蹟 社會各方強烈抨擊(圖)
    點擊進入>>>   中新網瀋陽五月二十二日電 連日來,瀋陽拆毀「北大營」然而,與各地都在準備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所不相協調的是,記載著當年抗戰偉績與日軍罪證的瀋陽市「東北軍北大營」舊址,如今卻由於缺乏保護及無度的房產開發,已面臨灰飛煙滅之虞。其實,類似的事件並不只發生在瀋陽。如果再聯繫一些此前發生在各地的抗戰遺址被毀事件,人們分明感受到一些地方和機構,在對抗戰歷史符號系統的保護上,幾近麻木。
  • 探訪瀋陽北大營遺址——「九一八事變」與14年抗戰開始的地方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向位於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發動突然襲擊,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14年的侵略。北大營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最先開始侵略中國的地方,也是中國14年抗戰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地方。
  • 九一八事變88周年前夕,探訪瀋陽北大營營房舊址
    在瀋陽九一八紀念館東北大約3公裡的地方,就是當年東北軍在瀋陽的軍營——北大營營房舊址。後面兩棟鐵皮瓦屋頂的房子就是北大營營房。2011年4月7日,文保志願者鄭英傑、於海波,在參照衛星地圖搜索瀋陽市大東區原東北軍北大營區域時,意外地發現上面有幾幢房屋與眾不同,這立刻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於是,他們將收藏家餘泓先生提供的一份日文標註的當年日軍進攻北大營的示意圖拿來對比,發現這幾處房子與示意圖上所標示的東北軍陸軍7旅620團戰車隊、軍樂團營房原址位置十分吻合。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來瀋陽,有必要到九一八事發地看看。觸摸那段歷史,感知沉重歲月。柳條湖橋石碑當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
  • 將瀋陽北大營抗戰遺址建設成國家級紀念館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瀋陽評劇藝術研究中心國家一級演員馮玉萍接受採訪說,將瀋陽北大營抗戰遺址建設成國家級紀念館,具有關乎民族情感、關乎民族歷史觀的歷史意義,具有關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講述國家故事的現實意義,還具有表達中國維護和平立場、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國際意義。3月8日,在全國人代會上,馮玉萍代表提交了《關於建立國家級瀋陽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的建議》。
  • 瀋陽北大營將建抗日戰爭第一槍紀念碑警示後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作為一個東北人,尤其是一個瀋陽人,更會激起對另一個極具重要意義的槍聲的回憶。  1931年9月18日,北大營的士兵們不顧「不抵抗」禁令,打響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而為了紀念中國抗戰史上這一特殊時刻,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本報與瀋陽市大東區委區政府決定聯手在北大營遺址樹立抗戰第一槍紀念碑及大型紀念浮雕。
  • 瀋陽北大營:幾多風雲,幾多硝煙
    其中,最大的軍營當屬瀋陽的北大營。北大營在成立之後,一直是張作霖的重兵集結之地,從一開始的清政府軍再到張作霖的奉軍,再到張學良的部隊,這裡一直熱鬧非常。01北大營成立的時間在公元1907年,清朝開始在東北設立行省,將盛京將軍改成了東北三省的總督,這個時候,徐世昌當了總督。為了穩定局勢,徐世昌開始擴編軍隊,為了解決駐軍的問題,徐世昌下令在瀋陽附近修建了兵營,這就是北大營最早的雛形。
  • 九一八,從柳條湖到北大營
    爆炸聲響後,坐鎮瀋陽指揮的板垣徵四郎立即下令獨立守備第2大隊炮轟並進攻柳條湖附近的北大營;步兵第29聯隊攻擊瀋陽城;命令駐鐵嶺的獨立守備第5大隊急速趕到瀋陽支援,並報告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請第2師團主力立即出動。
  • 為英雄之城正名 解密北大營抗戰遺址考證過程
    王建學表示,在此之前,不論是公眾還是相關領域研究學者都認為,伴隨著飛速的城市化,瀋陽北大營已經不復存在了,而經過他和張潔的實地考證,並找到在老營房安家60多年的老住戶了解情況,最終認定保存完好的這處遺存正是當年東北軍第七旅619團的營房,這也是目前僅存的北大營遺址。
  • 北大營營房舊址:中國14年抗戰的起點
    近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瀋陽赫赫有名的——北大營營房舊址出現在了名單上,這使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這裡。因為,中國艱苦的14年抗戰,北大營是「瀋陽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標誌性地點,也為中華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北大營的百年歷史  「你看,這就是九一八事變前北大營的樣子。」
  • 九一八事件前日本關東軍為挑起戰端,竟栽贓東北軍炸毀鐵路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瀋陽城,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變其實在1931年9月上旬開始,在瀋陽的關東軍就動作頻頻,先是他們在瀋陽北門外架起機槍並進行攻城巷戰演習,並把演習推進在北大營東北軍駐地附近。
  • 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將啟動建設
    2018年01月24日 09:38   本報訊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經淼報導 兩棟營房現在是倉庫,一棟營房保存基本完好,現為居民住宅……作為瀋陽著名的抗戰遺址、遺蹟,北大營抗戰遺址紀念館今年被寫入瀋陽市的政府工作報告
  • 圖: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北大營東北軍營房遺存
    「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軍首先在瀋陽北大營悍然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北大營的中國愛國軍人憤然拋棄上級下達的不抵抗命令,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打響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第一槍。圖為北大營遺址上遺存的當年東北軍的營房。
  • 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圖)
    原標題: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從遺址的保護開放開始(資料圖)   中新社瀋陽3月10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瀋陽市官方10日發布消息稱,依託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營舊址營房,瀋陽在2016
  • 瀋陽「北大營」遺蹟遭毀 老教授泣不成聲(附圖)
    大東區文體局調查人員連稱可惜 省委黨校老教授坐在殘存的磚垛上泣不成聲  晨報訊(記者 何騫)前夜,中國抗日戰爭鳴響第一槍的地方———瀋陽「北大營」最後的歷史遺蹟———一間保存完好的馬廄在抓鉤機的轟鳴中被拆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