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2日訊 記者從貴州市旅遊局獲悉,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馬年春節,貴州各地積極準備,推出一系列具有民俗特色的慶祝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一起來貴州過大年。
貴陽市
1、花溪區青巖古鎮民俗表演活動
時間:2月2日至2月5日
地點:青巖古鎮
內容:銅人表演、地戲表演
2、開陽縣「龍花燈」新春送福大遊演活動
時間:2月7日至2月14日
地點:開陽縣城
內容:舞龍、舞獅、花燈、陽戲表演、地戲表演等
3、修文縣第四屆元宵花燈展演
時間:2月13日
地點:修文縣城
內容:花燈展演
4、「院子裡的中國往事」主題系列活動之「春節七天樂」
時間:1月30日至2月5日
地點:開陽縣白馬峪溫泉
內容:猜燈謎、放河燈、篝火晚會等活動
遵義市
1、新春文化旅遊活動
時間:2月14日
地點:紅花崗區中華路紀念廣場
內容:舞龍、舞獅、猜燈謎等
2、餘慶縣民俗系列表演及燈會遊園活動
時間:1月28日至2月13日
地點:敖溪鎮、餘慶縣城、松煙鎮、餘慶縣城三角花園、龍家鎮
內容:主要內容有高矮人舞表演、花燈、龍燈表演、千人過年等內容。
3、鳳岡縣春節「遊樂一條街」
時間:2月1日
地點:鳳岡縣縣城
內容:猜燈謎、文藝表演、少兒活動、民俗運動
4、湄潭龍燈、車車燈、獅子燈展演
時間:2月8日
地點:湄潭縣茶鄉廣場
內容:湄潭各鄉鎮、各民間團體的燈隊愛好者自發組織的各種燈隊展演,已經是湄潭人民正月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每年正月初九整個湄潭縣城就是燈隊的世界,滿大街全是來自各地方的參觀者。
銅仁市
1、德江土家舞龍炸龍
時間:2月8日至14日(農曆正月初九至十五)
地點:德江縣城區
內容:德江土家炸龍節,早先是以龍求雨,舞龍酬神,後來漸漸演變為酬神娛人。如今酬神漸淡,人們自發組織,自願參加,自籌資金,自編自舞,自玩自炸,元宵「炸龍」是德江縣春節文化活動的主看點。每家每戶都會準備火炮和煙花等到正月十五炸龍,這天每隻龍燈隊伍的成員都會脫去衣服,身著短褲,袒胸露臂,頭戴安全帽,德江主幹道街邊的人家早已準備好了成箱、成堆的煙花爆竹,有的煙花還是這裡土家自製的,像竹筒一樣。用火炮炸龍的人會用一根長長的竹竿綁著火炮,等龍燈隊伍經過時,街邊點燃煙花、火炮的人都會高舉「武器」進行轟炸。在煙火的照耀下,敲鑼聲、鞭炮聲響徹德江,這絕對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精神上的狂歡,被譽為東方元宵狂歡節。
2、石阡縣「仡佬毛龍節」 活動。時間:2月10日(正月十一)地點:石阡縣城
內容:石阡的仡佬毛龍節是以仡佬族民間"龍神"信仰為主的一種信仰民俗活動,活動時段為每年大年三十夜至正月十五、十六。龍崇拜是仡佬毛龍的核心。其基本要素包括:1、"龍"信仰;2、附屬圖騰信仰;3、扎藝等;4、玩技,包括"二龍搶寶"、"懶龍翻身"、"單龍戲珠"等;5、念誦。屆時各鄉鎮、社區的毛龍、茶燈、花燈、獅子燈等非物文化遺產在縣城開展集中表演活動。
3、思南縣中和山廟會
時間:2月2日(大年初三);
地點:中和山華嚴寺;
內容:1、佛教文化活動(如:撞鐘祈福、吃齋飯等)2、組織旅遊商品到華嚴寺展示;3、民俗民間文藝表演;
4、思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
時間:2014年2月3日(大年初四)
地點:思南縣江岸名都城北大道;
內容:1、組織開展思南儺戲、思南土家花燈、醒獅等表演;2、展示花甜粑、綠豆粉思南美食和思南花燭、博牌(字牌)、喜文化刻紙、藤編、棕絲鬥笠等民間工藝品。
