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瘦身時:告別野蠻生長的「大胃」,她很開心

2020-12-14 瀟湘名醫

再大的胃也有裝不下飯的時候。一位以量大豪邁聞名的吃播博主曾在山坡上烤一隻駱駝、兩頭牛和35隻羊。如今,他一夜間刪除了所有視頻,銷聲匿跡。另一位「大胃」網紅一改以往視頻中各式菜餚鋪滿整桌的風格,在最近發布的一則視頻中拿出一隻龍蝦招待眾多同事,反覆囑咐「一定要吃乾淨」。有粉絲近4000萬的吃播博主,其主頁的短視頻從幾百變成幾十,幾天後又減少到個位數。還有更多博主忙於將自己帳號名稱中的「大胃王」「吃播」等字樣通通刪除。

在吃播領域,以「能吃」「量大」為標籤的大胃王們一度是絕對的明星。有人因為能吃下滿滿一大盆泛著油光的肥肉,而成為粉絲超過千萬的網紅。也有年輕貌美的苗條姑娘們會在鏡頭前吃掉8斤米飯、35斤烤全羊、1000多根串串或者一整鍋生煎包。

他們用號稱的「大胃」裝下越來越多的東西——除了海量的食物,還有平臺的流量、公司的利潤、商家的銷售額和粉絲們的熱情。 可如今,他們因「浪費糧食」被卷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行業中「假吃」「催吐」種種亂象被陸續扒出。

碩士研究生在讀的林童(化名)幾年前便迷上了看大胃王吃播。她說,自己看吃播時總希望主播能吃得再香些、快些。

「或許也正是粉絲催生了這種『變態』的環境。」林童說。在她看來,大胃王吃播博主們其實和偶像行業如出一轍,想從粉絲那裡獲取資源,那就讓渡私生活來滿足大家。

現在,這樣的「聯盟」也出現了裂痕。一則近期發送的大胃王視頻中,飄過的彈幕是「臉色好差」「不到20歲看著像40」「浪費糧食」。銷聲匿跡的頂流博主們昔日的視頻也被新留言「攻陷」,其中大多是批評乃至咒罵。

「最近活兒基本沒了。輿論暴擊,大博主們都躲起來療傷。」有從業者對記者透露。「大胃王」們行至必須瘦身的時刻。

1

作為國內最早因「大胃」被人熟知的吃播博主,密子君單條視頻的播放量常達幾百萬。

5年前,這位女孩剛開始發送吃播視頻時,畫質模糊,普通話也不標準,背景常是自家廚房。視頻裡,她會穿著居家服,煎幾個饅頭,再煮碗面一起吃掉。

密子君曾告訴媒體,自己做吃播是受到了國外的影響。2009年,日本女孩木下在當地大胃王比賽中憑藉過人食量和可愛外形出圈,成為大眾偶像,年收入一度高達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0餘萬元);2014年,韓國開始出現直播吃飯的「吃播」,諸如「奔馳哥」等一批全職大胃王吃播隨之湧現。

「那時國外相關產業已日趨成熟,但國內還是空白。」重點經營美食內容的新媒體公司金剛文化創始人楊洋(化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在2016年創辦了這家公司,那時,她就預感到美食領域一定會成為風口——當時眾多媒體的廣告「標王」都是飲食等快消品。而在需要共同話題的網際網路時代,「吃」這個老少鹹宜的領域能觸及更多人。

公司成立當年,便舉辦了一場大胃王競賽模式的選秀,並籤約了一名食量巨大,面容清秀的女孩。幾年後,這位彼時剛剛大學畢業的姑娘成了全網流量頂尖的吃播mini(藝名)。

關於吃播的興起,在楊洋看來,是因為現代生活節奏飛快,難得有消遣時間的人們想看一些不用動腦、輕鬆減壓的內容,而美食吃播恰恰滿足了這點。而在林童看來,她和其他朋友喜歡看著主播吃下那些色彩鮮豔、高油高糖的食物,因為很多年輕人試圖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將吃的欲望轉嫁給他人;韓國首爾大學發布報告,稱在有三分之一家庭獨居的韓國,為了排遣孤獨,吃播必然興起,這是「原子化社會的必然趨勢」。

行業也確實迅速發展起來。部分吃播可以在直播時直接得到粉絲打賞;另一部分則在積累起人氣後,靠著發布推廣、探店、測評等種種廣告視頻獲取收益。不少自稱「多吃不胖」的帳號還藉機向粉絲售賣減肥產品。

