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名空姐起飛前罷工 是否 「秋後算帳」引爭執

2022-02-07 航空微讀

來自航空網

   長榮航空空姐罷工進入第11天,原本6月29日有望落幕的罷工,據稱因為公司要對罷工首日18名報到後卻罷工的空姐「秋後算帳」而卡關。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因為勞資協商破局,臺灣地區空乘行業工會——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0日下午2時許在協商會場宣布,加入工會的長榮航空空姐當天下午4時開始在長榮航空總部大門罷工。

       根據工會的說法,6月20日當天約500名空姐加入罷工行列,截至6月29日共有2350名空姐向工會上交「三寶」(護照、臺胞證、工作證)參加罷工。而長榮航空則介紹,期間有不少空姐不滿工會做法而表達退出罷工之意,截至6月29日有300名空姐表達回歸執勤意願,不過她們很多人的「三寶」證件尚未被歸還。

       本次罷工是臺灣民航史上參與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影響航班最多、損失最大的罷工。根據長榮航空6月29日發布的數據,長榮航空已經宣布取消近2000個航班,影響超過30萬名旅客。據悉,截至6月30日長榮航空損失已經20億元臺幣。

       罷工後,長榮航空態度一直十分強硬,加之輿論的批評,曾經態度強硬的工會逐漸軟化態度,調整了原來的訴求,6月28日,工會代表同時也都是長榮空姐的5名代表與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會面,資方拿出6點方案試圖合數罷工。不過,該方案被很多空姐認為並未多少改變,是羞辱空姐。工會幹部也哽咽流淚表示「誤判形勢」,對罷工空姐道歉,顯示對方案並不滿意。有專家在媒體上表示,本次罷工「全面潰敗」。

      

       儘管如此,工會6月28日晚上10點至6月29日12時對「是否同意資方協議方案」進行投票表決,6月29日下午出爐的投票結果,多數空姐同意該方案,輿論普遍認為罷工即將落幕。不過,當時工會也表示,協議籤訂前,罷工繼續。當天晚間,勞資雙方均發布聲明,本次協商破局,工會方面表示罷工繼續。

       根據雙方的聲明,雙方破局的一個原因是對相關空姐是否進行「秋後算帳」。



       根據媒體此前披露的信息,罷工當天有2個航班的18名空姐在報到後卻拒絕飛行,轉而離開去罷工現場參加罷工,而且,有罷工空姐還高調自拍上傳到社交媒體,消息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這18名空姐,有網友稱其為「18金釵」或者「18金剛」。



       據長榮航空證實,涉事18名空姐所在的兩班飛機分別是6月20日下午4時30分前往上海的BR722航班,以及4時40分飛往香港BR871航班。飛上海班機17名組員在下午2時30分報到,飛香港班機13名組員則於下午2時40分報到,最後12名飛上海空姐及6位飛香港空姐表示參加罷工退關,讓準備登機的旅客傻眼。後來另外空姐救急,導致飛上海的班機延誤到晚間7時29分才起飛,飛香港班機延誤到傍晚5時51分起飛,共有566名旅客受到影響。 

       針對此事,長榮航空6月29日的聲明表示,長榮航空尊重空服員的罷工權,但是這18位空姐早於工會所宣布的罷工行動開始(下午4時)前,即罔顧乘客權益,擅離職守,嚴重違反公司規定,目前已將這些空服員暫記曠職,並進行調查,若查證屬實將會予以懲處。長榮重申,對此類嚴重違反公司規定,損害旅客權益並有飛安疑慮的行為,長榮航空絕不寬貸。



       而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9日晚間發布的聲明稱,會員資格以及參與罷工有所疑義時,以工會認定為主;公司要公司不得對參與本次罷工之所有工會、工會會員、幹部以及協助人員為法律追訴及求償。也就是說,長榮不能對任何一名罷工空姐「秋後算帳」。

     

 


       工會6月30日上午記者會中指出,目前遭記曠職18名空姐均於罷工首日的下午4點停止勞務,罷工合法性完全無虞;另罷工期間遭記曠職懲處的會員總人數已經來到為25人。 

 


