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遊暑假「趨0」:半年註銷超3500家旅行社,海外地接轉行送快遞

2021-01-20 中國經營網


文/戚夢穎

編輯/黃玉璐

校對/彭玉鳳

今年的暑假,沒人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也去不了東京和巴黎。

如今沒有中國遊客的羅浮宮

7月14日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相關通知,暫停172天的國內遊終於重啟,從業者紛紛「慶祝旅遊業歷時6個月從ICU集體出院」,然而,常駐日本的地接導遊Luna卻高興不起來,在經歷「無客可接」的六個月後,她面臨的仍是沒有客人的暑假。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2018年暑期我國出境遊旅客超2700萬人次,全年達1.49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形勢可謂一片大好。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日本,在去年6月單月就接待了88萬中國遊客,但如今,這些數字都無限趨近於0。

日本觀光廳的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6月,外國人到日訪客僅2600人,同比下降99.9%。最近,日本疫情又抬頭,日均新增確診病例近兩百人,從去年10月以來連續9個月下滑的訪日遊客數,似乎要繼續「滑下去」。

截至北京時間22日晚,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1502萬,單日新增18萬,美國、巴西和印度確診病例均超百萬。未停止的疫情、遊客的擔心,以及疫情中國際關係微妙的變化,都為停滯中的出境遊市場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現狀:六個月無客,損失不可估量

對於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接導遊們來說,本該忙碌奔波的暑假,如今卻顯得如此清閒。

Luna住在大阪,作為後勤力量支持著帶團的丈夫。往年七八月,他們都會接待30~50名遊客,這些小型團多是帶著孩子的家庭團和生活優渥的中老年自組團。

在1月接待了兩個三人小團體後,國內就禁止了海外團體遊,Luna手上所有的預約就陸續被取消了,至今已6個月未接待遊客,「七八兩月間損失80萬日元,全年大概有500萬日元」。

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經營一家小型旅社的趙先生也是如此。因為俄羅斯的氣候原因,趙先生的旅遊業務基本只在6~9月展開,每年大約接待600多位遊客,而暑期兩月的遊客數往往超全年總數的50%。現如今,俄羅斯確診患者日增六千餘例,「中國人讓他們來也不會來吧」。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但是對於旅行社而言,在零收入的同時,還面臨固定的房租、人工之類的開支,處境更加艱難。

肯亞九州地接社銷售總監王顥然向筆者表示,從3月13日肯亞確診第一例患者後,作為當地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就全面停擺,「今年暑期目前是0諮詢、0預訂、0成團的狀態」。地接社今年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00萬~300萬元人民幣,還涉及到2019年下半年開始投入到酒店內的大量旅行社資源預訂金。

暑期為肯亞動物大遷徙旅遊觀測旺季(受訪者供圖)

「往年暑期的出境遊遊客規模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河南省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鄂凱軍告訴筆者,出境遊業務在該公司佔比80%,但疫情以來,公司的出境遊業務就處於停滯狀態,尤其錯過了七八月的旅遊旺季。同時,為了留住老員工,公司也承擔了經濟上的壓力,「今年直接經濟損失近千萬元」。

不是所有旅遊社都扛住了壓力。以工商登記為準,根據天眼查專業版的數據,截至7月23日,今年已有超過3500家業務範圍包括出、入境旅遊的公司註銷經營,其中有400多家公司成立時間還未超過一年。與此相對,今年新增出境旅遊業務相關的公司僅有60家。

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商法學院旅遊與服務營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松山認為,出境遊的情況非常不樂觀。「雖然我們中國的出境遊是引領世界國際旅遊最大的一個市場,但是在這樣一種疫情的背景下,出境遊可能就會極大地萎縮,具體數目我們很難去判斷。」

黃松山判斷,從歷史的角度來看,2019年也許是我國出境遊發展的峰值,「後邊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再恢復到2019年的峰值,我想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全球範圍內,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遊客數量將比2019年下降20%~30%,國際旅遊收入將減少3000億~4500億美元。

困境:疫情遠未平息,不安全感彌散

目前,雖然已有包括英國、馬爾地夫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或計劃有序開放邊境,但是疫情帶來的威脅仍未消失。