一位前吃播從業者向媒體透露,快手上300萬粉絲的大胃王博主,一次完整的探店推廣報價約8萬元,年入百萬元並不難;抖音上粉絲近4000萬的大胃網紅「浪胃仙」在推廣平臺的廣告報價最高60多萬元一條。

「從2018年,整個行業明顯開始火了。」楊洋回憶,2018年以前,她曾帶著mini的內容前往視頻網站推銷,對方心不在焉,不感興趣。近兩年來,平臺開始為吃播內容留出推薦位,主動預約節目,最終爭搶著採買獨家版權。與之相應地,謀求合作的商家們熱情也水漲船高。

《2019快手直播生態報告》中披露,美食類直播是人均點讚數最多的領域。今年4月發布的《2020抖音直播數據圖譜》也顯示,平臺關於美食類直播的分享次數單月環比增長283%。

2016年,剛上大一的周小楠(藝名)接觸到大胃王視頻,從小飯量頗大的她迅速喜歡上這些內容,繼而想到自己也可以模仿。不同之處在於,彼時還是學生的她大多購買油條、大餅、包子這些廉價食物用以直播。她所在的六人宿舍只有一張長寫字桌,有時沒了空間,她只得在店裡開拍。

視頻的播放量很快過萬,粉絲的數量不斷上漲,有人給周小楠留言,說看得很有胃口,十分下飯,這更給了她成就感。2019年畢業時,帳號有了10多萬粉絲。

也恰在這時,一位周小楠長期關注的吃播邀請她成為全職博主,周小楠自覺「追星成功」,又能吃到諸多美食,很快答應了邀約。

周小楠記得,加入公司後,老闆鼓勵她,頂流的大胃王能月入百萬元。

2

周小楠成為全職吃播的那一年,大胃王吃播也正走在行業巔峰。一位博主對媒體回憶,最初自己是普通的美食博主,但積累粉絲太慢,切換成大胃王模式後,一天之間漲了數千粉絲,打賞金額是平時的幾十倍。

在多年前就關注吃播的資深粉絲李賢(化名)看來,2019年整個圈子已然空前膨大。眾多視頻的播放量從一兩萬迅速增長到幾萬,十幾萬。

「2018年到2019年,所有平臺都在爭搶流量,說到底是搶人,搶內容創作者。」楊洋說,即使在2020年,吃播圈內還是有很多新公司成立。很多投資者沒有行業積累,覺得這裡能實現暴富。

這部分參與者不懂內容製作,又試圖撈取快錢,催生出「短平快」的操作方式,連內容策劃和劇情設計都不再需要,純粹依靠誇張的吃相和食物博人眼球。主播甚至會在直播間狂飲大嚼的間隙送出幾萬元、十幾萬元的禮物,或是在幾個直播間內互相串通,誘導彼此的粉絲為對方刷流量。

李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大口吞食肥肉,拿三輪車後鬥泡麵乃至在大火鍋中邊泡腳邊涮食等諸多行為都發生在2019年前後。還曾有女主播試圖吞下活章魚,結果被觸手吸住臉頰,掙扎時將臉皮扯破。今年6月,30歲的吃播博主王先生在直播前昏迷,終因腦溢血不治去世,過度進食導致體重半年內暴漲80斤是致病關鍵。

整個吃播圈,尤其是大胃王收到的惡評逐漸增多。幾乎各大平臺的所有頭部博主都被粉絲們懷疑過涉嫌「造假」「催吐」。不少粉絲乃至從業者都逐漸意識到,如果說單純的吃播是展示美食、記錄生活,那「大胃王」則是刻意突出的標籤,是噱頭,是圈子內的極端。

在一檔日本綜藝節目中,大胃王木下曾展示過自己的腹部CT,不同於普通人,她的胃部因胃壁厚、彈性大,可以在進食後膨大66倍,幾乎佔滿半個腹腔。但有關「人究竟能否吃這麼多還不胖」的爭議,國內外始終未曾停過。

