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世界溫泉之都」,95%的中國人卻不知道

2020-12-17 商界

山山有熱水,峽峽有溫泉。重慶這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世界溫泉之都」,該如何在風雲際會、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獲客市場上實現快速突圍,真正立起一塊溫泉旅遊的「大品牌」?

作者/ 戴熙春

編輯/ 譚 亞

重慶火鍋、洪崖洞、李子壩……圍繞重慶的名片很多,但「世界溫泉之都」卻鮮有人知道。

提起溫泉之都,人們更容易聯想到日本,而不是它本來的擁有者,重慶。每到黃金節假日,外地遊客前往重慶打卡,除了洪崖洞和李子壩輕軌站之外,大多數人會與天然湯池的滋潤擦肩而過。重慶在「霧都、橋都、陪都」的光環輻射下,「世界溫泉之都」有些散光。

早在2012年10月,世界溫泉及氣候養生聯合會第65屆年會暨國際科學大會上,經過來自歐、亞、非洲16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名全球頂級專家的評審,重慶成為了全球首個「世界溫泉之都」。

獲得「世界溫泉之都」的名號是喜事,意味著它給巴山蜀水之地的旅遊業多了份加持。與此同時,溫泉旅遊已從單一休閒娛樂向休閒娛樂+康養度假複合型轉變,成為大健康產業的「熱門」。但是重慶這塊吸引外地遊客的金字招牌,顯然擦得還不夠亮。

這個響徹本土的「大」品牌該如何突圍,像其他網紅景點一樣,一「泡」而紅?

世界「大品牌」的憂傷

近些年,重慶旅遊不乏亮眼的數據。以今年國慶黃金周為例,重慶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859.61萬人次,同比增長10.6%;實現旅遊總收入187.62億元,同比增長32.8%。這些數據,實實在在地反映了當地旅遊市場的熱度。

但我們看到,華麗的數據背後,旅遊收入卻很低。

有人認為,要想改變熱度高、收入低的囧態,從品牌升級和營銷創新著手,實現品牌突圍,是重慶當下十分迫切的任務。況且,有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重慶還有一個「世界溫泉之都」的大品牌。以此來看,這個大品牌,突然多了一份憂傷。

世界溫泉之都的光環有了,外力助燃是溫泉發光發熱的充分條件。

溫泉協會的會長單位融匯溫泉負責人向記者坦言,「我們也在向政府抱大腿。」 顯然,政府發力對本土旅遊特色產品的推廣起著關鍵作用。

重慶溫泉2012年取得「世界溫泉之都」名號至今,從初期開發建設、完善溫泉「硬裝備」,到近兩年注重品質提升和運營規範,溫泉旅遊業態不停發生著變化。但據不少溫泉企業統計,在重慶泡溫泉的消費者仍以重慶本地人為主。

對此,重慶各大溫泉無不試圖開拓溫泉營銷新通路。重慶市沙坪垻區泉裡小鎮,重慶首座露天溫泉博物館也位於此。記者採訪時看到,傍晚6點左右,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圍坐在浴足體驗區,免費享受40度左右的露天溫泉。一位中年男子告訴記者,周末時,也會邀約朋友共同來享受溫泉帶來的舒適。溫泉引流的展臺也實實在在讓人們了解到溫泉產出的全過程。

在開拓新通路這件事上,如果說重慶溫泉佔據了資源優勢,那麼流量則是拓寬一個更大市場的關鍵因素。在眾多優勢和光環的疊加中,這些溫泉品牌想要突圍,突破口在哪裡?

眾所周知,很多知名護膚品牌、護理品牌都誕生於法國的四大溫泉小鎮。法國人利用溫泉水開發出了化妝品;也有被做成世界頂級的礦泉水等。

研發關聯產品和打造優質服務,恰恰是溫泉產業鏈上附加值最高的縱深潛力,也可以稱之為有效的營銷載體之一。對比重慶溫泉來看,溫泉產業鏈的探索稍遜色了一些。

溫泉品牌突圍之路

封王容易運營難。溫泉商家爭奪流量,連打組合拳。

OTA(在線旅遊平臺)線上渠道是溫泉商家探索的一個方向。重慶市慶隆易湯南山溫泉負責人近日告訴《商界》記者,溫泉產品需要隨著消費者的年輕化進行轉型升級。以他們為例,除了推出「深度睡」產品,打破消費者對溫泉「一洗了之」的概念,還聯合平臺對OTA(在線旅遊平臺)等線上渠道進行了產品打包。

