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隱含作者」與「不可靠敘述者」的共謀

2020-12-19 小魚丫聊娛樂

2020年國產優質網絡懸疑劇頻出,於8月登陸騰訊視頻的懸疑短劇《摩天大樓》憑藉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敘事手法成功出圈,成功帶起一波「她懸疑」的熱潮,被譽為中國首部女性向推理劇。

劇集圍繞名為「摩天大樓」的高檔小區中獨居女性鍾美寶的死亡展開,採用單元劇的形式,共設置八個敘述單元,每個單元主要審問一位與本案密切相關的人員,由他們擔任虛構域內敘述者的角色,最後一個單元是受害者鍾美寶的自述。

劇集採用多元內在式聚焦的敘事手法,每個人物從各自的觀察點分別講述他/她自己的故事及與鍾美寶的關係,但他們並不是值得信任的敘述者,在敘述過程中他們會過濾、篩選、甚至編造信息以美化自己的行為,目的是博得虛構域內外的觀眾的情感認同,幹擾他們的判斷,由此製造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懸念。

七大嫌疑人

值得注意的是,《摩天大樓》劇集背後的「隱藏作者」也通過使用一系列敘事技巧助推和強化了敘述者的偽裝,幫助敘述者編造謊言,服務於最終的懸念敘述目的。

(一)虛構域內的「不可靠敘述者」

《摩天大樓》的八個敘述單元牽引出七個重要的犯罪嫌疑人,他們每個人都有隱藏的秘密,並且與鍾美寶之間都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隨著劇情的深入,真相不但沒有更加明晰,反而愈加撲朔迷離。

基於影像文本的特性,《摩天大樓》中的每個講述者是第一人稱「我」,直接面對他/她的觀眾;而「不可靠的敘述者」往往出現在第一人稱敘述者的情況,第一人稱能夠隨心所欲地操縱講述內容,掩蔽真相。布思劃分了兩種類型的不可靠敘述, 一種涉及故事事實, 另一種涉及價值判斷;該劇屬於前一種類型,因為他們的價值判斷再明確不過,即堅守正義,這同樣是「隱含作者」所信奉的準則。

摩天大樓的保安謝保羅是第一個受審者,他向警察講述了自己因為一意孤行地對車禍受害者負責到底而失去工作和愛情的經歷,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富有責任感和愛心的社會精英的形象;但後來證實他的前女友曾經舉報他跟蹤騷擾,並且他的學歷和工作都有水分,揭示了他不過是一個失敗者的事實。可以看到,謝保羅遮蓋部分事實的目的是美化自己的形象,這是出於個人的情感和認同需求,屬於正常心理反應,與案情並無太大聯繫。

然而,當講述美寶的故事時,謝保羅謊稱美寶一年前才搬進公寓(實則發生在兩年前),並且強調了她的行李箱非常輕便,其實在後面我們知道行李箱裡裝著她的繼父顏永原。以上信息屬於破案的關鍵線索,在此他撒謊編造事實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掩護美寶曾經囚禁繼父的事實,另一方面藉此迷惑警察和觀眾的視線。

如果說謝保羅提供的信息真假參半,那麼林大森與鍾美寶的婚外情完全是子虛烏有。敘述者林大森編造了一個完整且合理的故事,讓所有人都對他們的婚外情信以為真:他和美寶是青梅竹馬,兩人曾暗生情愫,後來美寶恰好搬到同一個小區,兩人舊情復燃。加之因階級差異,林大森受到妻子及嶽父嶽母全家人的輕視,他對妻子以及他們家人的怨念和不滿(此處是事實)促使他向美寶尋找慰藉,導致了出軌。由此形成一條完整的因果鏈,真真假假虛實相生。

且此前在謝保羅篇單元,劇集插入了謝保羅窺探兩人親吻的場景,加入了第三人稱的佐證,觀眾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第三者的見聞;房產中介林夢宇的證詞發揮了同樣的效用。根據以上線索,情殺的罪名很容易被安置到林大森身上,真相顯得愈加錯綜複雜。

