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瀋陽計劃建北大營遺址公園(圖)
北國網、遼瀋晚報主任記者 王志東 攝 瀋陽將依託北大營新近發現的3座100多年前的東北軍陸軍7旅620團營房,修建北大營遺址公園。佔地2000平方米左右,並將在遺址公園內建造「九·一八」之夜,東北軍反抗日軍侵略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主題群雕。還將在其中一個營房開闢北大營歷史紀念館。
-
瀋陽北大營驚現三幢原東北軍營房(圖)
誰也沒有想到,瀋陽市的幾名文物保護志願者,在「九·一八」事變發生整整80年之際,有了一個特別驚人的發現經歷過「九·一八」事變戰火摧殘的北大營三幢原東北軍營房意外地被發現!
-
這個土匪打響了抗日第一槍,比馬佔山、二十九軍都早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柳條湖鐵路,攻打東北軍北大營,悍然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在「不抵抗」政策的指導下,東北軍一槍未放撤入關內。幾乎在一夜之間,日軍就兵不血刃的佔領了東北。
-
瀋陽北大營將建抗日戰爭第一槍紀念碑警示後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作為一個東北人,尤其是一個瀋陽人,更會激起對另一個極具重要意義的槍聲的回憶。 1931年9月18日,北大營的士兵們不顧「不抵抗」禁令,打響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而為了紀念中國抗戰史上這一特殊時刻,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本報與瀋陽市大東區委區政府決定聯手在北大營遺址樹立抗戰第一槍紀念碑及大型紀念浮雕。
-
為英雄之城正名 解密北大營抗戰遺址考證過程
王建學表示,在此之前,不論是公眾還是相關領域研究學者都認為,伴隨著飛速的城市化,瀋陽北大營已經不復存在了,而經過他和張潔的實地考證,並找到在老營房安家60多年的老住戶了解情況,最終認定保存完好的這處遺存正是當年東北軍第七旅619團的營房,這也是目前僅存的北大營遺址。
-
將瀋陽北大營抗戰遺址建設成國家級紀念館
本報北京電(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郭宏穎)「瀋陽北大營,是中國抗戰第一槍響起的地方,拉開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在中國14年的抗戰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伴隨著國內對於九一八事變的重新定位和九一八事變在國際社會影響的加深,北大營抗戰遺址的歷史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北大營的抵抗,實際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真正起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精神的源頭,已成為國際學術界的共識。「亟須加快推進北大營抗戰遺址保護和利用。」 「九一八事變,不僅僅是瀋陽一地的事,它既是中華民族的災難,也是世界和平的災難。」
-
驛馬嶺阻擊戰:打響八路軍抗日第一槍
華北抗戰第一槍舊址耿靜 攝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鏗鏘昂揚的八路軍軍歌中,1937年9月打響的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威名天下揚的起點。在這場聞名中外的戰鬥中,經改編的八路軍115師設伏,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多輛,取得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探訪瀋陽北大營遺址——「九一八事變」與14年抗戰開始的地方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向位於瀋陽北大營的東北軍發動突然襲擊,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14年的侵略。北大營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最先開始侵略中國的地方,也是中國14年抗戰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地方。
-
國軍少將韓家麟,打響抗日第一槍,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
此人是馬佔山的義子,國軍少將韓家麟,他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參加了江橋戰役,打響了抗日第一槍,也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韓家麟出生於1898年,吉林梨樹人。其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扛起整個家庭的負擔,並將韓家麟送進了私塾讀書。韓家麟也不負眾望,刻苦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當地的高級小學讀書。
-
拆遷逼近東北軍唯一建築物 救救瀋陽「北大營」