無論本地遊客還是外地遊客,在線上渠道挑選酒店時,會同步收到溫泉產品推薦,從而拓寬溫泉品牌的知名度。

通過線下活動來引流,無疑是商家們最為熱捧的方式。慶隆易湯南山溫泉還聯合大型商場推出會員服務,通過贈送溫泉票等活動來引流。

重慶雖然已經成為網紅旅遊城市,但前來泡溫泉的外地遊客卻量小力微。以重慶融匯溫泉為例,數據統計,該溫泉周末日接待量約4000人左右,且幾乎80%都是本地遊客。而這種狀況,不只融匯溫泉一家。

「世界溫泉之都」這塊金字招牌掛在重慶,只招徠本地遊客顯然不夠。從接待量來看,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是通過線上OTA(在線旅遊平臺)渠道購買溫泉票,價格優惠是一方面,但往往吸引的還是本地遊客。

商家該如何突圍?

溫泉作為本地特色旅遊產品,融匯溫泉也試圖與景點合作。通過培育景點鏈,借勢旅遊景點,聯合旅行社推出溫泉相關產品。

事實上,旅行社是把旅遊各要素貫穿在一起的協調者。通過旅行社,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產業內的資源,激活溫泉產業鏈周邊服務,對外地遊客的引流有直接作用。

互聯時代,溫泉行業也同樣遵循得流量者得天下的法則。不管是溫泉資深玩家還是效仿者,都在加足馬力搶奪新流量和渠道。

儘管有的本土溫泉品牌還停留在產品品牌階段,但還有一部分溫泉企業已經聯合醫院等做溫泉課題研究,研發新產品。不論是品牌借勢還是品牌突圍,對於重慶溫泉這張名片走出去還有更多挑戰。

在更廣闊的市場面前,商家拳法有了,但還需要在世界溫泉領域來個「王炸」。

突出「重」圍

重慶已經成為世界溫泉之都,溫泉旅遊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是否要跳出重慶,不僅要在全國範圍內保持聚焦,還要考慮如何實現「全球約泡」。

只有旅遊形象沒有旅遊品牌,城市特色很難成為商品進入到全球旅遊的競爭中。

對於重慶本土溫泉品牌而言,一個缺乏溫泉小鎮的「溫泉之都」,它的魅力就會大打折扣。

從世界溫泉旅遊產業的發展歷史、現狀及趨勢來看,溫泉小鎮是最能聚集溫泉旅遊產業產品、溫泉文化等的載體。

一個典型的例子,德國巴德克羅欽根療養地,它屬於礦物溫泉療養地。除當地特有的溫泉資源外,還在於國際一流的醫療與康復產品及服務。不僅如此,溫泉小鎮還開發了近郊自然活動項目,比如:健行、自行車、徒步等,利用整個萊茵河地區強大醫療健康資源的整體優勢,引入專業的預防和康復以及相關教育培訓機構,形成療養區內小健康集群。

因此,重慶打造「世界溫泉之都」,也可以拓寬溫泉小鎮的包容性,以溫泉小鎮為圓心,產業鏈為半徑,用品牌力湧進國際賽道。

另外,重慶之外,同樣作為網紅城市的西安,因為「一個人」甚至讓兵馬俑、大雁塔都「黯然失色」,無數人跨越秦嶺,翻過明城牆,就為與大唐不夜城「不倒翁美女」牽個手。這個90後姑娘的視頻總播放量高達15.9億次。從地方媒體到央視媒體都忍不住將她「推」上頭條和微博熱搜。

不難發現,這種接地氣、鮮活形象的宣傳力度,讓千年古都西安,不再塵封在博物館和史書裡,而是變得有溫度,易親近。

試想,重慶作為旅遊目的地城市,結合溫泉產品打造旅遊形象代言人,是否也可以讓更多的外地遊客感受重慶溫泉水的溫度。

火鍋文化已經是重慶的一張名片,它成為重慶人骨子裡的最愛,也是重慶人生活的一部分,陽春白雪、下裡巴人,高中低檔一應俱全。

重慶溫泉這張牌又能否像火鍋一樣,蒸蒸日上?