吃播們靠不斷翻新出新花樣撐起越來越大的胃口。最常見的辦法是使用超廣角鏡頭,將食物放在鏡頭前,讓其顯得儘可能龐大。

一些視頻會運用剪輯手法。B站一位博主曾不小心上傳了未處理過的視頻,粉絲們發現,這位博主的進食全程由人指揮,控制他喝湯、吃包子、蘸紅油乃至何時將嘴裡含著的食物吐出。一位與大胃網紅同店就餐的食客則用手機記錄下,雖然年輕女孩對著鏡頭表演著吃下30盤粉面,但其實大部分食物僅僅稍微咀嚼,便被吐到了桌下的垃圾桶裡。還有吃播從業者此前告訴媒體,有幾家視頻剪輯公司專門從事大胃王剪輯,已形成非常成熟的流水線。

對於需要直播的部分博主,催吐成了唯一的辦法。有主播接受採訪時透露,會趁直播間隙將40cm長的塑料管插入消化道,清空胃部;還有人會服用特製的藥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反應。

「早期的『大胃王』們大多是真能吃。」周小楠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等到行業火爆,眾多想要撈錢的入局者沒有「天賦」,便只能靠弄虛作假。

入局者增多,競爭激烈,不少從業者越發感到艱難。周小楠回憶,自己全職經營的那個帳號有60多萬粉絲,去年想接到一個商業推廣已並不容易,商家們會在諸多帳號間來回挑選。

產業鏈上的劇變帶來的壓力自上而下,最終傳遞到相對底層的博主們身上。周小楠所在公司的規則是:底薪3000元;50萬粉絲量級的帳號,每條廣告扣除成本後提成5%。這意味著一條標價8000元的廣告,到周小楠手裡的收入只有50-150元。一年下來,她到手的收入不到4萬元。更難以接受的是,原本「盡情吃」的承諾變成了非推廣視頻點讚過5000才能報銷食材費用。周小楠曾經花了250元買了100個滷蛋,老闆不滿地告訴她:太貴了。

周小楠逐漸發現,海量吃喝並不是那麼快樂。公司會在她剛拍完吞下幾十個冰激凌的視頻後,緊接著便安排涮食滾燙的火鍋,為火鍋店推廣;購買探店類廣告的店家出於熱情,經常會端出過多食物。為了避免店家不滿,進而影響口碑,她總是要全部塞進嘴裡。

最痛苦的一次吃播錄製發生在今年3月,公司策劃要求她煮4斤芝士來吃,可烹製過程中出了差錯,芝士變成了「口香糖樣的膠狀物」。因為那是非推廣視頻,如果不錄製成功,200元的食材費用就要自己承擔。她最終強忍著吞下了購買的那些東西,接下來3天,腹部都是硬的。

和公司籤約半年後,周小楠開始出現經常性的胃炎、腹瀉,醫生檢查後告訴她,飲食不規律和刺激性食物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腸胃炎。但依照協議,周小楠還是不能拒絕那些重油重辣的廣告,否則便要為公司損失負責。

「當吃飯真變成了工作,真的一點都不快樂了。」她說,每個月還背著漲粉量的績效考核,自己開始失眠、脫髮。

「熬過前期,成長為大號就能年入百萬元」是業內常用的安慰話術。可周小楠逐漸認清了,「年入百萬元,可能要幾十上百人中才有那麼一個幸運兒。」至於成為密子君、mini的翻版,無非是一個看起來很美的夢。

3

身體每況愈下的周小楠逐漸需要靠著吃止瀉藥去完成推廣視頻的錄製。直至今年4月,工作剛滿1年的她決心與公司解約。

轉型並不是周小楠一個人的選擇。密子君早在2018年便開始嘗試新的內容方向,包括城市逛吃、探店、零食測評等;快手上一度以大食量聞名的頂流女網紅「貓妹妹」也轉型為帶貨主播,近期還與演員鄭爽一同直播。

「『大胃』不能一直作為標籤,人總會審美疲勞。」楊洋總結,「今天吃10斤,明天就要吃11斤,才能滿足不停增長的獵奇心。」在李賢看來,自己抱著期待點進視頻,就是希望「足夠爽」的內容。「我不覺得自己帶有任何審醜、獵奇的惡意,可博主一旦吃得少了,我難免會很失望,也會留言。」

經濟壓力是轉型的另一層現實原因。楊洋告訴記者,今年行業形勢一直不算理想。有餐飲行業從業者對媒體介紹,去年邀請大胃王推廣後,店內營收一度增長了上百萬元;今年再請來同樣的博主,卻沒一點效果。

