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叉八吟,淺聊「花間鼻祖」溫庭筠及其代表作《菩薩蠻十四首》

2020-12-12 尚古大觀

他能「八叉手而成八韻」,出口成章,是為「溫八叉」;他少負才華,生性傲岸,因屢試不第而寄情於「花間」,在繼承南北朝樂曲風格的基礎上,刻意求精,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以綺豔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使詞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成蔚為大觀,是為「花間派鼻祖」—— 溫庭筠。

溫庭筠 畫像

約公元812年,溫庭筠出生在山西祁縣。他富有天才,才思敏捷,擅長寫詩寫詞,精通鼓琴吹笛。他的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他的詞與韋莊並稱「溫韋」,與韋莊不同的是,溫庭筠的詞充滿脂粉香澤,濃豔重抹,格調高峻而常含悲劇色彩,多數描述女子形象,她們美麗純真,溫柔善良,渴望執著如一的愛情以及對自由自在的平凡生活的嚮往,不僅是真善美的化身,更是「才子詞人」的精神寄託。此外,他還是位小說作家、學者,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3卷、《採茶錄》1卷,編纂類書《學海》10卷,然而可惜的是,幾乎全部已失傳。

《菩薩蠻》意境畫

在溫庭筠的十四首《菩薩蠻》中,有晨曦微露,畫屏溢彩,弄妝梳洗,花面交映;有精簾黎枕,暖香鴛錦,江柳殘月,香紅鳳飛;有蕊黃牡丹,隱笑紗窗,蝶舞金釵,月滿花枝;有春池碧紋,雨晴海棠,菸草飛蝶,青瑣玉關;有杏花含露,朧明鶯叫,玉鉤翠幕,春夢關情;有柳絲嫋娜,芳草萋萋,香燭成淚,花落鳥啼…… 內容豐富,構思精巧,語言含蓄,聲津和諧,情意真切,風格婉約,意象優美,淋漓盡致體現了他的藝術風格特點,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相關焦點