行業從業者在努力著,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在期待著,溫泉之都,最終實至名歸,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個「世界溫泉之都」,來看看這個溫泉你便知道了,別不服
    我國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中國溫泉之鄉多達50個,另個還有不少中國溫泉之城,及三個「中國溫泉之都」,這其中「中國溫泉之都」的數量最少,含金量也最高,僅有重慶、天津和福州三座城市獲得授牌,但要問世界溫泉之都在哪裡?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世界溫泉之都就在中國,就是三大中國溫泉之都之一的重慶!
  • 重慶,莫要負了「世界溫泉之都」美名
    近日,筆者讀到一篇文章:《中國有個「世界溫泉之都」,95%的中國人卻不知道》,作者開門見山寫到:「重慶火鍋、洪崖洞、李子壩……圍繞重慶的名片很多,但『世界溫泉之都'卻鮮有人知道。提起溫泉之都,人們更容易聯想到日本,而不是它本來的擁有者重慶。
  • 世界溫泉之都在中國,1600年前就開始利用溫泉,你知道是哪?
    我國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中國溫泉之鄉多達50個,另個還有不少中國溫泉之城,及三個「中國溫泉之都」,這其中「中國溫泉之都」的數量最少,含金量也最高,僅有重慶、天津和福州三座城市獲得授牌
  • 世界溫泉之都為什麼是重慶?來看看這個溫泉你便知道了,別不服
    我國有溫泉的地方很多,中國溫泉之鄉多達50個,另個還有不少中國溫泉之城,及三個「中國溫泉之都」,這其中「中國溫泉之都」的數量最少,含金量也最高,僅有重慶、天津和福州三座城市獲得授牌,但要問世界溫泉之都在哪裡?
  • 冬至 ‖ 日本有個你不知道的溫泉小鎮,城崎溫泉全攻略
  • ​在中國有個 世界最大 溫泉瀑布,獨佔5項世界之最
    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在中國西部也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溫泉,甚至比日本的溫泉更天然、治癒。它是一處天然野生,獨具療效,景色壯美,還絕對小眾的懸崖瀑布溫泉群,比日本所有溫泉都天然秀麗,比世界所有溫泉都險峻幽靜,還獨佔了全世界5項第一。一裡一個景,九裡一個奇觀,共九十九景,是它名稱的來源。
  • 再創輝煌:全球首個「世界溫泉之都」桂冠花落重慶
    來自歐洲、非洲及亞洲的13個國家,近百名外方代表和專家齊聚重慶。會上,世界溫泉氣候養生聯合會向重慶市授予了「世界溫泉之都」稱號。自此,重慶獲得全球首個「世界溫泉之都」桂冠。    會後,國際國內近百名溫泉專家、旅遊界人士和溫泉企業代表,對我市創建「世界溫泉之都」的重點溫泉項目進行了參觀走訪。
  • 世界溫泉之都——重慶
    重慶因山得水,因水生泉,可謂「山山有熱水,峽峽有溫泉!」,其儲量堪與「世界溫泉之都」的匈牙利布達佩斯媲美。1926年是近現代重慶溫泉旅遊的開端之年。這一年盧作孚先生與北碚溫泉寺協商後,創立了中國最早的溫泉旅遊主題公園——北泉公園,與此同時,南泉公園事務所成立,至此,以南溫泉和北溫泉為代表的重慶溫泉旅遊產業逐步成型。重慶溫泉商業性運營始於2002年南岸區海棠曉月溫泉營業,至2006年重慶市湧現出20多家溫泉酒店、溫泉度假村等商業性溫泉。
  • 中國有三個溫湯,都有溫泉,80%的宜春人不知道
    這裡的溫泉具有多重功效,千百年來,當地居民以溫泉為榮耀,幕阜山下男女共浴的佳話便誕生在這裡。古時,只有上下兩個湯池,山民們不分男女老少,日落後便在湯池中沐浴、嬉戲,相敬如賓,親如一家,絕無邪淫之念。這樣的自然條件為滋養長壽老人,提供了優越的生產生活環境,在這個小小的村落裡,居住著十幾十位90歲老人和一位百歲老人。
  • 日媒報導世界最大的水族館竟然在中國,但連中國人都不知道!
    人們每次說世界之最的時候,中國總是能佔上很多。比如世界上人口最多,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人口總數是日本的11倍。
  • 中國最好最美的溫泉在重慶,在世界溫泉之都等你,你不來我不泡!
    解放碑截止目前為止,2018年中國旅遊城市遊客數排行榜重慶第一,豐富的自然人文風景和獨特的立體景觀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遊客,洪崖洞、軌道李子壩站、過江索道等網紅旅遊景點更是吸引了蜂擁而至的人群,而全球唯一被命名為世界溫泉之都城市的優質溫泉同樣讓遊客讚不絕口。
