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閱避暑山莊:清代皇帝是這樣避暑的,康熙還留下一個「錯別字」

2020-09-03 影像記錄者

8月25日,歷時40天的「三伏天」終於畫上了句號,眼看就可享受秋高氣爽的舒適感了,但「秋老虎」來襲,給人們來了個措手不及。想不想抓住「夏天的尾巴」來一次避暑之旅呢?那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莊,肯定是最佳之選。空中俯瞰,整座避暑山莊被綿延的大山所環繞,青山綠水,雲淡風輕,呈現出一派宜人的秋色畫卷。

在清代,這裡是皇帝及眾大臣夏季避暑、辦理政務的地方。走到避暑山莊宮殿的大門口,一塊寫有「避暑山莊」的牌匾,吸引了眾人的駐足觀看。現場不少人對其中的「避」產生疑問:為什麼『辛』多了一橫,難道是當年康熙皇帝寫錯了?其實不然,據現場導遊介紹,康熙之所以多寫一橫,是寓意著其清朝江山能更加穩固。

整座避暑山莊包含有4個部分,分別為宮殿區、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距今已有317年的歷史。在全國眾多園林中,避暑山莊規模最大,且保存最為完整。

走進避暑山莊內,百年古松樹隨處可見。漫步於宮殿區內,生長茂盛的古松樹,和一座座雄偉的皇家宮殿,給人一種幽深、莊嚴的感覺。

避暑山莊中的宮殿取材,主要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當年建造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將這些金絲楠木從南方原始森林裡運送而來。歷經300多年,宮殿內用金絲楠木製作的殿柱,仍然金絲浮現,非常精美。空氣中更是散發著獨特的香味。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金絲楠木,殿柱都用玻璃罩了起來。

在宮殿區,每一座古建築都有著一段歷史故事。這間面積不大的煙波致爽殿西暖閣,曾是歷史上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籤準地。1860年英法聯軍共進北京,當時的清代皇帝鹹豐出逃至承德避暑山莊,就是在此籤準的不平等條約。

在煙波致爽殿的「西所」內,清代慈禧太后曾在此密謀發動了「辛酉政變」。自此,垂簾聽政開始。

遊覽萬宮殿區後,沿著湖泊區的小路,來到如意洲北側的青蓮島上,一座風景如畫的二層建築映入眼帘,周圍景色更是美不勝收,猶如闖進了江南水鄉。這就是建造於乾隆時期的「煙雨樓」。看到這裡,你會不會眼熟呢?這就是1998年熱播劇《還珠格格》中漱芳齋的拍攝地。煙雨樓前的兩棵筆直的松樹,就是「小燕子」爬過的,你記起來了嗎?

穿過宮殿區和湖泊區後,乘坐大巴車,進入避暑山莊東北側森林茂密、綿延起伏的山巒區。路程約13公裡,途中可觀賞到放鶴亭、小布達拉宮、須彌福壽之廟等古建築。

途中,在避暑山莊最北端處的城牆腳下下車,登上城牆之上,便可遠眺壯觀的外八廟。圖為人們正在拍攝遠處的須彌福壽之廟。

站在城牆上,還能一睹小布達拉宮的全貌。它是清朝乾隆皇帝慶為祝其六十大壽和皇太后八十壽辰,專門派人仿照拉薩的布達拉宮建設的皇家廟宇。來到這裡,仰望氣勢恢宏的皇家建築,你的心靈會瞬間被淨化和洗禮。

在山巒區的「青楓綠嶼」處,向東側遠眺,避暑山莊的平原區盡收眼底。平原區碧綠的草地上有一座永佑寺舍利塔,塔下遍布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這座永佑寺舍利塔與遠傳的神秘的「棒槌山」遙相呼應。

平原區南側為湖泊區,有8座大小不一的湖,這裡的布局都模仿了江南水鄉的建造格局,以山環水,以水繞島,遊船緩緩地在水中划過,仿佛置身於江南地區。

避暑山莊以優美的景色,宜人的氣候,深厚的歷史底蘊,享譽全世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抓住「夏天的尾巴」,讓我們一起走進避暑山莊,追尋歷史故事,探訪美麗風景,享受避暑的涼爽。

