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來長安 ⑤:大雁塔 & 大慈恩寺,一代聖僧的佛學理想

2020-08-28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來西安旅行,有兩件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一件是拜訪西方的標誌性建築,大慈恩寺與大雁塔;另一件則是穿上漢服,去大唐芙蓉園裡走走,夢回大唐盛世。



說起雁塔,很多第一次來西安旅行的朋友們可能不知道,唐長安城內有一大一小兩座雁塔,大的那座是西安的地標建築,是佛教高僧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後主持修建的,其所處的大慈恩寺是玄奘法師譯經的地方;小的那座是小雁塔,目前是西安博物館的所在地。



說起玄奘法師,讀過《西遊記》的朋友可能會很熟悉他。


他是《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小說裡,他是皇帝的玉帝,是一路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護法的法師,雖然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但終歸有驚無險,一次都沒有被妖怪們吃進肚子裡。



然而,歷史上的唐僧,比小說裡的還要偉大,更厲害。


他本名陳禕(yi,一聲),洛川人,年少出家,聰慧過人。


為探究佛教各派的分歧,於貞觀三年(一說貞觀元年)經涼州出玉門關西行五萬裡赴天竺,在那爛陀寺從戒賢受學。而後又遊歷天竺各地,前後歷時17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在辯經大會上一舉成名。



公元645年,玄奘滿載經書回國,在唐太宗的支持下,於長安設立「譯經院」,招募各地及東亞諸國的僧人們協助其翻譯從天竺帶回來的600餘部佛家經典。



期間,玄奘又先後在大慈恩寺、北闕弘法院、玉華宮等處譯經講法,於公元648年完成《瑜伽師地論》,上呈給當時的大唐天子唐太宗


花了1個多月時間通覽了這部長達百卷的佛教經典後,唐太宗親自為其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盛讚「玄奘法師者,法門之領袖也;仙露明珠,詎(ju,4聲,通「豈」)能方其朗潤」,對其評價極高。



現在,在大慈恩寺前的廣場上,靈遙見到了一尊玄奘法師的雕像,只見他身穿納衣、腳穿麻鞋,手持錫杖,目光虔誠,望向遠方。



穿過寺廟的大門,便來到了唐代著名佛寺,大慈恩寺院內了。


它是當時的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長孫皇后修建的,既為了祈福,也為了報答母恩。


在這裡,唐太宗曾為玄奘法師舉行了盛大隆重的「升座儀式」;太子李治曾來到這裡禮佛,代表朝廷宣布大赦令;玄奘法師曾在這裡擔任過首任方丈,翻譯過佛經;唐太宗、唐高宗兩位皇帝曾在這裡留下過「二聖三絕碑」。


因此,雖然其建築格局與大多數佛寺都不同(後面會講),在佛教史上,卻是一座「舉足輕重」的寺廟。



進入山門後,鐘樓與鼓樓遙相呼應,都是歇山頂的二層正方形磚木結構小樓,建於光緒13年間,不僅是寺中僧人作息的信號,更是做法時的法器。


繼續往前走,便有看見被兩層漢白玉須彌座託起的大雄寶殿。其後是高大的大雁塔,前面是漢白玉石獅與經幢,共同形成了莊嚴大氣的氛圍。



登上二十四級臺階,便來到了大雄寶殿正殿前。


一路走來,一直都覺得少點了什麼,一問才知道是少了供奉彌勒佛與韋陀菩薩的天王殿。按照導遊的說法,是因為這是當時專供皇室禮佛的寺廟,一般人不得入內,於是便把它們給移到了大雄寶殿的後面,作為配殿。


站在大雄寶殿的門口,去過十餘座佛寺的我,對其已經並不陌生。


它在每個寺院裡都有,正殿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大雄」是釋迦牟尼佛的德號,表達了佛教徒對佛祖的敬畏。寶是指「佛教三寶」佛、法、僧。我們現在說的皈依佛門,便是皈依三寶,皈依佛、法、僧。