5、思南龍燈會及春節遊園活動
時間:2月8日至14日(正月初九至十五);
地點:思南縣思唐鎮、許家壩鎮、思南府文廟等;
內容:1、2014年2月8日(大年初九)思唐鎮出龍祭祀儀式、遊行等;2、2014年2月12日(正月十三)晚上許家壩鎮炸龍活動、送龍儀式(許家壩街上);3、2014年2月14日(正月十五)晚上舞龍活動、送龍儀式(思唐鎮城北大道)4、春節遊園猜字謎、賞書畫展品。
6、印江縣打餈粑比賽、電影放映和篝火晚會活動
打餈粑比賽
時間: 2月2日(正月初三)13:00。
地點:縣文昌公園。
內容:專業打餈粑戶進行現場打餈粑表演,現場觀眾免費品嘗,讓市民參加打餈粑比賽,獲勝者可將自己打的餈粑帶回家。
7、侗族鼟鑼表演比賽
時間:2014年2月12日(正月十三)
地點:萬山區
內容:鼟鑼,是100多萬侗族同胞中目前最為獨特、古老、保存最為完整的民族文化藝術之一。鼟鑼以鑼、鼓為主,輔之其它樂器和用具。侗鄉人民在長期的風雨歲月中,共演練成60餘種不同形式和曲調。最具觀賞價值和表演形式的是新春佳節鼟鑼,村寨之間,少則數十人,多則上千人,黃毛孩童、古稀老人,青壯勞力、翩翩少女,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委婉處柔媚萬千,激越時鑼鼓震天。
畢節市
1、2014中國·貴州·威寧草海國際觀鳥節
時間: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
地點:草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活動內容:草海觀鳥、攝影等相關主題活動。
2、納雍縣春節激情廣場
時間:2月2日至2月4日
地點:納雍縣廣場
活動內容:遊園活動、猜迷活動、歌舞表演。
3、大方慕俄格古彝文化迎春年會
時間:1月31日至2月14日
地點:大方縣
活動內容:1、節慶文藝活動(大型文藝晚會、猜燈謎、放孔明燈、吃湯圓。)2、園區互動遊戲; 3、年味花燈展覽; 4、體驗美食購物5、2月1日-2月13日每晚8:00準時開始元宵大型晚會
黔東南州(15)
黎平縣
1、月也新年
地點:肇興、堂安、紀堂等侗寨
時間:1月31至2月6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日)
內容:「月也」系侗語,意即集體做客,是一種寨與寨之間集體走訪作客的大型社交活動,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月也新年」是指春節期間寨與寨之間相互邀請集體作客。伴隨這種活動,會有唱侗歌、抬官人、演侗戲等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
2、新年哆耶
時間:2月3至14日(農曆正月初四至十五日)
地點:巖洞鎮述洞侗寨
內容:這裡擁有被稱為「鼓樓始祖」的獨柱鼓樓和卡房。新年期間,在全國各地求學、務工的男男女女都回到了故裡,歡聚一堂。在物質匱乏的過去,過年意味著美味佳餚。時至今日,他們更多地關注精神層面,一連幾天,大家走出家門,來到鼓樓、卡房裡,來到戲臺前,或上演侗戲,或對唱侗歌——哆嘎,或手拉手哆耶踩歌堂——哆耶,極盡歡樂。
3、黃崗「抬官人節」
地點:雙江鄉黃崗侗寨
時間:2月6日(農曆正月初七日)
內容:黃崗是海內外知名的「男聲侗族大歌之鄉」,其男聲侗族大歌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女聲侗族大歌溫柔婉約,沁人心脾。正月初七,該寨要舉辦抬官人節,視來賓為貴客,用滑竿抬著週遊全寨,然後集中到歌堂坪上踩歌堂。晚上,五個房族之間互相邀約對方的女孩到自己的鼓樓裡,與客人一起暢飲、歡歌達旦。
4、玩黎平故事,過民俗新年
地點:黎平縣城
時間:2月4日(農曆正月初五)
