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女士農場邊的野蘑菇長得很旺。
廈門網(文/圖廈門晚報記者 陳萬泉 通訊員/魏曉梅)「我們農場附近長了好多野蘑菇,最大的一朵重近1斤,我已收了20多斤。」市民吳女士近日撥打晚報市民熱線5589999說,可是由於村裡有人吃野蘑菇中毒住院,她不禁擔心起來。
記者昨日從廈門市第三醫院了解到,近期有多人被毒蘑菇毒倒。醫生提醒市民,野蘑菇千萬不能亂吃。
下雨後野蘑菇瘋長,最大一朵重近1斤
昨日,記者來到位於同安區新民鎮蔡宅村吳女士的農場,在一塊草地上,一朵朵野蘑菇甚是奪目。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草地上剩下的只是一小部分,她已經把大部分摘回家了,幾次加起來有20多斤。記者隨後來到吳女士家中,發現最大的一朵野蘑菇長度約35釐米,重量將近1斤。
吳女士說,今年年初她買了一些杏鮑菇,放在冰箱的角落就遺忘了,後來想起來怕不新鮮也就沒吃。「為了不浪費,我就把杏鮑菇切成塊撒在了草地上。年初一直沒有下雨,所以沒見蘑菇長出來也就忘了這回事。」
一直到5月7日下了一場大雨,吳女士發現草地上長出了一片野蘑菇。「剛開始長得並不多,長得也很像我當時撒下去的杏鮑菇,所以我就摘了做湯吃。」吳女士說,後來幾次下雨,草地上就開始瘋長野蘑菇,尤其是前不久草地上長出來的蘑菇越來越大,越來越不像杏鮑菇。隨後,朋友告訴她有人吃了野蘑菇中毒住院,吳女士不由得害怕起來。
多人被野蘑菇放倒,有的一家三口送醫
記者來到市第三醫院,蔡宅村村民林女士因為吃了野蘑菇躺在病床上。林女士回憶說,她在村裡發現了一片野蘑菇,便把野蘑菇採摘回家,用野蘑菇和瘦肉、雞蛋炒菜。
「我太久沒做飯了,炒的菜太鹹了,我老公不喜歡就沒吃,孩子和我吃得也比較少。」林女士說,「小時候吃過野蘑菇都沒事,這次也不知道怎麼了。」
當天下午2點左右,林女士午睡後正要去上班,結果就開始上吐下瀉,隨後她和孩子被送到醫院接受治療。
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蔡素芳醫生告訴記者,每年夏天吃野生菌菇中毒的患者不在少數,最近醫院就接診了不少患者。其中一家三口被野蘑菇放倒,52歲的陳先生腹痛、腹瀉5小時,嘔吐了十餘次。
【提醒】
不要採不熟悉菌類
混炒容易產生毒素
廈門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銀提醒,夏季氣溫較高,雨水充沛,是野生蘑菇生長旺季,蘑菇種類非常多,市民不要採自己不熟悉的菌類,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採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毒素。並記得不要喝酒,有些野生菌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一旦吃完菌菇感到不適,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催吐,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催吐後應儘快到醫院接受治療,患者如能攜帶吃剩的蘑菇,或留存毒菌影像,有助於醫生的診斷和治療。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