  • 溫庭筠為何能成為花間詞派的「鼻祖」?
    趙崇祚編輯《花間集》時,溫庭筠已經去世75年,那麼花間詞派為什麼偏偏選中溫庭筠作為他們的「鼻祖」呢?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論述這個問題。一、溫庭筠是最早寫了大量花間詞派題材的人,代表了花間詞派的審美傾向。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
  • 「經典」菩薩蠻十四首,帶你領略溫庭筠的唯美藝術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詞人,他的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是"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他的詞作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採和聲情。現存詞七十餘首。有 《花間集》遺存。其中,又數菩薩蠻十四首最為著名。
  • 花間詞派的鼻祖——溫庭筠的詩詞
    所謂花間詞派,因後蜀趙崇祚所選編的詞集《花間集》得名。《花間集》輯錄了溫庭筠和西蜀作家韋莊等人的詞作,後人遂稱他們為花間詞派。花間詞派的形成,自有溫庭筠的開山作用,西蜀的「花間詞派」詞人奉溫庭筠為「鼻祖」,極力推崇、仿效。
  • 溫庭筠,花間鼻祖,看他如何用穠麗精妙令人嘆服
    溫庭筠,字飛卿。他是中國第一個大量寫詞的文人,他使「詞之體以立」,也是五代「花間派」的鼻祖。根據《唐詩紀事》記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丞相令狐綯假借溫庭筠的詞呈給皇上,令溫不能洩漏了去,可是溫庭筠不聽,把這些小秘密都告訴了別人,後來被令狐綯記恨,仕途也多有不暢。溫庭筠著名的菩薩蠻,《花間集》中載有十四首,今天我們來品其中之一。
  • 《花間》鼻祖溫庭筠: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同時溫庭筠也是一位花間詞派的代表,與韋莊齊名,世稱"溫偉"。他的詞注重文採、聲情,情韻深厚,多寫閨情和男女離別,收錄於《花間詞》。 這首七言古風,借詠嘆北齊後主高緯荒淫奢侈,亡國殞身的故事,對腐敗的晚唐統治進行針砭。"
  • 鶯啼燕鳴子規聲聲,以《菩薩蠻》為例,細說溫庭筠的「禽鳥情節」
    作為晚唐詩人的傑出代表,溫庭筠不僅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唐詩,還以男子之軀創作了許多描寫閨閣女子之情的宋詞。這些詞作風格濃豔綺麗,感情纏綿悱惻,色彩鮮豔奪目,辭藻華麗繁複,成為後世」婉約詞派「的直接源頭。溫庭筠也因此被後世稱為」花間派「的鼻祖。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出現於晚唐五代時期,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01、鼻祖溫庭筠: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當然溫庭筠和韋莊也擅長唐詩。而宋詞實際也奉溫庭筠為鼻祖,但是宋詞卻發展壯大,並脫離了溫庭筠的局限,發展拓展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 十首溫庭筠詩詞,溫柔如水,動人心腸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在有著綺靡側豔「花間」氣的溫詞中,這首小令可說是情真意切,清麗自然,別具一格的精品。
  • 兩度入蜀溫庭筠的花間成都
    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和大和四年(830年),溫庭筠兩次入蜀行遊,在成都、廣元、新津等地逗留,留下了十餘首詩歌,或吟誦自然、題物抒情,或描寫閒適生活,或抒發悲觀壓抑的情緒……兩次入蜀雖然只相隔十年,溫庭筠已是不同心境,不同人生際遇。
  • 醜才子溫庭筠:10首花間詞,句句絕美
    在之前的文章中,夢瞻講述了花間派鼻祖溫庭筠的醜、才和溫柔。但還值得一提的是,溫庭筠是有唐以來,第一個大量填詞的詩人。經過他的創作與傳播,詞才真正引起文壇重視,從這個意義上說,溫庭筠是詞這一文學體裁的奠基者與鋪路人。
  • 細讀溫庭筠的《菩薩蠻·寶函鈿雀》
    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生於公元八一二年,卒年不詳。唐宣宗大中初年,屢試進士不第。好譏刺達官貴人,仕途失意,曾為方城(今河南省方城縣)尉,官終國子助教。《舊唐書》說溫庭筠「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他的詞,在內容上多寫閨情、相思,詞藻華豔,造語工細。
  • 毛澤東、辛棄疾、李白、溫庭筠,一人一首《菩薩蠻》,你更愛哪首
    在眾多的詞牌名中,筆者比較喜歡的是《菩薩蠻》,所以也對以《菩薩蠻》為詞牌的詞更加留意。《菩薩蠻》產生於唐代,是唐代的教坊曲,具體時間並沒有詳細地記載:《教坊記》記載,開元年間已經有此曲;而《杜陽雜編》卻記載它產生於大中年間,「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為菩薩蠻,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 詞。」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溫庭筠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他精通音律,他的詩詞注重文採,他也被尊為「花間派」的鼻祖。他所寫的詩詞優美婉轉,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看到晚唐時美女的裝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依然是溫庭筠的幾首《菩薩蠻》詞。「菩薩蠻」本是唐代教坊曲名,後來變成了詞牌名。據《唐才子傳》記載:「時宣宗喜歌《菩薩蠻》,綯假其新撰進之,戒令勿洩,而遽言於人。」
  • 「花間詞人」溫庭筠,滿腹經綸卻自願給人當槍手?
    溫庭筠(約812年-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男,漢族,唐代并州祁縣(今山西省晉中市祁縣)人,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溫庭筠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
  •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最經典的十句詩詞,唯美優雅,讓人傾心!
    「花間派」鼻祖溫庭筠最經典的十句詩詞,唯美優雅,讓人傾心!1.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唐·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醒來懶散起床去畫蛾眉,弄妝梳洗也慢吞吞的。——唐·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美女懶散的躺在床上,如同烏雲般的鬢髮散亂的蓋在那雪白的香腮上。3.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洲。——唐·溫庭筠《望江南·千萬恨》。白:白色的水中浮草,古時男女常採花贈別。
  • 為何會說溫庭筠的人生也許就將在「花間鼻祖」的頭銜下收場呢?
    如果沒有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獲得一官半職,溫庭筠的人生也許就將在」花間鼻祖」的頭銜下收場。他從來不曾愧對自己的這個頭銜,一首又一首的閨怨詩詞,換來了溫庭筠在詩詞界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再一次用詩句勾勒出一幅濃淡相宜的閨中水墨畫,紅色的絲線穿起如同露珠一般的珠子,做成了晶瑩剔透的簾幕映襯的房間有些清冷。
  • 鸚鵡才高卻累身——終身潦倒的溫庭筠
    溫庭筠滯留京城期間,經常出入宰相令狐綯的書館中。令狐綯開始對他比較好,但慢慢就厭惡他了。宣宗皇帝喜歡《菩薩蠻》這個曲子,令狐綯就拿了溫庭筠寫的詞獻給皇帝,說是自己所作。他告誡溫庭筠不要把這件事說出去,但溫庭筠不久就把此事透露給了別人。
  • 溫庭筠十首不多見的抒懷詞,萬裡關山隔,入骨相思人不知
    晚唐詞人溫庭筠年輕時苦讀詩書,不僅才思敏捷,還精通音律。溫庭筠的詩詞深受讀者喜愛,他是花間詞派代表人物之一,每次他參加考試,只要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人稱溫八叉。但是讀者更喜歡的是他縱酒放浪、不受羈束的性格。
  • 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我們來讀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表面是寫一個美女,寫美女的相思,寫美女的愛情,但在更深處,有沒有另一種更宏大的寄託呢?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詩詞培訓:《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
    詞名曰《菩薩蠻》。難得的又是好晴朗天氣。一大早所以書院已是人影憧憧之景。蔡秀才是第一個到的。近日他倒是最勤奮的一個。哪怕彈一個小時呢,也見天兒不落空的。潔潔、知悅一對兒「姐妹花」也來了。她倆情誼深厚,常是「出雙入對」的修習功課。兩人一樣地美,對坐了那裡習琴,恰似嬌花照水,麗影成雙。薛山長是第一個興頭的。