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旅遊研究所(港澳臺研究所)所長楊勁松分析,如果目的地的疫情處於沒有得到控制的狀態,出於對遊客安全的考慮,允許開放團隊遊的可能性較小,在這種情況下,自由行也很難開展。對於個人來講,楊勁松笑言,「我相信人們是不會拿自己的生命來開玩笑的,他是不會去選擇這樣的目的地的。」

在楊勁松看來,短期內,出境遊想要恢復到正常水平是不太現實的。但是長期來看,也許可以探討點對點的出遊途徑。楊勁松解釋,「例如韓國等疫情控制較好的國家和地區,如果雙方能夠在防疫安排、交流等方面有更深入的合作,部分目的地可能就會開放,那麼我們的出境遊也就可以有更多的復甦機會」。

但是,出境遊面對的不僅僅是物理上的封鎖與隔離,心理距離、國際關係的變化更是一個長期的考驗。

黃松山告訴筆者,根據他的研究數據,目前國民出境遊的首要考慮因素就是安全,國家關係的考量也是重要因素。

「原來我們說全球化,一切都是安全的。」黃松山介紹,「有一個術語叫deglobalization,也就是去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在海外,疫情造成社會緊張關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猜疑和不確定、不安全感明顯地瀰漫在每一個社會中,包括人與人之間的猜疑,包括種族問題與衝突。這些因素肯定會對中國居民出境旅遊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

文旅部發布赴澳安全提醒

楊勁松也表示,遊客對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觀感也很重要,這代表了對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基本認知。「有些目的地對於中國遊客不歡迎,或者說它願意掙中國遊客的錢,但是表現出的是排斥或是更極端的歧視,那麼對中國遊客來講,我相信有很多人是不願意去這樣的目的地。」

不過,在楊勁松看來,考慮到我國居民的可支配時間、收入,以及國際市場對中國遊客的看重所導致的出遊便利化程度,我國出境遊市場規模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實際上仍在持續提升。

自救:平衡風險,創新轉型

「雞蛋不能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這次疫情給我最深刻的教訓。」Luna透露,為了維持家庭生活,她和丈夫用存款買了房,每月收取房租。另外,和許多在日本的導遊一樣,Luna的丈夫改行做了快遞員,「疫情後網購和外賣行情看漲,配送人手明顯不足,到處都在招配送員」。

Luna如今在學習房地產和簿記知識,並準備考取相關資格證書,以後往房地產交易中介方面發展業務。

然而,也有大部分從業者無法靈活轉身。趙先生沒有其他工作,也沒有辦法開展第二事業。「因為疫情影響到了各國,包括中國,經濟都有影響,所以想幹點啥也不是那麼好幹的。」

「船小好掉頭,」黃松山建議那些身處國外的導遊或面對中國市場的旅遊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優勢,觀察疫情期間新生發出的業務點,比如在網絡上尋找新商機,或是為當地的華人市場設計旅遊產品,考慮未來的轉型。

對於出境遊業務吃重的國內旅行社而言,把目光轉向國內遊則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鄂凱軍介紹,目前公司把出境操作及銷售向國內轉移,「讓大家有活幹,等出境遊恢復過後再轉回出境市場」。他認為,出境遊的業務基礎需要十年的打造,「因為是全產業鏈,在關鍵崗位還必須硬扛」。

2月份,文旅部就發布通知,宣布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楊勁松介紹,對於國內社和出境入境社的保證金額度不同,從這個角度來看,對出境社的幫扶力度相對要高。但是,楊勁松強調,雖然管理方面對於旅行市場的不同要素進行了對應的幫扶,但更多還要靠市場主體自己的努力。

黃松山認為,出境遊可能會遠遠滯後於國內遊的恢復,從人們旅遊心理的角度來講,國內遊特別是短途遊、周邊遊、城市周邊遊,可能在目前疫情的背景下是一個趨勢。

從國家經濟復興的角度考慮,黃松山建議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國內遊上,能更好地拉動內需。「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能夠把國內遊做好,能夠通過國內遊來復興我們的經濟,特別是服務領域,這是一個很好的戰略選擇。」

現實當前,夢想依舊。

王顥然表示,現在公司實行中方員工停薪留職,肯方員工半薪留職的方式,節約開支,同時也在公司內部積極組織學習,為疫情後的出境遊浪潮做好萬全的準備。「目前從公司領導到銷售,到司機導遊,一直有信心撐下去。」