相關焦點

  • 避暑山莊,從「天下第一錯別字」說起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它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王朝的夏宮,始建於康熙年,建成於乾隆年,歷時89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它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不僅記錄著清王朝早期的輝煌,也見證了清朝的沒落。
  • 康熙皇帝修建暢春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用於避暑
    營建避暑行宮修起來康熙皇帝在剛剛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之後,國家初步穩定下來,他就開始著手修建自己的避暑行宮,京內和京外各建一處,即西郊的暢春園與承德避暑山莊。海澱地區,位於永定河的衝積扇上,地下的泉水匯集成一片片湖泊,「海澱」因此得名。「早在金章宗(1168-1208)建八大水院時,海澱地區便有了成體系的皇家園林。
  • 這裡休息過一個疲憊的王朝——承德避暑山莊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也效仿其祖父,以三字為名,又選三十六處美景親題,是以歷經三朝皇帝的承德避暑山莊有了如今為人稱道的「承德七十二景」。既然說到了清代皇家園林,那就順便也談一談清王朝的諸事變遷吧。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但我們不能總是以怨恨的目光來審視這樣一個不可忽略的王朝。更何況,康熙皇帝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好的帝王之一,他與唐太宗李世民一樣使我們感到驕傲。
  • 承德避暑山莊景點 承德避暑山莊景點介紹
    承德避暑山莊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下承德避暑山莊景點介紹,供大家參考。      承德避暑山莊景點  松鶴齋  康熙時,皇太后來避暑山莊,居住在西峪的松鶴清樾。
  •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承德市。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裡。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它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
  • 承德避暑山莊全攻略,清朝皇帝的避暑勝地,國內最大的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與木蘭圍場清朝康熙年間,為了加強對邊疆的管理,在距離北京300多公裡的草原上,建立了木蘭圍場。帝國的塞外行宮: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宮,也被稱為:熱河行宮。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 康熙建造承德避暑山莊,引入江南水鄉的風格,原來是這個目的
    清朝康熙皇帝為了政治目的在河北承德修建了皇家避暑山莊;歷代帝王、太后、妃子們每年大約有一半的時間住在這裡;從康熙到乾隆,統治者在承德辦成了很多大事;可以說這裡是清朝第二個政治中心;既然如此重要,肯定要住得舒服了;於是從避暑山莊從開建的那天起,統治者就非常花心思在山莊的設計上;特地引入江南水鄉的風格元素;這不僅僅是皇帝個人喜好,
  • 去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真的不涼快,可是康熙為啥就愛這裡呢?
    北京的故宮把幾個不同的朝代混雜在一起,誰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在這裡,遠遠的,靜靜的,純純的,悄悄的,躲開了中原王氣,藏下了一個不羼雜的清代。——餘秋雨這次去承德避暑山莊旅遊,是心中多年的情結使然,本來就對清朝的康熙皇帝由衷地喜愛,而又因為在高中時候,讀了餘秋雨先生《山居筆記》中的文章《一個王朝的背景》,所以對承德避暑山莊情有獨鍾,因此在這個夏天去到了承德避暑山莊旅遊避暑!承德避暑山莊又稱「承德離宮」或者是「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
  •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為何歷時90年修建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歷時90年修建的,很多人會有疑問,清朝三代皇帝修建的避暑山莊有什麼用?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者熱河行宮。康熙皇帝在建避暑山莊時,心想,普天之下,哪有皇家行宮來的氣派。
  • 康熙寫了個錯字,至今掛避暑山莊門上,306年過去了無人敢改
    除了戰功赫赫之外,康熙皇帝在文學上也很是博學。除了滿族固有文化外,他自幼對儒學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認為「殊覺義理無窮,樂此不倦」。為了籠絡漢族士子,他還在南巡時親自到曲阜拜謁孔廟。所以說,康熙皇帝對儒家學說也很熟悉。但就是這樣一個精通多種語言文字的皇帝,卻在題匾時鬧出了笑話。一共寫了四個字,就有一個是錯的。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 康熙為什麼要建造避暑山莊,它有什麼作用
    很多人都聽說過清朝皇帝的避暑勝地「避暑山莊」,它位於古代的熱河省,也就是今河北省承德市。它有許多別名,比如說「夏宮」,「熱河行宮」。「避暑山莊」最早是由康熙皇帝下令建造,經過乾隆一朝不斷完善。從開始修建始至今,它已經具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了。