  • 英媒:中國最偉大的發明,讓中國人領先世界,中國人自己卻不知道
    對於每個國家的人來說,其實都有屬於自己很驕傲的一些存在,而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大家都能注意到的,但是有一些可能已經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所以已然被人們忽略,而這時候可能就只有局外人才能發現了。英媒:中國最偉大的發明,讓中國人領先世界,中國人自己卻不知道。
  • 日本溫泉都是混浴,當地人都不穿衣服,中國人怎麼避免尷尬?
    由於中國人出門去旅遊的人數不斷增加,就會有不少見到各種趣事的事情發生。相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異域的習俗更是讓不少前往的中國遊客感慨頗多。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西方都比較開放,但又有多少人清楚中國臨海國——日本的習俗呢?
  • 「世界溫泉之都」的「軟」拐點
    從「中國溫泉之都」到「世界溫泉之都」,重慶幾乎一氣呵成。    重慶地處川東褶皺帶,巖層裂隙豐富,充沛的地熱資源造就了溫泉富集。據統計,截至2015年,重慶已探明溫泉礦點達131個,區域面積1萬餘平方公裡,地熱可採水量5.6億m³ /年,每天有10萬m³的溫泉在人們腳下流淌。
  • 中國東北有個「鴛鴦溫泉」,外國遊客見了都驚呼「沒見過」
    中國是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像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每年都吸引了數千萬遊客前往遊玩!可以說有景點的地方就人頭洶湧,由此可見遊客數量之多!這當中當然也有不少數量的外國友人!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在國際上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因此他們也想到中國看看!
  • 你知道中國最熱門的5個溫泉,知道溫泉蛋是啥滋味嗎?
    作為熱愛旅遊與攝影的你,在冬季旅遊攝影,不止下雪,不止有「溫泉山莊」地圖,也不光有境外遊的日本溫泉、義大利的託斯卡納溫泉、紐西蘭露天溫泉Onsen Hot Pools,你還知道中國5個知名與熱門溫泉嗎?
  • 「第一且唯一」的世界溫泉之都,就在中國,價格實惠遊客也少
    溫泉之都其實相當於溫泉的5A級觀光地, 國內有不少這樣的地方, 像天津和福州這樣有名的城市, 但是世界溫泉之都的概念,很多年輕朋友都沒聽說過,這其實是很嚴格的選拔,超過了標準範圍,選擇了第一、第二, 因為其比較範圍已經擴大到全世界,所以很多國家選出的頂級溫泉專家進行了評價,最終通過投票得到的結果
  • 「世界溫泉之都」何以花落重慶 | 新華網人物專訪
    主持人:10月26日,重慶將迎來又一盛事,「世界溫泉大會」將隆重舉行,屆時會有很多世界級最知名的溫泉專家、顧問和權威人士出席,據說重慶也是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國際溫泉高端會議。而且,在大會期間,「世界溫泉之都」桂冠還將授予重慶這座美麗的山水之城。
  • 天涼了,到世界溫泉之都泡個湯吧
    能成為「世界溫泉之都」的世界上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一個就是中國重慶。重慶不僅僅是網紅城市,還是世界溫泉之都。,按「五方十泉」的利用格局,即東西南北中各打造兩個共計十個知名溫泉,溫泉的作用就不贅述,價格也可多樣選擇,按照印象,大致說幾個吧:1)悅榕莊北碚十裡溫泉城中的一個代表,環境沒的說,由於在北邊溫泉中算安靜私密的,還配有火鍋所以先寫。
  • 原因嚇壞中國遊客,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知道!
    原因嚇壞中國遊客,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也越來越高了,那麼人們對食品、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對於那些在國內買不到的產品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國外去購買。不少人都說國外的產品會比國內質量、性價比好得多,甚至國內跟國外相同的產品,許多中國人都會覺得國外的配方跟國內不一樣,或者說味道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