全劇最大的反派顏永原惡貫滿盈,家暴妻子、謀殺妻子、虐待繼女、猥褻親生兒子,在兒子功成名就後又將其視為搖錢樹進行敲詐勒索。然而在他的敘述中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將一切因果、罪責推在妻子鍾潔的身上。但觀眾對於這一切似乎毫無辨別能力,因為觀眾一直被敘述引導者牽引著,置身於他所描繪的境域中,難以抽離出來。尤其當面對像顏永原這樣善於顛倒黑白的人物時,觀眾更加容易喪失自己的判斷,從而削弱他是兇手的可能性的推斷。

除了以上幾位人物,劇中人物大都為了掩蓋秘密編造事實以混淆觀眾視線。例如作為美寶密友的丁小玲和李茉莉,她們幾乎了解全部實情,但為了替美寶伸張正義她們都選擇了做一個「不可靠的敘述者」。從敘事目的來看,多位「不可靠的敘述者」製造出高密度的懸念,真相反覆在天台上反覆跳躍,一直吸引著觀眾直到謎底揭曉的最後時刻。

(二)"隱含作者"大影像師的合謀

每個文本都有「隱含作者」,也就是真正的作者和故事講述者,對於影視作品而言,其「隱含作者」是大影像師。一般而言,「隱含作者」是可靠的,但《摩天大樓》大影像師為了利用多位「不可靠的敘述者」製造懸念,與其達成共識,共同欺瞞觀眾。劇集的大影像師主要利用場面調度、景別設置、剪輯等敘事形式和技巧輔助敘述者的敘述,將其偽裝成可靠的敘述,以博得觀眾的信任。

劇中大量使用了跟鏡頭和中特寫鏡頭,能夠讓觀眾體會到人物的情緒,從而與其產生共情與同情,例如表現謝保羅同情被害者家庭的艱難處境的臉部特寫鏡頭,緊接著他決定放棄起訴,這一決定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而這一舉動獲得了觀眾的同情,讓觀眾完全信任他所塑造的人設。跟鏡頭和中特寫鏡頭的綜合運用導致了特定的「同視角」效應,這種與敘述者相同的視角,在影像運用中把觀眾完全置於他面對事物的所感所知當中。觀眾被整合到人物遭遇的境遇當中,形成有效的「在場感」,因此很多觀眾在彈幕發表「代入感強」的評論。

「同視角」的拍攝方式在引發同情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使應用到反面人物身上同樣奏效。顏永原顛倒是非敘述他的過往經歷時,影像化的回憶大量使用中特寫鏡頭表現他編造的誠懇、悲傷、無奈的情緒,讓人不得不信服他講述的故事。並且大影像師將回憶影像化這一行為本身就具有誤導性,影像的真實感增加了敘述者內容的可信度。這些敘述技巧削弱了觀眾對顏永原的厭惡,甚至開始懷疑此前的判斷正確與否,重新審視對他的認知。因此,只要使用適當的敘述技巧和敘事形式,無論敘述引導者的是好人抑或壞人,都可以縮小觀眾與敘述者間的情感距離。

大影像師無處不在,虛構域內的敘述者如果不藉助大影像師的力量是無法完全令人信服的,正是由於大影像師的「縱容」,觀眾才會被誤導,從而引發懸念,讓真相迷失在各種猜測中。上述只是大影像師和虛構域內的敘述者合謀欺騙觀眾的諸多技法的一部分,由於篇幅有限,此文暫不展開討論。觀眾需要警惕無處不在的大影像師設置的陷阱,當面對大影像師時需要保持與面對虛構域內的敘述者時相同的審慎態度