      工會律師30日晚間表示,人稱長榮十八金釵針對近來的惡意指控,將於7月1日召開記者會澄清。 

 

       長榮航空6月30日證實,罷工首日除了18名空姐在執勤時擅離職守之外,另有7名空姐接受機型轉換訓練課程,在課程進行當中離開參加罷工,公司已經先將他們暫記曠職,將進一步調查後進行懲處。


 

       長榮航空發言人陳耀銘30日也證實,18人當中3人在6月28日取回「三寶」後已經回來值勤,公司也將她們加入班表,協助疏運旅客,但目前仍暫記曠職,後續懲處還在調查階段。

 
        針對長榮航空「18金釵」其中3人復飛消息,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會員代表林銥覲表示,工會絕對遵照會員自由意志,無論是否為18位退關組員,其餘組員的確可能因為個人因素而中止罷工行動,但嚴厲譴責長榮公司借題發揮,企圖動搖其他堅守罷工棚的會員。

 

       儘管工會表示18名空姐罷工合法,但是卻引發網民和媒體的一面倒地批評,認為這些空姐當時的行為缺乏職業道德,支持長榮航空處罰,並表示如果不處罰18人,拒絕乘坐長榮航空,甚至有網民認為禁止她們從業。也有網友認為,工會用18個空姐「綁架」其他2000多名空姐,導致罷工繼續。

 



 