但楊洋同樣坦言,對於博主和公司,全面轉型並非一蹴而就。更直觀的壓力在於,楊洋和公司每每作出縮減「大胃」屬性的嘗試,便會在流量數據上略有下滑。

這是眾多試圖轉型的「大胃王」們共同的窘境。有博主對媒體抱怨,自己停止了暴吃模式後,粉絲打賞便一落千丈;周小楠的疑惑是,雖然外部會責罵「吃得多是浪費」,可真的減少食量後,老粉絲們又會質問,「最近怎麼吃得少了?」

2018年,韓國政府試圖出臺《全國肥胖管理綜合措施》以引導粉絲,規範吃播。現在,國內的大胃王們走到了相似的十字路口。抖音、快手、微博、鬥魚等多家平臺均很快聲明,將對涉及「浪費糧食」的內容和帳號作出處罰。幾天之後,多家平臺更是直接屏蔽了「大胃王」「吃播」等詞的內容搜索。

行業劇變帶來的漣漪至今仍在擴散。一位粉絲近百萬的女網紅8月9日發送的視頻裡還滿是豔麗的食物:7個泛著油光的肉卷、一大碗辣椒油、3塊塗滿醬汁的炸雞和一碗湯汁鮮紅的冷麵佔據了大半個屏幕。兩周後,她的800多個視頻通通消失了。

另一位仍在堅持發送視頻的博主桌前擺著一大盆雞翅和8個澆上醬汁的羊腦,和過去並無太大區別,身後的背景牆上卻多了一張「拒絕浪費」的顯眼海報;一位博主在私信中認真地向記者解釋:自己一頓飯只吃兩斤食物,並不算「大胃王」,拍攝時剩下的食物也會分給家人。還有年輕的女網紅依舊在發送著「吃垮自助串串」,在店裡將竹籤堆積成小山的視頻,只是在主頁裡刪掉了公司的聯繫方式。

「頭部的博主們好像大多非常緊張,改名字,刪視頻;也有不少中小吃播好像沒受到太多影響。」林童說,自己鍾愛的幾位小博主還在如常地發著視頻,她依舊會看他們吃東西。

「究竟怎麼算浪費,吃20盤,10盤還是5盤,還是只要能吃光就行?」李賢最近思考的是,倘若「浪費」沒有衡量的標準,「催吐」「假吃」等行為又很難被坐實,那或許這次的改變並不會徹底。

她最終擔心的是,吃播領域或許會像過去幾年的諸多行業一樣,經過小眾、爆火、崩盤後,最終會一片狼藉。

而在此之前,周小楠已經決定告別野蠻生長的「大胃」。她從公司辭職後回到了老家,經過幾個月休養,她的體重漲回了6斤,只是仍不敢接觸過冷過辣的食物。她換了平臺,重新做起個人吃播——就像曾經在大學時那樣,連直播用的食物都又變回米飯、包子、燒餅這些最簡單的主食。

新帳號粉絲並不多,但氛圍不錯,打賞和網絡小店帶來的收入也足以支撐生活。她不再想著成為年入百萬元的頭部博主,也不再需要強迫自己塞下過量的食物。「我現在吃的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於新的生活,她感到很開心。(記者 程盟超)

