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他乘船路過這裡,歸心似箭,留下一首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就是王安石,雖然回不去那個年代,卻可以在現代感受一下當年的氣息,既然來到鎮江,西津渡不可不去,而這裡,就是詩中提到的「京口」,長江對岸的瓜州古渡(屬揚州),卻已荒廢已久,再無人煙。
這是西津渡古街附近的西津音樂廳,歐式建築風格很有特色,乍一看還以為是古建築。
據度娘
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歷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雖然筆者來這裡只是為了那首詩而來,卻發現這裡和其他的古鎮確實不同,這裡的布局街道更加規整,也許是因為這裡通商較早的緣故吧。(據1858年二鴉《天津條約》,鎮江被迫通商,並於1865年劃為英租界)
西津渡古街整體建築布局規整,可以在雲臺閣俯看整個向北街區,頗具魅力。
不像其他的江南古鎮建築採用白牆灰瓦,去過其他的古鎮之後,會很直觀的感受到這裡的不同。
青磚黛瓦,讓這裡更顯得乾淨整潔,漫步在這個街道之中,充分感受百年滄桑,古街中有一處道路保存了幾朝不同的遺蹟,但是因為上面罩著玻璃保護,所以筆者並未拍照。
這樣的街道給筆者的第一感覺就是很像電視劇裡的場景,雖然這裡商業化,但是百年前這裡就是個商業的地方,所以並沒有太多的違和感,缺少了「刻意」的感覺。
古渡保和堂,不知道和許仙當年開那個是不是一家呢?(如果筆者沒記錯的話,許仙那個應該叫保安堂。。。)
香醋擺不壞、餚肉不當菜、面鍋裡面煮鍋蓋,所以來到鎮江一定要嘗嘗這裡的鍋蓋面、餚肉和香醋,好吃不貴。。真的,真的
筆者來到鎮江也是為了這裡的很多故事才來的,江南之地文風彰顯,鎮江更是一座有詩,有故事,還有歷史的地方。
作為遊客來到這裡可能看不到更深層的東西,但是作為一個追夢人,來這裡追尋那些小時候憧憬的故事情節,還是很值得的,難道不是麼?
圖為鎮江鍋蓋面和餚肉,鎮江的恆順香醋可以在各處買到,真的不貴~~
公眾號:總是說(sh-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