更多學習信息

相關焦點

  • 18名空姐起飛前罷工 工會:勿「秋後算帳」 長榮航空:擅離職守嚴懲
    ,因為公司要對罷工首日18名報到後卻罷工的空姐「秋後算帳」而卡關。   根據勞資雙方的聲明,雙方破局的一個原因是對相關空姐是否進行「秋後算帳」。根據媒體此前披露的信息,罷工當天有2個航班的18名空姐在報到後卻拒絕飛行,轉而離開去罷工現場參加罷工,而且,有罷工空姐還高調自拍上傳到社交媒體,消息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輿論幾乎一邊倒地批評這18名空姐,有網友稱其為長榮
  • 長榮2300名空姐罷工10天票決停止罷工 不「秋後算帳」談不攏又罷工
    根據工會6月29日公布的數據,共有2350名空姐向工會交「三寶」(護照、臺胞證、工作證),參與罷工。而根據長榮航空的說法,期間陸續有罷工空姐不滿工會做法而退出罷工,截至6月29日有300多名空姐表達歸隊意願。勞資雙方為歸還罷工空姐「三寶」進行多次攻防,長榮航空認為工會故意拖延歸還證件,還向工會提出刑事控告。
  • 空服員工會對長榮空姐「秋後算帳」處分未參加罷工或中途退出罷工者
    20天的罷工,當時工會還要求長榮航空不能對罷工空姐「秋後算帳」,不料如今工會卻對未參加罷工的會員空姐或者中途退出罷工的空姐進行「秋後算帳」。綜合臺灣媒體9月1日消息,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爆「秋後算帳」長榮空姐!長榮空服員罷工落幕近2個月,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日前發出公告決議,在罷工期間未能參與或配合罷工的會員,將依情節情重予以處分。其中,若在罷工期間未交「三寶」(護照、臺胞證、工作證)或中途領回「三寶」將祭停權6個月到2年的處分;對工會或工會成員採取法律行為者,經查證屬實,將直接除名。
  • 長榮航空2300名空姐罷工已9天 輿論稱「全面潰敗」 空姐哭了
    大訴求方向做調整進行意見交流,長榮方面的方案工會交由罷工空姐投票決定是否同意,當晚10點罷工空姐開始投票,是否停止罷工最快6月29日下午出結果。截至6月27日,陸續共有2300多名空姐參與罷工,期間又陸續有200多名空姐退出罷工。
  • 空姐沒罷工竟被同事喊「汪汪」諷刺是忠犬 還被威脅霸凌 涉事空姐被告
    根據工會方面的說法,罷工以來,陸續有2350人向工會上交「三寶」(護照、臺胞證、工作證)參加罷工。而長榮航空則表示,期間陸續有空姐不滿工會做法而退出罷工,雙方達成停止罷工前,約有600名空姐表達返回工作崗位意願。
  • 中華航空2500名美女空姐罷工勝利 加薪等7項訴求全滿足
    華航約3000名空服員,2600多人加入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並透過職業工會爭取包括外站津貼、工時等權益。        不料,臺灣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6月23日晚上18時突然宣布6月24日零時開始罷工,當晚華航空姐聚集在中華航空臺北分公司,空姐們席地而坐徹夜抗議,宣布24 日0時起正式罷工,並要將勸導凌晨「紅眼航班」的組員不要上機,千人佔滿臺北市南京東路,被封是顏值最高、史上首次「最美麗」的罷工。
  • 空姐罷工!航空公司癱瘓:18萬旅客受困
    11月7日,據外媒報導,德國最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數千名空乘人員宣布將從格林威治時間11月6日23時起至8日23時實施罷工。報導中指出,該航空公司發聲並強烈譴責此次罷工行為,並稱兩天內取消了1300航班,18萬旅客受影響。近年來,因勞資問題未果,該航司發生過多次罷工事件。
  • 中華航空2500美女空姐罷工勝利 加薪等7項訴求全滿足
    24日晚間8時30分左右,臺灣「勞工部」宣布華航勞資雙方達成共識,華航新管理層接受工會提出的7項要求。事件的起因在於空乘對華航6月1日起實施的新規定不滿,不滿超時工作以及薪資不合理等問題, 長期協商未果後,空乘人員投票決定進行暑假期間罷工抗議。支持空乘的是中華航空總部所在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這是空姐自己成立的工會,會員基本上均來自華航,而這家工會非華航下屬工會。
  • 當空姐遇上罷工……
    罷工對旅客出行造成了重大影響,24日從桃園及松山機場起飛的華航67個航班全部取消,影響2萬多名旅客。兩岸交通也受到波及,華航宣布,當日取消了共計15個兩岸航班,影響約6千多名旅客。所以,這場罷工,就是華航新舊管理層撕逼的結果,只是宮鬥的受害者,是員工,是旅客,還有新當局和臺灣的顏面。但凡罷工抗議,人們都是同情弱勢的勞工一方,更何況是一群美麗的空姐。華航空服員罷工從一開始就不孤單。
  • 18名空姐登機門前喊罷工 丟下旅客閃人
    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在6月20日協商會中宣布,長榮航空空服員從下午4點開始罷工,但在當天下午2點30分及40分報到開始計算日支費的18名工會空服員,竟在班機起飛前臨陣罷工,完全不顧兩班飛機,共566人旅客權益,造成班機嚴重誤點,被質疑刻意放旅客「鴿子」,長榮航空後來也證實確有此事