【來源:濰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吃播瘦身時
    另一位「大胃」網紅一改以往視頻中各式菜餚鋪滿整桌的風格,在最近發布的一則視頻中拿出一隻龍蝦招待眾多同事,反覆囑咐「一定要吃乾淨」。有粉絲近4000萬的吃播博主,其主頁的短視頻從幾百變成幾十,幾天後又減少到個位數。還有更多博主忙於將自己帳號名稱中的「大胃王」「吃播」等字樣通通刪除。在吃播領域,以「能吃」「量大」為標籤的大胃王們一度是絕對的明星。
  • 吃播瘦身時:有主播一夜刪除所有視頻 轉型後粉絲打賞一落千丈
    可如今,他們因「浪費糧食」被卷到輿論的風口浪尖,行業中「假吃」「催吐」種種亂象被陸續扒出。碩士研究生在讀的林童(化名)幾年前便迷上了看大胃王吃播。她說,自己看吃播時總希望主播能吃得再香些、快些。「或許也正是粉絲催生了這種『變態』的環境。」林童說。在她看來,大胃王吃播博主們其實和偶像行業如出一轍,想從粉絲那裡獲取資源,那就讓渡私生活來滿足大家。
  • 讓自媒體告別野蠻生長
    自媒體不是絕對自由、自以為是的媒體,不能隨心所欲地「野蠻生長」。促進自媒體健康有序發展,符合人民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網絡空間,要打造什麼樣的網絡生態,答案不言而喻。因此,開展自媒體基礎管理專項治理勢在必行。
  • 吃下100個茶葉蛋,4斤芝士,大胃女孩小楠的吃播往事
    在這個包括老闆在內總共7人的工作室,總共運營著三個吃播帳號,大胃小楠是其中一個。架構最頂端的是商務以及老闆—一位96年的女孩,同時也是一名探店吃播。小楠負責生產內容;與她同級的是另一位同齡的97年女孩,負責內容策劃;在她們之上有至少兩個剪輯,負責剪輯製作內容。 作為內容製造者,小楠本身就是內容,還包括她吞下的那些食物。
  • 觀察丨當觀眾看「吃播」時,他們在看什麼?
    5月29日晚,「吃播」播主「大胃王密子君」在微博上傳了最新一期的「吃播」視頻。鏡頭中,「密子君」面前整齊擺放著近50個水晶粽子,在接下去的時間裡,她毫不費力地吃完了所有粽子。截至30日早晨,這個與端午習俗有關的「吃播」視頻已達到260萬次播放量,身為播主的「密子君」在微博上則有290萬粉絲。
  • 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大胃王為什麼能吃,卻還能瘦
    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很多大胃王也開通了直播,並將自己吃東西的畫面播放了出來,一時間引起了大家的普遍熱議。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大胃王在直播的過程當中,吃的東西很多都是自費的,並且他們的保底工資非常少,只有2000元到3000元左右。
  • 狂吃不胖?一頓飯可以吃下一隻羊的大胃mini,她如何保持好身材?
    隨著自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擁有奇思妙想的網絡紅人出現在了大眾的視線當中,吃波是非常受歡迎的。我們看見別人吃飯總是能夠激起無限的嚮往,尤其是對於一些減肥的人來說,想吃肉卻又不敢吃,看一下吃播也能夠解解饞。
  • 吃播涼了之後,大胃王們都開始這樣營業了
    不同的是,他這次吃到了草莓,他的嘴型告訴觀眾,那就是草莓。7月3日,他發布了第4條無實物吃水果撈,並且製造了一個事故,用勺子舀雙皮奶時,因為雙皮奶太軟糯,掉在了桌子上,他啟用了從未用過的垃圾桶,垃圾桶上套著塑膠袋,生活痕跡顯著。7月21日,他發布了第5條視頻,所有規定動作行雲流水,作為彩蛋,他又加入了兩個新情節。
  • 被腸胃炎困擾的她辭去全職吃播:感覺自己是吃飯機器 已難吃出食物...
    那段一年多的全職吃播工作,最終沒能給周小楠(藝名)留下美好。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不匹配的收入,大量進食帶來的腸胃炎折磨,這並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最終選擇了和公司解約。在龐大的吃播大軍中,周小楠只是一個微小的存在,但她的辭職依然引發了波瀾。2020年5月,「粉絲60萬,月薪才3000」「身體出了問題,大胃少女不幹了」的報導,讓人們關注到吃播背後的另一面。最激烈的討論在3個月後。
  • 抖音快手「大胃王」被批,吃播行業要涼涼嗎?
    變味兒的吃播在央視曝光之前,大胃王mini就已經遭到了很多網友質疑。7月30日,大胃王mini發布了《100根烤腸挑戰》的視頻。視頻發布沒多久,眼尖的網友就發現她的碗下面有很多堆積的烤腸,並質疑她實際上沒吃幾根烤腸,意識到不對勁兒的大胃王mini刪除了這條視頻。31日,大胃王mini在微博回應稱,自己挑戰失敗,100根烤腸只吃了92根,像大家道歉。並解釋烤腸放在碗下面是吃到最後又涼又硬,準備打包帶回家蒸著吃。