相關焦點

  • 讓楊穎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樓》,原著作者怎麼看?
    11月27日至29日,2020上海-臺北兩岸文學營暨小說工作坊在上海、臺北同步舉行,中國臺灣作家陳雪談到今年熱播網劇《摩天大樓》時感慨,「老實說,這部小說能被改成電視劇,我感到很不可思議。」 今年以來,類型化短劇逐漸升溫,與《摩天大樓》同期就有《非常目擊》《白色月光》,由「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分別推出。
  • 摩天大樓,螺旋上升的情愛迷宮
    懸疑的外表包裹著作者細膩的情感表達,以推理元素、解謎手法探討當下階級藩籬、公平正義、生存彷徨等社會課題,對當代都市生活空間的靈魂困境進行解讀。這與東野圭吾、吉田修一等現代倫理派推理小說家的創作不謀而合。想要更加了解這個故事,那就需要拉近視角,了解以下三個關鍵詞。
  • 摩天大樓原著作者肯定Angelababy演技:符合鍾美寶,被她感動
    網劇《摩天大樓》播出後,Angelababy楊穎的演技引發了人們的熱議。近日,《摩天大樓》原著作者陳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楊穎很符合她心中鍾美寶的模樣。懸疑劇《摩天大樓》改編自作家陳雪的同名小說,故事講述在一棟摩天大樓中,美女店長鍾美寶被害,警察在破案時發現了大樓中隱藏著抽絲剝繭般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楊穎飾演的角色就是鍾美寶。作家陳雪表示,去年去劇組探班時,看到楊穎演到劇中穿白洋裝最重要那場戲時,深受感動。
  • 陳雪:「摩天大樓」就是臺北縮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陳雪在《摩天大樓》中,呈現出極強的對於自我之外的世界、社會的觀察和關注。她的寫作依然隱含著個人經驗與情感的「私密敘事」成分,但這一次顯然要進一步蛻變。     陳雪:我想,每個作者有自己的選擇,但若你要描寫的是當代的生活,很難不處理對於現狀、環境、以及社會氛圍,你會描寫到這些主題,但可能並不會是議題式的發言,而是用小說的方式去提問。
  • 大學英語寫作:一目睹交通事故者的敘述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大學英語寫作:一目睹交通事故者的敘述 2013-07-17 20:1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誰會是摩天大樓魔咒下一個中招者?
    北京時間2月26日上午消息,摩天大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聳立起來。2014年,全球就有97座超過200米(656英尺)高的大樓落 成,再次創造了世界紀錄。此前的紀錄是2011年,全球共建81座摩天大樓。目前,世界上的摩天大樓共計935座,其中自2000年後,這一數字的增長率竟達到350%,實在令人驚訝。
  • 《摩天大樓》作者陳雪:如何打造摩天樓
    我見到很多人,但幾年過去,我誰也不認識。 摩天樓的生活就是這樣,人人錯身而過,關上門就是一個一個單獨的世界。 那時我就下定決心,我要來寫一座摩天大樓,它象徵人們想要努力向上,追求更好的生活,它是一座巴別塔,當人們努力追求更高更好的生活,卻逐漸失去了可以溝通的語言。 經過許多年的準備,寫了很多人物素描,直到2012年,我已經離開了摩天大樓,我才真正有能力去寫它。
  • 淺談敘述性詭計推理小說:一場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腦力較量
    敘述性詭計使用手法敘述性詭計並非作者用謊話來欺騙作者,而是給出信息量有限的真話,用敘述技巧來欺騙讀者。普通推理小說是作案者/兇手在玩花樣,用詭計欺騙偵探。敘述性詭計推理小說是作者在寫作手法上施展魔法,或蓄意誤導或隱瞞各類信息進行欺騙,讓讀者陷入閱讀誤區而不自知。
  • 摩天大樓顏永原是殺人兇手嗎 顏永原結局是什麼劇透
    《摩天大樓》全劇圍繞著美寶的死展開,首先被懷疑的對象就是她的繼父顏永原,這個人看著忠厚老實,但是背地裡卻又傷害著美寶,人面獸心。那麼顏永原是兇手嗎?顏永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摩天大樓顏永原是兇手嗎  顏永原是鍾美寶的繼父,但是他卻對美寶有著覬覦之心,嗜賭好色,他是這個家庭的主宰,由其強大的成年男性的力量做支撐,美寶小小年紀必須自立,在懵懂的情況下,她被父親性侵了。家庭倫理的違逆帶來巨大的創傷,逃亡和死亡從此成為揮之不去的誘惑。  那麼這個惡魔般的繼父會是殺害這個女孩的兇手嗎?
  • 電視劇摩天大樓的結局是什麼揭秘 各個人物角色結局介紹