其門前的楹聯上書「法海仰玄公西土亦稱大遍覺;宗學宏唯識此地堪比那爛陀」


上聯歌頌了玄奘法師高僧的佛學造詣和在佛教界的影響,聯中的「大遍覺」是唐高宗李治賜予玄奘法師的諡號;下聯表明了玄奘法師創建了唯識宗,並明確了大慈恩寺唯識宗祖庭的地位。



繞過大雄寶殿,繼續向前,其東西兩側各有一排偏殿。


西配殿有供奉歷代祖師的先覺堂,展示佛陀「八相成道」,即一生八個階段的示現堂,和供奉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殿;東配殿有伽(qie,2聲)藍殿、甘露堂與財神殿,是做法事的地方。



參觀完大雄寶殿與其配殿後,我便來到了大雁塔,其原名是「大慈恩寺西院浮屠」,建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當時,玄奘法師在大慈寺裡翻譯佛經,為了供奉從印度請回來的佛舍利、佛像與梵文經典,便奏請唐高宗恩準在大慈恩寺內修建佛塔。這座佛堂從設計到督建,均由玄奘法師親力親為,足以見得其虔誠。



靈遙自己雖因為時間有限,未進入佛塔參觀,但仍舊建議大家入塔一覽:


一個是底層南門洞兩側鑲嵌的碑石,


西邊的由右向左書寫,是由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時任中書令的大書法家,「初唐四傑」之一的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東邊的由右向左書寫,是由唐高宗李治撰文,「初唐四傑」之一的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人稱「二聖三絕碑」




二一個是刻在塔內壁上的「狀元郎」。


在唐代,新進士及第後,大唐天子都會帶著狀元郎們登頂大雁塔,恩賜其在牆壁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最有名的便是27歲便進士及第的白居易,在登大雁塔後寫下的「慈恩塔下提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又是何等的瀟灑與愜意~



最後便是大雁塔後面的一組仿唐風建築群,玄奘三藏院了。這是為了紀念玄奘法師修建的,裡面有法師西行記,與法師的一尊塑像。




因為是現代新修的建築,我就不在這裡多做介紹了。


以上,未完待續。



/// 實用攻略 ///


【門票】 慈恩寺55元 / 人,大雁塔登頂旺季25元 / 人,淡季20元 / 人。

【營業時間】3月1日-10月31日,8:00 - 18:00;11月6日-2月28日,8:00 - 16:00,具體時間以景區當日公布為準;

【地址】大雁塔北廣場;

【交通】乘坐遊5、19、224、237、500、501等公交車,或地鐵3號線在大雁塔站下車。

【遊玩攻略】

1. 帶身份證,網上購票,刷身份證入園參觀,忘帶身份證的可走人工通道,但門票盡收現金;

2. 寺廟裡可參拜的佛寺眾多,但按照導遊的說法是只拜開過光的即可;

3. 景區內只有導遊講解,不帶登塔,講解完後有購物推薦,大家根據自己需要酌情購買。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更多好書拆解詳見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相關焦點

