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晶苑國際(02232)股價自5月14日創上市新高的9.67港元以來,在三個月時間內已經遭遇腰斬。備受煎熬的投資者,紛紛寄希望於公司中報能給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而晶苑國際也沒有令市場失望,於8月16日公布了一份正增長的業績報告。
財報顯示,公司於期內實現收入12億美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7%,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2%至7050萬美元;每股收益2.48美分。這份財報的公布也暫時「澆滅」了市場的悲觀情緒,先知先覺的資金在8月16如開始買入晶苑股票令公司股價單日上漲逾4%。8月17日,晶苑股價也小幅續漲了1.43%。
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業績多點開花
其實,從行業發展走勢來看,市場對晶苑的預期似乎顯得過於悲觀。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全國鞋帽服飾類於上半年的累計零售額收入達665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2%。
由此可見,消費者對服飾的需求依然保持相對旺盛,而兼具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晶苑國際的銷售增長水平更加喜人。
財報顯示,公司主營業務在上半年取得了12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7%。其中,休閒服、毛衣、牛仔服、運動服及戶外服均取得10%以上的增幅,毛衣的增幅更是達到46.37%,突破億元大關。
此外,公司各項業務的盈利狀況也表現不俗,取得2.28億元的溢利,較上年同期的2.05億元增長11.22%。其中,休閒服、毛衣、運動服及戶外服分部溢利增幅均超過10%,毛衣業務溢利增長21.43%,位居首位。
下遊需求旺盛,全年營收增長或無憂
分地域來看,公司在各細分市場的銷售除了歐洲出現小幅下滑外,其他地區的銷售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於亞太地區實現銷售4.79億元,同比增長25.72%。這與公司下遊客戶強勁的需求有很大聯繫。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晶苑第一大客戶迅銷(06288)於今年7月中旬發布的截至2018年5月31日止9個月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期內實現收益1.7萬億日元,同比增長15.3%。其中優衣庫海外也是實現收入7160.92億日元,同比增長27.63%,這一增長與晶苑在亞太地區的銷售增速相仿。
不僅是迅銷,同屬晶苑主要客戶VF、安德瑪以及彪馬在今年均有不錯的業績表現。
其中,VF在2018財年一季度實現銷售額30.45億美元,同比增長21.8%;淨利潤2.53億美元,同比增長20.9%。
安德瑪2018年第二財季實現營業收入11.8億美元,增長8%。整體營收增速雖不亮眼,但安德瑪在國際市場表現搶眼,營收同比增長28%。其中歐盟營收同比增長31%,亞太地區同比增長28%,亞太地區的主要增長力量來自中國、韓國和澳大利亞。
彪馬早前發布的2018財年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季度銷售額同比上漲21%至11.31億歐元,
由於第一季度銷售業績強勁,PUMA隨即上調2018財年財務預期,預計全年銷售會有10%至12%的增長。
由此可見,如果晶苑下遊客戶繼續保持旺盛的需求,可保公司短期業績無虞。從估值水平來看,晶苑目前10倍左右的市盈率和1.9倍的PB相較於申洲國際(02313)29.6倍的市盈率和5.86倍的市淨率而言也存在低估之嫌。
不過,所謂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投資者不願意給晶苑與申洲國際同等估值必有其道理。
產能和成本壓制利潤水平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成本費用高企壓制公司盈利增長水平。
晶苑國際中報顯示,公司銷售成本高達9.72億元,同比增長18.25%,行政及其他開支同比增長25%,上述兩項開支佔到營收比重的91.42%。
細分來看,公司員工成本和存貨成本分別達到3.08億元和9.66億元,同比增長24.2%和18.24%。
員工成本方面,晶苑國際表示,中國現時面臨技術勞動人口短缺,情況日趨嚴重,以至於公司產能受到影響。由於技術工人短缺,公司需要時間培訓新工人,這不免對本公司整體的生產量及效益構成不利影響,又由於產能未如預期到位,因此公司未能承接較高利潤率的訂單,導致整體產能未能達至最佳分配。
關於晶苑的產能,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截至2017年末,公司在中國、越南、柬埔寨、斯裡蘭卡以及孟加拉國5個國家擁有20個,設計年產能為達3.5億件服裝的生產基地。截至2017年末這些生產基地的產能利用率為92.1%連續三年超過90%。
也就是說,公司生產規模雖然龐大,但其產能已經難以滿足業務持續擴大需求,擴充產能勢在必行。
根據公司的指引,公司計劃在四至五年內實現產能翻倍。公司計劃通過在越南及孟加拉分別增建四間及一間工廠以擴充產能,以落實遷至低成本國家的策略。同時公司正不斷尋求上遊垂直擴充的機會,並正在物色可供收購用地的合適地點。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了解,晶苑上述產能已經在2018年開始建設,但預計開始創收則要等到2019年。公司在中報中表示,2018年的資本開支將為1.5億元至1.8億元。在成本先行,收益在後的規則之下,成本費用的開支也許還將繼續壓制晶苑利潤成長。
惟願公司產能建設周期能夠縮短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