  • 空姐罷工已7天 長榮航空仍強硬共取消1400航班 200名空姐退出罷工
    ,造成臺灣空運史上最大癱瘓,儘管長榮航空對工會罷工態度依舊強硬,但也向罷工空姐溫情喊話返回工作崗位,據稱有200名空姐表達退出罷工之意。據了解,長榮航空有4000多名空姐,其中3200多人加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本次罷工第一天約500名空姐參加罷工,隨後執勤空姐陸續返回臺灣加入罷工行列。截至6月26日,工會方面表示,有2200名長榮航空空姐向工會上交「三寶」(護照、臺胞證、工作證),參與罷工。
  • 空服罷工逾兩周 長榮航空累計營收損失超過5億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日報導,長榮空服員罷工逾兩周,長榮航空累計營收損失估計約25.1億新臺幣(約合5.5億元人民幣)。但天秤漸漸已倒向資方,長榮航空表示,已有逾600名罷工空姐願復工,7月11日可恢復七成運能。
  • ​長榮空姐罷工結束,歷史又進一步
    張榮發還和國民黨餘孽勾結,強力壓制在長榮航運大樓前的工會示威活動。時間推移,到了9012年,上世紀的管理風格逐漸遇到問題。黑箱般的獎懲機制,不斷增加的工作量,隱形延長的工作時間,公司軍事化管理風格,都讓很多空服員無法忍受。今年1月發生長榮空姐被外籍男性旅客要求「脫褲子、擦屁股」事件後,長榮官方聲明又企圖甩鍋給空姐,製造了本次罷工的直接「導火索」。
  • 臺長榮罷工勞資協商明重啟 是否曠職成最大變數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長榮空乘人員罷工明日(2日)將重啟勞資協商,能否突破僵局,關鍵在前天籤署團體協約破局的「禁秋後算帳」,18名有「罷飛」疑慮的空乘人員遭記曠職的爭議能否出現轉圜。昨日雙方對此仍強硬、各說各話,但記曠職是否構成不當勞動行為,須由臺當局「勞動部裁決委員會」審議,短時間內還不會做出裁決,恐成明日協商最大變量。
  • 華航空姐罷工得甜頭 長榮航空1500名空姐抱團加入工會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為華航空乘撇開華航企業工會、空乘自己成立的工會,擁有會員2600多人,基本都是華航空姐。因為抗議公司6月1日起採取的新政策而投票決定罷工,並於6月24日罷工。罷工於24日晚間取得勝利,華航董事長、總經理當天全部更換,新管理團隊答應了工會提出的全部要求。
  • 空姐罷工已7天 長榮航空仍強硬共取消1400航班 200名空姐退出
    航空圈訊 6月26日,長榮航空空姐罷工進入第七天,共有2200名空姐參與罷工,造成臺灣空運史上最大癱瘓,儘管長榮航空對罷工態度依舊強硬,但也向罷工空姐溫情喊話返回工作崗位,據稱有200名空姐表達退出罷工之意。
  • 2000多空姐罷工已2周 長榮航空:400人已歸隊 工會:沒那麼多
    航空圈訊7月3日,長榮航空空姐罷工已經持續14天。當天,長榮航空表示,已經有600多名罷工空姐表達意願返回工作崗位,其中約400位已自行或透過公司協助取回證件「三寶」。而工會則反駁,只有113人取回「三寶」。
  • 長榮航空數百名空姐突然罷工 地勤不滿嗆空姐:不爽不要做 回家做媽寶
    ,並要求會員到長榮航空南崁運航大樓前集結,晚間預估已達千人,因堵塞交通問題,引起地勤員工不滿,有地勤嗆空姐「不爽不要做」,現場爆發衝突 。罷工導致眾多航班取消,影響眾多旅客正常出行。6月20日下午,有9名大陸旅客被迫改由桃園機場轉飛北京、再到杭州,返鄉一波多折。
  • 近2000名空姐罷工取消900航班!寧可關掉公司也不妥協?
    據了解,長榮航空有4000多名空姐,其中3200人加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根據該工會發布的消息,截至6月22日,已經有1900名空姐上交證件,參與本次罷工。臺中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進丁6月23日說,若罷工仍未落幕,6月25日將率百人到桃園罷工現場向長榮航及罷工空服員抗議,反對無預警罷工造成消費者損失。他認為,航空業罷工對於旅客及旅行社的影響很大,應該要明訂航空業勞工罷工必須在15天前預告,讓旅客可以及時因應。
  • 近2000名空姐罷工 長榮取消900航班!寧可關掉公司也不妥協?
    據了解,長榮航空有4000多名空姐,其中3200人加入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根據該工會發布的消息,截至6月22日,已經有1900名空姐上交證件,參與本次罷工。臺中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進丁6月23日說,若罷工仍未落幕,6月25日將率百人到桃園罷工現場向長榮航及罷工空服員抗議,反對無預警罷工造成消費者損失。他認為,航空業罷工對於旅客及旅行社的影響很大,應該要明訂航空業勞工罷工必須在15天前預告,讓旅客可以及時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