  • 唯識宗祖庭:西安大慈恩寺 名聞天下的大雁塔
    大慈恩寺(圖片來源:鳳凰佛教)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是中國佛教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的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迄今已歷1350餘年。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唯識宗祖庭是長安大慈恩寺、興教寺。
  • 古都佛塔慈恩寺,今世古蹟保長安
    如果和您提到大慈恩寺可能您不一定馬上想到,但是要說到大雁塔,一定不會陌生,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原稱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是塔的意思),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唐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
  • 大雁塔差點被唐僧建到少林寺,大慈恩寺能收40元門票得謝李世民
    但要不是李唐皇室的裹挾,玄奘真就去了少林寺譯經,大雁塔也就會建在那裡吧?畢竟大雁塔之名是玄奘取的,典故又來自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的佛教典故。所以這大慈恩寺的40元門票讓人詬病啊!寺不是唐朝佔地半坊之大的原皇家名寺,只是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年),大明在唐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的,佔地76畝餘,主要建築只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藏經樓、寮房等,熟悉寺廟的人會不會有疑問?山門和大雄寶殿中間好像少了供奉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天王殿,待會我們去找原因!
  • 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展現了中國佛教建築和歷史文化
    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始建於公元648年,因太子李治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建,由玄奘法師任首席上座。大慈恩寺內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內佛像。大雄寶殿內佛像大慈恩寺內的財神殿。大慈恩寺內的財神殿財神殿內的財神像。大雁塔四周的西安市區街景大慈恩寺內還有鐘樓、鼓樓、法堂、玄奘三藏院等景點。
  • 大慈恩寺、大雁塔、賽格、長安大牌檔
    毫不誇張的說,快繞博物館一周了……於是我們當即決定放棄,改天再早點來排隊吧,所以轉道去了大雁塔。這裡要說一下,陝西歷史博物館到大雁塔距離還是挺近的,我們騎了共享單車,大概花費10分鐘這樣吧。大雁塔是西安很重要的坐標,非常值得遊覽。景區前廣場上玄奘的雕塑熠熠生輝,映襯著不遠處的大雁塔,一瞬間讓人覺得內心平靜。
  • 西行陝西,遊西安大慈恩寺(1)
      西安大慈恩寺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初名「無漏寺」, 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為追念死去的母親長孫皇后的恩德擴修了寺院,改名「慈恩寺」。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的四大譯經場之一,也是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法相宗)的祖庭,迄今已歷1350餘年。
  • 中國古體詩欣賞;世界名塔,古絲綢之路佛教遺產,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世界名塔,13朝帝京西安歷史遺典。襄國布衣2020絲路萬裡,駝馬兩千載。佛教興盛,與絲路商貿有關。物資的交換,也帶來文化宗教的傳播。唐代聖僧活佛陳玄奘,便應運而成就佛教在中國和世界的傳奇。大雁塔,也在唐貞觀盛世出現。至今已千年之久。祥風集瑞聚關中,十三朝代漢唐隆。絲路萬裡通歐亞,玄奘慈恩譯佛經。梵音道場興長安,撩雲盛世秀古城。
  • 西安大慈恩寺,和秋天的美麗不期而遇
    拿著心愛的相機出門,聽說大雁塔旁邊的大慈恩寺裡景色很好。坐地鐵來到大雁塔,在西安土生土長的,竟還是第一次知道大雁塔附近還有個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出了地鐵用導航搜一下,原來就在大雁塔廣場東隔壁,來了很多次大雁塔廣場從來沒有往東邊走,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其實就是大雁塔廣場相連的東邊的一塊休閒散步的綠地,曲徑通幽,花草樹木,亭臺樓閣,古寺禪意,適合在裡面散步聊天。
  • 別只看大雁塔了,大慈恩寺沒供奉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天王殿是為何
    大慈恩寺大多數旅客都因欽佩玄奘大師的經歷和信仰,和我一樣,慕名而來瞻仰大雁塔。但寺呢?在你看完塔後,你有想過大慈恩寺為什麼沒有供奉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天王殿?首先寺不是唐朝佔地半坊之大的原皇家名寺,只是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年),大明在唐慈恩寺西塔院的基礎上修建的,佔地76畝餘,主要建築只有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藏經樓、寮房等,熟悉寺廟的人會不會有疑問?山門和大雄寶殿中間好像少了供奉彌勒佛和韋陀菩薩的天王殿,待會我們去找原因!
  • 西安大雁塔,巍然獨立