內容:「玩故事」又稱「裝故事」,是黎平新年的一種傳統節慶形式,即在新年期間由喬裝打扮的少男少女演員在人工扎出的臺架上扮演傳統故事,並由成人抬著走街串巷,與市民互動,極盡歡樂。「玩故事」系明洪武年間因駐軍屯民而從江南一帶傳入,融合了黎平周邊侗、苗民族的一些文化要素,融教化、祈福、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玩故事」在黎平具有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可作為黎平獨有的區別於其它縣份的新年節慶活動來挖掘和打造,在傳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
5、三龍「四耶歌會」
地點:永從鄉三龍大寨
時間:1月31日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
內容:三龍是永從鄉九龍、中羅村及雙江鄉登界村的總稱,是侗族大歌保護、傳承得最完整、最齊全的地區,是侗族大歌的祖源地。傳說中的「四耶傳歌」、「斷扁擔」、「曬歌本」的傳說,就發生在這裡。四耶,是侗族地區公認的侗歌祖師,每年正月初六,永從鄉九龍、中羅村及雙江鄉登界村以及周邊各村寨村民會齊集九龍、中羅侗寨,舉行隆重的儀式來祭祀他。祭祀期間,還會舉辦侗族大歌對唱及展演、村與村之間的「為也」等活動。
6、六甲「祭薩節」
地點:龍額鎮六甲侗寨
時間:2月7日至9日(農曆正月初八至初十日)
內容:為紀念「薩歲」,以龍額鎮「八甲」二十二侗寨為主的方圓幾十裡侗族村寨,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這三天,都自發組織到六甲寨上的薩歲庵堂舉行盛大的祭薩活動。祭薩活動時,「八甲」二十二侗寨的寨老隊、花臉隊、「抬官人」隊和男女青年身著盛裝、敲鑼打鼓、吹蘆笙、舉寨旗,聚齊到六甲薩瑪元堂舉行祭薩儀式。請薩、焚香、獻茶、繞堂祭拜、鳴鐵炮、踩歌堂。六甲祭薩節是黎平祭祀類節慶的典型代表。
7、安民侗族傳統婚俗
地點:水口鎮茨洞(安民)村
時間:2月5日(正月初六日)
內容:新年前,侗族新娘在媒人的帶領下悄悄來到新郎家,「金屋藏嬌」至正月初五。正月初六這一天,全寨新郎們以家庭為單位大宴賓客,並熱熱鬧鬧地將新娘們送回娘家。在過去,新娘要長住娘家,直至懷孕才正式成為夫家的人。正月初六這一天,全寨會送走多位新娘,同時迎回多位嫁出去的姑娘,熱鬧非凡。
8、高青、高巖苗族趕坡會
地點:地坪鎮高青、高巖苗寨
時間:2月7日至9日(正月初七至初九)
內容:高青、高巖位於我縣地坪鎮,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區,苗族風情濃鬱,刺繡、織錦都非常精美。明、清兩朝,這裡的苗錦與德順的侗錦一起,蜚聲江南、京畿一帶,共稱「諸葛錦」。趕坡會期間,各寨男女穿上節日盛裝,追隨各寨特有的「苗旗」,齊集坡頭,男賽蘆笙,女賽女工。
9、尚重片區苗侗牯髒節
地點:尚重片區
時間:1月27日至2月4日(臘月二十七至正月初五日臘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朱冠侗寨),正月初二至初五日(西迷、洋衛、岑衛、歸德、侗寨),正月初二至初三日(歸養、美德苗寨)
內容:牯髒節是黎平侗族和苗族的祭祀性節慶,既有祭祀祖先的內容,亦有慶祝豐收的含義。侗語稱「濟艱」,意為「吃團圓飯」。這些苗村侗寨因地緣關係分為若干個「牛場」,每個牛場每年至少有一個寨子過節。對於每個寨子來說,節日的周期為7年,即每7年舉行一次。時間一般3-5天,大多在農曆新年期間,也有的村寨選擇秋收以後。節日期間,各家各戶都會團圓,活動內容包括祭祀、踩歌堂、鬥牛等,儀式莊重神秘,禮節繁鎖,延續數日。
從江節縣
1、侗族傳統婚俗活動