Luna也明確表示,她不會放棄旅遊業的。「因為我個人去年剛剛考取日本旅行業的執業資格,一直有自己開旅遊公司的計劃,不甘心就這麼放棄了。如果疫情好轉、境外遊恢復,我們還是會繼續做旅遊地接的。」

(應採訪者要求,Luna、趙先生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暑期出境遊慘澹:半年註銷超3500家旅行社 海外地接轉行送快遞
    來源:中國經營網出境遊暑假「趨0」:半年註銷超3500家旅行社 海外地接轉行送快遞文/戚夢穎 編輯/黃玉璐今年的暑假,沒人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也去不了東京和巴黎。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2018年暑期我國出境遊旅客超2700萬人次,全年達1.49億人次,同比增長14.7%,形勢可謂一片大好。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日本,在去年6月單月就接待了88萬中國遊客,但如今,這些數字都無限趨近於0。日本觀光廳的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6月,外國人到日訪客僅2600人,同比下降99.9%。
  • 出境遊暑假「趨0」:半年註銷超3500家旅行社 海外地接轉行送快遞
    如今沒有中國遊客的羅浮宮7月14日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相關通知,暫停172天的國內遊終於重啟,從業者紛紛「慶祝旅遊業歷時6個月從ICU集體出院」,然而,常駐日本的地接導遊Luna卻高興不起來,在經歷「無客可接」的六個月後,她面臨的仍是沒有客人的暑假。
  • 跨省遊開放,可出境遊依舊慘澹:半年註銷超3500家旅行社
    截至北京時間22日晚,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1502萬,單日新增18萬,美國、巴西和印度確診病例均超百萬。未停止的疫情、遊客的擔心,以及疫情中國際關係微妙的變化,都為停滯中的出境遊市場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不是所有旅遊社都扛住了壓力。
  • 文旅部取消4家旅行社出境遊業務,註銷9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8月21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一批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和註銷旅行社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名單。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自2020年8月19日起,文旅部取消了4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了9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
  • 聚焦雙循環|出境遊「冰封」,從業者紛搶國內遊「新賽道」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旅行社的省內遊和跨省團隊遊業務有序恢復。然而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出境遊市場目前處於完全停擺狀態。數據顯示,截至7月23日,今年已有超過3500家業務範圍包括出入境旅遊的公司註銷經營,其中有400多家公司成立時間還未超過一年。疫情之前從事出入境旅遊的從業者現在的生存情況如何?
  • 文旅部今年已註銷14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
    來源: 新京報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20年第四批「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和註銷旅行社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名單」。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自2020年11月27日起,文旅部取消了1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了1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據公告,廣州雲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出境旅遊業務經營資質被取消。公開資料顯示,廣州雲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8月11日,注資資本為3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李小輝。
  • 出境遊「冰封」 旅行社「由外轉內」闖出一片天
    出境遊停擺,旅行社破圈「轉向」不仔細看的話,舜天海外旅遊南京魚市街店很容易給人一種時空錯亂之感:門店招牌掛著「舜天海外旅遊」,牆上卻張貼著「女裝」兩個大字。南京市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安將軍巷營業部經理朱傑說,今年旅遊從業者千方百計自救是行業常態,其中以出境遊板塊為甚,「有賣貨的,有送外賣的,有做保險的,有開滴滴的,還有直接轉行的,不過最主流的還是轉向做國內旅遊市場。」
  • 從司導切入地接供應鏈,雲地接如何賦能旅行社?——專訪雲地接CEO蓋...
    儘管2017年我國出境遊規模達到1.29億人次,但除了產業鏈成熟度高的機票、酒店標準化產品,遊客在境外目的地的落地服務並沒有形成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地接供應鏈的滯後發展仍制約著當前出境遊市場。雲地接CEO蓋書華以散拼模式操作的跟團遊仍是目前出境市場的主要產品,迫於成本、低毛利壓力,旅行社努力追求規模化經營求生存,在缺乏目的地成熟供應鏈情況下,只能通過標準的SKU資源打包成固定線路,由此一些海外目的地形成了專門接待中國觀光跟團遊客的線路
  • 四大旅行社出境遊業務遭取締
    3月8日,國家旅遊局官網公告顯示,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國家旅遊局取消了4家旅行社出境旅遊業務以及註銷了3家旅行社旅遊業務。   據了解,被取消的4家旅行社為宜春航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市騰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內蒙古海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省旅遊集團天馬國際商務旅行社有限公司。
  • 文旅部今年已取消11家旅行社的出境遊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12月23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20年第五批「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和註銷旅行社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名單」。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自2020年12月14日起,文旅部取消了1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了2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