    「玄奘譯經垂千秋,慈恩古剎聞九州。雁塔巍然立大地,曲江陂頭流飲酒。」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坐落於慈恩寺內。該塔由唐高宗提議建造,並由唐代名僧玄奘從西域歸來後主持建造,又於武則天時代重修。該塔是舊時長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標誌之一,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大雁塔是西安現存古建築中最有名的建築之一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大雁塔,首先,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大雁塔的基本情況。大雁塔是西安現存古建築中最有名的建築之一,它位於西安南郊的大慈恩古寺內,有數千年歷史。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體呈方錐形,塔體各層均以青磚模仿我國唐代建築砌簷柱、鬥拱、欄額、檀枋、簷椽、飛椽等仿木結構,磨磚對縫砌成。大雁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中不可多得的傑作。
  • 景致記錄:長安的大雁塔,西安的音樂噴泉
    大雁塔,位於雁塔南路的慈恩寺內,唐朝時,這座佛塔叫雁塔,又叫「慈恩寺塔」。後來,武則天打破唐朝佛塔奇數層高的慣例,將大雁塔加高增至10層。大雁塔經過歷代改建、修繕,層數和高度也發生了變化。大雁塔的形制,也逐漸由原來西域窣堵坡形制,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築特點的磚仿木結構,並且,成了可登臨的樓閣式塔。
  • 景致記錄:長安的大雁塔,西安的音樂噴泉
    #被稱為經典的古城在西安,必看的景點,就有始建於唐朝的大雁塔。離大雁塔最近的景點,則是現代的音樂噴泉。大雁塔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中國5A級旅遊景區,它始建於公元652年,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
  • 西安旅遊的打卡地,大雁塔是幹嘛的?怎麼來的?
    每一個去西安旅遊的小夥伴幾乎都會到大雁塔打卡,那麼大雁塔到底是幹嘛的呢?因為什麼而建成的呢?大雁塔位於西安市的慈恩寺內。慈恩寺是唐朝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下令修建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大雁塔最早叫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唐僧)在這裡主持寺務,發揚漢譯佛經事業,創立佛教宗派 。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促監工建造的,主要用於保存供奉佛像,用來存放從印度帶回來的經書、舍利和梵文經典。
  • 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拍銀杏樹,太美了
    西安曲江大雁塔旁邊的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原址好像就是以前的曲江春曉園,小時候還來這春遊過,撈過蝌蚪,滿滿的回憶啊。隨著城市的發展,這裡已經成為曲江大雁塔周圍幾個主題文化歷史公園了,裡面的綠化非常好,假山,瀑布,水潭,尤其是種的銀杏樹,每年秋季葉子一黃,太美了,都是前來打卡拍照的。
  • 古城西安—大雁塔
    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為報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奏請太宗敕建佛寺,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於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稱為「大慈恩寺」。由於高僧玄奘主持該寺,故此寺地位、名聲大大提高。加之寺內多植名貴花草,如牡丹、芍藥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貴族到寺院進香賞花,甚是熱鬧。
  • 西安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景點,就在大雁塔附近,人少景色美
    來西安大雁塔旅遊的人除了遊覽大雁塔南北廣場、大慈恩寺和大唐不夜城外,常常會忽略大雁塔景區東西兩邊的景點,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雖然相較於兩邊的幾個民俗文化景點遊人會多一些,但也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不大,只有3.5萬多平方米,位於大雁塔東步行街以東,慈恩路以北、芙蓉東路西南,西與大慈恩寺相鄰、北與陝西戲曲大觀園相接。作為大雁塔休閒文化景區的一部分,是一個與大景區主題強相關的旅遊景點。這裡原是曲江春曉園,2007年進行了改建並更名為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2020年經過提升改造後於「五一」重新開放。
  • 西安大雁塔——大唐盛世留給現代的遐想
    【原創】文/攝影:孫成崗大雁塔位於西安市大慈恩寺內。一般寺院,通常是塔因寺而有名,但在這裡,比起寺院來,大雁塔的名氣似乎要大得多。因為它是大唐盛世留給人們的遐想,更是中國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偉人的化身。然而如此偉大的一位聖僧,卻慢慢被人們拉進了神話,他的光芒漸漸被一隻猴子遮掩,留給人們的只是《西遊記》中那個優柔寡斷、性格懦弱的唐僧。這也許是時光帶給這位聖僧的不公。
  • 西安大雁塔大慈恩寺佛塔-預約入口(官網)
    大雁塔|大慈恩寺塔預約入口參觀旅客必須提前預約
  • 大雁塔:塔下題名處,居易曾作少年遊
    在唐朝的時候,每當新科進士及第後,大唐的皇帝都會在杏園賜宴,並舉行曲江聚會飲酒、慈恩塔下題名等風俗活動。而筆者從小就很喜歡盛唐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就曾在金榜題名以後,在大雁塔下寫了一句:「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這次在西安旅遊,筆者便刻意前往大雁塔走了一遭。接下來,就由我來為大家做一番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