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國初期開始石油勘探,到1970年國務院、中央軍委相關文件要求組建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開始,慶陽市這個城市就開始和石油息息相關了,從1971年指揮部落戶慶陽市寧縣長慶橋到1971年3月遷至慶陽市慶城縣北關,到1983年正式更名為長慶油田,慶陽成了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的誕生地和石油主產區,而石油石化產業成了慶陽工業發展的龍頭產業,對慶陽市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隨著近些年勘探力度和開發技術的成熟與進步,慶陽原油產量隨著長慶油田的擴張而持續增長,慶陽市由於巨大的石油儲量更是名聲大增,2018年、2019年已連續兩年原油產量超過800萬噸,2018年達到816萬噸,2019年達到855萬噸,僅華池縣2018年原油產量就超過260萬噸,那麼如此巨大的石油產量到底給慶陽經濟總量做出了多少貢獻?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在慶陽以中國石油為核心的兩家石油石化企業長慶油田和慶陽石化實現稅收95.5億元,佔據慶陽市入庫稅收的67.25%,石油石化產業成為慶陽市的龍頭行業,主導地位毋庸置疑。2018年慶陽石化加工原油31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80.7億元,實現稅費62.34億元,實現利潤15.44億元。根據慶陽石化的數據可以看出,以長慶油田為主導的原油開採產業納稅額大約在33.2億元左右,縱觀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石油石化產業中原油開採利潤相對較低,而石油煉化及產業延伸板塊利潤附加值較高。
縱觀中國發展較快較好的幾個石油城,如大慶市、東營市這兩個石油城都是石油煉化產業相當發達,早在2012年大慶石化原油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而山東東營原油加工能力早已超過幾千噸,因此慶陽市必須擴大現有原油加工能力才能從石油石化產業中獲取更多的利潤附加值。
慶陽市中長期規劃石油產業原油開採將達到1250萬噸,原油煉化能力力爭600萬噸,遠期1000萬噸,按照這樣的規劃,石油石化產業將使慶陽社會經濟總量快速超過1000億元大關,期盼國家相關部門能夠儘快批覆慶陽石化產能升級改造,讓慶陽成為名符其實的石油城,促進慶陽經濟更上一層樓,造福慶陽人民。
文章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在評論區補充指正!我是參考快訊,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和觀點,請關注我,一起分享探討你我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