中新社瀋陽五月十八日電 題:救救瀋陽「北大營」 中新社記者 金果林 最後一幢瀋陽「北大營」的當年建築物,正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悍然攻擊位於瀋陽北郊的中國東北軍北大營,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東北軍在北大營被迫一邊還擊一邊撤退突圍,從而打響了中國人民奮起抗擊日本入侵的第一槍。
-
《瀋陽北大營》 梳理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這些問題,瀋陽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瀋陽北大營》一書中有詳盡的解讀。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到該書的編著者、瀋陽市檔案館原館長荊紹福,他介紹說,有關瀋陽北大營現存的資料很少,特別是「九·一八」之夜發生的戰鬥,所以他在編著此書時,主要是根據當年的報紙以及經歷者的回憶錄,勾勒出了瀋陽北大營的前世今生。
-
他打響抗日第一槍,曾是黑虎山大當家,以其命名的香菸曾暢銷全國
馬佔山,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曾在蒙古放牧多年,學成了一身騎射本領,後因生活所迫而落了草,來到黑虎山。由於他為人仗義,又有一身本事,就坐上了黑虎山大當家的位置。之後,馬佔山帶領黑虎山的兄弟們投了東北軍,深受張作霖的把兄弟東北軍老帥吳俊升的賞識,官職飛速提升。
-
省運會在撫順打響第一槍(圖)
省運會在撫順打響第一槍(圖) 作者:李翔 2018-01-15 14:21 來源:遼寧日報 本次比賽同時還是2018年省運會的第一項賽事——「我要上省運」遼寧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速度滑冰(群眾組)暨「魅力撫順冰雪之都」的啟動儀式。這也意味著,2018年遼寧省運會在撫順正式打響第一槍,「我要上省運」活動也由此拉開序幕。 據了解,2017-2018全國大眾速度滑冰馬拉松賽共分六站進行,撫順站比賽為第三站。
-
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我是共產黨員:一支抗日隊伍的誕生
浪費時間就是對黨,對人民的犯罪,所以我們得迅速把抗日遊擊隊搞起來!這支小小抗日遊擊隊最初的組織者可問題是怎麼搞槍,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1937年9月,山東省委發出的《山東抗日武裝起義十大綱領》,第一條就說:「要保衛山東,就要組織山東抗日遊擊隊,共產黨員應當模範地脫下長衫到遊擊隊去。每個黨員要發動群眾參加,或組織隊伍。」
-
瀋陽修建九一八事變發生地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圖)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從遺址的保護開放開始(資料圖) 中新社瀋陽3月10日電 (記者 朱明宇)遼寧省瀋陽市官方10日發布消息稱,依託三座逾百年前的北大營舊址營房,瀋陽在2016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北三省總督徐世昌為加強瀋陽城防務,倡導修建了北大營。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東北軍北大營,遭到駐紮官兵的奮起反抗,打響抗日第一槍。 2011年,瀋陽市文保人士通過衛星定位,發現北大營原址的東北角有3座長條房屋,其中南側一座長百餘米、寬十餘米,保存較好。
-
瀋陽北大營:幾多風雲幾多硝煙
1929年10月10日「雙十節」,北大營曾經舉行過一次大規模的閱兵典禮。除東北陸軍獨立第7旅的全體官兵參加外,還有騎兵、炮兵、工程兵、輜重兵、空軍等兵種參加,由第7旅旅長王以哲任總指揮官,張學良將軍親臨檢閱。這次閱兵其規模之大,兵種之多,軍容之整齊,為東北和東北軍有史以來所罕見。瀋陽市民都在北大營的營垣外圍觀,人山人海,盛極一時,被人們稱頌。
-
此人是一個土匪,眼見東三省淪陷後非常憤怒,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
不久,東三省相繼淪陷,東北徹底被日軍佔領。雖然張學良下令不抵抗日軍,但還是有人不願領土被他人侵佔,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並且,此人還是一個土匪。馬佔山,就是那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土匪。他從小身體不好,不過因為長年經受困苦的生活,從而磨練了他的意志和體能,養成了剛毅的性格,膽量過人。從七八歲開始,他就在大地主家牧馬,因此有了精湛的騎術。
-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今天,請讀者諸君隨封面記者一起,將時光回溯至近百年前,去看看在黑河通電全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視頻時長1'44" 無wifi亦可觀看據悉,馬佔山將軍紀念館的建造,系參照原有馬佔山故居的建築的照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設計營建。施工方為了更好還原歷史,去多個城市收集了無數上百年「老磚」,回到黑河之後再進行加工、打磨,精細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