    《摩天大樓》8月19日開播,由angelababy飾演的美寶在大樓裡死了,大樓裡與之相關的每一個人,物業、中介、小說家、白領都有著洗不清的嫌疑,他們之中誰是兇手,摩天大樓的結局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 《紅樓夢》講述的故事撲朔迷離,是因其在整體結構上的多層敘述?
    以往小說、故事以口耳相傳、歷史演繹居多,講故事者沒有更強烈的原創意識和更特殊的理念自覺,故而作者自己是隱藏起來,並情願被淹沒在故事之海深處的。《紅樓夢》則不然,小說藝術發展至清積累了多樣豐富的題材內容和藝術經驗,在泥沙俱下的藝術進程中,在魚龍混雜的作品傳播中,《紅樓夢》的作者站在小說舞臺的高處,回望這個過程。
  • 新銳懸疑作家陳忱解讀《摩天大樓》:每個人心中的萬千秘密
    為此我還去看了原著的小說,結果不看不知道,看完才知道這部劇的改編有多麼的成功。因為原著根本就不完全是推理小說式的。而且拋開這部劇的演員陣容來說,就每個演員所安排的角色也非常適合,完全演出了最佳觀眾看起來的最佳效果。」《摩天大樓》是一部非線性的懸疑劇,劇中每個角色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一步步推動劇情的發展,反轉再發轉,讓觀眾應接不暇。
  • 要反網際網路壟斷,還得從算法共謀談起
    本文轉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李振利和李毅,李振利為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博士,李毅為西南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速度意味著共謀能在幾秒鐘傳遞信號。初始的偏離者從打折獲利的否定率越大[5],共謀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樣一來,如果每個算法能快速地超過競爭者的打折,並減少起先打折者的激情,將來報復的威脅將促使協同行為持續下去。第三個條件是共謀所期望的結果不會威脅到包括客戶、不參與合謀的現在或將來的競爭者在內的共謀之外的局外人的反應。
  • 李公明︱一周書記:敘述者與……他們的狂歡故事
    但是,羅斯比他書中的人物更為深刻地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不會為了他們那些似乎更有價值、更嚴肅的主題而和他們交換個人的命運,真正值得佩服的是不處在那種命運中、也不依賴帶有標識性的修辭或沉重的主題而能寫出嚴肅的有吸引力的文學。他不同意喬治·斯坦納認為記錄人類靈魂的傑作只能產生於像捷克這樣的社會中的觀點,因為他想不通為什麼所有他在捷克認識的作家不能像斯坦納說的那樣寫出偉大的作品。
  • 摩天大樓3D
    摩天大樓3D 角色冒險 大小: 1.47M
  • 摩天大樓電視劇都看了嗎
    〔摩天大樓〕鍾美寶飾演者楊穎,摩天大廈C棟20樓住戶,咖啡店店長,被害人。鍾美寶是破碎的,因為她小時候被性侵,這樣的童年陰影不可能不伴隨鍾美寶的一生。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只有在深夜才會表露出絕望。〔摩天大樓〕顏永原飾演者 焦剛,鍾潔的丈夫,顏俊的父親,鍾美寶的繼父。
  • 美國作為摩天大樓發明者,1930年後就不怎麼建,為什麼中國還在建
    美國作為摩天大樓發明者,1930年後就不怎麼建,為什麼中國還在建說到大樓的修建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國隨時都在修建高樓,要不是受到了限高令。那麼,我國修建出來的高樓肯定會讓很多人都吃驚。但不知道各位是否了解,其實摩天大樓的發明者是美國,但最讓人迷幻的是美國作為魔天大樓的發明者,他們在1930年以後就不怎麼修建摩天大樓了,那為什麼說中國現在在不斷修建摩天大樓呢?
  • 尹策:桃源故事的另類敘述
    (一)神雞上述彭娥故事中,「娥所舍汲器化為石,形似雞,土人因號曰石雞山」的描寫無疑是故事敘述者的虛構、想像,然而,這一想像並非空穴來風,《述異記》「夢口穴」條也提到穴中有神雞一事,兩則故事如若拋開地理方位不談,似乎可以連綴在一起。
  • 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樓,曾挺立於芝加哥
    ,但是很多人會驚訝於第一座擁有摩天大樓的美國城市是芝加哥。不同於之前的建築(當時的大樓只依靠自身的砌體牆片支撐),家庭保險大樓不需要為了更高而變得更厚、更暗、更悶、更重。鋼鐵結構的它只有同體積的石質建築的三分之一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