  • 文旅部今年已註銷28家旅行社業務資質 北京的有5家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文旅部今年已註銷28家旅行社的業務資質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12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一批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和註銷旅行社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名單。這是2019年以來,文旅部發布的第十一批取消出境遊業務經營權的旅行社名單。
  • 大連夫妻出境遊交10萬擔保金 旅行社被「註銷」退款遇難題
    大連夫妻出境遊交10萬擔保金 旅行社被「註銷」退款遇難題  擔保金被打入旅行社負責人個人帳戶 遊客已通過訴訟維權  遼寧中青旅:該負責人已籤還款協議,將監督其還款  出境旅遊被要求繳納10萬元擔保金,返程後,消費者發現收取押金的旅行社「消失
  • 文旅部今年已取消9家旅行社出境遊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20年第三批「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經營權和註銷旅行社業務資質的旅行社名單」。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自2020年10月12日起,文旅部取消了2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了3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據公告,南寧芒果假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河北國大四季旅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2家旅行社的出境旅遊業務經營資質被取消。
  • 國家旅遊局:取消四大旅行社出境遊業務
    從國家旅遊局官網獲悉,3月8日國家旅遊局官網發表公告,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國家旅遊局取消了4家旅行社出境旅遊業務以及註銷了3家旅行社旅遊業務。出境遊市場也比較混亂被取消的4家旅行社為宜春航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市騰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內蒙古海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省旅遊集團天馬國際商務旅行社有限公司。被註銷旅行社旅遊業務的有大連北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鯤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貴州天馬國際旅行社。
  • 文化和旅遊部:註銷四川、山西2家旅行社出境旅遊業務
    、山西等地2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內蒙古、北京、黑龍江、雲南等地4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根據關於取消旅行社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旅行社業務的公告(2019年第九批),被取消出境旅遊業務的2家旅行社為四川創億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山西大唐航空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被取消旅行社業務的4家旅行社為內蒙古聯航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青木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黑龍江世一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和雲南旅遊商務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
  • 攜程收購「唐人接」 布局出境遊地接供應鏈
    業界指出,這也是攜程布局出境遊市場的一步,目的在於完善出境遊地接供應鏈。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境外旅遊頻次的增長,境外專車市場發展迅猛,接送機、目的地用車的需求猛增,然而,這個市場在車導管理、定價規則、服務流程等方面依然有諸多痛點亟待解決,同時,OTA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也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暢。
  • 文化和旅遊部:北京等地5家旅行社被註銷業務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12月6日從文化和旅遊部了解到,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自12月4日起,註銷北京海中海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山西幸運樂遊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江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德大地旅行社和北京北汽國際旅行社等5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
  • 國家旅遊局官網公告:四大旅行社出境遊業務遭取締
    3月8日,國家旅遊局官網公告顯示,根據《旅行社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國家旅遊局取消了4家旅行社出境旅遊業務以及註銷了3家旅行社旅遊業務。  據了解,被取消的4家旅行社為宜春航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市騰飛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內蒙古海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吉林省旅遊集團天馬國際商務旅行社有限公司。被註銷旅行社旅遊業務的有大連北良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鯤鵬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貴州天馬國際旅行社。  數據顯示,2016年國民的旅遊消費總計達到4.66萬億元,其中,出境旅遊花費約7600億元。
  • 通城各大旅行社暑假親子遊線路火爆 同比增長超50%
    中國江蘇網訊 隨著暑假進行時的不斷深入,旅遊市場也開始迅速升溫。記者了解到,雖然暑期價格相比往常要高出不少,但越來越多的父母還是選擇和孩子來一場難忘的暑期旅行,親子遊線路預訂火爆。我市各大旅行社接受訂單的情況表明,目前暑期親子出遊人群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五成。
  • 文旅部三次共取消、註銷41家旅行社相關業務 嶺南控股2018年營收超...
    文旅部三批次共取消、註銷41家旅行社相關業務   4月1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取消旅行社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旅行社業務的公告(第三批)》(以下簡稱《公告》)。取消7家旅行社的經營出境旅遊業務,註銷3家旅行社的旅行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