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響抗日第一槍,曾是黑虎山大當家,以其命名的香菸曾暢銷全國

2021-01-07 歷史道場

1931年,因為一道「不抵抗」的命令,遼寧、吉林兩省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就落入日軍之手。張學良將軍見事態嚴重,特令時任步兵第三旅旅長的馬佔山代理黑龍江省政府主席,負責全省軍務,令謝珂將軍為參謀長,並叮囑只能對偽軍進行打擊,必須避免與日軍發生直接衝突。可是,馬佔山將軍另有一番打算!

馬佔山,土生土長的東北人,曾在蒙古放牧多年,學成了一身騎射本領,後因生活所迫而落了草,來到黑虎山。由於他為人仗義,又有一身本事,就坐上了黑虎山大當家的位置。之後,馬佔山帶領黑虎山的兄弟們投了東北軍,深受張作霖的把兄弟東北軍老帥吳俊升的賞識,官職飛速提升。

馬佔山並沒有接受上峰的命令,而是決心誓死守衛黑省,於是下令任樸炳珊為黑龍江省城警備司令,原騎兵一旅旅長王南屏為黑河警備司令,改編原興安屯墾軍步炮兵為黑龍江省防第一混成旅,苑崇谷為旅長,準備與來犯之敵決戰。

日軍進犯黑省必須要經過一個叫江橋的地方,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就在這裡打響。馬佔山所部,以落後的武器抗擊日軍的飛機大炮,以一腔熱血打退數次來犯的日軍,幾乎全殲日軍濱本步兵聯隊,高波騎兵聯隊也傷亡殆盡。不過,馬佔山所部也傷亡慘重,整部所剩不足2000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無奈退出了江橋陣地。

馬佔山將軍,敢為天下先,打響抗日第一槍,鼓舞了無數國人!當時的上海南洋兄弟菸草公司,為此特製了一款「馬佔山」牌香菸,並送往黑省慰勞抗日英雄們,「馬佔山」牌香菸一時暢銷全國!