地點:高增、小黃、佔裡等侗寨
時間:1月26日至2月14日(臘月二十六至正月十五日)
內容:小黃村集體婚禮,按照當地傳統習慣,結婚的青年男女要集中在同一天辦喜事,時間一般是臨近春節。期間各侗寨還會進行唱侗歌、演侗戲、吃相思、賽蘆笙等活動。
2、侗族傳統婚俗「鼓樓搶雞」
地點:貫洞鎮幹團村
時間:2月1日(正月初二)
內容:「鼓樓搶雞」是從江幹團侗寨一年一度的婚俗活動,日子固定於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二。這項活動在這裡已延續幾百年歷史了。"侗寨有個正月二,姑娘臨嫁要搶雞;誰說夫妻前生定,誰說命運改不得,且看寨中臨嫁女,今日有權自選擇。搶雞動口不動手,誰搶到雞頭跟誰走;爹娘不得硬著逼,情哥心裡要牢記,得雞一輩子做夫妻"。這是流傳在從江幹團一代侗寨婚俗歌謠的內容。
3、侗族「成人禮」
地點:西山鎮頂洞村
時間:2月1日(正月初二)
內容:一般年紀為十七、十八的姑娘和羅漢(男生)都在大年初一早飯後,姑娘穿侗家盛裝,羅漢抗槍到寨頭打靶,意義是為打得準的羅漢都會讓大家稱讚,並且在新年裡一切順利,一般要打1到2小時,羅漢輪流打。打靶完後,姑娘、羅漢一起到蘆笙堂踩歌堂,然後成人禮的羅漢請成人禮的姑娘們到家吃飯,唱歌。
4、民俗祭祀活動「扮變婆」
地點:雍裡鄉雍裡村、翠裡鄉高文村
時間:2月3日(正月初四)
內容:扮變婆"活動是從江縣少數民族春節民俗活動之一,意在祈求村寨來年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六畜興旺。一般只扮演「變婆」一天。下午開始,變婆為男性,一般為奇數人數,扮演者是今年多災多難的男人,而且是自行報名。吃完午飯,這些裝扮的男人都要在天沒亮時到山坡上化妝,穿著爛衣服等,由師傅帶領其到蘆笙堂吹蘆笙,「變婆」就開始討糖、討錢,寓意「添糧添壽」,扮演結束後就將其衣物收掉,而且扮演過程中不能讓人知曉,否則自己會有災難。晚上「鬼師」來幫助全寨罵百口等。
黔南州
1、舞龍舞獅表演
時間:2月8日至2月14日(正月初九至十五)
地點:龍裡縣龍山鎮
內容:舞龍活動廣泛流傳於民間,獅子自古象徵著吉祥,龍作為華夏民族的圖騰,象徵著吉祥、歡樂和幸福。在節慶文化活動中,舞龍獅永遠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次活動以「萬馬奔騰·龍獅賀,文化惠民·家團圓」為主題。在新年到來之際,讓我們踩著舞龍舞獅鼓點的節奏,熱熱鬧鬧過新年。
2、草原「跳月」
時間:2月5日、7日、9日(正月初六、正月初八、正月初十)
地點:龍裡縣草原鄉(前進村、幸福村、塘堡村)
內容:草原鄉苗族同胞每年一度的「跳月」盛會,是苗族同胞祭祀祈福、歡慶新春的傳統民俗活動,更是苗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尋找意中人的大型民族社交活動。屆時十裡八鄉的苗族同胞身著節日盛裝,吹起蘆笙、跳起歡快的民族舞蹈歡聚在跳月場上。「大型白裙苗跳月活動」歷史悠久、風情濃鬱、場面壯觀,已被載入《中華現代節慶大辭典》,2012年被列入「2012中國歡樂健康遊·貴州96項主題節慶活動」之一。因此,「跳月」是龍裡縣草原鄉苗族同胞們必不可少的民族節日。
3、果裡「跳洞」:
時間:2014年2月(時間待定)
地點:龍裡縣擺省鄉果裡村
內容:擺省鄉果裡村苗族兒女身著節日盛裝,在村外山洞跳蘆笙鬧新春。果裡村苗族「跳洞」活動歷史悠久,充滿苗族文化氣息,是當地苗族同胞一項遠古而神秘的傳統活動。每到新年的這一天,當地苗族同胞以此方式,歌頌美好生活、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伍策 尤紫璇 唐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