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系列近日再次成為焦點話題――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導演的《印象·西湖》進入現場演藝排練階段,並將於明年3月正式公演。這是繼《印象·劉三姐》和《印象·麗江》之後國內第三部大型山水實景演出,也是杭州市近來傾力打造的一個文化項目。
不過,鑑於此次演出地點設在西湖,一段時間以來,社會輿論對演出提出了環保方面的質疑。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彰顯江南特色融合人文因素
《印象·西湖》注入杭州氣質
據印象西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林介紹,較之於其他「印象」演出,《印象·西湖》在創作內容、演出氣質和色彩基調上,都會彰顯江南特色。全劇以「水」概念為整體構想,通過雨的西湖、傳說的西湖、魚的西湖、荷的西湖等主要段落,融合古老傳說和詩詞歌賦,著力表現杭州獨特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環境。許仙、白素貞、梁山伯、祝英臺、白居易、蘇東坡、嶽飛等和杭州有關的人物,都將成為演出的文化元素。演出還將加入高科技手法和時尚元素,創造一種與杭州氣質絲絲相扣的新感覺、新文化。
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表示,《印象·劉三姐》和《印象·麗江》的成功啟發了杭州的決策者,期待《印象·西湖》能創造一次「名湖、名家、名作」的完美結合。
採用環保舞臺放棄高聲音響
實景演出追求生態和諧
在西湖的9個湖面中,位於西北端的嶽湖景區相對獨立,鬧中取靜,此景區內的2.6平方公裡水面,就是《印象·西湖》的演出場地。因為舞臺和背景都是真山真水,此前有不少輿論擔心,演出會否對景區造成噪音、汙染等影響。
11月6日中午,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專程來到嶽湖景區演出地,除了一些遊客外,在景區看不到任何舞臺和演員的影子。原來,《印象·西湖》設計了環保型的可升降舞臺――白天,它降至水面以下75釐米處,不會影響船隻通行;晚上演出時,則升至水面以下3釐米處,演員可踏水歌舞。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朱堅平說,為了不影響西湖環境,演出捨棄了高分貝的音響系統,每位觀眾都將佩戴耳機。據監測,項目聲源產生的噪聲值,比正常情況下相鄰的北山路交通噪聲值要小9分貝至24分貝。演出所需的水下燈光採用24伏低壓電,體量小且安全,白天會隱入水中或被移走,不會影響到周圍居民和遊客。
浙江省風景名勝區學會副會長張延惠表示,最早的方案對景區影響比較大,有打樁等內容,後來經過反覆論證,並向建設部反覆匯報,形成了現在的新方案,「看了之後就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