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全球40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外國媒體紛紛對開幕式給予積極評價,稱這是「藝術之美的傑作」,「中華文化的縮影」。有分析人士認為,奧運會開幕式是中國做的最大、最好的廣告。
日韓媒體充滿讚嘆
作為有影響力的兩個亞洲鄰國——日本與韓國的媒體,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讚嘆溢於言表。
8月8日晚,日本共同社總結出本屆奧運會「三最」:
一是有204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刷新歷史紀錄,包括首次參加奧運會的吐瓦魯和蒙特內哥羅共和國(還應該包括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本報注)。
二是參加開幕式的各國首腦超過80名,為歷屆奧運會最多。
三是日本派出了本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代表團,由576人組成。
日本NHK電視臺現場直播了整個開幕式。也許因為精彩迭出、懸念環生,在直播過程中,NHK電視臺主持人七八次驚訝地發出「唔」聲,尤其當「飛天女神」將銀色的五環標誌立體地呈現在「畫卷」中央時,主持人問身邊的同事:「唔,怎麼立起來的?」主持人對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更是佩服有加,直播解說中,五六次由衷地提到他的名字。
8月9日上午,很多鄰居和《青年參考》報駐日記者打招呼時,都省去了日常寒暄用語,直接說「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太棒了!」聽到這樣的讚譽,作為在海外的中國人,那自豪感就甭提了。
據《讀賣新聞》網絡版披露,雖然NHK的轉播被稱為「現場直播」,但日本觀眾從電視畫面上看到開幕式時,比中國央視直播晚了10秒鐘左右。但這並沒有妨礙日本觀眾對開幕式的喜愛,和本報駐日記者一起觀看開幕式直播的鄰居內村松子很肯定地說:「這給下屆奧運會開幕式出了難題,要想超越將非常困難。」
日本時事社一篇題為《奧運會促使中國成熟 向真正的國際化國家蛻變》的文章說,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北京奧運會的舉行很可能成為左右中國前進方向的分水嶺。
8月9日,《朝日新聞》、《北海道新聞》等日本媒體都以頭版頭條、用六七個專版報導了開幕式盛況,其中《北海道新聞》罕見地以「中國威信高揚·奧運會開幕」為頭版大標題,盛讚了開幕式。自稱「經常對中國政治異論」的日本東京都知事(市長)石原慎太郎也出席了開幕式。石原對開幕式上的禮儀人員印象深刻:「個個身材高挑,相貌出眾,那種美女如雲的景象,我從沒看過。」他還說:「中國的大學生志願者真的又親切又有禮貌。問了之後才知道,他們都是義務幫忙的。」
韓國媒體同樣充滿了讚嘆:韓國聯合通訊社說,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讓神話成為現實,為全世界65億人完美呈現了「滿漢全席」——單憑觀賞就能飽嘗藝術之美的傑作。報導說,整個開幕式表演,始終圍繞著天人合一的主題,色彩的海洋與人融為一體,精彩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韓國《中央日報》則說,開幕式的精彩場面一環扣一環,抓住了觀眾的心。
美歐:「布希的鼓掌發自內心」
一向對中國挑剔有加的歐美媒體,也罕見地一致稱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今日美國》報記者在現場以博客方式進行報導。其中一位記者注意到,一位來自倫敦的觀眾通過簡訊給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發出感嘆:「2012年我們怎麼比得上(北京開幕式盛況)?」
美國全國公共電臺(NPR)報導,若希望見到一個具有民族主義奧運開幕式的人,8月8日要失望了。這場充滿藝術性的開幕式所代表的,是中國引以為傲的經濟發展。開幕式表演並未帶有政治性,另一方面,它甚至還有些奇異。
加拿大新聞社8月8日報導說,場面偉大壯觀,有些運動員說自己有幸代表國家參加第29屆奧運會,感到很自豪。而加拿大《環球郵報》更稱:「中國徵服了世界。」
法國國家電視臺評論員在解說時評述:「這是最美的奧運會開幕式!」法新社評論說,「從古老的朝代到現代大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描繪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歷史。」
英國BBC電視一臺和歐洲體育臺都進行了實況轉播,BBC主持人休·愛德華茲在實況轉播時評論說,開幕式充分顯示了中國人的自信。歐洲體育臺主持人說,北京奧運會的規模超出想像,它簡潔、超常、令人驚嘆。
英國《衛報》記者還在體育博客中說:「這(開幕式)比《獅子王》還要精彩!」英《獨立報》網站在題為《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的報導中說:「2008名鼓手擂出的鼓聲如同滾雷,是開幕式的完美倒計時方式,它展現了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文章說,開幕式盛況並沒有用熊貓、大紅燈籠和舞龍等中國元素,但卻在數小時內呈現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報導還說,美國總統布希的鼓掌「不是禮節性,而是發自內心的,次數超過往常」。
「記者無國界」在法示威申請首次被駁
法國《解放報》、《世界報》等法國媒體8月7日還報導,「記者無國界」組織原計劃8日下午在中國駐法大使館前示威,但6日晚巴黎警察局頒布禁令,駁回其示威請求。警方表示,今年4月7日北京奧運火炬在巴黎傳遞時就因類似集會引發衝突,此類示威被認為是可能嚴重危害公共治安的行為,故不予批准。對此,《世界報》稱,這是「記者無國界」組織成立25年來第一次在法國提出示威申請被禁止。
港澳臺:人文智慧驚豔世界
臺港澳的媒體和民眾更是對奧運會開幕和比賽給予大篇幅報導和高度評價。香港《星島日報》刊發社評說,幾個場面普遍獲得叫好,包括「活字印刷」和「繪畫長卷」。演出是科技元素和傳統文化的最佳融合。但也有人認為,整晚活動偏向千人操式的集體活動。
臺灣中央社報導,同樣是舉辦奧運,東西方想法截然不同。經過永遠不嫌多的準備,在全球聚焦下,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讓世界再一次用不同角度觀察「中國」。文章說,北京奧運所傳達的訊息很清楚,除了再度落實「強國夢」,更重要的是要證明,世界能做的,中國都能做到。
《澳門日報》的文章則用「如夢如幻」來形容。認為開幕式「輝耀華夏」,說北京中軸路煙花「腳印」邁進鳥巢一鳴驚人。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