相關焦點

  • 驛馬嶺阻擊戰:打響八路軍抗日第一槍
    華北抗戰第一槍舊址。耿靜 攝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鏗鏘昂揚的八路軍軍歌中,1937年9月打響的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威名天下揚的起點。在這場聞名中外的戰鬥中,經改編的八路軍115師設伏,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多輛,取得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他是抗日名將,打響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卻在金門炮戰中不幸陣亡
    七七事變揭開我國全民族抗戰的序幕,這點大家都知道,可在七七事變中帶領中國軍隊打響全民族抗戰第一槍的那個人卻鮮有人知。他是抗日名將,正是他在七七事變時下令:「堅守陣地,堅決回擊,堅持抗戰到底!」帶領軍隊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他就是吉星文。
  • 這個土匪打響了抗日第一槍,比馬佔山、二十九軍都早
    馬佔山,也被稱為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馬佔山固然值得尊敬,但要說打響抗日第一槍,細究起來還真不是他。而是一夥土匪,這夥土匪的首領叫做張海天,外號「老北風」。張海天,遼寧省海城縣人,祖籍山東。他的父輩,是清末「闖關東」而來到東北的。張海天家境貧寒,為了生存,他做過苦力,做過雜役,當過車夫,可謂是嘗盡了生活的艱辛。
  • 國軍少將韓家麟,打響抗日第一槍,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
    此人是馬佔山的義子,國軍少將韓家麟,他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參加了江橋戰役,打響了抗日第一槍,也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韓家麟出生於1898年,吉林梨樹人。其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的父親扛起整個家庭的負擔,並將韓家麟送進了私塾讀書。韓家麟也不負眾望,刻苦學習,並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當地的高級小學讀書。
  • 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我是共產黨員:一支抗日隊伍的誕生
    浪費時間就是對黨,對人民的犯罪,所以我們得迅速把抗日遊擊隊搞起來!這支小小抗日遊擊隊最初的組織者可問題是怎麼搞槍,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韓復曾經是個反共老手,在他主魯的七年多時間裡,山東地面上不但有他的軍、政各路特務,有蔣介石派來的特務,甚至還把我們的老對手、「老同學」青年黨請到山東,搞「特別偵諜隊」。白色恐怖之下,山東省委遭受七次大破壞,幾乎有點名氣的共產黨員,不是被殺,就是被抓。
  • 此人是一個土匪,眼見東三省淪陷後非常憤怒,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
    雖然張學良下令不抵抗日軍,但還是有人不願領土被他人侵佔,打響了抗戰的第一槍。並且,此人還是一個土匪。馬佔山,就是那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土匪。他從小身體不好,不過因為長年經受困苦的生活,從而磨練了他的意志和體能,養成了剛毅的性格,膽量過人。從七八歲開始,他就在大地主家牧馬,因此有了精湛的騎術。1903年底,地主誣告18歲的他偷了自家的馬,讓他非常憤怒。
  •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今天,請讀者諸君隨封面記者一起,將時光回溯至近百年前,去看看在黑河通電全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視頻時長1'44" 無wifi亦可觀看據悉,馬佔山將軍紀念館的建造,系參照原有馬佔山故居的建築的照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設計營建。施工方為了更好還原歷史,去多個城市收集了無數上百年「老磚」,回到黑河之後再進行加工、打磨,精細化施工。
  • 「馬佔山將軍香菸」的來歷,原來還和一段抵抗日本侵略的歷史有關
    紀念館是為了紀念1931年馬佔山將軍奮起抵抗日軍侵略「打響抗戰第一槍」而建的,另外鎮裡還有江橋抗戰紀念碑、馬佔山將軍銅像以及江橋抗戰遺址等。馬佔山於1885年生於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市),自小家境貧賽,七八歲起給地主牧馬,練就一身騎術。因被誣告盜馬,憤而離家出走並落草為寇,後被奉系軍隊收編,屢立戰功一路升遷。
  • 七七事變時,此上將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後來在金門炮戰中被炸死
    吉星文是抗日名將吉鴻昌將軍的侄子,他是抗日英雄,在「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吉星文率部打響了全民族抗戰的第一槍。 對此,吉星文部的官兵晝夜難寢,官兵槍不離手,衣不離身,時刻警惕著日軍。
  •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免費參觀
    今天,請讀者諸君隨封面記者一起,將時光回溯至近百年前,去看看在黑河通電全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視頻時長1&34; 無wifi亦可觀看馬佔山公館佔地面積並不大——建築面積只有269.4㎡是一座層高11.2米的二層洋館自9月試開館之日起,籌備已久的《走出黑河 打響抗戰第一槍
  • 圖:打響抗日第一槍的北大營東北軍營房遺存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軍首先在瀋陽北大營悍然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北大營的中國愛國軍人憤然拋棄上級下達的不抵抗命令,與日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打響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第一槍。圖為北大營遺址上遺存的當年東北軍的營房。
  • 省運會在撫順打響第一槍(圖)
    省運會在撫順打響第一槍(圖) 作者:李翔 2018-01-15 14:21   來源:遼寧日報   記者/萬重 攝  1月13日至14日,2017-2018全國大眾速度滑冰馬拉松賽在撫順市雷鋒體育場舉行。本次比賽同時還是2018年省運會的第一項賽事——「我要上省運」遼寧省第十三屆運動會速度滑冰(群眾組)暨「魅力撫順冰雪之都」的啟動儀式。這也意味著,2018年遼寧省運會在撫順正式打響第一槍,「我要上省運」活動也由此拉開序幕。
  • 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熊秉坤
    新中國建立後,歷任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參事室參事、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孫中山90誕辰全國紀念大會籌備委員。1961年,曾同溫楚珩、李白貞3人代表湖北辛亥老人到北京參加辛亥革命50周年紀念大會。1969年5月31日逝世後葬於武昌九峰山。著有《辛亥首義工程營發難概述》等。
  • 金陵川休閒聖地--黑虎山
    黑虎山圖 | 好心情(文字來源於網絡)黑虎山位於原縣功高中東邊的山上,站在校園中間抬頭東望,山頂松柏鬱鬱蔥蔥
  • 忻縣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抗日思想
    數年前,華夏民意網援引作家張來源所著《遊擊英雄趙正午》內容,綜合編輯發布忻府區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故事。今天發文探討忻縣抗日英雄趙正午的抗日思想,而關於趙正午的抗日思想至今似乎無人提及,然而作為忻州抗日歷史人物的趙正午,回顧其抗日事跡也有抗日的思想或者說思路。
  • 他是血盟救國軍總司令,典賣田屋組建了遼東的第一支民眾抗日武裝
    於是重拾久未觸碰的長槍,他在遼東號召人們勇敢反擊,打響了東北民眾武裝抗日第一槍。他就是孫銘武。孫銘武,滿族,遼寧清原縣人。一八八九年九月,他出生在當地中寨子村的一個大戶人家當中,其本名為明武。一九零八年,時年僅十九歲的他考入了當時的興京即今新賓縣的警官教練所。畢業後,他擔任當地北四區的區官,並在該縣的保安團中當團長。
  • 連雲港抗日山烈士陵園,全國規模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園
    抗日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和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交界處,是我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國抗日第一山"之美譽。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抗日山南坡,是全國建園最早、規模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園,是蘇北、魯南重要的紅色旅遊勝地,很多革命老區人民慕名前來,緬懷抗日先烈。景區東南部有一座濱海軍區政委符竹庭將軍躍馬雕塑,生動地再現了將軍策馬馳騁的豪邁英姿。陵園設陵區和墓區。
  • 青島市長秦德純:下令打響盧溝橋抗日第一槍
    秦德純的父親共兄弟三人,二伯父光緒五年中舉人,曾在山西省任知縣,民國成立後返回沂水養老。他父親中秀才之後,三次參加鄉試都未能中舉。清末廢科舉之後,開辦學堂,他父親被推舉為沂水縣勸學所所長,一幹就是很多年。當時沂水縣的讀書人,很多出自其門下。   可見,秦德純也算出身於書香門第。父母生育四人,秦德純年齡最小,上有一個姐姐,兩個哥哥。秦德純出生時,父母均已40歲。
  • 1937年,那個打響七七事變第一槍的日本軍官,最終的結局如何?
    同時,它也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那個打響七七事變第一槍的日本軍官,最終的結局如何?牟田口廉也,就是那個打響第一槍的日本軍官。他是佐賀縣人,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第29期。七七事變爆發時,他是侵華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是當時在場的最高指揮官,並下達命令向中國守軍開火,成了挑起事變的罪魁禍首。事件剛剛爆發,牟田口廉也就迫不及待地趕到第一現場,指揮日軍作戰。
  • 黑虎山夜遊記
    時過十點半,幾人興致未盡,是誰說了句不如去黑虎山一遊,於是幾個人附和著、簇擁著,穿街道、上大臺階、過安臺村,直向黑虎山遊去。古時縣功鎮稱龍盤鎮,此山又名龍盤山,不知何時何故更名為黑虎山。若天氣晴好之清晨上山,縣功鎮便可一覽無餘,司(上王)、澤(雙白楊)二川盡收眼底,遠處有巍巍吳山,近處有長蛇山和小虎山對峙,身下金陵河泛著金光南流。夜晚登黑虎山,同行者皆為人生第一遭,雖然一路漆黑,四五人卻甚是興奮,不時回頭望向燈火輝煌之中我們的故鄉縣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