  • 避暑山莊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承德避暑山莊觀光遊覽。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區北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避暑山莊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徵。作為山莊締造者的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遍歷天下景物之美。在修建避暑山莊時,博採眾家之長,融合中國南北園林風格為一體,使避暑山莊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總結與升華。我國園林專家們說,整個避暑山莊就是祖國錦繡河山的縮影。專家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遊承德避暑山莊
    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的園林建築傑作。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位於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距離北京230公裡。
  • 承德避暑山莊松鶴齋全面對外開放
    松鶴齋全面對外開放儀式 張桂芹 攝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避暑山莊的營建,大至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第二階段:從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康熙皇帝選園中佳景以四字為名題寫了「三十六景」;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為名又題了「三十六景」,合稱為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 跟著皇帝去避暑
    同時,康熙帝將正宮區的煙波致爽殿確定為避暑山莊的第一景,並將其他已建成的建築組成三十六景,康熙帝還為每一處景色題詩,以描繪其意境。至此,康熙三十六景已基本成形。此外,康熙皇帝命人在原有湖區的基礎上繼續開闢出了鏡湖和銀湖兩處湖泊,並在位於下湖東部的水閘上建造了三座重簷亭榭,名曰水心榭。康熙時期,避暑山莊建造工程的最後一部分是修建宮牆。
  • 承德避暑山莊舉辦首屆荷花節(圖)
    河北新聞網承德電(燕趙都市報記者陳寶雲 通訊員王博)記者從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管委會了解到,匯集國內名品,規模空前,花期最長的首屆避暑山莊荷花節現已盛大綻放,靜候廣大遊客前來觀賞。  據介紹,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更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景區管委會為了將文化遺產的保護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於民,為了有效地將景區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品,在景區原有荷花景觀的基礎上,精心策劃了本屆避暑山莊荷花節。
  • 鏡湖花開 引爆第二屆避暑山莊荷花節
    進入7月,承德避暑山莊東側宮牆的鏡湖,荷花已盡情開放,自此,拉開了第二屆避暑山莊荷花節10萬平米、百萬株荷花競相綻放的序幕。  荷花,在避暑山莊內的栽植古已有之。清康熙、乾隆二帝對這裡的荷花喜愛有加,很多景致的題名都與這清麗脫俗的花朵有著不解之緣,香遠益清、金蓮映日、曲水荷香……不勝枚舉。在香遠益清的詩序中,康熙皇帝曾這樣描述避暑山莊內荷花盛開時的動人景象,「翠蓋凌波,朱房含露,流風冉冉,芳氣竟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雍正成為皇帝後,為什麼一次也不來承德避暑山莊?
    在承德避暑山莊,到處都有康熙和乾隆的痕跡,而唯獨沒有雍正的筆墨或題詞,雍正在位十三年,一次都沒來承德避暑山莊。為什麼呢?一、先說野史。因為有了乾隆出身之謎的野史,於是,黑清朝的人自然就說雍正有多麼的不堪,說他還是親王的時候,隨父親康熙來承德的時候,和一個醜女發生關係,生下乾隆被康熙訓斥的事,因而感到羞愧,不好意思來承德。傳說乾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莊獅子園,可他和浙江海寧陳家是怎麼回事?其實這都是扯。
  • 承德避暑山莊,耗時89年建成,比頤和園大一倍
    留下名來,哇咔咔咔!言歸正傳,承德避暑山莊,8月8日,作為生日旅行去的,怎麼說呢,作為一生必去的景點,中國四大名園,北京的後花園,算是彌補了一個空白吧;就是這個「避」字右邊的「辛」多了一橫,據說康熙皇帝特意加了一筆,他認為:「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是忌諱「避」字有「逃避」的意思,不吉利,所以大筆一揮加上一橫,這樣就沒有「逃避」之意了。諷刺的是清末光緒皇帝為避慈禧太后鋒芒,最終卻死在了避暑山莊,不知道康熙泉下有知,又做何感想呢?
  • 避暑山莊300年
    在270年前被雍正皇帝以「承上天之德」改名承德以來,承德在更多時間裡延用了他早先的名字,熱河。然而無論是承德、熱河,還是避暑山莊,其興盛與冷落、繁榮與蕭條,都與遠在山莊之北,早於山莊20年建立的木蘭圍場息息相關。為康熙苦心選定的承德避暑山莊,興也圍場,衰也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