  • 吃播「大胃王」謝幕:從韓國引進走入歧路,向美食分享轉型
    為了滿足觀眾無止境的獵奇心理,很多主播一步步挑戰無下限的吃播表演。相比異食癖,大胃王模式似乎顯得沒那麼獵奇。2016年,名為「挑戰木下,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鐘20秒!」的視頻走紅B站,播放量突破170萬。該視頻的拍攝者密子君被稱為中國初代大胃王,隨後阿倫、浪胃仙(浪老師)等吃播也先後以「大胃王」模式走紅。
  • 韓國帥哥吃播豪放派,5分鐘吃20個辣雞腿,網友:大胃王了解一下
    現在的直播平臺是很火爆的,上面有很多人做直播,分享各種各樣的新鮮事,這做直播的人,被稱為播主,而現在很多人都在主播都在直播吃東西,人們也很親切的稱他們為「吃播」了,小妖覺得這直播平臺有時候很有趣,不知道你們喜不喜歡看直播呢?
  • 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
    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時間:2020-08-16 09: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胃王自曝為吃播負債數十萬 吃播最終消耗的是自己 8月12日,央視新聞批大胃王吃播,稱部分大胃王吃播譁眾取寵,誤導消費、浪費嚴重。
  • 人臉識別應用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人臉識別應用如何告別野蠻生長 「每個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都要經歷一段野蠻生長期,再逐漸走向安全和規範。」提及近日央視新聞報導的人臉信息被濫用和販賣問題時, 360 視覺科技 CEO邱召強表示。
  • 吃播「大胃王」謝幕:從韓國引進走入歧路,向美食分享轉型|深網
    作者:孫雨編輯:康曉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吃播行業即將結束過去數年的野蠻發展史。為了滿足觀眾無止境的獵奇心理,很多主播一步步挑戰無下限的吃播表演。相比異食癖,大胃王模式似乎顯得沒那麼獵奇。2016年,名為「挑戰木下,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鐘20秒!」的視頻走紅B站,播放量突破170萬。該視頻的拍攝者密子君被稱為中國初代大胃王,隨後阿倫、浪胃仙(浪老師)等吃播也先後以「大胃王」模式走紅。
  • 韓國吃播挑戰5kg炸醬麵,卻意外暴露真相,觀眾直呼太假了
    直播就算這麼一個新興行業,直播的東西也是千奇百怪,有人直播旅遊,有人直播聊天,而最近逐步發展起來,人氣最旺的是直播吃東西。最開始只是偶爾有一兩個主播會給大家直播吃東西,大家也是看個開心。漸漸的直播吃東西變成了流行,直播吃東西這一領域也因為競爭激烈而轉換了畫風,比起了誰吃的更多。
  • 史上第一位「吃播」,傳10歲就吃掉半頭牛,號稱法國第一大胃王
    現在的吃播如火如荼,我們在網絡上能看到不少瘦小的吃播們胃口大到讓人難以置信!但是這些吃進去的食物卻沒有變成脂肪,更是讓不少人憤憤不平!其實吃播不是現在才出現的,早在23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10歲時吃掉半頭牛這個人便是塔拉雷,1772年法國的一個小山村裡,家庭條件本來就不好,但是這個小男孩胃口卻奇大無比,能夠活生生的把一個家吃的底朝天!在那個物質生活不富裕的年代,本來都是節衣縮食的生活著,但是這個小男孩活幹不了卻天天喊餓,最開始父母以為孩子長身體沒有引起重視。
  • 讓電子鞭炮告別「野蠻生長」
    雖然網上未查到太多類似安全事故,但監管可「先知先覺」,讓電子鞭炮儘早從「野蠻生長」回歸「健康成長」。  □張海英(教師)
  • 深網丨吃播「大胃王」謝幕:從韓國引進走入歧路,只能向美食分享轉型
    不過與韓日吃播與美食、美顏密切相關不同,中國吃播行業很快走上歧路。 直播行業剛剛興起不久,就有主播為了吸引流量關注,採用各種異食癖方式吸引眼球。為了滿足觀眾無止境的獵奇心理,很多主播一步步挑戰無下限的吃播表演。 相比異食癖,大胃王模式似乎顯得沒那麼獵奇。2016年,名為「挑戰木下,速食10桶火雞面用時16分鐘20秒!」
  • 吃播的末路瘋狂,用生命換錢的背後
    安安是吃播圈子裡一名小有名氣的主播,安安25歲,大學畢業後做了一段時間文員,後來轉行做了吃播,用她的話說是當時覺得既能吃又能賺錢,很棒。見我時,安安帶了兩瓶可樂,自顧自的擰開喝著,順手把另一瓶遞給我。她說她是重度肥宅水擁簇者,喝可樂能幫她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